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后的一个月,55名患者中有9个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些更具抗挫折能力的患者,相比患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有不同的尿液样本。许多时候,压力反应是身处困境时你最好的同盟——可以依靠的资源,而不是该消灭的敌人。事实上,预防或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最有前景的新疗法之一就是控制压力荷尔蒙的剂量。......
2024-01-19
克拉姆的压力实验展示了安慰剂效应。像糖片一样,积极的视频改变了参与者对压力如何影响他们的预期,从而得到了期望的结果。
安慰剂效应是一种影响力很大的现象,但它是人为操控的,有人告诉你怎么看待某事。通常,他们给你某种你没有任何概念的东西,比如一片制剂,说“这很管用”,你就信了。可事关压力,每个人已经有了观点,每当体验到压力,你关于它的信念就不请自来。想象一下,每天有多少可以称之为压力的时刻,又有多少次你会说“压力好大啊”或“我好有压力啊”?每当这个时候,如何看待压力,都将改变你的生物化学反应,并最终改变你的应对方式。
这种信念的力量,已经超越了安慰剂效应,这是思维模式效应。不像安慰剂效应,对特定高产出只有短暂影响,思维模式如同滚雪球一样,对结果有更长久的影响。
如同我们看到的,思维模式是左右你思考、感受和行动的信念。如同滤镜一样,你透过它看待所有的一切。不是每个信念都能成为思维模式,有些想法没那么重要。你可能会认为巧克力味比香草味好,问别人年龄不礼貌,世界是圆的,不是平的。那些信念,不管你持有得多么强烈,对你如何看待生活,没多大影响。
能成为思维模式的信念超越了倾向、既成事实,或者智力观点。它们是反映你人生哲学的信条,通常建立在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理论之上。举例来说,世界越来越不安全,钱会使你幸福,凡事皆有因,或者人不会改变。所有这些信念有可能影响你如何看待过往经历,以及做决定。当某个思维模式启动——被记忆、所在情境或别人的话激发——它会带来一系列想法、情绪和目标,这些会决定后续反应。接下来,这将影响长期产出,包括健康、幸福,甚至寿命。
拿你怎么看待变老这事举例。之前我提到过,对变老持积极观点平均会增寿差不多8年。它也能预测其他重要健康表现。比如,巴尔的摩老龄化纵向研究,跟踪了18岁到49岁的一群成年人达38年,结果发现,乐观看待变老的人,得心脏病的概率低80%。关于变老的信念,同样会影响从重大疾病和事故中恢复。在一项研究中,认为变老将“更睿智”和“更有能力”的人,比那些持有消极观念、认为变老将“更没用”和“干啥啥不行”的人,从心脏病中康复得更快。在另一项研究中,积极看待变老的人,从折磨人的疾病或事故中恢复得更快、更彻底。重要的是,两个研究衡量的都是康复的客观指标,比如行走速度、平衡、从事日常行为的能力。(顺带说一句,如果这些发现使得你想培养更乐观的变老观念,考虑下这个:研究持续地表明,人越老越幸福。尽管年轻的成年人,很难相信这个。)
变老的信念——有时是几十年前监测的——是怎样影响心脏病、行走不便和死亡风险的呢?研究都控制了一些重要因素,诸如实验对象最初的健康状况、情绪状态和社会经济地位,但这些解释不了结果。(www.chuimin.cn)
相反,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健康的行为方式。持有消极变老观念的人,更容易视糟糕的健康为不可避免的状况。他们认为年龄大时,对保持和改善健康无能为力,因此对未来的幸福投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相较而言,积极看待变老的人,更愿意从事改善健康的行为,像规律锻炼、谨遵医嘱。举例来说,一项旨在提升变老积极观念的干预措施,提升了参与者的身体表现。当你乐观看待变老,你就更愿意做对未来有益的事情。
对待变老的信念,对重大健康挑战后的行为有相当大的影响。位于柏林的德国老年研究中心对上了年纪的人做了持续跟踪,研究重大疾病或事故的影响。那些乐观看待变老的人,对自我健康更负责,他们更主动,更投入地做康复训练,以应对危机。与此相反,消极对待变老的人,不太愿意采取行动改善健康。这样的选择,相应地,影响了康复状况。生病或发生事故后,持乐观变老态度的人,报告说对生活更满意,身体更健康,生理机能更好。
如何看待变老这事,甚至会影响你活下去的意愿。人到中年时,消极看待变老的人,报告说不太愿意度过余生了。作为老年人,他们更倾向认为生命空虚、无望,或者没有价值。在一项研究中,耶鲁心理学家通过潜意识猜测谁对变老乐观看待,谁对变老消极看待,来研究信念对生存欲望的影响。研究人员请老年人做假想的医疗决定,那些被猜测持有积极变老观念的人,面对可能的重大疾病,更愿意接受漫长的医疗。而悲观看待变老的人,更容易放弃治疗。
这类发现表明,如何看待变老是通过影响你的目标和选择,来影响健康和寿命的,而不是某些积极思考的神秘力量。这是思维模式的完美例子,它比安慰剂效应更有力,因为它不仅改变了你当下的体验,也会影响未来。
这显示出,如何看待压力,同样也是能够影响你健康、幸福和成功的核心信念之一。如同我们看到的,你的压力思维模式塑造着一切,从压力情境下你感受到的情绪,到应对压力事件的方式。这相应地,会决定你是在逆境中奋起,还是被压得精疲力竭、郁闷抑郁。好消息是,即使坚定地认为压力有害,你依然可以培养能帮你奋起的思维模式。
有关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的文章
事故后的一个月,55名患者中有9个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些更具抗挫折能力的患者,相比患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有不同的尿液样本。许多时候,压力反应是身处困境时你最好的同盟——可以依靠的资源,而不是该消灭的敌人。事实上,预防或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最有前景的新疗法之一就是控制压力荷尔蒙的剂量。......
