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婉珍母亲的气质几乎完全继承了外祖父。陆婉珍的幼年大半是由祖母照管的,祖母天性善良、性格温婉,尽管没读过书,但是一位颇有见识的女性。陆婉珍在天津出生时,父亲陆绍云正在天津宝成第三纱厂担任总工程师、厂长。图1-31938年,陆婉珍和大哥陆钟劲与祖母在天津合影图1-4陆婉珍与启蒙老师和大哥陆钟劲合影陆绍云夫妇共有五个子女,三男两女,陆婉珍是陆家的第二个孩子。......
2024-01-18
教育家克莱基说过:“生活的快乐与悲伤,决定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态度。”因为思想造成了生活内涵,如果内心被美的东西占据得多,邪恶和忧郁就会被挤压出去,人们就能感觉到更多的快乐。由于遗传或者生理原因,有些人容易捕捉到美的要素,天性比较开朗和豁达。有些人则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在感觉美、储备美和释放美的若干循环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修养,容纳更多美的事物,形成心胸豁达的人生观。陆婉珍在继承了父辈的优秀遗传基因的同时,也在起起伏伏的人生修炼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坚韧与坦然,使心胸豁达、宁静淡泊成为了她生活和工作中最基本最自然的行为,宽容和微笑也成为了她的日常习惯。
生活中的陆婉珍,并非大家想象中的咄咄逼人、眼里飞着刀子的女强人,而是一位目光恬静、白发如雪、亲切和蔼的长者。不论遇到谁,上到部长、司长,下到普通的科研人员和司机师傅,她总是笑呵呵地打招呼,没有一点院士的架子。生活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她多半会一笑了之,从不记在心上。2000年的一个夏天,陆婉珍去一家医院检查身体,遇到了一位态度极其恶劣的小护士,一会儿让陆婉珍这么做,一会儿要那么做,反正怎么做她都不满意。可是在整个检查过程中,陆婉珍总是面带微笑,既不生气,也不跟护士争辩,耐心地配合护士把检查做完。回来的路上,看到陪她一起来的强冬梅有些不高兴,陆婉珍反而开导她说:“我们国家人口多,护士每天不知要看多少病人,从早到晚都做同样的事情,有时难免会有烦躁的时候,如果不幸让我们遇到了,不要计较就是了。你生气,她更生气,最终就是两败俱伤,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我们的目的是来检查身体的,只要我的身体已检查了,别的也就不那么重要了。[20]”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陆婉珍总是多为别人着想,这体现了一种包容、开阔的胸襟。淡泊名利则是宽阔胸襟的一种自然表现。
在“文化大革命”那些艰难的岁月,多少人无法释怀、抑郁苦闷、甚至离恨黄泉,陆婉珍却始终以一种达观、平和的心境度过了人生最低落的岁月。1971年,陆婉珍被下放到湖北潜江五七干校劳动。面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磨难,陆婉珍没有抱怨,处处体现着一种胸怀坦荡和淡定从容的精神风貌。豁达也是健康长寿的养生要诀。1986年,在一次体检中,陆婉珍被查出患了肾癌。当时大夫不给她看结果,她就知道自己有麻烦了。但陆婉珍并没有胆怯,而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她对前来看望的领导和同事们说:“切了一侧肾,我还有另一侧呢,没什么大碍。”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经常感觉腰部酸痛,但在生活和科研工作中,她仍保持着从容淡定的心态。为了不让家人和同事有思想负担,陆婉珍丝毫未流露出任何的不适“迹象”,科研和日常工作都没有受到影响,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21]。
2002年,陆婉珍又被查出患了肺癌,可她依然是遇险不惊,处之泰然,大家看到的还是她习惯的微笑。经过半年多痛苦与煎熬的化疗,她又一次顽强地战胜了病魔。最近几年,陆婉珍出差在机场过安检时,会递给安检工作人员一个证件,然后从安检通道旁的便道进入,这一举动总会吸引身边旅客投来好奇的眼神。实际上,这不是一张特殊的通行证,而是身体安装有起搏器的证明书。2007年,陆婉珍经常出现头晕等不良症状,后经医院检查为心脏跳动过于缓慢,不能满足全身供血,使她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医生给她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很快她又恢复了活力,投入到繁忙的科研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几十年来,科研工作已经成为陆婉珍投入情感最多的生活内容,她已把它当成生活中的主要享受,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如今,已近90岁高龄的陆婉珍不但走路快、思维清晰活跃,而且精力还很充沛,依然闪烁着睿智、乐观、健康和慈祥的光彩。
