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敖一行人在东口山游玩,首先遇到的异物是一兽一鸟,兽是当康,鸟是精卫。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名称是精卫,牠发出的叫声就是牠的名字。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而且精卫与当康相连也有其深意,当康代表天意,精卫则代表人事。作者先设下当康,意思是天下将太平康泰;再设精卫,意思是犹须努力奋斗。......
2024-01-17
东口山不仅有奇禽怪兽,也有仙草异木,在《镜花缘》中,作者着重描写了肉芝、朱草这两种仙草。
先说肉芝。肉芝是骑着小马七、八寸高的小人,被唐敖逮住吃了。唐敖说:”时常看看古人养气服食等法,内有一条言:行山中如见小人乘着车马,长五、七寸的,名叫『肉芝』,有人吃了,延年益寿,并可得道成仙。”
唐敖说的古人养气服食的书,就是指葛洪《抱朴子内篇?仙药》,在这本书中,具体介绍了”五芝”,其中就有肉芝。肉芝的种类很多,例如万岁蟾蜍、千岁蝙蝠、千岁灵龟、风生兽、千岁燕,再就是这种小人小马。小人肉芝来源于《神异经?西北荒经》所记”朱衣玄冠,乘辂车马”的小人,吃了它可以杀掉腹中三虫。按道教的说法,三虫又叫三彭、三尸,只要可以杀掉它,人就可以成仙。这是小人之所以后来被当作仙药极品肉芝的原因。
在古书中所记载的肉芝还有很多,而且形态各异,如千岁蛤蟆(《太平寰宇记》卷一三三引《周地图记》)、白虾蟆(《王氏神仙传》)、逆鳞鱼(《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纪闻》)、昆仑菌(《太平广记》卷四一三引《岭南异物志》)、人手状肉芝(《太平广记》卷二十四引《神仙感遇传》)等等,不一而足。在这所有的种种肉芝中,最奇特的就是小人小马了,所以,这被作者选来,给唐敖凑成了一段仙缘。
然后再说朱草。书中讲到唐敖穿过树林,走过峭壁,正四处探望,只见路旁石缝内生出一枝二尺多长、色如朱砂的红草。端详了多时,猛然想到《服食方》中对朱草的记载:”状如小桑,茎似珊瑚,汁流如血;以金玉投之,立刻如泥。∣∣投金名叫『金浆』,投玉名叫『玉浆』。∣∣人若服了,皆能入圣超凡。”(www.chuimin.cn)
于是,他立即取下头巾上的玉牌,把朱草连根折断,一齐放在手掌搓揉,果然玉化为泥,然后吃掉。
朱草本来就是瑞草,在古书中多有记载,如《大戴礼记?明堂》、《论衡?初禀》、《淮南子?本经训》、《白虎通?封禅》、《尚书大传?略说》、《太平御览》及《尚书中候》、《孙氏瑞应图》、《春秋感符经》、《拾遗记》卷一。《白虎通》说朱草是”赤草”,《论衡》说”朱草之茎如针”,它的性状就是”日生一叶,至十五日生十五叶,十六日一叶落,终而复始”(《大戴礼记》)。东汉宋均注《孝经援神契》时,才开始细致地说明它的形状:”朱草者,百草之精。状如小桑,栽子长三、四尺,枝茎如珊瑚。生名山石岩之下,刺之如血。”(《路史?余论》卷二引)而在道家那里,朱草则被视为仙药,《抱朴子内篇?金丹》说:
朱草状似小枣,栽长三、四尺,枝叶皆赤,茎如珊瑚,喜生名山岩石之下,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唐敖连吃肉芝、朱草,所吃的都是仙品。作者这么写,是要证明唐敖有”仙缘”,为他日后成仙做出铺垫,正如多九公所言:”真是天缘凑巧,将来优游世外,名列仙班,已可概见。”后来唐敖果然在小蓬莱成仙,林之洋还提起东口山这事∣∣”这些肉芝、朱草独他一人得去,岂是等闲。”
有关玩.镜花的文章
唐敖一行人在东口山游玩,首先遇到的异物是一兽一鸟,兽是当康,鸟是精卫。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名称是精卫,牠发出的叫声就是牠的名字。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而且精卫与当康相连也有其深意,当康代表天意,精卫则代表人事。作者先设下当康,意思是天下将太平康泰;再设精卫,意思是犹须努力奋斗。......
