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根据式(4-7)知,材料的许用应力为由强度条件式,得由于直杆横截面为圆形,所以得所以圆截面杆的直径至少为18 mm。图4-30简易悬臂吊车分析:求两杆的轴力。根据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AB、BC 杆的最大应力为可见BC 杆的最大工作应力超过了材料的许用应力,所以此结构不安全。根据钢杆AB 的强度要求,有根据木杆BC 的强度要求,有可见,吊车的最大起吊量即许用载荷为FG,其值为40.4 kN。......
2023-06-19
拉伦茨:经由方法的正义
范立波
[2006年1月9日第8版“判例与学说”栏目]
价值判断是否只是个人的道德确信,抑或可以对其作合理评价?自从利益法学转向评价法学以来,这个问题就成为法学论辩的焦点。评价法学认为,立法者在制定规范时,通常受规整的企图、正义或合目的性考量的指引。法律保护何种利益、禁止何种行为,最终取决于立法者对该利益或行为的评价。人们在理解和适用法律时,就必须发掘出法规范所包含的评价,并将该评价适用于待裁判的案件。因此,正如约根森所言,法学和司法裁判“几乎完全是在处理评价的事”。如果价值判断不能被合理评价,法治就会堕落为恣意之治。于此不难理解,韦伯在价值问题上所持的影响广泛的立场,何以被汉斯·里费尔指责为包含了“对法学的敌意”。拉伦茨所著《法学方法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对“韦伯问题”在法学领域所作出的回应。该书以诠释学为基础,全面反省和重构了萨维尼以来德国传统的方法论理论,就价值判断为何可能以及如何进行合理评价作出了富有合理依据的答复。书中包含了作者丰富的实践智慧和学术洞见,在学界享有极高声誉。
拉伦茨首先把法学定义为“以某个特定的、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法秩序为基础和前提,借以探求法律问题的答案的学问”。方法问题在其中居于核心地位。而方法选择取决于法的性质和法学的认识目标。拉伦茨认为,从性质上说,法学既是一种“规范科学”,同时也是一门理解的学问。其所处理的是法的意义问题。适用法律包含了“理解结构”。在这一结构中,不仅是法规范,即使是“铁证如山”的案件事实的意义也不总是清楚明白的。它们必须进入复杂的诠释学循环才能被透彻理解。而法学的认识目标,则是某一具体的价值判断相对于特定的法秩序而言是否妥当?妥当与否不能通过事实验证,也不像数学或逻辑那样可以精确运算,只能循一定的方法进行判断。但“特定方法能否协助法学达成其认识目标及其实务上的任务,价值导向的思考是否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果有,应如何适当运用,这些问题都属于诠释学的研究的范围”。法学在此必须向诠释学开放,而法学方法论作为法学与诠释学的“坚定的中介”,恰好可以通过媒介法学和诠释学,“发掘出运用在法学中的方法及其思考形式,并对之作诠释学上的判断”。(www.chuimin.cn)
结合“诠释学上重要的情况”,拉伦茨通过学理上的论辩和实例上的演示,探讨了案件事实及其法律判断、法律解释、法律漏洞的补充和法的续造的性质、思维特征及其方法;论证了在特定情形下,特定方法可以提供何种贡献,其局限在哪里;在何种情形下运用特定的法学方法是正当的;法学方法如何与法学素材、拟处理的法律问题相互协作,方可获取一个妥当的解释。
拉伦茨的反思表明,法规范并非可以随时用来衡量待判案件的折尺,法学思维也非单向直线地进行,而应在法规范和案件事实之间“目光往返流传”,以对向交流的步骤展开,通过各步骤的相互解明获致正当答案。这是一个价值导向,需要艰苦探索又充满了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在此过程中,法律方法可以为法律思考指示方向,提示重点。借助这些法学方法,法律人就可以在一个“在大体上看来是合理的”的法秩序内,通过“审究个别规定、决定的正义内涵”,以逐步进行的工作来实现“更多的正义”。它们虽不能得出“逻辑上必然的推论”,但可提供一系列可以理解的、有说服力的思想步骤。法学也可通过这些方法对价值判断做合理审查。
与此同时,拉伦茨也立足于法学的立场检视诠释学,并与其他的法诠释学观点进行论辩,进一步揭示了法律适用的特点和可能的失误。他批评伽达默尔忽视了法规范在理解中所具有的准则作用,强调在法学中存在“正确理解”。他也反对埃塞尔将裁判的发现与嗣后的说理区分开来。他认为埃塞尔依“法伦理上的原则及一般确信等前实证领域”的理解获得裁判结果的观点,只是恰当地描述了新的法律思想进入现行法的过程,但他过分轻视了法律的拘束力和方法指引。埃塞尔也没有对此提供可审查的途径,依此方式作出的判断依然是法官个人的价值判断。这些批判凸现了拉伦茨的学术立场:法学固然需向诠释学开放,但诠释学思考也必须结合法学的特征。不考虑法的特征,诠释学反而可能会增加法律思维中的主观恣意,无法为价值判断的合理评价提供标准。