丈夫闵恩泽早在1963年就患了肺癌,当时医生没有告诉他真相,只安慰他说是长了良性结核瘤,动个手术就没事了。对医生的话,闵恩泽和陆婉珍既不多想,也不疑心。很快,在切去了两片肺叶和一根肋骨后,他们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直到四年后,闵恩泽到医院看病时无意翻出病历档案时,才知道了真相。1989年,闵恩泽又患胆囊结石,把胆切除了。最危险的是1999年春节期间,因胆管堵塞,引起了胰腺炎,生命垂危,他做了一次大的手术,方才转危为安。2004年,闵恩泽又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尽管这样,他们仍旧豁达乐观,患难与共,不为荣辱沉浮所困、不为生老病死所苦。明了知足常乐的情趣,捕捉中庸之道的精义,保持工作和生活步调的均衡与和谐,这便是两位老人的长寿养生之道[22]。
子女不在身边,陆婉珍请了一位保姆,每天来家中帮着做午餐和晚饭以及一些家务杂活。这位保姆来自四川农村,没有读过书,陆婉珍教会了她记账和一些常用的汉字。如今,这位保姆已经陪伴陆婉珍夫妇20余年了,这并不是平常人家能做到的。周末或节假日,陆婉珍家里常常是笑语不断、高朋满座。陆婉珍喜欢亲朋好友、学生、同事来家做客,她总是起身相迎,挨肩而坐,清茶一杯,谈笑风生。跟学生们、年轻人谈天说地是两位老人最开心的事。从股票到CPI,从奥巴马到萨科奇,从春节晚会到诺贝尔奖,从色谱到光谱,从油品到催化剂……年轻人都喜欢听听他们的见解。而年轻人的一些观点也常给他们带来思索和快乐,仿佛自己年轻了许多。
图10-25 2011年春节,陆婉珍夫妇与前来拜年的近红外光谱课题组成员畅谈
陆婉珍很理解如今的年轻人。她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环境,想法不同是自然的,不必斤斤计较,要相互平等地交流。”在她心里,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正是在这种平等的交流过程中,年轻人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她强调:“要乐于做铺路石,把机会让给年轻人,让他们脱颖而出,让他们出成果、成名,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一天天在成长。否则,他们就会泄气了。”
我国色谱分析界的同仁们至今仍很清晰地记得,在1993年在青岛召开的中国色谱学会第二次代表会上,为培养新一代色谱学科接班人,陆婉珍、卢佩章等六位学会创始人联名写信,主动提出让贤,将学会工作交给了年轻人[23]。
图10-26 1993年卢佩章、陆婉珍等色谱学会创始人致第二次色谱代表大会的信
在人际和社会交往中,谦逊和蔼、尊重别人、不摆架子是陆婉珍的一贯作风。她参加会议或与人约会,都要早到几分钟,且总是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坚持到活动或会议结束。在参加学术会议时,无论是专家教授的报告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报告,她都认真地从头听到尾,并诚恳地提问、讨论和交流。最近几年,年逾九旬的陆婉珍仍出席一些重要的社会活动和学术报告会,会议组织者都劝她不必过累,到场就可以了。但陆婉珍却表示,既然来了,就应该听完大家的发言和报告,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正是这种尊重他人、不居高临下的品德,让她在业内赢得了普遍的尊重和爱戴。许多受过陆婉珍教诲的人,一提起她待人处事的情形,都会情不自禁地说:“陆先生做人和做学问一样伟大。”
在年轻人眼里,陆婉珍是个“有本事”的人,是一位“领袖”。她敢争,为科研项目争、为资金争,不畏上也不怯权。虽然从研究室主任一直做到了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但毕竟她手中无权,许多事情需要找上级和各种关系去协调。只要是陆婉珍认为正确的,她就敢说话、想办法,千方百计要办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都是她想方设法“争”来的。为了年轻人的待遇和前途,她也“争”,甚至跟人家去吵,但她从不为名和利去争。陆婉珍一生鲜有几个高级别的奖励,大都是部级的二等和三等科技进步奖,且以三等奖居多。对此,陆婉珍常以淡泊豁达的态度处之。
她也常劝一些焦躁的年轻人:“科学成绩是常年的累加,而不是一朝一夕的辉煌。年轻人要在大环境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不要为了追求某些不值得的东西花太多的精力。”“要想成功,必须抛却功利心。不论做学问、做人,都不要太功利,不要太浮躁,要顺其自然,从点滴做起,功夫到了,自然会积涓流以成大海。”“年轻人要懂得宽容,与人交往时要知道合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团结别人、融入集体,共同努力。[24]”她反复告诫学生要搞好人际关系:“你们到研究室工作绝不能有架子,能帮助别人做的事尽量帮,否则就做不好工作。”她一再强调,一个人只能做一个人的事,要做成大事必须学会配合。宽容、豁达、有原则、有远见、淡泊名利,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把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同事、学生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异常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
