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常州童年:陆婉珍传-江南古城常州生活6年

常州童年:陆婉珍传-江南古城常州生活6年

【摘要】:自1932年到1937年常州沦陷,陆婉珍在常州这所江南文化古城生活了6年。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常州共出过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进士1 546名,中试人数之多,令朝野震惊。目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常州籍院士有63名。尽管陆婉珍的祖籍在上海,但她的母亲是常州人,且陆婉珍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常州度过的。1961年12月,更名为常州市实验小学,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由于父亲工作的变动,1931年陆婉珍跟随着家人由天津经济南迁至了常州。自1932年到1937年常州沦陷,陆婉珍在常州这所江南文化古城生活了6年。虽然外面动乱不断,她却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十分快乐美好的童年。

常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濒临东海,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季札、编纂《永乐大典》的陈济、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等皆来自常州。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常州共出过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进士1 546名,中试人数之多,令朝野震惊。清代以来,常州画派、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等众多文化学术流派精彩纷呈,影响全国。在近现代和当代,常州籍名人有《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语言学家赵元任数学家华罗庚书画大师刘海粟等。目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常州籍院士有63名。尽管陆婉珍的祖籍在上海,但她的母亲是常州人,且陆婉珍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常州度过的。因此,陆婉珍和她的弟弟陆钟武也被认作常州籍院士[15]

图1-5 1932年陆婉珍和三个兄弟与母亲在济南合影(自左至右陆婉珍、二弟陆钟毅、母亲马明照、三弟陆钟武、大哥陆钟劲)

陆婉珍一家住在当时常州南城脚下的三近里(现常州天宁区和平南路附近)。1931年常州大成纱厂在此兴建职工宿舍时,选取《论语》“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之“三近”作为里名。2005年陆婉珍曾来常州寻过根,可惜的是,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三近里”已被现代化城市的高楼大厦所湮没,儿时记忆中的湿漉漉的石板路和香气氤氲的豆腐汤店都不见了。

图1-6 解放前的三近里小弄

全家搬到常州后,在一个春天的下午,陆婉珍随母亲拜见了曾外祖母。那是一间位于市区的民居,室内灯光很暗,曾外祖母坐在一张装有木质帐架的双人床上,陆婉珍和母亲则坐在对面的茶几旁。曾外祖母长得十分瘦小,而且不能行走,因为她的双脚在太平天国的战乱中冻坏了。当时的情景给陆婉珍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每当她读旧小说时,都以当时的情景作对照。后来,陆婉珍留学美国,看到了很多美国当地的民居,她发现东西方贫富差距悬殊实在是太大了,中国太需要变革了[16]

有记者曾问陆婉珍:“您童年最美好、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她答道:“是每天放学以后,走过一片桑树林,边吃桑葚,边与同学们谈笑。[17]”陆婉珍提到的这所学校是常州女子师范附小(现常州市实验小学),在这里她接受了系统的小学教育。该小学创建于1906年(清光绪32年),是在“废科举兴学校”的革新浪潮中由常州先贤庄蕴宽先生等人捐资在常州城茭蒲巷口创办的。当时名为“粹化女学”,设初小、高小、师范预科和简易师范,是常州最早的女子学校之一。1912年,庄蕴宽先生出任江苏都督,将学校收归县立,更名为“武进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常州女子师范附小),成为一所规模较为稳定的县立女子师范学校。1949年8月,“常州三杰”之一的张太雷之次女张西蕾被文教部任命为解放后常州女子师范附小的第一任校长。1961年12月,更名为常州市实验小学,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常州女子师范附小具有优良的爱国传统。1936年,著名诗人艾青在常州武进女子师范当国文老师,宣传进步思想。该校还曾培养出中国法学家史良[18]等一些名士。史良是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中唯一的女性。早在1919年,时任武进女师学生会负责人的史良为了响应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带领学生冲破阻力,上街宣传、游行,愤慨揭露当局的卖国行径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大街小巷的群众无不为之动容,在学校的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史良是陆婉珍学习的榜样,她曾与陆婉珍一家住在同一里弄,那时史良还不是“七君子”之一,但做为一名律师为很多不平事打赢了官司[19]

小学时期的陆婉珍还有一位学习的榜样——县城医院的一位女医生,她教给了陆婉珍一家很多医疗保健知识,医好了二弟头上总长疖子的毛病。这两位新时期的知识女性使陆婉珍懂得了要受人尊敬、能为老百姓服务,就应该从小努力读书,成为一名有知识的人、自立的人。年幼的陆婉珍很喜欢读居里夫人的故事,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让她很钦佩,在她心里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1936年夏,12岁的陆婉珍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了,她想进入梦寐以求的省常中(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继续读初中。创办于1907年的省常中是当时国内一流的中学堂,“常州三杰”中的瞿秋白、张太雷曾在该校就读,目前该校仍是国内知名的中学,先后培养了20余位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遗憾的是,当时的省常中不收女生。陆婉珍同时考取了两所女子学校,一所是常州本城的中学,一所是省立苏州女子师范(苏州女师)。陆婉珍拿不定主意上哪所中学,有些同学劝她留在常州,有些同学则极力劝她去苏州。随着报到日子的接近,陆婉珍很是着急,甚至急到茶饭不思的程度。

