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一书虽然主题众多,但是如果认真体会,仍能很明显地发现,李汝珍在其中很深入地探讨了女子教育思想。在书中,李汝珍最具创造性地提出了开设女子科举考试的设想,希望以此改变整个社会对女子的价值取向。和同时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相比,《镜花缘》中的女性自然有着更多可以称之为进步的地方。还有一点也是值得一提的,《镜花缘》中的女性似乎没有对爱情、婚姻的幻想和追求。......
2024-01-17
众所周知,《镜花缘》主要叙述了百花仙子唐闺臣及群芳因过被贬红尘,以及她们在凡间所历、并于女科应试中高中才女,最后尘缘期满而回归天界的故事。从这一故事的结构来看,无疑受到了道教”谪仙修道”母题的影响。
“谪仙修道”是道教中极为常见的仙话模式,一般指上界的神仙因犯了某种过失而被贬下界、转世为人,在凡间通过历劫修道,最后得以返回天庭。正因小说的故事原型来自道教的”谪仙修道”母题,所以道教中谪仙的回归与凡人的修道,才被作者作为小说的一大重要主题而凸显出来。
不但《镜花缘》的主旨与道教的修道主题息息相关,而且其主要人物,甚至某些次要人物形象的内涵,也多与修道主题相呼应。在《镜花缘》中,他们甚至就是作为道教思想的象征符号出现的。
小说的第一主角是唐闺臣。唐闺臣的前世为百花仙子,这位谪仙在被降黜为凡人后,依然智慧不凡、风度高雅,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便竭力凸显其作为仙家的气质和品格。在泣红亭的碑记上,唐闺臣号”梦中梦”,其意取自《庄子》:”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意思就是说,唐闺臣在红尘之中的历劫不过是大梦一场而已。而这位谪仙显然是能够参透凡俗人世的,因此她虽然文才斐然,然而却并不留意功名,在应试前就一心入道,只是因为父命难违,这才参加才女应试;中了才女以后更是对红尘一无留恋,最终追随其父,入小蓬莱成仙。
除唐闺臣外,降黜红尘的花仙均为群相而面目颇为模糊,相比较之下,颜紫绡则是其中作者着墨较多的人物之一。而这位自幼练习剑术,武艺高强的女中豪侠,一出场就颇有离尘超凡的气质。她不但剑术非凡,来去倏忽,而且慧眼独具,一眼就能辨认出仙猿与仙箓;在救助宋素的过程中,她不但胆识过人,而且是非分明;在自己高中才女以后,她也并不贪恋红尘富贵,情愿和唐闺臣相伴,一起入小蓬莱修道。
在小说的第五十九回,许祥龄在眉批中赞叹道:有神通的仙家,在红尘中往往隐没形迹,无欲无求,但是只有剑侠颜紫绡,既不像神人那样,也不像世俗中的人那样。也许,颜紫绡就是作者李汝珍想要着力刻画的谪仙形象,因为正如许祥龄所说,她既有仙家的神通,又不像仙家那样销声匿迹、无迹可寻,而是在世间仗剑行义,最后功成身退。在她的谪仙品格中,反映的无疑正是道教神仙修道济世的一大功能。
在小说中,除了唐闺臣外,唐敖可谓小说中的又一个重要人物,其最后的归宿也是入道修仙。与百花诸仙不同的是,唐敖并不是谪仙下凡,而是凡人通过修炼达到仙界的。综观唐敖的得道过程,首先是他经历了科举失败后对功名利禄的幻灭,然后才萌发了求仙的志向;后来分别透过服食奇花异草,在游历海外的途中,将散落异域的花仙会聚一处,建立了所谓求仙的功德;最后才进入小蓬莱,得道成仙。在唐敖的形象中,我们不但能够发现凡人修道的可能性,而且也能认识到服食及修德对于修仙的必要性。
