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时间每当云云出现嫉妒行为时,我就会友善提醒她:“小心哦,别被绿色魔鬼控制了!”例如,有一次朋友带儿子小杰来我们家玩,小杰把我女儿的玩具到处乱扔,云云赶紧把所有玩具捡起来,不给他玩了。借此达到培养孩子懂得换位思考,具有同理心的目的。......
2023-07-24
培养同理心,建立强大自我
所谓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最关键的是能将不正常的事情看正常了。
儿童情商教育的一个重点是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爱的教育》里有个故事,说一个父亲路上遇见乞丐都会施舍,为的是让身边的孩子学会这么做。
还看到类似的两个例子。一个说澳大利亚有个男孩生病做化疗,头发脱光了,等他出院去学校的时候,他看见全班同学都理了光头。原来是老师怕小男孩感到自己不一样,说服班里所有的同学都这么做。还有一则类似的故事,是美国前总统布什和他们的工作人员统一留过一次光头,也是因为员工家一个化疗后光头的男孩要去他们农场做客。
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是在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这种能力不仅跟先天有关,后天的培养与教育也很重要。我知道让许多父母感到伤心的,不是孩子不优秀,而是感觉自己的辛苦付出孩子感受不到,孩子不懂感恩。
有位朋友前些日子跟我讲过这么一件让她气愤的事儿。那天她给回家晚的孩子单独做饭,切辣椒时不小心弄到眼睛里,非常的难受,不由得大叫,让儿子拿毛巾过来。比她高出一个头的儿子,拿毛巾很慢,生气倒是很快,递毛巾给她的时候竟然说:“你让我给你做事,就不能语气好一点吗?”这个朋友非常来气,再加上眼睛难受,越想越伤心,打电话向我诉苦,说自己辛辛苦苦地为他做饭,眼睛也难受,这孩子竟然没有一句感谢或慰问的话,还怪自己妈妈语气不好,所以她把刀扔一边,也不做饭了。
我当时给她分析,我说你先冷静冷静,其实照我看,这孩子也许缺乏同理心,同理心强的人,看到不相关的人脚踩钉子也会哎哟一声,会将父母的辛劳看在眼里,父母受伤时他怎会无动于衷呢?
如果孩子只知道从他自己的那个角度去看问题,不能给父母所期望的反馈,就可能是同理心方面的问题。这个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只要想改变,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同理心是情商的重要方面,如果孩子懂得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父母为他人着想,教育在他身上更容易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方法很多,但我想分享的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所谓同理心就是能将不正常的事看得正常。
我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真实发生的三件事儿来说明。
程杰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对我说:“妈妈,我突然明白一件事,是别人不明白的,所以我遇上不好的事不纠结也不痛苦。”我问他明白的是什么?他说:“根本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喜欢我。”“那你是怎么明白的呢?”我追问。
“因为我也有不喜欢的人,所以能指望别人都喜欢我吗?这样的话,如果有人对我不冷不热,我认为很正常,但是很多同学就说最好家里的人都喜欢我,老师都喜欢我,同学都喜欢我,所以三好学生选的时候有一个人不选他,他就难受,但我从来就不难受。”(www.chuimin.cn)
这个小故事里,程杰懂得,让所有人都喜欢他是“不正常的”,因为将心比心,他也有不喜欢的人,自己大可不必为这样正常的事烦恼。
然后是程杰刚学围棋的事儿。因为那时他比围棋队的同学小,学棋也晚,刚开始水平还是有差别的,比赛的时候很可能输。我就观察到,如果他赢了,从棋院出来的时候就很高兴,蹦着跳着就出来了;如果输了,就满脸是泪的出来,伤心的哭一路,怎么劝也止不住。
我就分析,这孩子之所以有这种表现,其实是他对输赢的理解“不正常”。他认为自己永远都会赢,所以输不起。于是,我问他,如果你永远能赢,那你的对手会怎么样?他想了想,开始醒悟,而后偶尔有输棋的时候,也没有那么不高兴了,因为自己总是赢对方总是输,是不正常的。除非自己选错了对手,两人的水平不是一个段位上的。最后,即使有时输了,他还很高兴地对我说“妈妈,这次我输了”。
其实观察孩子输棋的表现变化过程,我知道他能很好地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说明他的心理相对成熟一些了。他学会换位思考站到对手位置上看问题的时候,他明白什么是偶然,什么是必然。他会自己去分析,有些人确定比他更厉害,因为先天条件好,后天也努力,所以棋艺更好是必然的,这很正常,想明白了他内心就不会纠结或痛苦,而是想自己可以怎样努力,这个努力能否持续。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2008年奥运会,那时有中国队员参加的赛事门票都比较难买,比如有刘翔参赛的田径赛我们就只买到了一套票。我们家人协商后的结果是我自己拿票去观看,剩下的人都在家里看电视直播。
然后那天我去了,结果预赛第一轮刘翔就因脚伤退赛。等回到家,我很不开心,因为大老远的去现场却扫兴而归,很期待的后续比赛也没有兴趣看了。儿子也是刘翔的粉丝,他见我很失落就跟我聊这个问题,我发现在看待刘翔退赛这件事上,他跟我不同。我很遗憾:“怎么刘翔就选择不参赛了呢?”
