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掌握时间管理,事半功倍!

掌握时间管理,事半功倍!

【摘要】:要事第一,学会管理时间要事第一,就好比提起粽子的绳头就可以拎起一长串的粽子。计划做好,管理好时间,效率自然倍增。跟传统的时间管理观念不同,要事第一是结果导向,有一个优先的观念,就是选择第一时间干对你最重要的事。就是让孩子具有要事第一的意识,通过思考、分析,弄清轻重主次,能抓住重点,用有效的时间高效地做事。

要事第一,学会管理时间

要事第一,就好比提起粽子的绳头就可以拎起一长串的粽子。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想一想怎么抓住重点,可以更加轻松省力。

熟悉我的朋友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你每天要见那么多人,要给学校的学生讲课,要给家长讲课,还要照顾好家人的生活,还要读那么多本书……你哪里来那么多时间、那么好的精力?

还有人问金程杰:你学习三门外语,学围棋、跆拳道,保持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还一年要看上百本书,《三国演义》看了二十多遍……学习之余怎么有这么多时间的?

我的回答是:这是个时间管理的问题。可能针对这一问题不同的人有各个不同角度的思考,我个人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时间管理的——时间就是我们的资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的项目,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投资效率,就是最最重要的事。

其实,人的心灵与身体有个极限,不可能一天24小时工作,也不可能挤压所有的零碎时间拿来工作。我每天要见什么人,干什么事儿,前一天晚上都写下来。然后说话做事的时间,尽量精炼。计划做好,管理好时间,效率自然倍增。

这正是高效能人士做事的好习惯之一,要事第一。跟传统的时间管理观念不同,要事第一是结果导向,有一个优先的观念,就是选择第一时间干对你最重要的事。

①罗列顺序清单。至少可以避免遗忘。我的做法是在一个本上列清单。

②分清轻重缓急,按照自己的标准,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将清单上的事情分类。我通常每天要干的重要的事是见5个紧要的人。

③也许一天最重要的一两件事必须先做,其他所有的事都可以往后推。

④尽量全面地考虑问题,谋划好了再行动。可以提前做一天或一周的规划。有时候甚至可以做一个月甚至一年的计划,这个难度就比较大一点。

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知道,每一天要做的重要的事、紧急的事是什么。对于要事第一的时间管理法,我和程杰是这样做的。我们每天都有列清单的习惯,晚上睡觉前会想“明天第一时间要做的重要事情是什么”。比如说,我一天可能要见5个人办5件事儿。我处理这些事情的时间有多少是很清楚的,我计划上午见两个人,下午见两个人,晚上见一个人。那么,这个时间以外的其他小段的时间,就可以再处理一些事务性的事。这样我时间的投入和收益可以做到最优。

对孩子来讲,学习列清单、学会管理时间要事第一,肯定会变得有主见,因为他慢慢懂得什么是对自己重要的事儿,一来能积极主动去做那件事儿,二来他会坚持下去,观念里不会有“放弃”这两个字。

我去学围棋,学了一个月教练不让我去了,说我的水平只能保持在那个状态,不会有太多进步了,我想既然教练都说我以后就只能是这个水平了,我就不再练了。

但是程杰不这样,程杰认为围棋对他是很重要的事儿。所以这么多年围棋一直是他日常生活中不会放弃的东西。当我问他“你认为学习围棋为什么对你这么重要”,他说因为可以“以棋会友”,下围棋就像人生,可能会犯错误,可能会陷于困境中,但是只要不放弃,就不一定输。(www.chuimin.cn)

通过这件事儿我就发现,这个孩子,当他进入一个需要玩下去的游戏规则(包括考托福)中,只要他认定那是对他最重要的事儿,他就不会放弃。例如备战托福考试的时候,其实我们知道一天背200个单词是痛苦的事儿。但是程杰就说,这个事对他很重要,就一定要好好去做,不逃避不放弃。

那么到我给我的学生讲什么是要事第一,如何抓住一件事的重点时,我会给他们讲类似这样的智慧小故事。

有一个富翁得了重病,已经无药可救,而唯一的独生子此刻又远在异乡。当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近时,怕仆人侵占财产,便立下了一份令人不解的遗嘱:“我的儿子仅可从财产中选择一项,其余的皆送给我的仆人。”

富翁死后,仆人便欢欢喜喜地拿遗嘱去寻找主人的儿子。富翁的儿子看完了遗嘱,想了一想,就对仆人说:“我决定选择的一样财产,就是你。”

这样,聪明的儿子立刻得到了父亲所有的财产。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都能听懂,什么叫智慧,什么是重点。

所谓要事第一,就好比找到并提起粽子的绳头,然后就可以拎起一长串的粽子。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想一想事情的原委,可以更加轻省地处理好事情。这是大智慧。

培养孩子要事第一的时间管理习惯,最核心的是什么?就是让孩子具有要事第一的意识,通过思考、分析,弄清轻重主次,能抓住重点,用有效的时间高效地做事。

程杰学宏观经济学的那个小故事,能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程杰刚上高一,选择上的一门AP课程是宏观经济学,因为他的学业目标是大学的时候学金融。但是那个时候,他对经济学还不是很了解,而且老师是全程英语教学,他就有一点不适应。然后他自己就找到我说,妈妈,这门课我觉得我是需要别人指导一下。

这样我就请我的朋友陈博士帮忙,他是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专门研究宏观经济学的。陈博士答应了,就开始做PPT课件,然后跟程杰说“我一共得给你讲8天的课”“每次你来听两个小时”。

程杰拿到课件预习后去找陈博士,他说:“陈博士,您能不能帮我再提炼一下——您要讲的内容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这样让我只用两小时就能了解课程的全貌。我现在没有八天的两个小时来听课啊。”

陈博士一听愣了,但最后还是帮忙提炼,总结出来投资的两个三角法则和十大经济原理。一共两页纸的提纲,加上40多页PPT的补充素材。程杰回来就对照着教材看这些“精炼”的课件。

然后,我就问程杰,你现在已经将这么厚的书读成这么薄的几页纸,那么你能够抓住要点是什么吗?孩子就回答说,这本书最核心的不外乎十大经济原理,我把这十大经济原理每一个对应案例都当成一个故事去看,理解后就记住了,我还能跟人讲解。后来,他果然见人就问“你知不知道十个非常有用的经济原理啊,你只用给我10分钟,我就能把十大原理一个一个讲给你听”。

这样,我知道“要事第一”这样一种时间管理乃至思维管理的工具,这个孩子已经充分掌握,他能够将抓要点、抓要事的思路活学活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