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瘦与肥:《永字八法》中的书法艺术讲义

瘦与肥:《永字八法》中的书法艺术讲义

【摘要】:(二十七)瘦与肥王应奎点醒了书格上的一个“瘦”字。瘦与肥相为对待。人的眼光不同,连美人都自古号称“燕瘦环肥”,平分秋色。“瘦硬”的对面是“肥软”。莫将“瘦”误认为“纤细”。瘦是遒劲的必然表现,是没有臃肿痴滞的“涨墨”与浮笔,不塌不懈,不松不垮。可以看看传世的《兴福寺碑》集右军书的好拓本与日本所存的唐人钩摹的《奉桔帖》等名迹,便悟右军的“瘦”是何等境象。

(二十七)瘦与肥

王应奎点醒了书格上的一个“瘦”字。瘦与肥相为对待。二者哪个好?人的眼光(即今所谓审美)不同,连美人都自古号称“燕瘦环肥”,平分秋色。那么,又何以独标一“瘦”呢?

在“书论”上,人人皆知,诗圣杜少陵早有一个名句:“书贵瘦硬方通神。”不能忽视这位伟大诗人的七字命题——书法审美概念,明确不含糊。

“瘦硬”的对面是“肥软”。苏东坡戏呼肥软的字为“墨猪”。墨猪在东坡目中大约是“很好玩”的吧?但不会很“美”。

这就可以纵观一下中华书法史:从甲骨文字,直到汉晋隋唐,经历了各种风格体段的衍变,未见以肥软墨猪式的佳书——铜器上,铸字因工艺技术的关系,略显笔画粗重厚实,但也与肥软不可混为一谈;铜器上的刻字,更不会肥而且软。

或有辩家说:无论骨、石、铜、木……以刀刻字,当然瘦硬,不会出现相反的肥软“笔”意;如今既然已是定毛笔“柔翰”为高级智慧创造了,它不僵板,能“卧”能“伏”,怎么又不让它“肥软”而仍以利刃所表现的瘦硬为“贵”呢?

好了,这一问,问到了“点子”上。

请你想一想:以锥画沙的比喻,是要强调什么?瘦硬?还是肥软?

肥软的笔道儿,会能有“劲险”“明利”“沉著”的美感吗?

中国书法的用笔妙诀,正是以“柔翰”生变化,但意度却是“毛锥”仍为一种“利”物而作字,似“柔”而实“劲”,似“软”而实“利”。

其所以毛笔胜于钢刀者,则是“柔”毫比之硬刃更多表现“媚好”的美——而不是有取于它的“肥软”。

此即书学书法的关键微妙点,也是难点——一般人想不通,总觉得毛笔是不能“瘦硬”的。(www.chuimin.cn)

毛笔要作利锥用——此乃不传之秘。

其实并无什么“不传”。张怀瓘所记下的妙喻,早有“解读”了。(参看上编《答问》)

杜老还说:书不瘦硬,不能“通神”。

又怎么叫做通神?

这儿“神”与鬼神、神秘等无关,是艺术的精神活动事。精神活动大致分两方面:道理的晓悟,灵智的佳会——例如“心手相应”“意到笔随”等语句,就是表明书家的精神境界正到了最好的地步、时空、境界,觉得运掉自如,无往不利,“如有神助”——这种造诣也可以说成是“神而明之”“神明变化”,已非文字语言和死规矩、硬条文所能“说明”“讲解”了。此之谓“神”。

书者领悟了藏锋沉著,笔笔入纸,就必不会是“墨猪”风格,定然偏于瘦劲的神采。

诗圣所言, 应是此理。

莫将“瘦”误认为“纤细”。瘦是遒劲的必然表现,是没有臃肿痴滞的“涨墨”与浮笔,不塌不懈,不松不垮。可以看看传世的《兴福寺碑》(俗称“半截碑”)集右军书的好拓本与日本所存的唐人钩摹的《奉桔帖》等名迹,便悟右军的“瘦”是何等境象。

至于俗常每见笔画偏瘦的,便称为“瘦金体”,这是个误会。“瘦金体”只指宋徽宗的字、学薛稷书而变来的一派宋人之字,也有书卷气,文化修养,但非晋唐古传的瘦劲之书,不可混为一谈。

《集王羲之书兴福寺半截碑》

(附) 参阅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十四《题米元章方圆庵碑》:“……书家之有钟王,诗家之有李杜,其昆仑星宿也。……书至南宫(米芾),而书之能事毕矣,然南宫书从钟王来。……近有人自龙井得米元章《方圆庵碑》初拓示予,其笔法瘦劲,全学《圣教序》,与俗所摹痴肥一种迥异。学米者见之,当知老颠来历,必不专专为《天马赋》伎俩矣!”此所论精绝,正可与《柳南》王应奎之论赵字合参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