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新农合信息系统作用及统筹规划

新农合信息系统作用及统筹规划

【摘要】: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农民结报,实现了在线参合、就诊、结算、审核、查询等一系列功能。因此,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是保障基金安全的重要途径。所以,建设新农合信息系统对于各相关部门在线审核结算、信息汇总、实时监控、预防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运行中,新农合基金的使用难以把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随着新农合制度的运行,参合农民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13年,新农合参保人数达8.02亿,参合率达99%。参合规模的扩大,对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难以满足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基金监管、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新农合制度的健康运行。

卫生部在2003年新农合试点开始时就非常重视信息化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规范(2008 年修订版)》等重要文件,这是全面实施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

新农合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有:

一、 优化服务网络,简化报销程序

建立新农合信息系统后,参合农民的医院报销可全部纳入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在方便就医的同时,也减少了报销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更为安全,规范了住院报销资金的管理,杜绝了人情结报的现象。同时各定点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可以进行自动化的业务流程操作和管理,医院在进行收费结算时可以获取快捷、准确的信息,实现农民医保信息采集和补偿的及时处理。参保农民、医疗机构能够与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实时或非实时地进行信息传输和费用结算。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可以真正符合新农合在信息化过程中“整合资源、统一标准、信息共享、规范管理”的建设原则。

二、 实现“无纸化”办公,降低工作成本

过去,患者的入院、住院、转院、出院的检查、治疗项目审理,有着非常复杂和繁琐的程序,医院要先进行初审,然后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再进行复核、结报、记账、汇总、分析、出报表等。而如果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这些过程都是靠医院工作人员的人工操作,工作量之大,涉及数据之多是难以想象的。

在进行新农合的信息系统建设后,工作流程进行再造,使得各工作环节更加精简、高效,同时废除了手工模式,大大减少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利用计算机系统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避免了传统的工作流程中物品和能源的消耗,也符合当今时代的“低碳”工作理念。虽然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大的成本,如购置电脑、建设网络、购买系统、培训相关工作人员等,但从长远来看,减少了处理环节,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平均成本还是较低的。

三、 农民就医报销更加方便、快捷(www.chuimin.cn)

我国新农合的建设,最大的服务主体和受益主体是广大农民患者。在过去,很多参合农民在进行诊治、转院、出院、结账、报销等过程时,经常会感觉到各流程的繁琐、各定点医疗机构和相关管理部门工作的低效和信息的不对称,甚至是资金的不安全。而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利用新农合信息系统,参合农民在就医时只需要带上“一卡通”和身份证即可刷卡就医;医务工作者可核实患者身份,还可以及时查询参合农民的缴费金额和家庭账户资金使用情况;同时还可和新农合医疗管理办公室进行实时数据传输,进行信息共享。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经费征缴、数据库建立、费用审核结报、资金管理、信息查询等方面,工作量非常大,如果还是依靠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是很难高效快捷地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农民结报,实现了在线参合、就诊、结算、审核、查询等一系列功能。

四、 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网上监控,保障新农合资金安全

在新农合制度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中,合作医疗经费是否被挪用、贪污,政府的各项政策能不能兑现,在报销过程中是否存在人情结报,报销额度和范围是否因人而异,信息是否公开、透明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广大农民。不可否认,在传统的人工管理资金、手工结报的情况下,确实存在着人情结报,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是保障基金安全的重要途径。

首先,各县级市都设立了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利用网络系统,管理人员可对定点医院预警项目进行提示,比如定点医院医疗费用总额预警、参保农民异常医疗预警、基金总额预警等。医院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目录药品比重、药品费用、检查费用及劳务费用在总费用中的比例,单病种总费用是否超过定额或限额标准,住院次数等进行预警。其次,通过信息网络,使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能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及时了解资金的运行情况,及时向农民群众公示有关政策和信息数据。所以,建设新农合信息系统对于各相关部门在线审核结算、信息汇总、实时监控、预防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五、 提高新农合基金的科学管理水平

新农合基金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在操作过程中,根据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出资总额,结合当地疾病发生情况、就诊和住院情况,以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测算结果,确定补偿范围、补偿比例、起付线以及封顶线。但在实际运行中,新农合基金的使用难以把握。

为了防止超支,管理部门有时宁可在前期少报销而使得基金剩余,到了年底再根据基金的剩余情况进行二次补偿。而二次补偿的必要性与公平性一直受到质疑。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实时监控资金的运行,控制运行风险,并依据运行情况制定科学的筹资额、补偿范围、补偿比例、起付线以及封顶线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