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定义,初学数学的人是极容易明白、满足的。照前面的定义,数学是计量的科学,那么必定要有量才有可计算的,但它所计的量是用什么手段得来的呢?假如我们只照惯用的意义来解释“计算”,那么,到了现在,数学中有些部分确实和计算没有什么因缘。......
2023-11-24
在新批评的认识中,文学与科学【1】的差异认识是新批评对诗歌在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感统一认识层面的主要论点。在马修·阿诺德看来,文学不同于科学是因为科学要求其语言与所指的事物严格对应:“词语的‘真正’意义不是它的定义;而是包含该词语并可指经验地观察到的事件的一系列陈述。”【2】或换用艾伦·退特的话说,知识不能是“纯粹感知性的东西”,文学有语言,但不是一种知识;文学的语言是修辞性的,反映的是不承担责任的情感【3】,因而不具有实用性,其价值与现实无关。
马修·阿诺德的文学无用论是古典主义对文学本质问题的延续性认识。关于文学与科学的区分,柯勒律治这样写道:“诗是一种创作类型,它与科学作品不同,它的直接目标不是真实,而是快感,与其他以快感为目的的创作不同,诗的特点在于提供一种来自整体的快感,同时与其组成部分所给予的个别快感又能协调一致。”【4】艾伦·退特不同意上述见解。他反驳说,这种见解只看到了诗歌的主观效果,“快感”原则只能说明诗歌的效果,却没有反映诗歌的特性。诗歌与科学的差异不在于他所言“诗歌以异乎寻常的次序给予我们异乎寻常的情感”,【5】而在于诗歌与科学对现实世界不同的关联。
兰瑟姆认为诗歌描述的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它“旨在恢复我们通过自己的感觉和记忆淡淡地了解的那个复杂难制的世界”。【6】他进一步指出,“诗歌表现现实生活的一个层面,反映客观世界的一个等级,而对于这样一个层面和等级,科学话语无能为力。”【7】即是说,诗歌作为一种话语的根本特征是本体性的。诗歌呈现出来的是对抽象的感情和事实重新的组合。这种组合表现了一种存在的条理,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层次,或是没有具象的人类感情,这些东西是无法用科学来衡量的。对于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兰瑟姆还指出,“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经过了简约,它们不再鲜活,而且易于驾驭。诗歌试图恢复我们通过感知与记忆粗略认识到的那个丰富多彩、也更难驾驭的本原世界”。【8】因而,诗歌所提供的知识有别于其他知识的本体个性。
具体而言,首先,文学与科学有着不同的话语特征。科学话语只包含功能性的细节,缺乏美感;而诗歌话语是语义特征和语音特征结合而成的语言,它需要一种在音律、节奏和思想上构成和谐而相称的结构。用休姆的话来说,“诗歌是用词汇精雕细刻而成的东西。”【9】也就是说,在新批评看来,诗歌在对道德、逻辑和情感这些抽象事物富有表现力的表达方式上与科学全然的不同。诗人不仅要设法找到合适的形象来表达体会到的情感,而且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文学形式使文字能恰当地组合到一起,构成某种感情片段。另外,新批评还认为,因为科学话语不需要感性和理性的辩证统一,而只力求以简洁的方式来表现事实,所以诗歌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张力因素在科学话语中是不存在的。
其次,文学与科学对现实世界有着不同的表述内容。“科学世界是确定的,经过了简约,成为一种抽象的概念;而诗歌世界是不定的”【10】,以文字表现事物的具体性。换句话说,科学提供外部世界的精确的观察和描述,诗歌也可以提供这样的描述。但是,除此而外,诗歌还提供关于人的内心生活的精确观察与描述,它所拥有的“形象的语言与修辞的力量”使诗歌可以将“思想与艺术合二为一”【11】。
表述内容的不同使得科学显露出功能性的特征,意在表现主旨,而不强调激发细腻的情感和态度。【12】而诗歌不仅有着认知性的功能,还提供了思想和情感价值,使其能够在“趣味盎然的细节中展开认知话语”【13】,并通过情感使人的态度得到宣泄。因而艾伦·退特认为,“诗是语言表达的最完整的形式”【14】,诗是完整的知识,是关于完整客体的知识。
注释
【1】西方文论以诗论为核心。由于诗是最富有文学特质的文类,论诗也就是论文学。新批评对于文学与科学的区分有时候还被表述为文学与散文的区分。
【2】艾伦·退特:《作为知识的文学》,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131页。
【3】同上,第135、144页。
【4】同上,第145页。(www.chuimin.cn)
【5】艾伦·退特:《作为知识的文学》,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148页。
【6】约翰·克娄·兰瑟姆:《征求本体论批评家》,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74页。
