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我们对某种技能过于精通,以至于可以像专家一样(潜念地)完成该任务,那么在面对相同的质疑时,我们却说不出各个具体步骤,进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为了搞清楚其他行为是否也能“潜念”地进行,我和同事进行了一项有关即兴演说的实验。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重复几乎都能导致“潜念”状态。熟悉的韵律会麻痹我们,让我们进入潜念状态。[3]孩子们很喜欢这种“潜念”的文字陷阱。......
2024-01-20
如果身心二元论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实质影响,我们完全可以对此不闻不问,让语言学家和哲学家去伤脑筋。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已经在第3章提到,一位在正常病房渐渐康复的病人刚被送回“无望”病房就一命呜呼了。这一“心理死亡”不得不让我们对身心二元论提出质疑。此外,孤儿院里的婴儿虽然能够吃饱穿暖,但是如果他们得不到个性化的关爱,得不到足够的爱抚或良性刺激,那么就会发育迟滞,甚至死亡。这也是因为我们忽视身心之间联系而造成的恶果。
此外,还有一种二元论的破坏力也不小,那就是将思维与感情(认知与情感)相割裂的看法。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情绪体验离不开认知,但是一些像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家却将情绪视为纯粹的生理状态。密歇根大学的罗伯特·扎伊翁茨(Robert Zajonc)认为,情感的体验无需认知过程。他让被试听一些音调,其中一些是他们从未听过的,而另一些则是他们以前不经意间听到过的。结果,被试喜欢后一类音调,即便他们分辨不出哪些音调曾经听过。乍一看,感情是先于思维的。虽然被试辨识不出曾经听过的音调,但他们还是喜欢这些音调。
在我看来,无论是将两者分开,还是将一种过程包含于另一种之中都是不妥的。当然,它们也不是简单地互相关联。我们应该将思维和感情视为一个完整反应的组成部分,而这种反应可以用许多种不同的方式加以测量。比如,智力测试测量的不仅是被测对象的智商,而且还有他在进行测试时的情绪状态。
为了让一种刺激唤起情绪,我们必须首先对其含义进行某种解释。狮子之所以让我们感到害怕是因为我们觉得它是可怕的,而马驹之所以惹人喜爱是因为我们觉得它是可爱的。对于刺激的生理反应和对于刺激的思考是同时发生的。为了看见某样东西,我们必须将其和别的事物区分开来。图形必须在背景的衬托下才能显现。由于感知是一个构建过程,所以同样的形式在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刺激。动物园或马戏团里的狮子并不可怕。但同样一头狮子如果出现在你家后院,那么你将惊恐万分。如果狮子是否可怕取决于其背景是什么,那么在感到害怕之前,我们必须提供让自己害怕狮子的背景。
由于背景不同,相同的刺激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情绪。大多数由背景唤起的情绪是习得的,我们并没有对情绪的起因进行缜密思考。(www.chuimin.cn)
背景是习得的,所以,大多数唤起情绪的东西也是习得的。而且,这些情绪背景大多没有经过我们的缜密思考。大人没有让孩子们懂得事物所激发的感受取决于背景这个道理,而是教他们蛇是可怕的,日落是宁静的,母亲(或像母亲的人)是有爱心的。情绪就这样建立在了不成熟的认知承诺之上。我们在体验某种情绪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同一种经历还能引发其他情感,没有意识到我们在不经意间给自己下了套。在碰到反例的时候,我们会说这些事物的确让自己体验了相应的感受,因此,不是自己错了,而是别人错了。但是,在爬出自己挖的坑之前,我们怎么可能会有其他情绪反应呢?