在小说正面的主要人物中,除了唐敖父女与颜紫绡以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只曾在百花仙子洞中、后又随群芳贬谪红尘的得道仙猿。这只白猿虽然被贬在小蓬莱,但是牠在红尘之中依然勤于修炼,不食人间烟火。也就是因为牠很少受到尘烟熏染,所以牠的通灵才得以保持不失。小说虽然对白猿着墨不多,但据作者在小说中所写,这部小说的流传却全仗牠的通灵。正是由于牠的存在,唐闺臣才得以万里寻父,从而在小蓬莱的泣红亭巧遇仙碑。更为重要的是,正是由于牠的受命传书,这部小说的事迹才得以被做成稗官野史,流传海内。(www.chuimin.cn)
作者在书中塑造仙猿的这一形象决非无意,因为仙猿授书的情节正是受到道教”仙真授书”思想的影响而成的。道教为了自神其教,通常将经书的流传称为”神授”,以此表明经书是神意的传达。如早期的道经《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就是甘忠可托言天帝派真人赤精子向他传书,命令他依照道经替天行道;北魏寇谦之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也被说成是太上老君所授。与此极为类似的是,《镜花缘》的成书也是由于仙猿的传授。在全书的末尾,作者讲到,那只白猿本来是百花仙子洞中得道多年的仙猿,因为百花仙子被贬下凡,所以跟着来到了人世。本想等尘缘期满就可以和仙子一起回山,没想到百花仙子却让牠把泣红亭的碑记交给有缘的文人雅客,将众花仙的故事流传下去之后才能重返仙山。所以牠只好捧着那碑记,天天去找那有缘人。
书中写到,白猿一直从唐访到宋再到清,相继遭到正史修撰者宋祁、欧阳修等的拒绝,最后才访到一个”老子的后裔”,于是将碑记交付给这个人,自己重回仙山。而这位”老子的后裔”即将碑上所载事迹敷演成书,便成了小说《镜花缘》。
如果说道教的”经书神授”是为了自神其书,仙猿授书也源自仙家授意,那么《镜花缘》虽然由于所描写的内容有些荒唐而被正史所不屑,但这部消磨了作者数十年心血的小说,却因为这一”仙猿授书”的仙机而流传下来,正所谓是”今赖斯而得不朽”,或许也可以让作者从中获得某种意义上的自慰。
需要补充的是,道教这种”经书神授”的思想不但在《镜花缘》中留下了痕迹,对明清其它小说亦产生了影响。如《红楼梦》篇末空空道人授书悼红轩主人(即曹雪芹)的情节,也是道教这一思想在《红》中所留下的深刻烙印。
在《镜花缘》中,李汝珍对正面人物的塑造远比反面人物要用力,然而就在这些作者着墨不多的反面人物形象中,也贯穿了道教思想的深刻内涵。例如和百花仙子交恶的反面神仙:风姨和嫦娥。百花仙子在前世就和她们两个人有仇怨,群芳的被贬谪可以说全是因为这两个人的挑拨。在小说的第八十八回中,当百花仙子被降谪为凡人唐闺臣后,为了对抗嫦娥与风姨的挑衅,又作《天女散花赋》,而这篇赋的内容就是嘲讽风月。书中写这两个人”职掌风月”,可见风姨与嫦娥就是”风月”的隐喻。基于”风月”一向被看作情欲的象征,我们可以说作者在对反面人物风姨与嫦娥的形象塑造中,隐含了道教的禁欲主义修道观,似乎并无不妥。
而道教的这一极为重要的修道原则,在小说的另一个反面人物群体的塑造中,也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以心月狐武则天为首,包括”得异人传授,颇有妖术”的武氏兄弟,在长安城周围设立了酒、色、财、气四关,和勤王的军队对阵。武后及武氏兄弟无疑就是酒色财气的象征,而勤王大军在红孩儿等仙家的帮助下,最终攻克了四座大关,更是道教禁欲主义修道观的投影。
有关玩.镜花的文章
《镜花缘》一书虽然主题众多,但是如果认真体会,仍能很明显地发现,李汝珍在其中很深入地探讨了女子教育思想。在书中,李汝珍最具创造性地提出了开设女子科举考试的设想,希望以此改变整个社会对女子的价值取向。和同时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相比,《镜花缘》中的女性自然有着更多可以称之为进步的地方。还有一点也是值得一提的,《镜花缘》中的女性似乎没有对爱情、婚姻的幻想和追求。......
