首页 百科知识思想泛起,探索新时代要求-幕末思潮涌动

思想泛起,探索新时代要求-幕末思潮涌动

【摘要】:时代的生活要求产生思想,思想又促进新时代的要求。各种思潮泛起,力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思想领域迈入了思潮涌动的“战国时代”。他一方面保持着朱子学的官学地位,同时鼓励实学,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此外,也有反映农民要求的思想。1841年水户藩创办的“弘道馆”,规模大,学员多,逐渐成为幕末“尊王论”的思想营地。

31.思潮涌动的时代

精神物质,是一物的两面;过去未来,是一时的两端。时代的生活要求产生思想,思想又促进新时代的要求。

——戴季陶《日本论》

江户时代的前期,朱子学作为官学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但从18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支撑幕藩体制的农业经济出现了危机,削弱了幕藩统治的根基。各种思潮泛起,力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思想领域迈入了思潮涌动的“战国时代”。

实施锁国政策之后,幕府只在长崎留下对外往来的窗口,但也只限于中国和荷兰的商船往来。

德川幕府第8代将军德川吉宗,是一位求知欲强烈的领导者。他一方面保持着朱子学的官学地位,同时鼓励实学,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1720年,吉宗发布了《洋书解禁令》,不再禁止与天主教无关的汉译西洋图书,并派人学习荷兰语自然科学。1774年,前野良泽(1723~1803)和山田玄白(1734~1817)将荷兰语的人体解剖学著作《解剖图谱》翻译成日文《解体新书》。此后,日本人开始借助荷兰语学习欧洲的先进科技,形成新派的“兰学”。

聚集在芝兰堂研习兰学的求学者。

伴随着兰学的兴起,一批介绍各学科基础理论的译著相继出版。到19世纪中期,翻译西方书籍约500多部。兰学的传播非常广泛。1789年,大槻玄泽(1757~1827)在江户开设兰学私塾“芝兰堂”,授徒百余人。一大批兰学私塾在江户、大坂、京都、长崎等地开办起来,培养了许多人才,有些人成为推动社会革新的中流砥柱。例如,明治初期日本兵制的创办人大村益次郎,日本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家的福泽谕吉等。兰学在民间的流传,启发了民众批判社会现状的意识,为明治维新的到来埋下了历史性的伏笔。

与兰学同时兴起的还有国学。国学的初始是对日本古典文学的研究,如对《万叶集》的研究。到18世纪后半期,一些学者在《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历史书籍的研究中,产生了复古的思想主张。

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商人出身的本居宣长(1730~1801)。他坚持认为,《古事记》记载的神话就是真实的事实,就是真理。鼓吹皇室的祖神就是传说中的天照大御神,要绝对信仰。他的神学世界观和回归古代的神道精神,构成了复古国学的中心思想。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武士出身的平田笃胤(1776~1843),受本居宣长的影响,建立其独有的神道学,使复古国学论越发地神秘化、宗教化,猛烈抨击和排斥佛教、儒教,主张日本是“万国的根本之国、崇高的祖国。”(www.chuimin.cn)

宣扬国学的本居宣长。

国学派还从朱子学的“名分论”中演绎出“尊王论”。平田笃胤和其子平田铁胤认为,天皇绝对神圣,提倡“尊王论”不是为了提高幕府的权威,而是要将权威还于天皇。这种尊王论,在幕末时期深受下层武士和农民阶级的欢迎,为日后天皇取代幕府提供了思想动力。

此外,也有反映农民要求的思想。农民思想家安藤昌(1703~1762)主张,“直耕安食、直织安衣”,对武士的不劳而获加以批判。

在幕府后期,儒学增长了日本的学识,兰学拓宽了日本的视野和见识,而国学思想则增强了日本民族的自我意识。在这些基础上,日本又出现了“经世论”。“经世论”主张改良封建制度,建立统一的皇统国家,肯定商业资本,主张向海外侵略。主要代表人物有工藤平助(1734~1800)、林子平(1738~1793)、本多利明(1744~1821)、海保青陵(1755~1817)、佐藤信渊(1769~1850)等。

18世纪末,许多藩也设立藩校,教育藩士。最多时有280个左右的藩校。教授的内容,最初是朱子学等儒学,逐渐加设洋学、国学、军事学、医学、武艺等学科。也向平民化推广,并根据年龄和学习能力而设立不同年级。此外,村吏、僧侣、神官、武士、町人等还开办了民间私塾,教授读写和算数等课程

随着各种学校的开设,教育逐渐普及。1841年水户藩创办的“弘道馆”,规模大,学员多,逐渐成为幕末“尊王论”的思想营地。而1855年幕府设立的洋学所,不仅开设英、法、德、俄等外语,还传授西洋地理、历史、理化、兵学等知识,为明治维新的到来和日后移植西方政治文化打下了基础。

画外旁白

我们欧洲人按自己的酒量饮酒,不过量,也不会由别人纠缠不休地劝酒。在日本,人们絮絮叨叨、纠缠不休地劝酒,因而有的人喝多了呕吐,有的人烂醉如泥。在我们欧洲人中,喝酒醉得不省人事是件奇耻大辱,是很不名誉的事。在日本,却以烂醉为夸耀。如果问:“先生感觉如何?”对方会回答:“喝得烂醉如泥。”

——路易斯·弗洛伊斯《日欧比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