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繁殖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行异体交配进行有性生殖,亦有少数种类可进行无性繁殖。进入繁殖期的蚯蚓将受精卵或行孤雌生殖的未受精卵排入卵包,将卵包(蚓茧)产于体外,卵在卵包中发育。交配时一方将精子输送到另一方的受精囊内暂时贮存起来,为下一步的受精作准备。2.卵包(蚓茧)蚯蚓繁殖时产生卵包,这是其繁殖的特有方式。在环境、条件好的季节为无性生殖,秋季后开始有性生殖。而陆栖蚯蚓一般无世代交替现象。......
2024-01-18
(二)适宜养殖的蚯蚓常见种类的识别
1.赤子爱胜蚓(图8)
图8 赤子爱胜蚓
(均仿Reynolds和Dinal)
(a)侧面观 (b)腹面观
1.口前叶 2.背孔始位 3.雄孔 4.生殖隆起 5.性隆脊 6.环带
该种俗称红蚯蚓,属粪蚯蚓类。个体较小,体长40~150毫米,体宽3~5毫米,体节80~110个。口前叶为上叶的,背孔从4~5(有时5~6)节间开始。生殖带一般位于24~32节(或25~33节)。性隆脊位于28~30节。刚毛紧密对生。雄孔在15节,有大腺乳突。体色多样,有紫、红、淡红褐等色,多为紫红色。背部色素较少的节间上有时有黄褐色的交替带。体尾部浅黄色。卵包较小,呈椭圆形,两端延长,一端略短而尖,每卵包内可有2~6条幼蚯蚓,多数为3~4条。本种由于人工养殖的发展,其分布已遍及全国。
该种趋肥性强,在腐熟的肥堆及腐烂的有机质(如纸浆污泥)中可以发现,繁殖力强,十分适合人工养殖。本种在我国有好几个品种。
(1)北京条纹蚓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地区从野生的赤子爱胜蚓中选育出来的,体长一般100~160毫米,体宽4~6毫米,体重平均可达0.70克,最大的可达1.8克。体表条纹明显,生殖带在26~34节。本品种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喜食纸浆泥、畜粪、蘑菇渣等有机质,要求饲料的湿度为70%~80%。
(2)重庆赤子爱胜蚓 是由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适于人工养殖。
(3)眉山赤子爱胜蚓 是由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适于人工养殖。
(4)太平2号和北星2号 我国从日本引进的品种,体长90~140毫米,体宽3~5毫米,每条鲜体重平均0.5克左右。生殖带在25~33节。生育期70~90天,趋肥性强,适于人工养殖。
2.威廉环毛蚓
该种个体较大,成熟个体体长一般在100毫米以上,大的可达250毫米,体宽在6~12毫米。体节数为88~156节。生殖节(环带)位于14~16节上。环节呈指环状,无刚毛。体刚毛较细,前端腹面毛稀而不粗。受精囊孔3对,在6~7节、7~8节、8~9节节面,孔在一横裂中小突上。体背面为青黄色或灰青色,背中为深青色,卵包呈梨状,每卵包有一条幼蚓,极少数有2条。本种为土蚯蚓,喜生活在菜园地肥沃的土壤中,适于人工养殖。其地理分布在我国湖北、江苏、安徽、浙江、北京、天津等省、市。
3.湖北环毛蚓(图9)(www.chuimin.cn)
图9 湖北环毛蚓前端腹面观(仿陈义)
该种属大型种类,体长70~230毫米,体宽3~8毫米,体节110~138节。口前叶为上叶的,背孔从11~12节间开始。环带占3个体节。除腹面刚毛较稀外,其他部位刚毛细而密,但环带后较疏。雄孔在18节腹侧的刚毛线一平顶乳突上开孔,受精囊孔3对。活体背部为草绿色,背中线为紫绿色或深橄榄色,腹面为青灰色,环带为乳黄色。本种在土粪堆、肥沃的菜园土中易发现,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北、四川、重庆、福建、北京、吉林等省、市及长江下游各省、市。
4.参环毛蚓
该种是我国南方的大型蚯蚓种类,鲜体重每条可达20克左右。其体长115~375毫米,体宽6~12毫米。背孔从11~12节间开始。环带占3个体节,其上无背孔和刚毛。雄孔在18节腹刚毛圈的一小突上,外缘有数个环绕的线皮褶,内侧刚毛圈隆起,前后两边每边有10~20个不等的横排小乳突。受精囊孔2对,位于7~8和8~9节间。体背部为紫灰色,后部色稍浅,刚毛圈白色。该种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澳门等省、区,是广东的优势种。
5.背暗异唇蚓(图10)
图10 背暗异唇蚓(均仿Reynold和Dindal)
(a)侧面观 (b)腹面观