拉伦茨卓越的学术努力,为读者敞开了问题处境,也让读者相信,法学方法为何可能以及如何对价值判断作出合理评价。拉伦茨在书中所阐释和运用的法学方法及其实例演示,无疑会引起读者的关注。追随和模仿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正如拉伦茨所说,法学方法论并非“法学的形式逻辑”,也不是“解题技巧的暗示”。他不期待他的理论被“盲目地、毫无创意地服从”。他更希望读者记住伽达默尔的告诫:“对学术而言,方法上的纯净固然是不可或缺的要求,但是所有研究的本质恐怕是发现新方法,而不是单纯适用通常的方法。”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确信,该书已为任何进一步的方法论思考和司法实践,提供了一个足够坚实的基础和值得信赖的指引。
分析:根据式(4-7)知,材料的许用应力为由强度条件式,得由于直杆横截面为圆形,所以得所以圆截面杆的直径至少为18 mm。图4-30简易悬臂吊车分析:求两杆的轴力。根据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AB、BC 杆的最大应力为可见BC 杆的最大工作应力超过了材料的许用应力,所以此结构不安全。根据钢杆AB 的强度要求,有根据木杆BC 的强度要求,有可见,吊车的最大起吊量即许用载荷为FG,其值为40.4 kN。......
2023-06-19
在运行中经常发生拉合困难,究其主要原因是:各传动部件的接触表面因无润滑油膜保护而受潮、氧化、生锈,直至黏结在一起。(二) 处理方法为解决拉合困难,现场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用注射法进行带电 处理,收到良好效果。操作人员应站在隔离开关架构下,头部位置不要超过隔离开关底座。缓缓推动注射器,加入机油与汽油的混合液 ,直至油从底盖板流出为止。采用注射法处理一组隔离开关只需10min。表6-20隔离开关常见的异常现象及处理......
2023-06-27
变系数的线性微分方程,一般说来都是不容易求解的.但是有些特殊的变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则可以通过变量代换化为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因而容易求解,欧拉方程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如的方程(其中,p1,p2…pn为常数),叫做欧拉方程.作变换x=et或t=lnx,将自变量x换成t,有如果采用记号D表示对t求导的运算,那么上述计算结果可以写成一般地,有xky=D(D-1)…......
2023-11-22
拉筋法是由香港中医师朱增祥发明的,就是让患者在专家指导下自行拉筋治疗,效果显著。中医认为一切疾病都是由于经络不通造成的,所以拉筋法就是拉通经络而百病消,把筋拉长了,“筋长一寸,延寿十年”。拉筋法中所用到的工具一般使用拉筋凳来辅助拉筋。1.卧位拉筋法。2.侧躺拉筋法。3.立体位拉筋法。此法可拉肩胛部、肩周围、背部及其相应部分的筋腱、韧带,可防治肩颈痛、肩周炎、背痛等症。4.蹲式拉筋法。......
2023-11-08
压边力的大小应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一般来说,随着拉深系数的减小,压边力许可调节范围减小,这对拉深工作是不利的,因为当压边力过大时,就会产生破裂,压边力过小时,会产生起皱,即拉深的工艺稳定性不好。相反,拉深系数较大时,压边力可调节范围增大,拉深工艺稳定性较好。表4-48 采用或不采用压边装置的条件为了更准确地估算是否需要压边装置,还应考虑拉深系数的大小。......
2023-06-26
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拉构件,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式中 Nu0——构件的轴心受拉承载力设计值;e0——轴向拉力作用点至截面重心的距离;Mu——按轴向拉力作用下的弯矩平面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该梁跨中截面按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计算所需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面积As,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2900 35005900 7100答案:解答:1.判别大小偏心情况图2.5-5 梁截面及跨中配筋图属小偏心受拉构件。......
2023-08-28
早期的拉克劳和墨菲致力于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析中的经济主义倾向。此外,任何既定社会的特征都是主体的多元性,并且没有理由给予阶级主体以优先权,因此,领导权必须被视为不同主体的话语接合。......
2023-11-29
罗尔斯最开始关注社会正义问题始于他1958年发表的《作为公平的正义》,正如“正义”作为一个富有争议的概念一样,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这篇文章中的思想引起了思想界、哲学界和法学界的广泛争议和讨论,罗尔斯本人也在回应各种质疑和批评中不断发文对正义理论问题进行修改和补充,以致《正义论》一书的出版已经是1971年了。......
2023-08-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