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过时与再生”也是一种文学机制,并且是一种维持文学发展和保持文学创作有旺盛活力的机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但是,这样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学价值,有一套特殊的经典化的机制来起作用。文学中的“过时”机制有其认识论上的根源,即人们所看的只是人们能够看到并愿意看到的东西。正因为过去的文学会“过时”,才会召唤当今的创作,才会给当今的创作留下一席之地。......
2024-01-18
1870年的普法战争导致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灭亡。1871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成立巴黎公社,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1次无产阶级专政。公社失败后,反动的资产阶级获得胜利,1875年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国的工人运动在70年代末有了新的开展。1879年,法国第一个真正的工人政党成立,提出社会主义的主张,并且通过由马克思、恩格斯、盖德和拉法格起草的党纲。但由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工人运动内部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如可能派、无政府工团主义,展开了长期、复杂、尖锐的斗争。90年代以后,国际上的许多重大事件(第二国际的活动、1905年的俄国革命)都对法国工人运动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起过巨大的影响。
在左拉最后确立自然主义理论以前,在60年代,爱德孟·龚古尔(1822~1896)和于勒·龚古尔(1830~1870)兄弟二人合写的《日尔米尼·拉赛德》(1865)已经是一本典型的自然主义小说。
自然主义在诗歌方面的表现是60年代开始形成的巴拿斯派。巴拿斯派宣扬艺术至上,不问政治;他们标榜创作“冷静的”、“客观的”、“无我”的诗,宣扬为艺术而艺术,单纯注重艺术形式,刻意追求造型美感。巴拿斯派的创始人是勒贡特·德·里尔。另一个重要代表诗人是洛赛·玛丽亚·德·爱瑞狄亚(1839~1907)。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运动,是在1886年《费加罗日报》发表若望·莫瑞亚斯(1856~1910)执笔的《象征主义宣言》,但是在这以前,象征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创作原则,在魏尔仑、韩波和马拉美等人的作品中已经有具体的表现。魏尔仑把诗歌看作个人感情和感官的直接表现;韩波把诗歌看作对不可知的世界的一种神奇的认识手段;对于马拉美,诗歌则是为了揭示隐藏在一切事物背后的“理想世界”,即事物的“纯净”状态。他们都把客观世界看作主观世界的“象征”,发展了波德莱尔“宇宙是一座象征的森林”的神秘主义观点。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方法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没落。(www.chuimin.cn)
20世纪80年代末,著名的小说家保尔·布尔泽(1852~1936)认为必须以君主主义思想和天主教信仰来教育青年,才能复兴法兰西民族。莫里斯·巴莱斯(1862~1923)以宣扬颓废的个人主义的《自我崇拜》(1888~1891)三部曲开始他的创作。后来他成为“民族复兴”的鼓吹者,成为德莱福斯事件中反动阵营的领袖之一。
他在第2个三部曲《民族精力小说》(1897~1903)里颂扬的一个富有精力的乐观主义者,实际上是信奉狭隘民族主义的典型人物。彼埃尔·洛蒂(1850~1923)是宣扬殖民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继承了消极浪漫主义的传统,在他的描写远方国家“原始状态”(即所谓异国情调)的小说中,贯穿着爱情、死亡、怜悯等“永恒”的主题;他想让人相信人的命运是不变的,但实际上是掩盖了殖民主义者和当地居民之间的真实关系。同时,他以欧洲“文明人”的姿态去描写远方国家的“原始状态”,鼓励了殖民主义扩张政策。
在上述各种文学流派活跃的年代里,巴黎公社文学同自然主义、象征主义以及反动文学尖锐地对立着,它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高涨,表现了国际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发扬了法国文学的优秀传统,给文学为革命服务提供了光辉的范例。与此同时,一些进步作家也在努力接近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在作品中用论战的形式对第三共和国政府展开尖锐的批判,法朗士和罗曼·罗兰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在反对各种消极、颓废、反动的文学流派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拉法格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有关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的文章
在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过时与再生”也是一种文学机制,并且是一种维持文学发展和保持文学创作有旺盛活力的机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但是,这样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学价值,有一套特殊的经典化的机制来起作用。文学中的“过时”机制有其认识论上的根源,即人们所看的只是人们能够看到并愿意看到的东西。正因为过去的文学会“过时”,才会召唤当今的创作,才会给当今的创作留下一席之地。......
2024-01-18
在这种形势下,法国的法西斯组织和半法西斯组织纷纷出现。法西斯组织利用人民群众对危机后果的不满,伺机夺取政权。右派势力和“火十字团”等法西斯组织利用这一丑闻事件于2月6日纠集了4万多人,在协和广场集会,准备冲击正在召开议会的波旁宫。当一些暴徒开始冲击国民议会时,警察被迫开枪,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造成17人死亡,2 329人受伤。但法西斯分子妄图解散议会、夺取政权的阴谋未能得逞。......
2023-11-27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为了一切实用的宗旨,对我们和对目前一时来说,历史便是我所知道的历史。当它作为史学家的意识时,旁人无从知晓;因此史学家所想的,所知道的历史,说到底又是他所表述的历史。以下从文学史的述史机制来作出论析。拆构型的述史机制,是相对于建构型而言的。这一模式在他看来代表了文学史中更新的一种撰史倾向。......
2024-01-18
新浪漫主义当时虽不占主导地位,却给芬兰文学输入了外国文学的积极影响。这种观点至今对芬兰文学创作仍有很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了大量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现实,表达了芬兰人民捍卫民族独立的坚强意志。20世纪50~60年代,芬兰的诗歌、散文受到西方的影响,出现了现代派,在抒情诗方面尤为突出。现代派在散文中影响不大,许多作家仍旧用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
2024-01-18
现代越南文学,由于受到法国殖民主义和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摧残,发展缓慢。1942年,越共中央主席胡志明被中国国民党扣押后,在狱中用汉字写下的充满革命理想和乐观主义精神的100多首诗,是越南文学史上的瑰宝。这些诗篇极大地鼓舞了越南人民反帝反殖的斗争意志。从1946年法国重新占领越南到1954年抗战胜利,文学艺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家和作品。......
2024-01-18
文学史研究的传统格局形成了两种不同甚至对立的线索观,分别是文学史的他律论和自律论的线索观。这样两种不同观点的对立状况,为我们进行文学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照和启迪。文学史是对于文学历史的叙述,在叙述的对象方面体现了一种过程性,这就使叙述时涉及对象的发展线索的问题。......
2024-01-18
斯达尔夫人可以说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灵魂人物,其主要功绩在于理论层面,尤其在对文学史研究的认识上。19世纪中期浪漫主义运动掀起的关于古典与浪漫的争论逐渐平息,源自德国的历史主义倾向本身所具有的宽容姿态逐渐表露出来,特别在法国形成了一股为古典主义辩护的声势,体现在文学史研究中,索邦神学院的吉拉尔丹《......
2023-11-30
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界限的模糊性,往往就是取决于人们阅读的态度。那么文学或许可以比作园丁种植、养护的花卉,它包括一些花、草,木本植物,在植物分类关系上它们之间完全不是同类,甚至在生物竞争关系上有敌对性质,然而,在供人观赏的价值上,它们可以集合为一个整体,那么,文学也就与此类似。门类文学史可以说就是这样一种工作。......
2024-0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