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在巴黎出版的杂志《黑人大学生》创刊号标志着非洲法语文学历史的开端,然而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口头文学的传统却是相当悠久的。这部小说获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并引起一场激烈的论战。桑戈尔热衷于非洲口头文学和语言,写出了《阴影之歌》。1947年,阿辽纳·狄奥普筹办的新杂志《非洲存在》出版,以后又成立了“非洲存在出版社”,随着非洲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开展,非洲法语文学逐渐繁荣发展起来。......
2024-01-18
马格里布法语文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20世纪20年代只有出生于马格里布或在马格里布逗留的法国人创作的“北非流派”的文学,作家有路易·贝特朗(1866~1941)、罗贝尔·朗多(1873~1950)等。他们大多用殖民者的眼光观察马格里布社会,他们的作品属于殖民者文学的范畴。第一部阿尔及利亚法语小说是哈吉·哈穆的《卓赫拉,矿工之妻》(1925),批判了殖民统治对社会风气的影响。诗歌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是让·昂鲁什(1906~1962),其所著诗集《灰烬》(1934)和《隐蔽的星》(1937),描写了阿尔及利亚人民贫困的生活。1944年他在阿尔及尔创办杂志《方舟》,独立战争期间曾发表《阿尔及利亚的战斗》等诗。
1946年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阿尔及利亚出现了一批重要民族作家。让·昂鲁什的妹妹马格丽特·塔奥·昂鲁什(1913~)是阿尔及利亚的第一位法语女作家,著有小说《黑风信子》(1947)和自传体小说《铃鼓街》(1960)。她还整理、翻译了卡比利亚山区的民间故事《神奇的种子》(1966)。作家穆鲁·费拉翁(1913~1962)著有3部小说:《穷人的儿子》(1950)、《土地与鲜血》(1953)和《上坡路》(1957),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卡比利亚山区劳动人民的生活和习俗,特别是《上坡路》,描绘了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殖民统治下的悲惨生活。穆罕默德·狄布(1920~)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写作《阿尔及利亚》3部曲,描写劳动人民贫困的生活赞扬了人们反对殖民主义者的斗争精神。穆鲁·马默里(1917~)的小说《被遗忘的山丘》(1952)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卡比利亚的农村生活。此外,他的小说《公证人睡着了》(1955)也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表现了阿尔及利亚民族意识的觉醒,抨击殖民主义制度。
这一时期摩洛哥的代表作家是阿赫默德·塞夫里奥伊(1915~)。他著有短篇小说集《琥珀念珠》(1949)和小说《宝盒》(1954)。摩洛哥作家德里斯·什拉伊比(1926~)的自传体小说《简单的过去》(1954),由于批判了社会,曾引起激烈的争论。
突尼斯作家阿尔贝·芒米(1920~)的小说《呆若木鸡》(1953)取材于他在突尼斯的法国中学里的亲身经历,写一个殖民地青年发现自己处在两种文化之间无所适从,最后只好出走。他的小说《阿迦尔》(1955)写一个突尼斯人娶法国女子为妻,但最后和妻子决裂的故事。
1954年11月,阿尔及利亚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1956年,摩洛哥和突尼斯获得独立。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对马格里布法语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在阿尔及利亚作家的创作中,民族解放斗争的题材显著增多。
穆罕默德·狄布于1959年发表小说《非洲的夏天》,歌颂阿尔及利亚人民反对殖民主义者的革命精神。马莱克·哈达德(1927~1978)发表了4部小说。其中《最后的印象》(1958)写阿尔及利亚解放战争中一个年轻的工程师赛义德不忍炸毁一座由他负责建成的桥梁,后来参加了游击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小说《我将献给你一只羚羊》(1959)、《学生与功课》(1960)和《鲜花的码头不再回答》也都描写民族解放斗争。卡泰布·亚辛(1929~)的小说《娜吉玛》(1956)中的女主人公娜吉玛象征新生的阿尔及利亚民族,她和4个朋友的故事表现了青年一代对于旧世界的反抗。卡泰布·亚辛还以同样的主题写了剧本《报复的循环》(1959)和1首诗《鹰鹫》。亨利·克雷亚以诗人著称,代表性诗集有《首要的自由》(1957)、《革命和诗歌浑然一体》(1957)等。诗人让·塞纳克(1926~)主办过阿尔及利亚的文学杂志《太阳》和《平台》。他的主要诗集有《我国人民的晨曲》(1961)等。巴希尔·哈吉·阿利(1920~)的作品有民歌体诗集《十二月十一日之歌》(1961)、《愿欢乐常在》(1970)以及文艺论著《民族文化与革命》(1963)。
摩洛哥作家穆罕默德·阿齐兹·拉巴比(1922~)著有诗集《希望的歌》(1952)和《苦难与光明》(1958)等,1960年曾率摩洛哥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德里斯·什拉伊比的讽喻性小说《驴》(1956)和《群众》(1961)以抨击西方式的文明为主题。(www.chuimin.cn)
突尼斯作家阿什米·巴库什(1917~)著有自传体小说《我的信念常在》(1958)和历史小说《迦太基的贵妇人》(1961),以及讽刺剧《牛皮大王》(1959)。
阿尔及利亚女作家阿西娅·杰巴尔(1936~)著有小说《渴望》(1957)、《不耐烦的人们》(1958)和《新世界的儿女》(1962),后者描写阿尔及利亚妇女在解放战争中的觉醒和成长。1967年,杰巴尔发表小说《天真的云雀》,也以阿尔及利亚战争为题材,在创作技巧上作了新的探索。
阿尔及利亚作家协会负责人、著名作家穆鲁·马默里于1965年发表他的第3部小说《鸦片和大棒》。卡杜尔·穆罕萨吉(1933~)的小说《灰烬的沉默》(1963),描绘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苦难生活和他们为争取独立自由而进行的斗争。穆拉·布尔布纳(1938~)的小说《报祈祷时间的人》(1968)和穆罕默德·狄布的《巴巴里地区的神》(1971)讨论独立后的阿尔及利亚的前途问题。