1.口前叶 2.生殖隆起 3.背孔拉位 4.雄孔
5.输精沟 6.性隆脊 7.环带
据记载,该种过去我国仅在新疆有分布,现发现在北京市亦有分布。其体长80~140毫米,体宽3~7毫米,体节93~169节。口前叶为上叶的。背孔从12~13节间开始。环节位于26~36节。性隆脊位于31~33节。刚毛紧密对生。雄孔在15节。受精囊孔2对,开口于9~10和10~11节间。体背腹端扁平。体色多为暗栗色或灰褐色,从环带后到体末端色浅,但渐变深,有时可见微带红色。
该种喜欢生活在含有机质丰富而湿润的土壤中,适合人工养殖,但繁殖率较低。
6.川蚓一号
川蚓一号由台湾环蚓、赤子爱胜蚓及赤子爱胜蚓的太平2号品种经多元杂交选育出来的一个新品种。本杂交种的个体均匀,鲜红褐色,体长100~200毫米,体宽6毫米左右。
该杂交种周年可繁殖,产卵包多,平均2天产一卵包,每卵包可孵化幼蚓4~10条。
有关饲料小动物的文章
(二)繁殖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行异体交配进行有性生殖,亦有少数种类可进行无性繁殖。进入繁殖期的蚯蚓将受精卵或行孤雌生殖的未受精卵排入卵包,将卵包(蚓茧)产于体外,卵在卵包中发育。交配时一方将精子输送到另一方的受精囊内暂时贮存起来,为下一步的受精作准备。2.卵包(蚓茧)蚯蚓繁殖时产生卵包,这是其繁殖的特有方式。在环境、条件好的季节为无性生殖,秋季后开始有性生殖。而陆栖蚯蚓一般无世代交替现象。......
2024-01-18
采集时将淤泥、水蚯蚓一起装入网中,然后用水洗净淤泥,取出水蚯蚓投放入水蛭养殖场所。2.水蛭间接饲料的采集水蛭的间接饲料是供水蛭直接饲料动物采食的饲料,主要包括供蛙类食用的昆虫,供螺类、水蚯蚓等食用的水生生物以及腐殖质等。昆虫饲料的采集。自然界中昆虫分布极为广泛,种类繁多,是蛙类的最佳饲料,其采收方法有以下几种。水蚤广泛分布于淡水河流中,常见的有剑水蚤、长刺水蚤、薄皮蚤和裸蚤等。......
2024-01-28
(一)温度因子1.温度影响蚯蚓的体温、活动能力及生存蚯蚓属于变温动物,其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外界温度高体温增高,外界温度低体温降低。如环毛蚓的致死高温为37℃以上,赤子爱胜蚓和威廉环毛蚓的致死高温为39℃以上。赤子爱胜蚓在8℃以下就完全停止产卵。实践证明,赤子爱胜蚓的最佳繁殖温度为20~25℃,在8~25℃,其卵包的产量与温度高低呈正相关。......
2024-01-18
(一)外部形态常见蚯蚓的体型呈细长圆柱形,运动时弯曲自如。除头部两节外,其余各节均被刚毛。水栖蚯蚓一般为中型种类,其体壁多无色素。蚯蚓身体前端的第1节叫围口节,其后端包围着位于腹部的口。围口节前面有一个肉质的叶状突起叫口前叶,是第1节的组成部分,它无颚无齿,但感觉功能很强。一般在口前叶和围口节主体间有明显的沟状分界,往往易误为节间沟。围口节上的特征(图4)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2024-01-18
汽车排放的废气大部分为燃料燃烧生成的燃烧气体,此外还有燃油箱中蒸发的燃料蒸发气体,以及发动机曲轴箱中的窜气和轮胎磨损生成的颗粒物质等。对此,汽车上配备有蒸发气体控制装置。......
2023-06-28
(一)生长规律蚯蚓的胚胎发育在卵包中发育完成后,幼蚓从卵包中孵出,进入胚后发育逐步长大到性成熟、性完全成熟、衰老到一生终结,其寿命从几年到十几年不等。其生长是通过体节的增加和增大方式进行的。随着体节增加,其体长和体积也不断增加。如赤子爱胜蚓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寿命可达到15年,从卵的发育到幼蚓出生约20天左右,100天以后性成熟,环带出现,1年后完全成熟。......
2024-01-18
项目一饲料识别及加工技术学 习 目 标了解饲料的分类依据及饲料种类,认识各类饲料的典型代表及其营养特点,学会各类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任务实施的相关专业知识饲料是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动物产品如肉、奶、蛋、皮、毛及役用动物的劳役等,都是动物采食饲料中的养分经体内转化而产生的。凡能被动物采食又能提供给动物某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物质,称为饲料。......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