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室町幕府的统治与政治局面

室町幕府的统治与政治局面

【摘要】:守护大名的过度强大,造成中央政权“尾大不掉”的政治局面,对室町幕府的统治构成了威胁。削弱超级守护大名的势力之后,室町幕府又改进了中央政权的治理结构。室町幕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将军保有的直辖地,大约200所分散在日本各地的领地,规模不大,收入相当有限。

20.室町幕府

中世纪后期的日本,依然是一个处在亚洲主要舞台边缘的小而贫穷且比较落后的国家,分裂为相互争斗的氏族。总人口约为1500万。足利幕府的统治从未超出日本的中央部分,京都近郊区域以外的地方是大名们的领地;每个大名都拥有由武士组成的军队和威严的设防城堡,越来越像个独立的小型国家。

——(美)罗兹·墨菲《亚洲史》

公元1368年,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接任幕府将军。执政初期,由细川赖之(1329~1392)辅政;亲政后,强化将军的权力,营造出足利幕府最强盛的时期。1378年,足利义满在京都的室町修建了华丽的邸宅,宅院中广植花卉,称为“花之御所”,幕府政所也迁来此处,室町幕府由此得名。

室町幕府的根基,建立在日本各地“守护大名”的势力之上。

早在镰仓幕府末期,地方武士就以“守护”为中心,与之结成主从关系。南北朝对抗时期,足利幕府为了把各地武士组织起来,增强了守护的政治、经济权力。1346年,又将地方的司法权授予守护,责其处理田地纠纷,执行幕府的诉讼裁决。

1352年,幕府颁布《半济法》,授权守护以“兵粮米”的名义截留辖区庄园年贡的一半。也就是说,把原来“国税”的一半作为军费开支留给了地方守护。到足利义满时期,各地守护不仅吞占了辖区内的庄园,辖区内的武士也都变成了守护的家臣,发展成割据一方的大领主。这种类似于封建诸侯的地方守护,被称为“守护大名”。

守护大名的过度强大,造成中央政权“尾大不掉”的政治局面,对室町幕府的统治构成了威胁。1390年起,足利义满开始秘密谋划征讨财雄势大的超级守护大名。刚巧,统辖东海三国的守护大名土歧康行家族发生内讧,幕府乘机举兵讨伐,将其贬为美浓一国的守护,史称此役为“土歧氏之乱”。

1391年,号称“六分之一大人”的山阴守护大名——山名氏清——被幕府抓住把柄,成为第二个征讨目标。当时,日本分为66国,而山名氏清一族独占11国的守护之位。危急当头,山名家族不战自乱,幕府将其一举荡平,削为两国守护,这一战史称“明德之乱”。1399年,幕府又寻隙挑起战端,武力镇压了兼有周防等6国守护的幕府功臣大内义弘,史称“应永之乱”。

削弱超级守护大名的势力之后,室町幕府又改进了中央政权的治理结构。在幕府内设置了一个辅佐将军、统管各机构的职位——“管领”,由足利家族的亲属——斯波、细川及畠山三国的守护大名——轮流担任,俗称“三管领”。“管领”下辖负责京都警卫、刑事诉讼事务的“侍所”、负责财政事务的“政所”、负责司法事务的“问注所”。其中,掌握警察权的“侍所”长官由山名、赤松、京极、一色四国的守护大名轮流担任,俗称“四职”。这种高级官吏轮流任职制度,意在保持主要守护大名之间的相互牵制、互相抗衡,便于幕府将军的居高驾驭。

在地方重镇,镰仓幕府的根据地——关东地区,又设置了特别行政区“镰仓府”,由足利尊氏的三儿子足利基氏的子孙世袭镇守,其机构设置与幕府类似,俗称“小幕府”、“第二幕府”。镰仓府管辖关东10国,长官称为“镰仓公方”,下设辅臣“关东管领”,由上杉家族世袭。后来,镰仓府的实力和独立性不断增强,逐渐成了室町幕府的威胁。

室町幕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将军保有的直辖地,大约200所分散在日本各地的领地,规模不大,收入相当有限。幕府也向守护、地头征收临时税,向全国征收土地税、房屋税。但是,随着消费开支的日益增长,幕府逐渐变得入不敷出。于是,幕府开始对高利贷业和酿酒业提供特权和保护,并对其征税。另外,幕府还在陆路和港口设置关口,对往来车、船及货物征收关税

在外贸方面,主要是日本与明朝的贸易,也是幕府的重要财源。(www.chuimin.cn)

早在镰仓幕府末期和南北朝时期,日本九州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便出现了许多海盗团伙。中国和朝鲜的赴日商船频频遭劫。到中国明朝时期,因为海盗猖獗,中、朝与日本的民间贸易已无法进行。1401年,在明朝的敦促之下,足利义满下令九州探题打击海盗,并向明朝派出使节,以属国朝贡的形式与明朝建立了正式的邦交。

1404年,明朝给日本配发了一定数额的贸易配额,当时称为“勘合贸易”。在明朝的每一代皇帝任内,由明朝中央政府的礼部发行100道“勘合符”给室町幕府。日本商船到达中国后,要出示“勘合符”,明朝官吏验对底簿,吻合后便予放行,入境交易。

当时,日本向明朝出口铜、硫磺、刀剑、扇子等,进口生丝、纱和瓷器等。对这些官方交易,明朝不征关税,还承担一些仓储费、搬运费,日本获得了很大的贸易利润

勘合船

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明朝的铜钱大量进入日本。永乐铜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日本的标准货币,广泛流通,促进了日本货币经济的发展。

1408年,足利义满去世,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反对向明朝称臣,日明贸易随即中断。1432年,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上台,迫于财政困难,再开勘合贸易。至1551年,由于日本国内政局不稳,日明贸易最后终止。

1392年时,朝鲜的李氏王朝也要求日本禁止倭寇。得到足利义满的配合后,1404年两国恢复了终止600多年的邦交,开始了与勘合贸易相同的双边贸易。朝鲜开设3个港口,允许日本商人前来贸易。日本主要出口铜、硫磺,以及从东南亚地区贩来的胡椒、药材、香木等商品;从朝鲜进口的主要是棉纺织品。

贸易往来促进了日本商业形式的多样化,产生了从事批发行业的“问屋”,还形成了各种商业行会组织——“座”。伴随着日本国内经济往来的增加,以及海上运输业和车马租赁业的发展,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工商业发达的小城镇

画外旁白

足利义满时期,日本对亚洲以及中国的认识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明朝永乐皇帝授予足利义满“日本国王”的称号,足利义满臣服明朝,并从明朝领取冠服。日本又被重新编入东亚国际秩序之中,返回了“中华文明圈”。

——王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