这个时期摩洛哥文学中的主要作品还有德里斯·什拉伊比的小说《公开的继承》(1962)以及《一位朋友将来看你》(1967)、《文明,我的母亲!》(1972);穆罕默德·凯尔·埃迪纳(1941~)用现代派的手法写作的小说《阿加迪尔》(1967)、《我是尖酸刻薄的》(1970)和《这个摩洛哥》(1975)等。
突尼斯作家阿尔贝·芒米于1969年发表他的第3部小说《蝎子》,他还主持编辑《马格里布法语作家选集》(1965),介绍了21位有代表性的马格里布法语作家的生平和作品。
有关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的文章
1934年在巴黎出版的杂志《黑人大学生》创刊号标志着非洲法语文学历史的开端,然而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口头文学的传统却是相当悠久的。这部小说获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并引起一场激烈的论战。桑戈尔热衷于非洲口头文学和语言,写出了《阴影之歌》。1947年,阿辽纳·狄奥普筹办的新杂志《非洲存在》出版,以后又成立了“非洲存在出版社”,随着非洲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开展,非洲法语文学逐渐繁荣发展起来。......
2024-01-18
斯瓦希里语属非洲班图语系,是东非国家坦桑尼亚、肯尼亚的国语,亦通用于东非、中非其他国家的部分地区。早在16世纪,斯瓦希里语文学就受到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的影响。斯瓦希里语文学在上述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这是现代斯瓦希里语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他还著有《诗歌格律》,总结了斯瓦希里语诗歌的各种形式和韵律。政治上的独立推动了现代斯瓦希里语文学各方面的新发展,并产生了不少富有朝气的作家。......
2024-01-18
“马格里布”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西方的意思,一般指地处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3国,是非洲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马格里布诸国相继独立,民族文学有较大的发展。这是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语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反映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要求解放的愿望。作家穆罕默德·塞努西的《汉志游记》和阿里·瓦尔达尼的《西班牙伊斯兰艺术文物记述》等是突尼斯现代阿拉伯语文学最早的作品。......
2024-01-18
非洲使用葡萄牙语的国家有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这些国家长期遭受殖民统治,文化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现代非洲葡萄牙语文学实际上是从19世纪中叶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在佛得角,最早的葡萄牙语文学著作为若泽·埃瓦里斯托·德·阿尔梅达的小说《奴隶》。但是,佛得角葡萄牙语文学的真正兴起还是在《光明》杂志出版以后。这部诗集标志着几内亚比绍葡萄牙语文学的开端。......
2024-01-18
现代荷兰文学发展迅速,20世纪首先出现反对“80年代派”的作家。斯亨德尔的主要作品有《一个荷兰悲剧》、《水手》和《故居》;莱乌的主要作品有《小鲁道尔夫》、《我和我的提琴手》和《冲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家们纷纷参加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这时出现的抵抗文学主要是秘密出版的《嘎斯诗歌集新辑》。这些文学作品被人们称为“描写印尼的荷兰文学”而受到重视。......
2024-01-18
印度尼西亚现代文学生于20世纪20年代,分成无产阶级反帝文学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学两大派。作品正面塑造了为民族解放而探索、奋斗的早期革命知识分子的形象,对印度尼西亚革命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30年代,印度尼西亚出现了全国性的文化月刊《新作家》。1945年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其文学也进入了现代时期。......
2024-01-18
现代捷克文学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发展。与此同时,以“旋覆花”社为代表的捷克现代派诗歌开始兴起。所有这一切,使20世纪20年代的捷克文坛呈现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文学的影响下,捷克文学中的社会主义倾向增强了。20世纪70年代捷克诗歌与散文的主要特征是进一步探索现代人的内心世界。......
2024-01-18
19世纪下半叶,挪威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挪威文学也进入了繁荣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大约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和比昂松也转而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使现实主义不断深化。他们同约纳斯·李和谢朗并称为挪威文坛“四杰”。1905年瑞、挪联盟解体,挪威获得独立,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了恢复并有所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则出现了“纪实主义”,表明挪威文学有了新发展。......
2024-0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