2024-01-19
贾米森直觉认为,视压力有害干扰了人们运用压力作为资源的能力。然后,贾米森给一半的学生做了简短的动员,帮他们重新看待考前紧张。人们认为参加标准化考试之前感觉紧张会令其表现糟糕。为了测试这个可能性,考试之后,贾米森又收集了学生的唾液样本。贾米森在考试当天没有出现提醒学生要拥抱焦虑,他不需要。那些被鼓励将压力和焦虑视为能量的学生,损耗最低。......
2024-01-19
告知人们思维干预是如何进行的,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记住新思维,这并不会降低它的效果。培训开始,员工们了解了有关压力利弊的研究,之后学习了思维模式的影响,包括克拉姆之前的实验结果。他们还学习了三步法,以便感到压力时锻炼新思维。接受培训的人在压力思维方面有所转化。接下来两章的重新思考练习,会给你机会尝试新的压力思维模式。......
2024-01-19
包括克罗克在内,参与者被鼓励思考更宏大的目标——那些超越个人收益和成功的目的。克罗克意识到,整个职业生涯,她一直被竞争和自我关注的模式驱动,而不是更宏大目标。克罗克和同事研究了关注自我或更宏大目标对学术成功、职场压力、个人关系和幸福带来的不同结果。克罗克表示,每个人都有这两种目标——证明自我和为更宏大目标做贡献——这两种驱动力随时间波动。......
2024-01-19
研究表明,在压力时刻反思你的价值观能帮你更好地应对它。米丽恩和乔一起做了价值观练习。她选择耐心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价值观,乔选了幽默感和诚实。米丽恩告诉我说,接下来的一周,她多次记起和践行了价值观。她同样目睹了乔也在练习价值观,这也赋予了她力量。对米丽恩和乔来说,避免压力是不可能的,否认它也毫无助益。牢记价值观能转化压力,将其从违背你意愿、超出你掌控的东西,变成邀请你敬畏、唤起你注意的信号。......
2024-01-19
要真正测试压力思维模式的影响,你必须改变某人对压力的想法,然后长期跟踪他。首次压力思维模式干预发生在全球金融机构UBS公司里,当时正是2008年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相反,干预组的员工对压力的看法更积极了。受到思维模式干预的员工,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所缓解。克拉姆继续与不同对象,做压力思维模式干预及研讨会,包括医护工作者、大学生、高管,甚至海豹突击队队员。......
2024-01-19
在那些并非身处险境的时刻,想要表现良好的话,挑战反应是最有益的反应方式。虽然挑战反应最理想,但许多时候,恐惧反应却经常存在。这个评估,是决定反应方式的关键。大量研究表明,如果专注在资源上,人们更容易有挑战反应。贾米森告诉参与者:“感到紧张或有压力的时候,想象一下压力反应实际是有益的。”他们被告知,降低紧张和提升表现最好的方式是忽略压力。他们是控制组,贾米森没有期望这样的指导会帮助他们。......
2024-01-19
过去经历过最多压力事件的人,更倾向认为他们的生活有意义。说自己现在正承受很大压力的人,同样评价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在最近的两个调查里,英国34%的成年人认为养孩子是生活中压力最大的事,而62%的加拿大成年人说工作是最大的压力来源。比如说,某项研究跟踪了英国9000多名成年人达10年之久,那些说过着有意义生活的人,死亡率要低30%。......
2024-0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