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架—肌质论是兰瑟姆于1941年在《纯属思考推理的文学批评》一文中提出的,它是新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兰瑟姆的构架—肌质说究其根本是一种二元论。因此,构架与肌质的关系是对立的。兰瑟姆对构架和肌质的思考有一个重心转移的过程。诗歌中不仅要设置思想结构,还要提供丰富的肌质,考虑构架—肌质间关系的合理化问题。这种认识使得他的构架—肌质论在前后的理论发展中得到了一定的平衡。......
2024-01-19
1920年,艾略特出版了批评文集《圣林》(The Sacred Wood),其中《传统与个人才能》(Tradition and Individual Talent,1917)等篇章成为构建新批评理论的基石。
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了文学作品“有机整体观”和“非个性化”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实际上是对深植于19世纪浪漫主义诗学中的原创性和个性价值观提出了批判。【1】
艾略特在文中指出,一种必不可少的历史观应该“不仅感觉到过去的过去性,而且也感觉到它的现在性”,这种历史观会促使作者在写作时,“感觉到从荷马开始的全部欧洲文学,以及在这个大范围中他自己国家的全部文学,构成一个同时存在的整体,组成一个同时存在的体系。”【2】也就是说,“现存的不朽作品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完美体系。”【3】这个“完美体系”与当下的作品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有机的互动关系,即是说,“在新作品来临之前,现有的体系是完整的。但当新鲜事物介入之后,体系若还要存在下去,那么整个的现有体系必须有所修改,尽管修改是微乎其微的。于是每件艺术品和整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比例、价值便得到了重新的调整;这就意味着旧事物和新事物之间取得了一致。”【4】在这里,艾略特所强调的并不是某诗人写下的某个具体作品,而是作为一个完美体系的整个文学史和这个具有完美体系的整个文学史与具体作品之间的有机互动关系:“过去决定现在,现在也会修改过去。”【5】
另外,艾略特的“有机整体观”还指作品的整体性和内部各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有机性。他在分析西里儿·特纳的《复仇者的悲剧》中的一个片段后指出,诗中“丑和美是相互对照和相互抵消的。相互对照的感情的这种平衡固然存在于和这一段剧词有关的戏剧情景里,但是只有那个情景却还不足以导致这种平衡。这种平衡,打个比方来说,就是该剧本所提供的结构上的感情。但是,剧本的总的效果,它的主要的调子,却由于这一事实,即与这个结构上的感情具有表面一点也不明显的相似性的一些流动的感受,和它结合起来,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感情。”【6】也就是说,在艾略特看来,作品的各个部分之间既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又与作品的整体相联系。欣赏或批评一部作品时,只有把构成作品的每一个部分与作品整体相联系才能正确地评价一部作品。
艾略特的“非个性化”是从“有机整体观”推演而来的。既然诗人处在文学史这个整体之中,而“艺术的原料却是一成不变的”【7】,那么,判断一个诗人的作品是否有价值就要看它是否符合“过去的标准”。换句话说,艾略特认为应把诗人放在历史这个维度来看,任何一位诗人只有在与前人对照中才能彰显出他所具有的价值。
不过,这样还不够,艾略特还要求诗人要消灭个性和个人的感情,即是说“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8】他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说艺术接近了科学。”【9】艾略特的这一要求实际上更多的是想通过切断作者与作品之间的联系,来反对传统的批评方法——社会历史、道德、心理以及作者传记等,并进而归结到他所倡导的那种“诚实的批评和敏锐的鉴赏”,即批评“不是针对诗人,而是针对诗歌而作出的。”【10】他的这种关注作品本身的批评观和前面提到的文学作品“有机整体观”成为新批评派日后提出“张力”、“细读”等主张的两个重要的理论支点。
注释
【1】需要指出的是,艾略特的这一观点并非他的原创。在他之前,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 1822-1888)在为自己的《诗选》(Poems, 1853)第一版所写的“序”中和W·H·佩特(Walter Horatio Pater, 1839-1894)的《论文体》一文中就曾论述过类似“非个性化”的问题。另参见Louis Menand, "T. S. Eliot", in A. Walton Litz, Louis Menand and Lawrence Rainey,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Vol. Ⅶ, p. 31.
【2】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注,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www.chuimin.cn)
【3】同上,第3页。
【4】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注,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第3页。
【5】同上,第3页。
【6】同上,第10页。
【7】同上,第4页。
【8】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注,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第11页。
【9】同上,第5页。
【10】同上,第6页。
有关什么是新批评的文章
构架—肌质论是兰瑟姆于1941年在《纯属思考推理的文学批评》一文中提出的,它是新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兰瑟姆的构架—肌质说究其根本是一种二元论。因此,构架与肌质的关系是对立的。兰瑟姆对构架和肌质的思考有一个重心转移的过程。诗歌中不仅要设置思想结构,还要提供丰富的肌质,考虑构架—肌质间关系的合理化问题。这种认识使得他的构架—肌质论在前后的理论发展中得到了一定的平衡。......
2024-01-19
借助玄学派为范例可以使诗歌回归正途。新批评派认为玄学诗在理性和感性的问题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新批评派同时大为称赞以多恩为代表的玄学诗在诗歌逻辑方面的表现。从以上可以看出,新批评派对于玄学诗的推崇在于玄学派诗歌满足了新批评派对诗歌“新颖”的要求,同时,玄学诗所表现的紧凑的意象和清晰的逻辑结构也反映了新批评要求感性与理性结合的观点。......
2024-01-19
新批评派对主题语象的分析最能够代表新批评细读式研究方法。我们以布鲁克斯对弥尔顿《幽思的人》与《快乐的人》的阐释来分析什么是主题语象,以及光与影的主题语象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像弥尔顿诗歌中光与影的语象一样,如果某一主题语象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不断积累力量,就会转化为诗歌中的主要象征。......
2024-01-19
《史记》和《汉书》对游侠、刺客的不同态度集中反映出司马迁重“义”,班固重“忠”的不同倾向。《史记》中人物强烈的个性特征以及自由气息与其时代去战国未远有关。所以,《史记》中才会出现那么多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汉书》在人物价值取向上强调群体价值。《史记》虽然也写忠,但不像班固那样特意强调,也不像《汉书》那么普遍,更不推崇愚忠。《汉书》则大力提倡“德......
2023-08-20
1936年,瑞恰慈在《修辞哲学》一书中提出了语境理论,对新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的影响极为深刻。瑞恰慈对语境的论述主要是围绕着词语的意义来进行的。在这里,瑞恰慈的理论是“以单个场合单个作品为语义研究基础的。”瑞恰慈提出的定理是具有“警察作用的定理”,即“不是肯定一些做法,而是在否定一些做法”。艾·阿·瑞恰慈:《论述的目的和语境的种类》,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296页。......
2024-01-19
首先肝具有藏血和主疏泄两大功能,构成了肝脏的整体。肝与脾胃的整体关系,表现在肝主疏泄,脾胃主消化方面。肝与胆的整体关系,表观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对立统一,成其生发之用方面。其实祖国医学的认识病因,主要是以各种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所以才有“审证求因”之说。......
2023-12-03
总之,我国师生关系观从零散走向系统,从教师专制走向师生民主平等,从传统走向了现代,在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两极摇摆中螺旋式上升发展,同时,人们力图对国外有关思想进行中国化。一方面,我国古代师生关系观中具有一些积极而合理的因素。当然,此时的师道尊严的本意是尊师重道,但这一思想常常被曲解为教师专制,并成为了中国古代师生关系观中占主导地位的内容。......
2023-11-30
[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