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金保工程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金保工程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三是系统建设和运行经费不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与资金地方自筹,导致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严重不足,成为制约金保工程建设的最大障碍。这一因素决定了建设金保工程资金投入的先天不足和硬性制约。

金保工程建设不仅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也不只是简单地将现有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或网络化,而是要通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手段,完善管理模式。金保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 数据整合力度亟待加强

俗话讲,“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金保工程的所有目标任务都是通过数据系统的处理与传递来展示和实现的,每个数据中心要设三个区:生产区、交换区、决策区。生产区主要是负责业务经办和公共服务,交换区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决策区产生宏观决策数据,三个区只是一个逻辑上的划分,物理上仍在一个区域内。数据中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同人同城同库。但实际情况是,数据还仅限于服务业务流程,数据层与业务层为紧耦合模式,纵向上存在省级、地市级、区县级三种统筹层次;横向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新型农保、基层平台等系统分别建设,数据固化在各业务系统中,没有独立的数据服务,导致信息分割、业务分散,数据没有得到很好的集中和共享。同时,由于业务经办机构的相对独立,使得上下信息不准确、不对称,无论是业务瞄准机制还是工作效率都得不到保证,影响了金保工程的深层推进。数据的整合、筛选、科学利用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 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

金保工程既关系国计又关注民生,既涉及业务又关联技术,其基础性建设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一些部门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现行管理体制还存在不适应不符合信息化工作要求的部分。信息中心目前还仅定位在技术服务层面,作用还限定在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中,尚不能参与到政策制定、业务经办和宏观决策的全过程。二是制度建设和规范标准制定工作滞后,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困难,存在重复投资、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尚不健全,有的还存在安全隐患。三是系统建设和运行经费不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与资金地方自筹,导致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严重不足,成为制约金保工程建设的最大障碍。四是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尤其缺乏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熟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理论、业务与精算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三、 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金保工程的实施为体制创新奠定了基础,技术的应用为做好工作创造了条件,但目前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制约了金保工程的开展。(www.chuimin.cn)

一是人员流动和数据共享之间存在矛盾。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人力资源的区域性流动和结构性流动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就业人员有了更多选择就业机会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也促使劳动者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间自由流动。这就导致以个人为管理对象的信息系统的运行和设计变得更为复杂,也给跨地区信息共享带来更严峻的课题。

二是统筹层次和统一性之间存在矛盾。要实现金保工程全国联网,最主要的是要政策统一、流程统一、软件统一,只有制定了大家认可并通用的标准,全国联网才会成为一种可能。由于目前有些县市级统筹的层次还很低,基础数据还不能向上集中,同时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比较分散、区域性政策突出,系统建设共同遵循的标准规范尚未出台,金保工程统一性的实践仍然任重道远。

三是业务和技术之间存在矛盾。金保工程对业务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使业务经办流程更加标准规范,岗位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改变了原来的分散粗放的管理方式,使业务管理更加集中精细,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技术不是一切,金保工程帮助解决了工作中的技术难题,而建立完备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技术是基础,业务是关键,提高信息技术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的科学、健康发展。

金保工程会涉及所有就业人员,如果包括农村人员,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庞大的系统。我国人口最多,金保工程涉及的范围也就最大,这是其他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正因为系统庞大、管理人口众多,所以需要的管理单位和资金也更多。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单位保障转到社会保障,历史遗留问题给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带来很大阻力,同时也给金保工程建设带来很多困难。

参保人员的参保机构虽然都是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但是可能会形成在省、市、县三级不同机构中同时参保的状况。即使在同一级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参保也会因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各有单独部门、单独机构、单独网络提供服务而给参保人员带来不便。虽然每年各级社会保障机构收缴上大量的经费,但同时发生的支出也很大。大量的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所剩结余很少,部分地区基金收支甚至出现倒挂,网络建设所需要软硬件的投资难以满足。这一因素决定了建设金保工程资金投入的先天不足和硬性制约。由于大型集中式连机处理模式尚未普及,各地都忙于自建系统为本级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新建的本地数据库普遍存在着单一化、规模小、业务覆盖率低、数据库标准不规范和对公共网络的信息服务效益有限等问题。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单一和落后直接造成了目前信息网络建设的代价高昂、淘汰周期短、系统整体水平低且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