但8岁的程杰却问了我一句:“刘翔为什么就不能不参加比赛?”听到这句话,我心里一下猛然震动了一下。是啊,为什么刘翔就不能不参加比赛?
这就是同理心,孩子这方面比我看得透彻。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结果只能以退赛作为结束,实际上刘翔自己应该是心有不甘的,而选择退赛也是他的权利。
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将惯有思维中一切不正常的想法看正常了。这就代表着心理的成熟,是建立起强大自我的首要前提。
有了这个看问题的思路,一切事儿都会简单起来,能减少很多人生的烦恼。大多数人之所以难以突破自我,不就是因为害怕失败吗?害怕失败,不就是因为太在乎自己在别人眼里的样子,从而被别人的评价左右吗?
有关孩子,你的天赋妈妈懂的文章
那段时间每当云云出现嫉妒行为时,我就会友善提醒她:“小心哦,别被绿色魔鬼控制了!”例如,有一次朋友带儿子小杰来我们家玩,小杰把我女儿的玩具到处乱扔,云云赶紧把所有玩具捡起来,不给他玩了。借此达到培养孩子懂得换位思考,具有同理心的目的。......
2023-07-24
在初二班,发生了一件事:王晓和李逵是同桌,两人平时关系不错,但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天,两人心情都不好。其实,无论和谁,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只要你们学会换位思考,即多为彼此着想,就能互相理解。只有学会换位思考,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客观地看待整体事件,而非主观地陈述个人的一面之词。从青春期男孩的生活范围看,男孩一般会被这三种关系困扰:1.师生之间需要换位思考师生之间,换位思考尤为重要。......
2023-11-19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性突出的孩子,其自身往往蕴涵无穷的竞争力量,其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往往强于他人。父母不要担心孩子的竞争意识会使孩子骄傲、不合群。竞争不应该是狭隘的、自私的,竞争有着特定的规则。其实,现在男孩子不敢参与竞争大多还是不太自信,害怕自己比别人差,害怕自己参与竞争失败后在父母和老师心目中失去了应有的位置。而这些“害怕”正是男孩子心理承受力弱的原因所在。......
2023-10-21
善用暗示法,让孩子成人成才成器成人,靠品德;成才,靠领导力;成器,靠洞察力、变通力、创造力。这种暗示的力量是强大的,能引导人的观念产生巨大的变化。同样的道理,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期,学会运用暗示的方法引导孩子获得积极的乐观的自我认可,能帮助他们取得巨大的进步。聪明妈妈应该学会用积极的暗示法教育孩子。通过一些积极暗示的方法,在引导孩子的实践中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就是暗示的巨大作用,它可能能塑造一个人。......
2024-01-09
“坚持”是种彻底的自我管理成功来自持续不断地练习,一个人如果一辈子玩命做一件事,老天都会帮他。为了培养“福二代”,家长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的七个好习惯中,“坚持到底”,是最容易也最难以养成的。他是因为有一股坚持的劲头,所以想明白了做一件事儿就要做到最好,这时候坚持到底其实是一种彻底的自我管理。......
2024-01-09
最需要改变的那个人是妈妈我们也许可以控制自己所察觉的,但未察觉的则会控制我们。世间百业,绝大多数在“上岗”之前,都需要经历竞争、培训、考核的环节,唯有“父母”这一职业除外,孩子一出生我们自然就成了家长。其实父母这一“职业”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的。在孩子成长教育的历程中,最需要改变的那个人是妈妈,不要让孩子失去活出真正自己的机会。父母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我们的行为、思想与感觉是有影响力的。......
2024-01-09
勇气与进取我曾经在回答一位年轻女记者的提问时,把她给弄哭了。因此,我把“勇气和进取”放在培养孩子素质的重要位置上,就是希望我们宝贝的孩子,不要被尖锐粗砺的石块绊倒,或站在明明可以跃过的石块前,不敢迈步。那么,我们要怎么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进取心呢?......
2024-10-24
第三个方面,我想讲我们应该怎么读书。我们读书的实用主义,说老实话日益加强。我们从小的孩子都是重视什么呢?但是说心里话,我们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恰恰是极其欠缺的,而读书正是培养孩子情商的最便捷的一条路径。这是我们阅读的第二个障碍。我们现在缺少这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所以约翰·凯里又讲:“放下书打开电视,轻松的感觉随之而来。”......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