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饲料小动物蚯蚓的繁殖方式及特点

饲料小动物蚯蚓的繁殖方式及特点

【摘要】:(二)繁殖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行异体交配进行有性生殖,亦有少数种类可进行无性繁殖。进入繁殖期的蚯蚓将受精卵或行孤雌生殖的未受精卵排入卵包,将卵包(蚓茧)产于体外,卵在卵包中发育。交配时一方将精子输送到另一方的受精囊内暂时贮存起来,为下一步的受精作准备。2.卵包(蚓茧)蚯蚓繁殖时产生卵包,这是其繁殖的特有方式。在环境、条件好的季节为无性生殖,秋季后开始有性生殖。而陆栖蚯蚓一般无世代交替现象。

(二)繁殖

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行异体交配进行有性生殖,亦有少数种类可进行无性繁殖(孤雌生殖)。

进入繁殖期的蚯蚓将受精卵或行孤雌生殖的未受精卵排入卵包,将卵包(蚓茧)产于体外,卵在卵包中发育。

1.交配与受精

蚯蚓性成熟后就可进行交配。交配时一方将精子输送到另一方的受精囊内暂时贮存起来,为下一步的受精作准备。因为雌雄同体,交配时由不同的个体交叉进行。不同种类的蚯蚓交配方式大体相同,少数种类有差异。交配时,有在地上进行的,也有在地下进行的,只要气候环境适宜,周年均可见交配的个体。交配前,两条蚯蚓的腺体发出分泌物互相诱惑,然后头尾交错,腹面贴在一起,一条蚯蚓的生殖带区紧贴在另一条蚯蚓的受精囊孔上,完成交配任务。如赤子爱胜蚓在交配时,两者前后倒置,腹面紧贴,一方的环带区域紧贴于另一方的受精孔区域,环带区分泌的黏液将两者黏附在一起,并在环带之间有2条细长黏液管,将两者相互缠绕,两者紧贴腹面凹陷。排精时,明显可见两纵行精液沟的拱状肌肉有节奏地收缩,从雄孔排出的精液向后输送到自身的环带区而进入另一个体的受精囊内。这样的交配过程约需2~3个小时。

交配完毕后,两条蚯蚓从相反方向各自后退,先退出缠绕的黏液管再慢慢到两个体完全分离。交配的过程中,被接受精液的个体将卵从雌孔中排出体外,卵贮存于卵囊或体腔液中,依靠卵漏斗和输卵管上纤毛的摆动使卵从雌孔排出体外。

卵的受精过程是雏型的卵包经过受精囊孔时,已进入受精囊内的精液就排入雏型的卵包内,精子具纤毛状的尾部,进行游泳运动,与悬浮卵包中的卵相遇而受精,从而完成受精过程。

交配与卵包生产过程见图11。

图11 赤子爱胜蚓交配与卵包生产过程

1.交配状 2.正在分泌形成雏型蚓茧

3.正在脱落中的雏型蚓茧 4.已脱落的蚓茧

卵包的产生是由环带分泌卵包膜和细长黏液管开始形成雏型卵包,卵排入雏型卵包中,卵包的前后封口即形成了卵包。大多数种类的蚯蚓在生产卵包的过程中就开始了受精,亦有少数种类是在交配结束后,利用交配时环带区分泌的细长黏液管形成卵包而受精。

2.卵包(蚓茧)

蚯蚓繁殖时产生卵包,这是其繁殖的特有方式。卵包的生产场所、颜色、形状、大小、组成、包内含卵量及生产幼蚓的数量均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陆栖蚯蚓的卵包在陆地上。如异唇蚓将卵包产于潮湿的土壤表层,若干旱则产于土壤较深处。赤子爱胜蚓产卵包于肥堆中。

水栖蚯蚓一般产卵包于水中。

卵包的颜色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一般初期为淡白色或淡黄色,后逐渐变为黄色、浅绿色或浅棕褐色,后期变暗褐、紫褐、橄榄绿等色。(www.chuimin.cn)

卵包的形状通常为球形、椭圆形等,亦有纺锤形、袋形、花瓶形,少数呈长管形或细长纤维状。卵包两端的形状和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簇状、茎状、圆锥、伞形等,有的端部较突出。卵包的形状及正在卵包中孵化的幼蚓如图12。

卵包的大小与蚯蚓个体大小成正相关,最大的澳大利亚原蚓卵包可长75毫米,宽20毫米,一些小形种类的卵包直径仅零点几个毫米。而体形差不多大的正蚓与环毛蚓中,正蚓的卵包大于环毛蚓的卵包。

不同种蚯蚓产生的卵包中所含卵量是不同的,有的多个,有的仅1个。在一年中不同种蚯蚓产生的卵包数也是不同的。

蚯蚓卵包壁由交织的纤维组成,在开始形成时是软的,后逐渐变硬,具有耐干旱和耐损伤的能力。初生卵包柔软,在最外层有黏液管,黏液性较强,待卵包变硬后,最外层的黏液管干燥而裂散。卵包壁有一定的保水、透水和透气的能力,可以抵御外界的不良环境,有人曾发现在土壤中有3年的卵包而未腐烂。

3.再生能力

图12 蚯蚓卵包形成及将要孵化的幼蚓

(1~19仿Edwards等,20仿Φrollepy)

1.普通环毛蚓 2.铁线单向蚓 3.吻蚓 4.扎幌冠蛭蚓 5.日本铁蚓

6.正颤蚓 7.沟坑平蚓 8.方尾小爱胜蚓 9.深红枝蚓 10.八毛枝蚓

11.淡红枝蚓 12.绿色异唇蚓 13.红色爱胜蚓 14.背暗异唇蚓

15.爱胜双沟蚓 16.红正蚓 17.蓝色辛石蚓 18.正蚓 19.赤子爱胜蚓

20.一种将要孵化的幼蚓(①口前叶 ②口 ③体节)

蚯蚓一般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当其躯体一部分损伤、脱落或被截去后,仍然能重新生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蚯蚓的再生也是无性生殖的一种,如水栖的带蚓,每个体节都可再生一个新的个体。而大多数的陆栖蚯蚓只能在去掉少部分身体后可再生新的躯体。如赤子爱胜蚓在其前端第25节处切断后,则基本上不能再生,即使能存活下来,形态上也有很大的变化。近前端部几节处切断后,主体可再长出新的头部。在第25节前切断,则在切断的双方主断面上均可长出头部,而不能形成尾部。在18~34节的范围切断了,再生能力最强,不仅能长出头部,还能长出尾部。再生蚯蚓对内部器官的再生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性器官很少再生。

4.世代交替现象

在生活中有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交替的现象为世代交替。水蚯蚓中有许多种存在世代交替的现象。在环境、条件好的季节为无性生殖,秋季后开始有性生殖。而陆栖蚯蚓一般无世代交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