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才女中有三个贬义形象比较突出,那就是第九十八名苹花仙子”小毒蜂”闵兰荪、第九十九名菱花仙子”笔生花”花再芳,与第一百名百合花仙子”一卷书”毕全贞。而有杨花、芦花、藤花、蓼花、萱花、葵花、苹花、菱花、桃花九花为始作俑者,后面武则天对牡丹的惩罚和上帝对百花仙子的贬谪才有可能,所以这九花几乎可以说是这次贬谪事件的罪魁祸首。花再芳与第九十六名杨花仙子”铁笛仙”苏亚兰是乡宦女儿。......
2024-01-17
众才女中,除了海外四女(女儿国阴若花,歧舌国枝兰音,黑齿国卢紫萱、黎红薇)外,最奇特的大约就是颜紫绡、燕紫琼、易紫菱三位女剑侠了。
唐代是一个盛产剑侠的时代,常人耳熟能详的就有聂隐娘、红线等人,她们几乎与唐人小说一起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是文学画廊中熠熠生辉的人物。李汝珍写的是唐代的女子,自然免不了写到女侠。不过,与聂隐娘、红线等人千里外取人首级、来去无踪、寒星冷月般神秘奇异相比,《镜花缘》中的女侠要逊色得多,倒是作者用这一个女侠引出另一个女侠,接着又追来第三个女侠的写法显得很精巧。
在书中,颜紫绡的出场安排得比较有特色:”只听嗖的一声,忽从窗外窜进一个红女”,上身穿着红绸短衫,胸前斜插着一口红鞘宝剑,年纪看起来才十四、五岁,脸蛋儿红彤彤的,十分美貌。众人见她突然窜进来,都吓了一跳。
陡然一看,我们还疑心有多大的事情,读过才知道颜紫绡之所以在夜中穿窗而进,只是想和唐闺臣等人一起去参加才女考试。但她就住在百香衢,与唐闺臣是邻居,近在咫尺,完全没有必要这个样子。再说她带剑干什么呢?不走大门,从窗子进进出出礼貌吗?不过,这也许是做剑侠的习惯吧!作者大约也意识到距离这么近不足以反映剑侠的神通,所以他立即安排颜紫绡给三十余里外的林婉如送信,试一试她那”宛如风云,来去甚速”的神技。信很快送到了,毕竟”三十余里”并不远,但又从窗子穿进去,将年纪较小的林婉如”吓得连鞋也穿不及,赤着一脚,就朝床下钻去”,成为人们后来反复翻新的谈资。
事实上,这种侧面描写几乎是李汝珍渲染剑侠神通的惟一伎俩,此前枝兰音就曾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奇事!真是天朝人物,无所不有。”后来写到易紫菱时,座中如林书香、蔡兰芳、司徒妩儿等人,从未见过飞来飞去之人,见紫菱这般举动,莫不出神叫奇,都道:”不意世间竟有如此奇人!”而薛蘅香则”吓得把箸丢在地上,身上只管发抖”;姚芷馨更甚,”推开椅子,躲在桌下”。(www.chuimin.cn)
由颜紫绡救宋(李)素引出燕紫琼,又由营救成功引出易紫菱,三个剑侠都露面了。三人装束完全一样,只是颜色有区别:颜紫绡红色,燕紫琼紫色,易紫菱桃红色,那耀眼的红色似乎是从红线、红拂那儿引来的。从书中知道,颜紫绡的剑术是幼年跟父亲学来的,燕紫琼则是自幼跟着哥哥学得剑术,至于易紫菱的剑术,虽未言其渊源,但其”父亲在日,曾任大唐都招讨之职,祖父当年亦掌兵权”,则出自家传自无疑问。这便与唐人小说中的剑侠大为不同,唐人小说中的女侠大多神出鬼没,难觅踪迹,像一个秘密组织,直到明代的《韦十一娘传》,依然如此,很少见有家传的剑侠。因为剑侠的本性是天马行空,倘若有家庭这层束缚,又怎能来去千里,生死以之呢?