无论自己的处境如何,陆婉珍和闵恩泽总是乐于助人。亲戚的小孩上学有困难,只要得知情况,他们必定出手相助。谁家经济上有困难,只要开口,陆婉珍也会有求必应、慷慨解囊。类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让身边的亲人都习以为常了。2008年1月,闵恩泽院士荣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后的某一天,闵恩泽与陆婉珍商量在石化院设立科技原始创新奖,陆婉珍爽快地答应,“就按你的想法办![25]”征得女儿的同意后,他们不但拿出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奖励给闵恩泽个人的50万元奖金,还拿出了自家的50万元储蓄。这之前,两位老人已先后捐出30万元,在闵恩泽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设立了“恩泽奖学金”,用于奖励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学生、优秀贫困生、优秀高考毕业生以及优秀直升生。自2004年开始,至2012年已是第八次颁发了,有百余位中学生获得了资助。两位老人希望在这些孩子中能出现像他们一样的人,让科技之花盛开在整个神州大地。
图10-27 2009年,陆婉珍与闵恩泽出席“恩泽奖学金”颁奖典礼
傍晚时分,北京海淀区学院路18号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内,经常可以看到闵恩泽和陆婉珍两位老人在一起携手散步,林荫路上留下他们斜长的身影。他们唯一的女儿目前在美国工作,彼此照顾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64个春秋、64个年轮,两位院士走过了银婚,又走过了金婚,如今都是耄耋之年,满头银发见证了他们的沧桑人生,也演绎着他俩恩爱的婚姻。“何止于米,相期于茶”,深深祝福两位老人健康幸福,也愿先生生命不息、劳作不止,一直带领我们前行。
最后,以庞莉莉女士发表在《中国石化》杂志上《心如水澄明》一文中的这段话作为本书的结尾:
陆婉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终于明白了,陆婉珍,她有的不仅是领袖的眼光和才干,还有胸襟。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从一位耄耋老人眼中看到的,不是饱经风霜后的世故,不是功成名就后的自傲,而是水一样的澄澈和坦然。因为,她的心,原本清亮和高远。
这个目光澄澈、声音和缓、思维清晰胜过年轻人,身上散发着岁月清香的老人,始终微笑着,讲着自己的故事。陆婉珍和缓地说:“人,要往前看。[26]”
【注释】
[1]陆婉珍:自主研制仪器的体会和建议。《现代科学仪器》,2005年第2期:第7页。
[2]强冬梅给陆婉珍采集工程小组的信,2012年6月17日。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3]陆婉珍:一项分析仪器的成果转让过程及体会。《科技成果纵横》,1997年第4期,第19页。(www.chuimin.cn)
[4]张奕凡:仪器仪表工业——现代化意识到位了吗?《科学时报》,2000年8月8日。
[5]张奕凡:探讨发展战略,寻求中外合作。《科学时报》,2000年8月29日。
[6]厦门要闻:15位资深院士昨聚厦研讨科学创新等话题。厦门市人民政府网站,2009年10月14日。
[7]朱玉霞给陆婉珍采集工程小组的信,2012年11月26日。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8]徐广通访谈,2012年10月16日,北京。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9]魏芳:荣辱不惊、淡薄豁达。《人民日报》,1994年2月22日。
[10]陆婉珍: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39页。
[11]陆婉珍、汪燮卿、杨明彪、张金锐先后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研究室室主任。
[12]彭朴访谈:2011年12月26日,北京。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13]杨小莉给陆婉珍采集工程小组的信,2013年1月20日。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14]邹乃忠访谈,2012年3月15日,北京。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15]逄乃莹:白发、黑发、根。欧美同学会会刊,1995年第1期,第8-10页。
[16]丁佳:“全球女化学工作者共享化学时刻”早餐会侧记。科学时报,2011年1月26日。
[17]同①。
[18]闵之琴访谈,2011年10月14日,北京。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19]同①。
[20]强冬梅给陆婉珍采集工程小组的信,2012年6月17日。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21]王志羚:耕耘苦久仍从容。《经济日报》,2011年3月27日。