2024-01-17
在东口山所见的奇禽怪兽中,果然、不孝鸟、飞涎鸟和当康、精卫相比是另一类型,具有道德的象征意义。果然是正面形象,不孝鸟是反面形象。出于对不孝的憎恶,作者又有意安排了飞涎鸟的出场。此时得了不孝鸟,必是将牠饱餐。不孝鸟先是叫林之洋用火枪把牠打下,再被水手们把毛拔了个一乾二净,最后又做了飞涎鸟的美餐,真是对不孝深恶痛绝的了。......
2024-01-17
你看,身穿绸衫的唐敖向两面国人问路,他一副”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说说笑笑;等到穿布衫的林之洋问话时,便”陡然变了样子,脸上冷冷的,笑容也收了,谦恭也免了”。唐敖换了林之洋的衣服,便又冷淡。林之洋同一人说笑,唐敖偷偷揭开他的浩然巾,只见”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
2024-01-17
百名才女中有三个贬义形象比较突出,那就是第九十八名苹花仙子”小毒蜂”闵兰荪、第九十九名菱花仙子”笔生花”花再芳,与第一百名百合花仙子”一卷书”毕全贞。而有杨花、芦花、藤花、蓼花、萱花、葵花、苹花、菱花、桃花九花为始作俑者,后面武则天对牡丹的惩罚和上帝对百花仙子的贬谪才有可能,所以这九花几乎可以说是这次贬谪事件的罪魁祸首。花再芳与第九十六名杨花仙子”铁笛仙”苏亚兰是乡宦女儿。......
2024-01-17
实际上,对当时的普通读者而言,最容易接受的也许就是李汝珍在小说中对他们进行的音韵学普及教育吧。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镜花缘》的广告宣传,一本纯学术著作是很难这样畅销的。(对李汝珍《李氏音鉴》的评述参见李新魁等着《韵学古籍述要》该条。李汝珍将他的音韵学研究成果放在小说中加以表现,最特出的有两点。......
2024-01-17
在《镜花缘》中,他们甚至就是作为道教思想的象征符号出现的。需要补充的是,道教这种”经书神授”的思想不但在《镜花缘》中留下了痕迹,对明清其它小说亦产生了影响。在《镜花缘》中,李汝珍对正面人物的塑造远比反面人物要用力,然而就在这些作者着墨不多的反面人物形象中,也贯穿了道教思想的深刻内涵。......
2024-01-17
在《镜花缘》的第七十七回,群芳在考了女科之后,闲来无事,讲课的讲课,钓鱼的钓鱼,划筹的划筹,各有各的放松方式,当然少不了对对子了。在现代,就是专修中医的人也不一定懂得这么多中药的学名和别名。蝴蝶花对蜜蜂草:蜜蜂对蝴蝶,一目了然!鹦鹉菜对鹭鸶藤:菠菜又名鹦鹉菜,所以才有了《还珠格格》中的紫薇把素炒菠菜起名叫”红嘴绿鹦哥”。......
2024-01-17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令则纯是以文化入酒,更是酒文化中的精粹。当时的酒令分俗令和雅令。筹令是酒令中的重头戏。在《镜花缘》中,作者共写到七个酒令。李汝珍对他编排的这个百人大酒令十分自负,自诩为”千古绝唱”。这场酒令以花名长春开头,花是暗喻百女的真实身分是百名花仙。这是说才女之为美谈,主要在其”妇德”,同时又和开篇引用《女诫》相呼应。......
2024-0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