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在一般市民和知识阶层中,便陆续出现了关于《镜花缘》作者的种种传说。与此相反,孙佳讯等连续发表文章,根据史实驳斥他们,认为《镜花缘》确实为李汝珍一人所作。所以,吴明星等人认为:《镜花缘》实际上是许氏借李氏的名来出版的。更明显的是,作者李汝珍借书中人物之口,在一百回中多次提到《镜花缘》故事是”士人李某”、”老子后裔”所编。......
2024-01-17
在中国古代所有写到灯谜的小说中,应该说《镜花缘》是最为突出的一本,因为李汝珍不仅用灯谜来反映才女们的聪明才智,还要说明他自己对灯谜的研究。毕竟《镜花缘》是以反映游艺为主而不是以反映众才女艺术形象为主的小说,所以在谈到灯谜时,不能不谈谈书中所记载的关于灯谜的知识。
灯谜早在唐宋时就已经出现了,”灯谜”又名”灯虎”,是谜语中的一种娱乐活动。《文心雕龙?谐隐》记载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喻隐,化为谜语。”语言大多晦涩不明,就像老虎一样很难射中,所以把这项活动取名为”灯虎”。又由于谜面是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得,所以又称”灯谜”。
“灯谜”和普通谜语一样,统由谜面、谜底组合而成,多着眼于一个字、一句诗,一种器物或一种名称……有谜格二十四种,常用者有卷帘、秋千、徐妃、求凰等格。谜语原为民间口头文学,语言朴素生动,后成为文人游戏。
宋代是谜语形式最完善而又广泛盛行的时期,当时的著名文人王安石、苏东坡、秦少游、王吉甫等人也纷纷参与灯谜游戏,使灯谜的质量和身价增高,喜闻乐见,雅俗共赏。
明清两代,灯谜这项文字游戏的娱乐活动又有了新的内容和发展。明末扬州名士马苍山把诗歌格式移植到灯谜中,开创了《广陵十八格》的新形式,灯谜的发展开始成熟;其后,陶邦彦着的《灯谜》、冯梦龙着的《黄山谜》等相继问世,内容新颖、文雅,形式活泼生动,别开生面,深受欢迎。到清代中期,灯谜已经广为人知。与马苍山同是扬州人的冯天啸有《冰天谜虎集》,刊于乾隆八年(公元一七四三年),书中列出二十四谜格:解铃、系铃、移铃、卷帘、双钩、回文、徐妃、虾须、燕尾、落帽、脱靴、断桥、踢斗、落雁、梨花、皓首、素履、断锦、睡鸭、掉尾、鸳鸯、玉带、加冠、纳履。乾隆嘉庆年间的顾禄在《清嘉录》中也记载了二十四格,但和冯氏所记不完全相同:”考灯谜有二十四格,曹娥格为最,次莫如增损格,增损格即离合格也,孔北海始作离合体诗,其四言一篇合『鲁国孔融文举』六字。其它的还有苏黄、谐声、别字、拆字、皓首、雪帽、围棋、玉带、粉底、正冠、正履、分心、卷帘、登楼、素心、重门、闲珠、垂柳、锦屏风、滑头禅、无底囊诸格,要不及会心格为最古。”上述这些谜格只能说是清代最流行的谜格,远不是清代谜格的全部,如嘉庆间扬州新创造的昭阳、新赋两格就未包括进来,但可以从中窥见李汝珍时代灯谜的发展状况。(www.chuimin.cn)
谜格大体分为三大类:一是字形变化的格,这一类又分为四小类。分读类:曹娥(又名碑阴)、虾须、燕尾、碎锦、增损(又名离合)、断锦等格属之。半读类:徐妃等格属之。谐读类:梨花(一名谐声)、皓首(又名寿星、雪帽)、素心(又名玉带)、粉底(又名素履)等格属之。变读类:解铃、系铃、移铃等格属之。二是字序变化的格,这一类又分为四小类。移字类:登楼(又名踢斗)、睡鸭、掉尾、双钩等格属之。倒读类:卷帘、回文、垂柳等格属之。加字类:加冠(一名正冠)、纳履(一名正履)等格属之。减字类:落帽、比干、脱靴等格属之。三是谜底与谜面对仗的格,鸳鸯(又名锦屏)等格属之。此外,还有比较特殊的如重门格等。所谓重门格,乃取”重门深锁”之意,就是在谜面与谜底中间还有一层”中间谜意”,从谜面不能直接猜出谜底。在所有谜格中,最常用的只有秋千、卷帘、徐妃等三、五格而已。
李汝珍虽然提到广陵十二格,但他最习惯采用的谜格只有今天不被认为是谜格的”会意”。其实这并不奇怪,他在小说中对谜语所作的评论,都有点”反谜格”的倾向。他借师兰言、蒋春辉之口说:”大凡做谜,自应贴切为主;因其贴切,所以易打。就如清潭月影,遥遥相映,谁人不见?若说易猜不为好谜,难道那『凌霄花』还不是绝妙的,又何尝见其难打?……那难猜的,不是失之浮泛,就是过于晦暗。即如此刻有人脚趾暗动,此惟自己明白,别人何得而知。所以灯谜不显豁、不贴切的,谓之『脚趾动』最妙。”正因为这种观点,《镜花缘》中的谜语才比较通俗易懂,传播也很广。许桂林《七嬉》中的《冰天谜虎第二》、《幻影山得冰天谜虎全本第七》,就引用了它的许多谜语,这些谜语又在梁章巨《归田琐记》卷七《灯谜》条中被转引。
考察一下《镜花缘》第八十、八十一两回众才女所制的五十二个谜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鲜明特色。首先,谜底范围很广泛,计有地名三个,人名一个,花名一个,鸟名一个,药名二个,物名三个,曲牌名六个,其余皆为书谜,《孟子》最多,十八个,《西厢》谜九个,《论语》三个,《易经》、《诗经》、《老子》、《礼记》、《尔雅》各一个。有雅有俗,有难有易,适合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趣味的人的需要。
