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现代南斯拉夫文学与南斯拉夫文学流派

现代南斯拉夫文学与南斯拉夫文学流派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南斯拉夫文学中出现了各种流派激烈斗争的局面。南斯拉夫文学由斯洛尼亚文学、塞尔维亚文学、马其顿文学、克罗地亚文学组成。从19世纪20年代起,斯洛文尼亚文学进入浪漫主义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克罗地亚出现了各种现代文学的流派,其中以表现主义影响最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各民族的作家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45年,南斯拉夫各民族取得了真正平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南斯拉夫文学中出现了各种流派激烈斗争的局面。无产阶级文学开始萌芽,它以诗人米·丹科(1876~1950)和散文作家武科耶维奇(1882~1913)为代表。

作家诺瓦克、维·察·埃明(1870~1963)、约·科索尔(1879~1961),著名的诗人克兰切维奇、弗·纳佐尔(1876~1949),剧作家伊·沃伊诺维奇(1857~1929)等致力于描写社会题材,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南斯拉夫文学由斯洛尼亚文学、塞尔维亚文学、马其顿文学、克罗地亚文学组成。

斯洛文尼亚最早的文献产生于10世纪。16世纪宗教改革时,普·特鲁巴尔(1508~1586)翻译出版了《新约全书》和其他宗教书籍。18世纪,在欧洲启蒙运动影响下,世俗文学得到发展。

19世纪初民族复兴运动中,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主张“用人民的语言为人民写作”,开始研究本民族历史、语言、民间文学和风俗民情,因而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如安·托·林哈尔特(1756~1795)是最早提倡民主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为民族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著名诗人瓦·沃德尼克(1758~1819)创办了第一份斯洛文尼亚文报纸《卢布尔雅那新闻》。耶·科皮塔尔(1780~1844)出版了第一部斯洛文尼亚语语法(1808),对发展文学语言作出了贡献。

从19世纪20年代起,斯洛文尼亚文学进入浪漫主义时期。其主要代表是弗·普雷舍伦(1800~1849),他的诗歌表现了时代的进步思想,贯穿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60年代,文学开始向现实主义发展,代表作家是弗·莱夫斯蒂克(1831~1887),他的作品塑造了农民的典型形象。

此外,还有小说家约·尤尔契奇(1844~1881)、约·斯特里塔尔(1836~1923)、扬·凯尔斯尼克(1852~1897)、伊·塔夫查尔(1851~1923),诗人西·延科(1835~1869)、西·格雷戈尔契奇(1844~1906)等。在这一时期,安·阿什凯尔茨(1856~1912)的诗歌描写了无产阶级的生活,塑造了勇于反抗的农民形象。

19世纪末,斯洛文尼亚文学中出现了自然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作家伊·参卡尔(1876~1918)、诗人奥·茹潘契奇(1878~1949)等组织了“斯洛文尼亚现代派”文学团体。他们早期的创作曾受西欧文学的影响,后由于革命运动的影响而迅速转向现实主义。参卡尔为无产阶级文学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有《老管家耶尔奈》等。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成立了。这对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文艺界也呈现复杂的局面,作家队伍不断分化,各种流派进行着激烈的斗争。(www.chuimin.cn)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塞尔维亚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实主义作家以《塞尔维亚文学通报》、《新光明》等杂志为园地,大多描写战争和战后的现实生活。努希奇的讽刺喜剧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表现主义流派以《希普诺斯》、《见证》等杂志为中心进行活动,他们当中有许多作家转向了反动营垒。

20年代末出现了超现实主义流派,它的左翼如奥·达维乔(1909~)、约·波波维奇(1905~1952)等,参加了革命文学运动。30年代出现了第一个革命文学流派,即“社会现实主义”,它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表现了人民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和反抗。代表作家有拉·佐戈维奇(1907~)、波波维奇、布·乔皮奇(1915~)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克罗地亚出现了各种现代文学的流派,其中以表现主义影响最大。现实主义在斗争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作家斯·科拉尔(1891~1963)、多·采萨里奇(1902~)、斯·加洛加扎(1893~1944)等都在这时显露头角。米·克尔莱扎(1893~1981)是进步文学的代表,他与奥·采萨雷茨(1893~1941)主编的《火焰》和《文学共和国》杂志,成为革命文学的中心。社会现实主义是30年代的重要流派,如作家采萨雷茨、哈·基基奇(1905~1942)、诺·西米奇(1906~)等。他们出版《文学》、《文化》、《文学现代人》等杂志,着重描写重大的社会题材,表现了工农群众在政治上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斯洛文尼亚文学发展较快。20世纪20年代,表现主义是主要流派。与此同时,一部分作家以《青年》、《自由青年》等刊物为园地,继承现实主义传统,表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代表作家有:斯·科索韦尔(1904~1926)、托·塞利什卡尔(1900~1969)、米·克洛普契奇(1905~)等。20世纪20年代末,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出现高潮,茹潘契奇、塞利什卡尔的诗歌达到新的思想和艺术高度,弗·贝夫克(1890~1970)、尤·科扎克(1892~1964)的小说反映了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生活。当时社会现实主义也是主要流派。代表作家有普雷日霍夫·沃兰茨(1893~1950)、米·克拉涅茨(1908~)等,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农民的觉醒和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革命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马其顿新文学,著名诗人科·拉青(1908~1943)的诗集《白色的曙光》(1939)是用马其顿文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它描写劳动者的贫困,讴歌无产阶级革命。瓦·伊廖斯基(1902~)、安·帕诺夫(1906~1968)等的戏剧作品描写了农民和工人的悲惨命运及其革命意识的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各民族的作家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采萨雷茨、奥·普里查、奥·克尔绍瓦尼、特·丘法尔、费·科扎克等人牺牲于法西斯监狱;科瓦契奇、拉青、卡雷尔·戴斯托夫尼克·卡尤赫等战死疆场。作家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写作,揭露法西斯暴行,歌颂革命斗争,如乔皮奇的诗集《祖国在烈火中诞生》(1944)和短篇小说集《游击队员的故事》(1945),纳佐尔的诗集《游击队之歌》(1944),波波维奇的诗集《机枪巢里的燕子》(1944),科瓦契奇的长诗《坑》(1943)等。

1945年,南斯拉夫各民族取得了真正平等的地位,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安德里奇于1945年发表了长篇三部曲《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克纪事》和《女士》,并于196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小说方面如乔皮奇的《突破》(1952),卡列布的《屈辱的街道》(1950),波特尔奇的《在农村》(1946)等,诗歌方面如乔皮奇的《战士的春天》(1947),弗兰尼切维奇的《战士归来》(1947),科奈斯基的《土地与爱情》(1948)等,都是南斯拉夫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品。

20世纪60、70年代,南斯拉夫文学生活十分活跃。作家们力图通过长篇巨著展示广阔的生活画面,突出的如克尔莱扎的《旗帜》(5部,1962~196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