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手稿》: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关键

《手稿》: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关键

【摘要】:显然,第一,《手稿》是马克思首次尝试研究政治经济学;第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目的是要“寻求”“对市民社会的解剖”;第三,通过这种解剖,论证、展开和确立上述唯物主义的新历史观。从《手稿》文本的具体来看,马克思的这个主要目的是完全达到了。上述材料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手稿》已从经济学角度初步确立了唯物史观。

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上述两篇重要文章首次“得出”法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即市民社会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新思路,“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1],这就是马克思写作《巴黎手稿》的直接原因和背景。显然,第一,《手稿》是马克思首次尝试研究政治经济学;第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目的是要“寻求”“对市民社会的解剖”;第三,通过这种解剖,论证、展开和确立上述唯物主义的新历史观。从《手稿》文本的具体来看,马克思的这个主要目的是完全达到了。下面,仅从三方面做简要说明。

首先,在《手稿》中,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在改造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深入解剖了市民社会内部的物质、经济关系。马克思通过大量经济性材料揭示出,在市民社会的私有财产制度下,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劳动)、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的铁的事实,进而推论出人和人(即人的社会关系)相异化的结论。他说:“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2]。紧接着,马克思特别强调说:“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3]这句话极为重要却常常被忽视,甚至有人认为《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没有上升到社会关系的高度,这是完全不符合事实因而是错误的。上面这句话清楚地表明,马克思认为,前面三种人和自身异化的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即人们的社会关系(如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等)“才得到实现和表现”,才成为现实的异化关系。马克思还指出:“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同其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因此,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化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4]这里,马克思把异化劳动不仅仅看作一种人的自我异化,更看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异化和对立,而且强调了这种异化不是精神的、心灵的,而是实践的、现实的,从而深刻地揭露了现实的市民社会中劳动者(工人)与剥削者(资本家)的阶级对抗关系,指出:“整个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同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5]更重要的,马克思在借用异化劳动剖析市民社会的现实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基础上,得出了与国民经济学把异化劳动看成是私有财产运动的结果这一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6]。这里,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异化劳动的剖析直接揭示出私有制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原因,这就为进一步阐明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提供了重要路径。所以,马克思说,他关于异化劳动的“这些论述使至今没有解决的各种矛盾立刻得到了明朗”,使被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掩盖、遮蔽的市民社会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得到了明确的解答。

其次,《手稿》在解剖市民社会阶级关系的基础上,把前面两篇文章已经从理论上提出的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唯一阶级力量的观点从经济学上加以肯定和论证。马克思指出:“从异化劳动同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的解放、从奴役制的解放,是通过工人阶级这种政治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且这里不仅涉及工人阶级的解放,因为工人阶级的解放包含全人类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同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7]这里的思维逻辑是:从异化劳动推出私有财产即私有制,推出整个市民社会的阶级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发展到顶点,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抗关系,再进一步推出工人阶级的政治解放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的伟大而现实的结论。这样,唯物史观找到了现实的、经济学的根基。

又次,《手稿》第一次把劳动实践看作人与动物相区分的根本标志。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就是劳动,“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的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8]由此出发,《手稿》提出了劳动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9]上述观点与稍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点完全一致,只是后者的表述更加准确、科学。请看:“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10]马克思还强调,“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按:指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种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11]。两者相比,可以清楚地看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这一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在《手稿》中已经基本形成,并得到了虽然初步却十分明确的表述。其重要性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所指出的,“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12]

再次,《手稿》在前面两篇文章初步提出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最终决定政治国家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路的基础上,又从经济学角度延伸和发展了这个思路,他把物质生产劳动看作基础和最一般的生产,认为上层建筑各个领域(包括艺术等意识形态)的生产最终都是受物质生产(生产一般)普遍规律的决定和支配的:“宗教、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13]这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另一种表述,比起前面两篇文章的表述,又有所推进。

上述材料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手稿》已从经济学角度初步确立了唯物史观。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有的学者并不注重文本实际的考察,却只凭主观揣测,就轻率地把《手稿》贬低为还没有达到唯物史观“萌芽”水平的看法,是难以成立的。该学者说,《手稿》在马克思的生前没有发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克思对从当时的理论立场来批判资产阶级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自己还感到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这从1845年1月恩格斯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得出来”;并据此随意推论出“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之所以不‘发表’、感到‘不满意’,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作为批判武器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没有得到根本改造和创新完成”。这段话是大成问题的。

第一,这里对恩格斯的话的引用有断章取义、移花接木之嫌。该文引用的恩格斯1845年1月给马克思信的原文是:“过去跟《莱茵报》一道出版的《公益周刊》,现在也已经掌握在我们手里。德斯特尔已经把它接收过来,想看看能做些什么事情。不过,目前首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写出几本较大的著作,以便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你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按:指包括《手稿》在内的关于经济学研究的成果),还是尽快把它写完吧,即使你自己还感到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这也没有什么关系,人们的情绪已经成熟了,就要趁热打铁。我的关于英国的著作当然也不会不起作用,那些事实是太明显了;但是,即使如此,我还是想腾出手来写一些对目前更有用、更能打击德国资产阶级的东西。”[14]首先,这不是马克思的话,而是恩格斯催促马克思赶快写完这部著作,以便“趁热打铁”在实际斗争中发挥作用;其次,恩格斯在这里说的是“即使你自己还感到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也是根据马克思一贯对自己的论著极其严格的态度所作的猜测(可能性),目的是劝马克思早一点完成这部著作,并不是马克思自己表示“不满意”;再次,该文引用恩格斯信时却有意删去了“即使你”3个字,使没有读过此信的读者误以为这是马克思自己的原话和本意。这就是典型的断章取义、张冠李戴,不但不可取,而且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第二,更不应该的是,该文还在上述有意张冠李戴的“误读”后,进一步作出毫无根据的、武断的推论:“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作为批判武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没有得到根本改造和创新完成。”笔者们上面已经用大量马克思对自己思想历程的回顾、总结材料证明了他认为自己1843年已经开始“开辟了通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道路”,该文却硬说“他认为自己”“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没有得到根本改造和创新完成”,言下之意马克思认为自己当时的世界观还停留在唯心史观。这完全是把自己的主观判断强加给马克思。人们不禁要问:马克思自己究竟在何时、哪一部论著中“认为自己”在1844年还停留在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阶段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1843年马克思经历了思想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拐点”,从此,马克思开始转向和孕育唯物主义的新历史观;而《手稿》则在形成唯物史观的道路上有重大推进,上面所说的四点以实证材料证明《手稿》是马克思初步形成唯物史观的一个关节点。任何有意无意贬低《手稿》的思想价值,把马克思形成唯物史观的时间硬往后推的观点都是缺乏根据的,因而是站不住脚的。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98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8页。(www.chuimin.cn)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9~100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1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1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1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注1。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1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19页,“按”为引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