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瑟姆所代表的新批评表现论是对浪漫主义表现论的反驳。浪漫主义的表现论在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时,强调诗人内心感情的表达,或者是对读者感情的激发。与浪漫主义的表现论相比,兰瑟姆的表现论偏向理性化,是一种本体论的表现主义。在表现这一本原世界时,兰瑟姆认可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对创作过程中表现的论述,即,诗歌创作应当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表现出一定的审美距离。对兰瑟姆来说,诗歌是对世界的一种本体性认识。......
2024-01-19
1934年,兰瑟姆在《诗歌:本体论札记》中提出了诗歌的本体论问题。他说:“一种诗歌可因其主题而不同于另一种诗歌,而主题又可因其本体即其存在的现实而各不相同……批评或许再次像康德当初想做的那样能以本体分析为依据的。”【1】他在这里说了两层意思:(1)他认为诗歌有不同的“主题”,或为概念诗(坚决论述概念的诗,或柏拉图式的诗),或为事物诗(详细论述事物的诗),或为玄学诗(其含义是简单、超自然、奇迹般的)【2】。它们虽因其“主题”不同或“本体上的区别”【3】而各不相同,但都是以本体的身份而存在的;(2)他主张批评要以对诗歌本体的分析为依据,即不考虑文本以外的因素。兰瑟姆在这里并没有充分展开讨论本体论批评的主旨和内涵,而是借助推崇事物诗来表达这一观点的。他认为,事物具有本体的地位——“事物是不变的,变化的是概念……概念总得把事物看作其起源的……不论哪些概念把事物作为出发点而起飞离去,事物是既不变更也不缩小的。”【4】归结到一点就是,兰瑟姆实际上主张把作品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存在物加以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兰瑟姆在提出诗歌的本体论批评时,似是而非地主张要回到康德的本体论批评。如果说兰瑟姆所说的康德的本体论批评指的是康德早期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如果他所指的是1770年后的康德的研究,就是一种误解了。因为1770年从他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起,康德从自然科学转向哲学,从探索自然的奥秘转向心灵的奥秘,其哲学观也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他在这一时期是反对本体论研究的,因为他认为“物自体”在经验之外,是无法认识的。【5】
1941年,兰瑟姆在《新批评》一书中再次论及诗歌的本体论问题。他说:“诗歌作为一种话语的根本特征是本体性的。诗歌表现现实生活的一个层面”,它“试图恢复我们通过感知与记忆粗略认识到的那个更丰富多彩、也更难驾驭的本原世界。”【6】换句话说,他认为诗歌的本体性就在于它与“本原世界”的联系,即“表现现实生活”,并能够恢复“本原世界”的存在状态。
兰瑟姆在这里的认识似乎与最初提出的诗歌本体论相互矛盾:他最初认为诗歌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存在物,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而后来又提出诗歌与“本原世界”的联系,即是说,诗歌其实也并不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存在物,与外部世界中一切,诸如宗教、道德等,均有联系。不过,纵观兰瑟姆的全部论述,他的诗歌本体论似乎更多地强调诗歌文本的独立自足性,或可以说即便他提出诗歌与“本原世界”的联系,那也旨在说明诗歌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本原世界”,并因此而具有本体论的地位。
在某种意义上说,兰瑟姆提出的本体论诗学演化了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论【7】。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论将作者的个性、感情排除在外,即反对创作中的表现论,从而实现文本的回归;兰瑟姆的本体论诗学则将文本外因素排斥在外,即不考虑文本外因素的干扰,从而将批评的目光专注于文本本身。
注释
【1】约翰·克娄·兰瑟姆:《诗歌:本体论札记》,蒋一平译,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46页。(www.chuimin.cn)
【2】同上,第49页。兰瑟姆在行文中有时将“事物”与“意象”混用。
【3】同上,第47页。
【4】同上,第56页。
【5】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第12页。
【6】约翰·克娄·兰瑟姆:《新批评》,王腊宝、张哲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7】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第13页。
有关什么是新批评的文章
兰瑟姆所代表的新批评表现论是对浪漫主义表现论的反驳。浪漫主义的表现论在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时,强调诗人内心感情的表达,或者是对读者感情的激发。与浪漫主义的表现论相比,兰瑟姆的表现论偏向理性化,是一种本体论的表现主义。在表现这一本原世界时,兰瑟姆认可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对创作过程中表现的论述,即,诗歌创作应当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表现出一定的审美距离。对兰瑟姆来说,诗歌是对世界的一种本体性认识。......