由于没有意识到不同背景下的某种刺激会变成不同的刺激,我们就成为了各种心理定势的受害者,盲目地将某种刺激和特定情感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情绪不佳的时候,我们会被动地接受这一切,认为自己别无选择。
将思维和情感整合在一起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背景对于健康和幸福的重要影响。我们的情感离不开背景,而我们的思维创造了这一背景。
有关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的文章
但如果我们对某种技能过于精通,以至于可以像专家一样(潜念地)完成该任务,那么在面对相同的质疑时,我们却说不出各个具体步骤,进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为了搞清楚其他行为是否也能“潜念”地进行,我和同事进行了一项有关即兴演说的实验。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重复几乎都能导致“潜念”状态。熟悉的韵律会麻痹我们,让我们进入潜念状态。[3]孩子们很喜欢这种“潜念”的文字陷阱。......
2024-01-20
为潜念所控制的人墨守成规,而具有专念意识的人却能够打破成规,创造出新的类别。在所谓“争吵”事件刚刚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解释。不过,“争吵”的印象一旦形成,我们就不会重新审视这一事件的属性,即便我们时不时地要调用这些记忆来判断一些情况。在专念地创造新类别时,我们会注意情境的细节和背景。具有专念意识的人会对新信息持开放的态度,他们用心倾听并观察,努力发现任何细微的变化。......
2024-01-20
假如现在是凌晨两点,你家的门铃突然响起。开门后你发现一个有钱人站在面前。此人显然有能力兑现自己的诺言。而且在这个时间,那里也不可能开门营业。你的视线突然扫过一块尺寸完全一致的木板,这是一块还没有制作完毕的门板。这时候你才意识到,自己完全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将自家的门板卸下来换取10000美元奖金。“门”这个概念遮住了你的双眼,让你对唾手可得的这块符合规格的木板视而不见。这是“潜念”的一大特征。......
2024-01-20
因为专念而增加的控制力还能帮助我们改变背景。即便是那些最难以改变的情境也未必无法改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专念地对其进行重新审视。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被判无期徒刑,而且无望获得减刑。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没有虚度40多年的牢狱生活,他意识到,只有心灵空虚的人才会觉得生活无聊,就像一个人有多自由部分取决于他的内心有多宽广一样,无聊和自由都不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至少将地狱变成了生趣盎然的惩戒所。......
2024-01-20
14位患者同样接受催眠以消除疣,但他们被要求消除身体一侧的疣。首先,我们要打破对于医疗专家的盲信,重新夺回治疗疾病的主动权。西蒙顿相信,这种情绪反应引发的生理反应会抑制身体的自然防御机制,进而让身体更容易产生癌细胞。当人们自己寻求解决之道的时候,“主动型安慰剂”的魔力就会显现。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该“服用”安慰剂,而不用吃药。大多数人至少现在还需要服用真的安慰剂来哄骗身体,激活自愈力量。......
2024-01-20
我们不鼓励控制组的老人自己做决定,而是让护理人员全权接管他们的生活。朱迪思·罗丁在养老院开讲座,积极参与并提出大多数问题的依然是实验组老人。在实验组的47位老人中,只有7位老人在这段时间里过世,而在控制组的44位老人中,有13人过世,死亡率分别是15%和30%。所以,控制组老人并不是因为更容易患某种疾病而死亡率较高的。实验给老人生活带来的变化似乎的确延长了他们的寿命。......
2024-01-20
对背景的理解决定了我们会做出何种行为反应。有一个著名的童话故事能够很好地说明背景的强大力量,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丑小鸭。在一个新的背景中,丑小鸭觉得自己很漂亮,并为此而感到骄傲。希金斯教授深知背景的重要作用,于是他努力改变伊莉莎的口音、吐字、衣着和习惯。就好像被试进入实验背景,让自己的判断受到锚的影响,随后又自己走出实验背景对重量进行判断。......
2024-01-20
为了发现问题的早期征兆,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那些与往常略有不同的小状况。由此可见,一些并不引人注意的细微变化可能会引发很大的问题。但是在专念意识状态的掌控下,人们会注意到这些细小变化,并在它们酿成大祸之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因为他们将其视为整个工作流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其看做是让我们偏离既定轨道的灾难。潜念的人会把小事故看成是大灾难,因此而变得一筹莫展。......
2024-0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