《镜花缘》的谜语反映的是文人趣味,在当时没文化的老百姓是不会感兴趣的,更不用说如今的普通读者了;但以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看,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还是会对它的谜语品味赞赏不已。事实上,无论古今,文化娱乐总在一定的文化圈子内开展,你不能指望看惯扭秧歌的人去欣赏芭蕾舞,听惯流行歌曲的人去欣赏交响乐。”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各有各的爱好者。但这里确也有时代的因素在起作用。如果说灯谜在过去的时代还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游艺,那么随着社会游艺项目的不断更新,灯谜的魅力也开始日渐减弱了。
有关玩.镜花的文章
接着,在一般市民和知识阶层中,便陆续出现了关于《镜花缘》作者的种种传说。与此相反,孙佳讯等连续发表文章,根据史实驳斥他们,认为《镜花缘》确实为李汝珍一人所作。所以,吴明星等人认为:《镜花缘》实际上是许氏借李氏的名来出版的。更明显的是,作者李汝珍借书中人物之口,在一百回中多次提到《镜花缘》故事是”士人李某”、”老子后裔”所编。......
2024-01-17
在《镜花缘》的第七十七回,群芳在考了女科之后,闲来无事,讲课的讲课,钓鱼的钓鱼,划筹的划筹,各有各的放松方式,当然少不了对对子了。在现代,就是专修中医的人也不一定懂得这么多中药的学名和别名。蝴蝶花对蜜蜂草:蜜蜂对蝴蝶,一目了然!鹦鹉菜对鹭鸶藤:菠菜又名鹦鹉菜,所以才有了《还珠格格》中的紫薇把素炒菠菜起名叫”红嘴绿鹦哥”。......
2024-01-17
百名才女中有三个贬义形象比较突出,那就是第九十八名苹花仙子”小毒蜂”闵兰荪、第九十九名菱花仙子”笔生花”花再芳,与第一百名百合花仙子”一卷书”毕全贞。而有杨花、芦花、藤花、蓼花、萱花、葵花、苹花、菱花、桃花九花为始作俑者,后面武则天对牡丹的惩罚和上帝对百花仙子的贬谪才有可能,所以这九花几乎可以说是这次贬谪事件的罪魁祸首。花再芳与第九十六名杨花仙子”铁笛仙”苏亚兰是乡宦女儿。......
2024-01-17
在”明清十大小说”中,《镜花缘》的版本是相当多的。这个由李汝珍亲自监刻的初刻本印刷出版之后,苏州的书坊市场上又出现了《镜花缘》的另一种刻本,它是江宁桃江镇书坊根据《镜花缘》的传抄稿本抢先私刻的。蔬庵是《镜花缘》评批中内容最多的一家。由于受到江宁桃江镇抢刻本《镜花缘》的影响,苏州原刻本一度滞销,但时隔不久也就都卖完。三年后,即道光元年,《镜花缘》又在苏州再版。......
2024-01-17
巴刀阵是色阵,共描写了十个美女,分三层描写。在这一章中,作者所写的十个美女都有典故。手执柳絮的是指谢道韫,东晋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太傅谢安的侄女,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夫人。”有女怀芬芳”的芬芳指的就是鲜花。古人戒色往往要拉出柳下惠,讲他”坐怀不乱”的故事。柳下惠是春秋鲁大夫展禽,”食邑柳下,谥惠,故称柳下惠”。......
2024-01-17
《镜花缘》的起因是百花仙子被贬凡尘,《红楼梦》的因缘是神瑛侍者对绛珠仙草的灌溉之恩,都是美丽的神话。在《红楼梦》中,里面的女子性格各异,呼之欲出。相比而言,《镜花缘》中的一百名女子似乎只有名字不同,人物的塑造很平面化。还有,两部书都以花喻人,《镜花缘》中的是碑文,《红楼梦》中的是诗签。......
2024-01-17
很多人都认为,要求提高妇女地位是《镜花缘》十分突出的主题思想。在书中,作者尤其反对缠足、穿耳这些戕害人身的恶习,反对卜婚、娶妾这些强加给妇女的不平待遇,甚至连封建史家、文人一概否定的女皇武则天,作者也对她提高妇女地位的德政予以赞扬。这种朦胧的民主思想,和《红楼梦》有相通之处,但《镜花缘》中的女性已经不再是爱情故事中的主角,而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了。......
2024-01-17
此兽角虽在背,形状与驳马相仿,大约必是驳马之类。按照《镜花缘》所写,长在背上,这又和小山所说的”闻得驳马一角在首”的说法不相一致。明白了驳马的来历,就不难明白作者的寓意了。吞虎辟兵”,对唐小山表现得十分温驯的驳马,不就象征着后来打败武家军匡复唐室吗?回头看,书中出现的第一个海外异物是瑞兽当康,当康”主天下太平”,恰和”可以御兵”的驳马首尾呼应,都是兴唐灭周的象征意象。......
2024-0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