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些报刊也说,我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表示中国正在逐渐放弃马克思主义。这里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论证的是,为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以超越,它符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在这里就根本不存在什么同一律的问题。我们的初级阶段理论和由此而来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列宁的这些思想对我们正确理解初级阶段理论是有帮助的。......
2023-11-28
作为美国当代诗坛的主要人物,艾伦·退特在文坛的许多方面都富有影响力,被视为是逃亡派诗人、重农派、南方传统派、古典派和天主教派作家。退特对美国文坛影响甚多,但他首先是位诗人。他师从约翰·兰瑟姆,与克林斯·布鲁克斯,罗伯特·潘·沃伦一起组成了“逃亡者诗派”(Fugitive Group),代表南方的文学传统。逃亡派反对工业化对南方农业传统的侵蚀,力挺南方的农耕生活方式,认为农耕生活可以反映古典时代的光辉、智慧和才气。逃亡派的诗歌在美国20、30年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退特的早期诗歌对南方传统的理想憧憬和对工业化社会中人们疏离感的表达,近似于济慈对拜占庭辉煌的重新构建。他的诗作《南方同盟烈士颂》(Ode to the Confederate Dead)描写了前联邦战士在墓地沉思,对荣誉、英雄主义、孤独和古希腊哲学的思索。退特诗歌中的隐喻典故甚多,在其后期创作中,更增添了许多宗教思索,例如在《灵魂的季节》(Seasons of Soul)一诗中以维纳斯和西西弗斯的形象展开对人创造性潜力的讨论。退特诗歌中的宗教意味、神秘主义色彩和众多的典故,彰显了他对精神的深沉探究,但也给他的诗歌打上了晦涩难懂的印记。
退特同时也是颇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在许多领域都有建树。在退特看来,文学评论也是一种文学。文学评论的作用在于“保留和展示文学带给我们独特的、完整而不可取代的知识。”【1】对此,他反对实证主义(positivism)对人类理性的崇尚,主张维护传统、保护个体智慧的价值。【2】同时,他认为“将理性与情感结合一体的宗教是实现价值的唯一手段。”【3】传统的核心在于人的道德本性与生存方式的和谐,而这种和谐只有在农业社会中才能最好地实现。南方传统的没落归根结底在于宗教信仰的匮乏。【4】相对诗歌对社会的作用,他更关注于社会对诗歌的影响。在他看来,产生最好的文学的时期是社会秩序分崩离析之时。在这种时刻,诗歌可以反思传统的不足,使传统接受真理的考验,并与取代其的现实相比较。【5】
退特对诗歌所蕴含绝对真理的认识使其表述具有一定的唯美主义倾向。退特说,“诗歌中的知识不是对知识的反映,其本身就是知识的全部。”【6】这个知识,不一定是实证主义所指的历史、科学、宗教等等,而是指哲学与宗教所蕴含的绝对真理。换句话说,退特认为,在表达绝对真理方面,艺术可以成为宗教的替代物。他在《诗歌与绝对》(Poetry and the Absolute)一文中指出,诗人和哲学家都是在努力构建一幅现实的图画。诗歌的绝对必须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获得,“艺术足以提供给人们绝对的认识体验。”【7】
退特的诗歌观点在新批评理论中最为突出。《诗的张力》(The Tension in Poetry, 1938)一文与兰瑟姆的《诗歌:本体论笔记》(Poetry, A Note on Ontology, 1934),布鲁克斯与沃伦合著的《理解诗歌》(Understanding Poetry,1938),《理解小说》(Understanding Fiction, 1943)一起成为新批评的基本理论体系。所谓张力(tension),退特认为“是把逻辑述语‘外延’和‘内涵’去掉前缀而形成”,【8】外延是字的明意,内涵是字的暗意。语言的意思是外延和内涵的总和,也就是其张力的所在。张力是所有好诗的共同特征。诗歌的字面表述和比喻的复杂含义互为补充,相互作用以达到意义的统一。“张力论”因为把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而成为新批评强调诗歌各种矛盾对立统一的总称。
作为诗人,退特想要捍卫诗歌,但是面对诗歌的不足,他又将其归咎于社会。他反对科学,强调宗教的作用,但自己又不完全笃信宗教信仰,这使得他的很多见解有相互矛盾之处。不过,这些都不能掩盖退特作为诗人和评论家对美国现代诗歌所作的贡献。
注释
【1】Monroe K. Spears. "The Criticism of Allen Tate", The Sewanee Review, Vol. 57. No. 2 (Spring, 1949), p. 319.