综观全书,颜紫绡、燕紫琼、易紫菱三剑侠除了来去迅速外,难得见其它神通,救宋素只是让颜紫绡敌住押送的熊大郎,燕紫琼趁机将宋素救走而已。这点本事似乎还比不上宰玉蟾,因为在第五十八回中,宰玉蟾杀得骆承志抵挡不住。而所谓来去迅速,前后似有矛盾,前面骆红蕖说:”不过半个时辰,往返已是四、五十里。”(第五十九回)则时速不过百里。第六十回颜紫绡、燕紫琼送人与信到小瀛州尚觉”甚远”(数百里),”安能顷刻即回”,须让唐闺臣等上一天。而第九十七回燕紫琼到小蓬莱则似乎毫不费力,殊不考虑小蓬莱与长安之间的距离何止数千里。不过作者大可以走直线自解,如他在第三十九回中解释为何君子国国王先唐敖等人到轩辕国一样。
广而言之,书中的才女大都有尚武倾向,只不过像颜紫绡那样重武而轻文的较为少见而已。且不说上面提到的宰玉蟾,就是主角唐闺臣也是”不但喜文,并且好武,时常耍枪弄棒,父母也禁她不住”。其它如骆红蕖、魏紫樱善猎,徐丽蓉善弹,孟紫芝、张凤雏善射,更是比比皆是。真正文弱的似乎只有林婉如、薛蘅香、姚芷馨等几人,从上面所写被吓倒的情形也可以知道。田秀英、田舜英二人虽然有些失眠的症状(第六十六回),但当她们得到丈夫凶信后,”把文崧宝剑每人各拿了一把,暗暗骑了两匹马,来到阵前,口口声声只要武三思出来答话”,尽管都战死沙场,亦不失为巾帼英雄。三女侠中的燕紫琼也与宰玉蟾一起死于战场,剑侠的神通并没有应用,颜紫绡随唐闺臣得道成仙,易紫菱则属于没有归属的才女之一,四散后不知所终。
实际上,历来剑侠中,女性总是比男性更容易出色,这说到底是一种效果,就像写少年小儿、瘸子瞎子武功高强,比写彪形大汉武功高强更吸引人一样。由于在《镜花缘》中女性本来就个个出色,所以三个女侠的光彩相形之下要暗淡得多,有点印象的还是那身剑侠行头。再说李汝珍擅长的是铺叙而非渲染,而剑侠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恰恰是只能挥洒渲染而不宜铺叙陈说的。因此,三个女侠的出场仅仅吓着几个小鬼,退场亦平淡无奇,几乎已经丢掉了剑侠的特征。
有关玩.镜花的文章
百名才女中有三个贬义形象比较突出,那就是第九十八名苹花仙子”小毒蜂”闵兰荪、第九十九名菱花仙子”笔生花”花再芳,与第一百名百合花仙子”一卷书”毕全贞。而有杨花、芦花、藤花、蓼花、萱花、葵花、苹花、菱花、桃花九花为始作俑者,后面武则天对牡丹的惩罚和上帝对百花仙子的贬谪才有可能,所以这九花几乎可以说是这次贬谪事件的罪魁祸首。花再芳与第九十六名杨花仙子”铁笛仙”苏亚兰是乡宦女儿。......
2024-01-17
此兽角虽在背,形状与驳马相仿,大约必是驳马之类。按照《镜花缘》所写,长在背上,这又和小山所说的”闻得驳马一角在首”的说法不相一致。明白了驳马的来历,就不难明白作者的寓意了。吞虎辟兵”,对唐小山表现得十分温驯的驳马,不就象征着后来打败武家军匡复唐室吗?回头看,书中出现的第一个海外异物是瑞兽当康,当康”主天下太平”,恰和”可以御兵”的驳马首尾呼应,都是兴唐灭周的象征意象。......
2024-01-17
《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不仅博闻强记,诸子百家、琴棋书画、音韵算法、人物花鸟、医卜星相,无一不通,而且尤精于医术,所以他在写作过程中,把大量治病的丹方也融进了全书之中。凡产后淤血未净,或患腹痛,即服三、五剂,最能去淤生新。专治夏月受暑、头目昏晕,或不省人事,或患痧腹痛,吸入鼻中立时起死回生,亦可治骡马受热晕倒。此跌打损伤第一奇方。......
2024-01-17
在中国古代所有写到灯谜的小说中,应该说《镜花缘》是最为突出的一本,因为李汝珍不仅用灯谜来反映才女们的聪明才智,还要说明他自己对灯谜的研究。毕竟《镜花缘》是以反映游艺为主而不是以反映众才女艺术形象为主的小说,所以在谈到灯谜时,不能不谈谈书中所记载的关于灯谜的知识。考察一下《镜花缘》第八十、八十一两回众才女所制的五十二个谜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鲜明特色。......
2024-01-17
你看,身穿绸衫的唐敖向两面国人问路,他一副”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说说笑笑;等到穿布衫的林之洋问话时,便”陡然变了样子,脸上冷冷的,笑容也收了,谦恭也免了”。唐敖换了林之洋的衣服,便又冷淡。林之洋同一人说笑,唐敖偷偷揭开他的浩然巾,只见”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
2024-01-17
《镜花缘》末五回写反周义军破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迷魂阵,是很精采的段落。李汝珍在描写这四座迷魂阵时糅合进去许多相关的掌故,读来很有趣味。山涛的酒量也特别大,”饮酒至八斗方醉”。据《晋书》卷四十九《阮孚传》记载,阮孚做安东参军时,”蓬发饮酒”,”不干公事”。在书中,另一家酒肆的对联”万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是”醴泉侯偶题”。......
2024-01-17
关于毗骞国王脖子三尺长的记载,清代的陆次云在《八纮荒史》里说是”头长三尺”,称作长头国。《镜花缘》中说毗骞国内”有前盘古所存旧案”,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博物馆,只不过这是一个有关盘古的文献资料博物馆。作者因毗骞国在南方海中,便顺手牵来盘古,虚构了盘古旧案。盘古旧案是什么内容,小说中并没有说,只说”上面圈圈点点,尽是古篆,并无一字可识。......
2024-01-17
实际上,对当时的普通读者而言,最容易接受的也许就是李汝珍在小说中对他们进行的音韵学普及教育吧。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镜花缘》的广告宣传,一本纯学术著作是很难这样畅销的。(对李汝珍《李氏音鉴》的评述参见李新魁等着《韵学古籍述要》该条。李汝珍将他的音韵学研究成果放在小说中加以表现,最特出的有两点。......
2024-0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