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6年爱默生发表《自然》一书,标志着超验主义已成运动态势,开始波及美国的文化界和思想界,“超验主义俱乐部”也于同年成立。作为一种文化批判思潮,它将矛头指向美国当时的物质主义、商业化和社会的从众趋势。如爱默生指出的,超验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超验主义者相信感官之外的、“超验的”存在。......
2024-01-18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创建于1867年。伊利诺伊州是林肯的故乡。1862年,他在任总统期间签署了《土地赠予法》。根据该法,联邦政府无偿赠予各州土地用于建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正是受惠于该法律而创建的。伊利诺伊大学本部(现称为伊利诺伊大学尔班纳-香槟分校)位于芝加哥以南130英里的尔班纳市和香槟市之间的地方。尔班纳市和香槟市是一座双子城,中间只隔着一条莱特街,街东为尔班纳,街西为香槟市,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部大学城。伊利诺伊大学的校园四周被农田所包围,自然景色非常优美,让人目不暇接。
20世纪40年代,伊利诺伊大学已发展成为门类相当齐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在中西部大学中,其学术地位与密歇根大学不相上下,在全国公立大学中名列前茅。伊利诺伊大学长久以来一直是全美理工科方面最有名望的高等学府之一,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并称为美国“公立大学三巨头”。从创校至今,伊利诺伊大学已有22位校友获得了诺贝尔奖、19位获普利兹奖,教授中有7位具有诺贝尔奖得主身份、11位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还有22位国家科学院院士和28位国家工程学院院士。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藏书量居世界公立大学之冠,在美国大学中仅次于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共有37个图书馆,其中包括全美最大的工程类图书馆。
陆婉珍选择伊利诺伊大学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在重庆中央大学读书时期,不少化学和化工专业的教材是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编写的,而且中央大学有几位教授是从该校留学回国的,例如化学系系主任高济宇教授就是在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获得的博士学位。二是相比麻省理工学院等学校,伊利诺伊大学的学费相对低廉,是一所平民化的大学。陆婉珍最初申请的是化工专业,但面试时,伊利诺伊大学化工系的教授们发现这位中国学生竟是个女孩子,连忙推荐给了化学系,因为化工系当时不招女生[1]。
伊利诺伊大学的化学系设在尔班纳香槟校区的文理学院,是美国化学化工界有影响的少数几个大学化学系之一,在2010年美国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排名中位于第7名。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培养出了很多国际知名的化学家。卡罗瑟斯(Wallace Hume Carothers)被誉为世界历史上的四大化学家之一,1934年,他取得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的博士学位,后来成为杜邦的首席科学家,因发明了尼龙及领导杜邦研究而闻名于世。斯坦利(W.H.Stanley)于1929年获该系的博士学位,1946年因对酶结晶和病毒蛋白质分离做出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是世界著名的化学家和病毒学家。2003年,该系教授保罗·劳特布尔(Paul C.Lauterbur)因在磁共振成像领域的突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化学化工人才。到20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含化工)的中国博士生累计在30人以上,半数以上回到祖国,成为新中国化学和化工界从事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包括高济宇、邢其毅、袁翰青、李寿恒、钱思亮、高鸿、刘静宜、陈家镛、严东生等。除化学化工专业外,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或工作过的中国知名学者还有攻读农学的竺可桢以及在数学系任终身教授的华罗庚等[2]。
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陆婉珍遇到了曾在中央大学任助教的高鸿老师。高鸿是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是我国近代仪器分析的奠基人。1918年,他生于陕西泾阳,1938年考入中央大学航空系,后转入化学系。1943年毕业后,留在重庆中央大学任助教,1944年11月赴美国留学,1947年获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1948年2月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高鸿师长的帮助下,陆婉珍选择了主修无机化学研究生的课程,辅修分析化学。高鸿还帮陆婉珍指定了所需攻读的专业课,这对陆婉珍以后从事分析化学科学研究有一定的影响[3]。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对基础化学课程的要求非常严格,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物理化学都必须通过资格考试,对有机化学的要求尤为苛刻,经常加有机化学最新进展的相关课程。在伊利诺伊大学的诺伊斯实验楼,陆婉珍勤奋学习,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打下了扎实的化学基本功。
图4-2 1948年陆婉珍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市(www.chuimin.cn)