[22]同①。
[23]邹淑英:老专家让贤,可敬可佩;青年挑大梁,可喜可贺。《中国科学报》,1993年8月2日。
[24]苏建强:院士伉俪妙解“西游记”——科学研究也要有团队精神。海南新闻网,2005年12月10日。
[25]王志羚:耕耘苦久仍从容。《经济日报》,2011年3月27日。
[26]庞莉莉:心如水澄明——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婉珍。《中国石化》,2007年第2期,第16-20页。
有关新青胜蓝惟所盼:陆婉珍传的文章
陆婉珍母亲的气质几乎完全继承了外祖父。陆婉珍的幼年大半是由祖母照管的,祖母天性善良、性格温婉,尽管没读过书,但是一位颇有见识的女性。陆婉珍在天津出生时,父亲陆绍云正在天津宝成第三纱厂担任总工程师、厂长。图1-31938年,陆婉珍和大哥陆钟劲与祖母在天津合影图1-4陆婉珍与启蒙老师和大哥陆钟劲合影陆绍云夫妇共有五个子女,三男两女,陆婉珍是陆家的第二个孩子。......
2024-01-18
在重庆中央大学二年级,一名新同学从土木系转到1946级化工班,他叫闵恩泽,后来成为了陆婉珍的终生伴侣。于是,大二时,闵恩泽毅然转至化工专业。闵恩泽虽然插班而来,成绩却后来居上,期末考试他总是第一,表现出不凡的才能与气质。大四时,陆婉珍将班长的位置让给了闵恩泽。别后重逢,两人都感到格外亲近,尤其是对远离家乡、举目无亲的闵恩泽来说,真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2024-01-18
一、论文[1]Harry H.Sisler,Wan Chen Loh Min,Elaine Metter,Forrest R.Hurley.Addition Compounds of Chromium(VI)Oxide with Heterocyclic Nitrogen Bases.II.Reactions with the Lutidines,Vinylpyridines,2,4,6-Coll......
2024-01-18
自1932年到1937年常州沦陷,陆婉珍在常州这所江南文化古城生活了6年。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常州共出过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进士1 546名,中试人数之多,令朝野震惊。目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常州籍院士有63名。尽管陆婉珍的祖籍在上海,但她的母亲是常州人,且陆婉珍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常州度过的。1961年12月,更名为常州市实验小学,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2024-01-18
当时杜长明教授给1946级化工班选用了一套最负盛名的化工原理作教材,是之前不久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们编著的,解释化工单位操作的基本概念,许多年后仍是最好的化工教科书。不幸的是,1947年1月,杜长明教授因空难英年早逝。抗战时期的重庆中央大学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1946级化工班的莘莘学子受多位名师的言传身教,在科学专业知识方面打下了异常扎实的基础,在工程技术方面也受到了非常严格的训练。......
2024-01-18
冬,陆婉珍收到了美国移民局的一封信,通知她不能离境,而且这以后每半年都要向移民局登记住址和工作单位。陆婉珍与卢佩章的姐姐卢菊英为重庆南开中学高中同班同学、中央大学同级校友。10月,石油科学研究院将原油评价和油品分析室合并成立第一研究室,陆婉珍任室主任和主任工程师。陆婉珍带领年轻科技人员发现是砷中毒问题,并研发出了可以测定ppb级砷含量的分析方法。......
2024-01-18
1998年,陆婉珍决定在近红外光谱题目组研制一套测定汽油烯烃和芳烃的多维气相色谱系统。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他们对烯烃捕集阱的制备进行了技术改进,使捕集阱的性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图9-202003年研制的GG-8002型双柱箱多维气相色谱仪2004年,该技术通过中石化组织的技术鉴定。2005年,“多维色谱测定汽油馏分组成成套技术研究”获中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4-01-18
多种分析手段的结果证实,该油样中不含氢原子,只含碳和氟两种元素,是全氟碳型的氟油,这一结果为氟油的研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4]。为此,陆婉珍指导科研人员基于红外光谱建立了专用的反应过程控制分析方法,并迅速应用到氟油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1962年底,石油科学研究院终于合成出了合格的氟油,并于1964年投入批量生产,确保了原子弹的研制成功。......
2024-0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