【7】约翰·克娄·兰瑟姆:《新批评》,王腊宝、张哲译,第192页。
【8】同上,第192页。
【9】T·E·休姆:《语言及风格笔记》,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276页。
【10】约翰·克娄·兰瑟姆:《新批评》,王腊宝、张哲译,第192页。
【11】艾伦·退特:《作为知识的文学》,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127页。
【12】约翰·克娄·兰瑟姆:《新批评》,王腊宝、张哲译,第17页。
【13】同上,第17页。
【14】艾伦·退特:《作为知识的文学》,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125页。
有关什么是新批评的文章
这个定义,初学数学的人是极容易明白、满足的。照前面的定义,数学是计量的科学,那么必定要有量才有可计算的,但它所计的量是用什么手段得来的呢?假如我们只照惯用的意义来解释“计算”,那么,到了现在,数学中有些部分确实和计算没有什么因缘。......
2023-11-24
在温特斯提出的上述十二个问题中,对新批评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而言,以下几个问题似乎关联较大。温特斯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其诗歌批评理论的逻辑始点。温特斯提出的第八个问题,即在同一首诗或诗节中,动机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应该保持一致,这与前面提到的第四和第六个问题相关联。温特斯特别强调说,他提出前四部分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限制“最终和唯一行为”的发生的范围。......
2024-01-19
张力论是由艾伦·退特率先提出的,是新批评用来进行文本意义结构分析的一个概念。张力的概念代表了退特为首的新批评文学观点。在艾伦·退特之后,张力论在涉及诗歌整体构造的要求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布鲁克斯在1947年的《释义误说》中更进一步明确了张力在诗歌整体构造中的作用。这一提法扩展了张力论的内涵,从诗歌的创作过程和结构特征层面,将张力概念延伸完善成为一种诗歌批评的理论。......
2024-01-19
应当从新批评派的兴起及其主要理论观点两个角度,来谈它对感性与理性的认识。在新批评出现之前,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被两股主要倾向所主导,一是18世纪古典主义所倡导的理性主义,二是19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具体地说,新批评强调感性的重要,但也不排除理性的作用。似乎为了证实感性与理性统一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从艾略特到艾伦·退特,新批评者们都对文学作品的辩证结构进行了论证。......
2024-01-19
新批评派高度重视比喻,尤其是隐喻。瑞恰慈、兰瑟姆、布鲁克斯和维姆萨特等新批评派人物对现代诗歌中隐喻的使用都做出了一定的论述。新批评派格外推崇的玄学诗代表了新批评派对诗歌中隐喻的要求。在新批评的观点下,“比喻是语境间的交易”,语境间的跨度越大,逻辑关联反差越大,则比喻的效果越好。由此,这种远距、异质的比喻使得新批评理论的本体论和张力论都落回到了比喻的基础上。......
2024-01-19
兰瑟姆在《新批评》一书中,针对瑞恰慈为代表的心理学式批评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在对诗歌体验的问题上,以瑞恰慈为代表的心理学式批评家认为,诗是由感情和神经的冲动而发,诗歌体验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刺激。兰瑟姆否定了这一观点,认为这种心理式的批评割裂了诗歌与客观认识的联系。兰瑟姆指出,诗歌是一种真实的认知活动,而非生物反应的冲动。......
2024-01-19
科幻作品价值与其他文学作品价值的不同之处,往往在于它刺激了公众对某个科技领域的兴趣。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这涉及到优先权的判定。“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发明了潜艇”便是个典型的错误案例。《海底两万里》并没有首创“潜艇”这个设想,而是产生于潜艇科技的发展高潮中,它体现了作者对潜艇技术的关注。一些科幻作家,比如凡尔纳,还会在作品里以注释或者人物对话的方式,告诉读者自己的构思来自何方。......
2024-03-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