2024-01-17
你看,身穿绸衫的唐敖向两面国人问路,他一副”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说说笑笑;等到穿布衫的林之洋问话时,便”陡然变了样子,脸上冷冷的,笑容也收了,谦恭也免了”。唐敖换了林之洋的衣服,便又冷淡。林之洋同一人说笑,唐敖偷偷揭开他的浩然巾,只见”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
2024-01-17
客观地说,《镜花缘》中的白民国和淑士国这两个国家名不符实,一个是徒有一副好皮囊的不学之民,一个是浪得”淑士”雅称的穷酸之士,名实之间的强烈反差构成了浓重的反讽效果。因此,白民国和淑士国更是作为才学之国黑齿国的反衬出现的。白民国和淑士国都见于《山海经?海外西经》。白民国在龙鱼所在地的北面,那里的人都是白皮肤而披散着头发。淑士国城门的金字对联标榜着此国的风尚:”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2024-01-17
百名才女中有三个贬义形象比较突出,那就是第九十八名苹花仙子”小毒蜂”闵兰荪、第九十九名菱花仙子”笔生花”花再芳,与第一百名百合花仙子”一卷书”毕全贞。而有杨花、芦花、藤花、蓼花、萱花、葵花、苹花、菱花、桃花九花为始作俑者,后面武则天对牡丹的惩罚和上帝对百花仙子的贬谪才有可能,所以这九花几乎可以说是这次贬谪事件的罪魁祸首。花再芳与第九十六名杨花仙子”铁笛仙”苏亚兰是乡宦女儿。......
2024-01-17
实际上,对当时的普通读者而言,最容易接受的也许就是李汝珍在小说中对他们进行的音韵学普及教育吧。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镜花缘》的广告宣传,一本纯学术著作是很难这样畅销的。(对李汝珍《李氏音鉴》的评述参见李新魁等着《韵学古籍述要》该条。李汝珍将他的音韵学研究成果放在小说中加以表现,最特出的有两点。......
2024-01-17
在《镜花缘》的第七十七回,群芳在考了女科之后,闲来无事,讲课的讲课,钓鱼的钓鱼,划筹的划筹,各有各的放松方式,当然少不了对对子了。在现代,就是专修中医的人也不一定懂得这么多中药的学名和别名。蝴蝶花对蜜蜂草:蜜蜂对蝴蝶,一目了然!鹦鹉菜对鹭鸶藤:菠菜又名鹦鹉菜,所以才有了《还珠格格》中的紫薇把素炒菠菜起名叫”红嘴绿鹦哥”。......
2024-01-17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令则纯是以文化入酒,更是酒文化中的精粹。当时的酒令分俗令和雅令。筹令是酒令中的重头戏。在《镜花缘》中,作者共写到七个酒令。李汝珍对他编排的这个百人大酒令十分自负,自诩为”千古绝唱”。这场酒令以花名长春开头,花是暗喻百女的真实身分是百名花仙。这是说才女之为美谈,主要在其”妇德”,同时又和开篇引用《女诫》相呼应。......
2024-01-17
接着,在一般市民和知识阶层中,便陆续出现了关于《镜花缘》作者的种种传说。与此相反,孙佳讯等连续发表文章,根据史实驳斥他们,认为《镜花缘》确实为李汝珍一人所作。所以,吴明星等人认为:《镜花缘》实际上是许氏借李氏的名来出版的。更明显的是,作者李汝珍借书中人物之口,在一百回中多次提到《镜花缘》故事是”士人李某”、”老子后裔”所编。......
2024-0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