这一切被父亲陆绍云看在眼里,他让陆婉珍静静坐下来,拿出一张纸,分成两边,分别写下两个学校的优点和缺点,逐条比较,做出选择。父亲告诉她:“等到你把能想到的利弊都写出来后,自己心平气和地比较一下,你自然会作出决定。”陆婉珍按照父亲的办法去做了,很快得出了结论,去苏州女师读书。父亲拍拍她的肩膀,“决定了的事就不要再犹豫,大胆去做,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件事对陆婉珍的一生影响很大,每当遇到进退两难或紧急情况时,她都会告诫自己,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不稳定的情绪一定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然后再有步骤地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法。随着年龄的增加,陆婉珍发现随时保持稳定的情绪,对身心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20]

苏州女师(后改为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创建于1912年,位于苏州城西南新桥巷,学校以“诚朴”为校训,校风严谨,学风浓厚。20世纪20、30年代,苏州女师是江苏省最好的几个师范学校之一,黄炎培、陶行知、章太炎、孙起孟等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都曾在该校任教、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和我国的大学问家胡适也曾在这一时期应邀来校作演讲。著名核物理学家吴健雄、全国妇联副主席罗琼、著名歌唱家张权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学生。苏州女师也是一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学校,有好多学生走上了革命道路,有的去了延安,有的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看到高年级的同学为国家的兴旺奔走呼号,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尊心开始在年少的陆婉珍心中激荡。

陆婉珍在苏州女师读完了初中一年级,1937年暑假,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和淞沪战役。很快,苏州被日军占领,苏州女师校舍被改作伤兵医院,学校停办。从此,陆婉珍再也没回苏州女师上学。但苏州女师严格的校纪校风、优良的爱国传统和浓厚的学风给陆婉珍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注释】

[1]黄炎培(1878—1965),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纺织卷I》。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第65页。

[3]施颐馨、孙中兰、陈定远:《上海纺织工业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820页。

[4]刘国钧(1887—1978),江苏靖江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实业家、著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者。早年在江苏常州提倡“机器革命”、“土纱救国”,1930年集资创办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1948年在香港创办了香港东南纺织有限公司,1950年由香港返回常州,在江苏省私营棉纺业中首先实行公私合营。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是全国人大一届至五届人民代表、全国政协五届委员。(www.chuimin.cn)

[5]陈光明:《纺织大王刘国钧》。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6]施颐馨、孙中兰、陈定远:《上海纺织工业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820页。

[7]马雄冠(1905—1985),江苏常州人。192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机械系。1937年任上海私营顺昌公司铁工厂厂长兼总工程师。1938年任四川永川福昌炼铁厂厂长兼经理、重庆机器同业公会理事长。1949年上海解放后,任华东工业部上海通用机器厂(现上海汽轮机厂)第一任厂长。1952年后,他主要从事机械工业教育工作,曾任华东工业部教育处研究室主任、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教育司技工训练处副处长、农业机械部教育司职工教育处副处长等职。

[8]胡厥文(1895—1989),上海嘉定人。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之一。1918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科。先后创办上海新民机器厂、合作五金公司、长城机制砖瓦公司、大中机器厂。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9]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纺织卷Ⅰ》。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第64页。

[10]张兹闿(1900—1983),广东省乐昌县人。1944年任国民政府战时生产局局长,1945年任国民政府经济部苏浙皖区特派员,1945年任中国石油公司总经理,1952年任台湾“经济部部长”、台湾银行董事长等职。

[11]李士:《院士心迹丛书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12]丁佳:“全球女化学工作者共享化学时刻”早餐会侧记。科学时报,2011年1月26日。

[13]陆婉珍访谈,2011年10月11日,北京。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14]陆钟武(1929—),陆婉珍的三弟,我国著名的冶金热能工程专家。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
1950年毕业于大同大学化学系,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冶金炉专业研究生班。1984年至1991年任东北工学院院长,1986年任冶金热能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5]栗蔚菁:她仍是常州的女儿。常州日报,1998年5月19日。

[16]陆婉珍访谈,2011年10月11日,北京。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17]李士:《院士心迹丛书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18]史良(1900—1985),江苏常州人,中国著名法学家、政治家。1915年考入常州女师,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任常州市学生会副会长。1923年考入上海法政大学,1927年毕业后任南京政工人员养成所指导员。“九一八事变”后,发起组织上海妇女界救国会,被选为理事,1936年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因积极参加与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为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史良被任命为第一任新中国司法部长,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

[19]陆婉珍: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39页。

[20]陆婉珍: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