这期间,在上海的闵恩泽也考取了自费公派留学的资格,陆婉珍在美国帮助他申请到了华盛顿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的入学资格。1948年3月,闵恩泽也来到美国。临行前,陆婉珍的父母及全家在上海锦江川菜馆为闵恩泽饯行。在航行途中,闵恩泽了解到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比华盛顿大学更好,而且离陆婉珍所在的伊利诺伊大学也更近些,于是他选择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由于基础知识牢固和勤奋好学,闵恩泽当年就拿到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硕士学位,因成绩优秀还获得了全额奖学金,继续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
如此,他们第三次相聚,鹊桥在大洋彼岸很快搭就,友情迅速升华为恋情,爱情花蕾悄然绽放。1948年7月,闵恩泽的舅父吴晋航来到美国。闵恩泽便约陆婉珍一起去芝加哥见他。实际上,吴晋航这次来美国还有一件重要的家事。在来之前,他就闵恩泽和陆婉珍的婚事征求了陆婉珍父亲陆绍云的意见,获得了他的同意。按照家乡的习俗,他在美国为两位年轻人举办了一个庄重而简朴的订婚仪式。回国后,吴晋航在成都各报纸上郑重地刊发了他们订婚的消息。
图4-3 1950年陆婉珍和闵恩泽在美国拍摄的婚纱照
1949年2月,陆婉珍取得了伊利诺伊大学化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后,也获得了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的奖学金。1950年,陆婉珍和闵恩泽的博士论文的实验工作都基本完成了,于是他们商议决定结婚。1950年6月的一个星期六,闵恩泽穿着新西服,陆婉珍身披洁白的婚纱,在哥伦布城一个小教堂里,在一位热情风趣的牧师见证下,伴着悠扬的婚礼进行曲,手挽着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是他们终生难忘的日子。见证这场婚礼的还有实验室的美国同学以及五十多位中国留学生朋友。
校长亲自拜访有成就的校友是伊利诺伊大学的一贯传统。2011年,时任伊利诺伊大学尔班纳-香槟分校校长的伊斯特(Robert A.Easter)教授得知在中国北京有一位杰出的女校友陆婉珍,而且她的外孙女梅莉莎(Mellisa Yu)也正在伊利诺伊大学就读,特意约见梅莉莎了解陆婉珍的近况,并与梅莉莎合影留念。外孙女第一时间将照片寄给了外婆,陆婉珍把这张照片摆放到客厅茶几上最显眼的位置。2011年10月,伊斯特教授来北京访问中国科学院时,专门抽时间拜访了87岁高龄的老校友陆婉珍。陆婉珍向他回忆了在伊利诺伊大学留学的情况,并共进晚餐。回想起在异国他乡奋斗的青春岁月,陆婉珍心中充满着无边的思绪。会见后,应伊斯特教授之邀,陆婉珍撰写了一篇充满感情的回忆录,寄给了伊利诺伊大学校友会。
图4-4 2011年陆婉珍的外孙女梅莉莎与伊斯特教授合影
有关新青胜蓝惟所盼:陆婉珍传的文章
1836年爱默生发表《自然》一书,标志着超验主义已成运动态势,开始波及美国的文化界和思想界,“超验主义俱乐部”也于同年成立。作为一种文化批判思潮,它将矛头指向美国当时的物质主义、商业化和社会的从众趋势。如爱默生指出的,超验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超验主义者相信感官之外的、“超验的”存在。......
2024-01-18
1985年5月,秦皇岛市中小学运动会在学校召开,学校又向全市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组织承办能力。同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并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学校。学校声誉日隆,外地学生纷纷转学或借读,令学校应接不暇。1990年,学校被评为秦皇岛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学雷锋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和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1994年,学校投资6万元建立了李大钊生平事迹展览馆。......
2023-10-26
如果在空间的“实地”之上,再加入时间的成分,通过对各种史料的了解把握达到亲临现场的效果,则有助于回到当时当地的“历史现场”,其应用范围可以大为扩展,而不仅限于民史的建立。所谓回到历史现场,不仅要回到一定的空间位置,回到事情发生的那个时代或那段时间,而且要设法回到当时当地,回到事情正在发生的过程之中。......
2023-11-03
第五章学术推广技能本章导读:●不同阶段的产品推广●学术推广会议组织●专业演讲技巧对于推广经理而言,产品推广是其核心工作,学术推广技能理所当然应成为其核心技能。可采用提出和推广产品学术概念、培训学术带头人以及制定标准等学术推广形式。制药企业可采用举办卫星会,在重点地区组织学术研讨会以及组织小规模、高水平的临床研究会等产品学术推广形式。......
2023-12-06
墨西哥是根据印第安人信奉的战神“墨西卡利”命名的。美国与墨西哥边境却没有这样的“和平石”,两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战争。白人第一次到美国时,当地居住着很多印第安人。西班牙人来到墨西哥四百多年后,墨西哥的白银产量仅次于美国。印第安人登上波波卡特佩特火山,进入火山口收集硫黄,硫黄可以用于制造火柴、药物和其他东西。墨西哥墨西哥湾附近炎热潮湿,不利于身体健康,很少有人在那里居住。......
2023-11-01
沉淀积累几百年的书院精神、文化气质,已经融入学校的血脉之中。承载浓厚的学术文化基因,多年来,骊城区第一小学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确立了“以人为本、发展至上”的办学理念。从受到省长称赞“教师楷模”“治校有方”的第一任校长翟秉均,到新一任校长魏娜,学校的历任校长传承历史、接续努力、开拓进取。......
2023-10-26
我国商业化运营的“新媒体”可以追溯到19世纪。[49]1873年艾小梅创办的《昭文新版》不仅是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同时也开启近代商业化报刊先河,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我国原生“新媒体”的滥觞。如能以资本与技术创新扩散为线索,将原生新媒体历史书写置于20世纪以来商业公司主导的我国“新媒体”演进发展历史之中,有利于从更开阔历史视野、更深入的层次认知原生新媒体。......
2023-11-25
宋正史记载的这条“傩礼”史料,沿袭汉代旧籍,说明宋人对“傩礼”源流态度的审慎及尊汉崇礼的历史观。应该说,宋人的这种学术精神是可以肯定的,但对于《周礼》中的“方相氏”所率百隶而时傩的礼制,却视而不见,至少说明宋人疑惑或取舍的学术态度。......
2023-0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