【2】Monroe K. Spears. "The Criticism of Allen Tate", The Sewanee Review, Vol. 57. No. 2 (Spring, 1949), p. 321.(www.chuimin.cn)
【3】Ibid., p. 323.
【4】Ibid., p. 322.
【5】Ibid., pp. 328-329.
【6】Ibid., p. 326.
【7】Ibid., p. 326.
【8】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117页。
有关什么是新批评的文章
国外有些报刊也说,我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表示中国正在逐渐放弃马克思主义。这里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论证的是,为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以超越,它符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在这里就根本不存在什么同一律的问题。我们的初级阶段理论和由此而来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列宁的这些思想对我们正确理解初级阶段理论是有帮助的。......
2023-11-28
借助玄学派为范例可以使诗歌回归正途。新批评派认为玄学诗在理性和感性的问题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新批评派同时大为称赞以多恩为代表的玄学诗在诗歌逻辑方面的表现。从以上可以看出,新批评派对于玄学诗的推崇在于玄学派诗歌满足了新批评派对诗歌“新颖”的要求,同时,玄学诗所表现的紧凑的意象和清晰的逻辑结构也反映了新批评要求感性与理性结合的观点。......
2024-01-19
中国目前还没有融合教育教师的资格证制度,实际上从广义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来讲,几乎每个班级都会存在需要特殊支持的学生。[1]美国特殊幼儿协会下属的幼儿分会与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曾提出希望融合教育中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具备的理念和要求,虽然存在体制和文化差异,但还是有一些参考价值的。与家长和其他可能提供协作的专业人员合作。中国对于随班就读的资源教师的培训日益加强和规范化。......
2023-07-26
新批评派对主题语象的分析最能够代表新批评细读式研究方法。我们以布鲁克斯对弥尔顿《幽思的人》与《快乐的人》的阐释来分析什么是主题语象,以及光与影的主题语象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像弥尔顿诗歌中光与影的语象一样,如果某一主题语象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不断积累力量,就会转化为诗歌中的主要象征。......
2024-01-19
构架—肌质论是兰瑟姆于1941年在《纯属思考推理的文学批评》一文中提出的,它是新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兰瑟姆的构架—肌质说究其根本是一种二元论。因此,构架与肌质的关系是对立的。兰瑟姆对构架和肌质的思考有一个重心转移的过程。诗歌中不仅要设置思想结构,还要提供丰富的肌质,考虑构架—肌质间关系的合理化问题。这种认识使得他的构架—肌质论在前后的理论发展中得到了一定的平衡。......
2024-01-19
张力论是由艾伦·退特率先提出的,是新批评用来进行文本意义结构分析的一个概念。张力的概念代表了退特为首的新批评文学观点。在艾伦·退特之后,张力论在涉及诗歌整体构造的要求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布鲁克斯在1947年的《释义误说》中更进一步明确了张力在诗歌整体构造中的作用。这一提法扩展了张力论的内涵,从诗歌的创作过程和结构特征层面,将张力概念延伸完善成为一种诗歌批评的理论。......
2024-01-19
瑞恰慈惊讶地发现,在这些试验中,诗歌评价中的一些“障碍”得到了充分的暴露。不过,瑞恰慈对学生们阅读障碍的分析也暴露出他的不纯粹性,即语义分析中的心理学偏向,如“陈腐的反应”、“滥情”、“压抑”等。这一点遭到多数新批评者的拒绝和批判。......
2024-01-19
因而,意象和语象的区分在于意象指意识层面的形象,而语象指语言制成的形象。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对潜沉的、基本的和扩张的三种意象给出的描述就属于语象。如果说意象更多的指诉诸感官的方式与审美方式的统一,那么语象往往需要和其他语言因素相互限定、修饰。维姆萨特认为“语象既是语言的符号,同时也具有隐喻和象征的维度。”语象可以变成象征,同时,语象又可以与隐喻连接到一起,成为隐喻性语象和象征性语象。......
2024-0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