2024-01-19
兰瑟姆的“本体论”和瑞恰慈的“伪陈述”最初都是针对诗歌话语与科学话语的区分而提出的概念。虽然这两种表述各有侧重,但是,兰瑟姆和瑞恰慈用不同的方式得出同样的结论,即诗歌所描绘的世界有别于真实的现实世界。兰瑟姆的本体论强调诗歌文本的独立自主性,即文本独立的本体论地位。相对瑞恰慈的伪陈述命题中对情感反应的强调,兰瑟姆的本体论更强调文学作品的内在特性,专注于文本本身。......
2024-01-19
把“批评”与“公司”相连,可能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认为兰瑟姆是在讽刺批评过于泛滥。其实恰恰相反,兰瑟姆是借“批评公司”这一名字来倡导一种真正的批评的出现。这样总结似乎显得过于笼统,即指出了兰瑟姆所说的“批评”是怎么回事,但并没有说明其“批评”到底是指什么。约翰·克娄·兰瑟姆:《批评公司》,见史亮编:《新批评》,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2024-01-19
继艾略特之后,兰瑟姆在《诗歌:本体论札记》一文中再次论及玄学诗。他虽没有在文中对玄学诗进行明确的界定,不过从他的议论中,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他推崇的玄学诗所具有的一些品质和特点。首先,兰瑟姆将修辞中的隐喻与玄学诗相联系。隐喻运用于诗中的结果是在其美丽、丰富的展现中产生出一种诗歌,名曰“玄学诗”。在这个意义上说,以运用曲喻为主的玄学诗较之于其他诗体,“明确性”要弱得多。最后,他提出玄学诗的真实性问题。......
2024-01-19
兰瑟姆对诗歌感情问题的观点主要反映在他对心理学文学批评的论述中。兰瑟姆反对思想与情感的二元关系论,反对将诗歌体验中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分离开来。在兰瑟姆看来,阅读所产生的感情或是冲动属于人的心理特质,它们细微多变,无从把握。诗人的情感存在于诗歌整体情境与这一情境中的各色细节当中。在兰瑟姆看来,诗歌区分于散文和科学,就在于它具有附带的情感意义。......
2024-01-19
兰瑟姆在《新批评》一书中,针对瑞恰慈为代表的心理学式批评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在对诗歌体验的问题上,以瑞恰慈为代表的心理学式批评家认为,诗是由感情和神经的冲动而发,诗歌体验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刺激。兰瑟姆否定了这一观点,认为这种心理式的批评割裂了诗歌与客观认识的联系。兰瑟姆指出,诗歌是一种真实的认知活动,而非生物反应的冲动。......
2024-01-19
兰瑟姆的本体论强调诗歌文本的独立自主性,即文本独立的本体论地位。在兰瑟姆看来,真正的艺术是不掺杂道德说教内容的,“诗和道德文章,不仅不互相契合,而且还有些互相抵触。”换句话说,兰瑟姆并不认为伦理价值是文学艺术的必要品质。对于诗歌和道德的关系,兰瑟姆的观点是,“诗歌考虑道德情境,不等于以道德观点来考虑诗”。......
2024-01-19
与科学相比,诗歌表现为一个自为的世界。兰瑟姆强调诗歌的价值不是感情性的,而是认知的。在兰瑟姆看来,诗歌真理是一种特殊知识,是对现实客体的独特认识。兰瑟姆认为,诗歌真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宗教向往的真理,不同的是诗歌与宗教存在于不同的语境。也就是说,兰瑟姆虽然认识到诗歌能够表述真理,但他无法将诗歌的感性与理性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2024-0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