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揭示中锋与侧锋的争执

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揭示中锋与侧锋的争执

【摘要】:(二十六)侧与中、正书法上自古有“中锋”与“侧锋”之说,并且二者相“争”,纠缠激烈。世上人,尤其我们中华儒学道德观念,皆重一个中正之道,忌偏薄侧。比如座次也有正位与侧座之别;旧时男子多有正妻与“侧室”……是则“侧”之不足重可知。原来,在秦篆(小篆)之后,“中锋”的笔法早就不占“正位”了。也许还会有人说:“我就是不喜欢‘侧锋’!我用‘中锋’‘正笔’照样写隶、楷——而且写了大半辈子……”

(二十六)侧与中、正

书法上自古有“中锋”(也叫“正锋”)与“侧锋”(也叫“偏锋”)之说,并且二者相“争”,纠缠激烈。

这问题也在《柳南随笔》中触及。又当如何看待?

世上人,尤其我们中华儒学道德观念,皆重一个中正之道,忌偏薄侧。比如座次也有正位与侧座之别;旧时男子多有正妻与“侧室”……是则“侧”之不足重可知。“侧室”也叫“偏房”。做人要“不偏不激”,偏则易流于“邪”。……总之,偏、侧二字,人见了会摇头。

如今讲书法居然要提出这个“偏锋”“侧锋”,许多自幼秉承书香门第世代师教的书法家,无不“变色”而“掩耳”,而“疾走”。

可是,我冒天下之大不韪,要唤醒学书人:我们中华书法的智慧发展、提高,就是由死守“中锋”法而腾跃于活用“侧锋”法。

其实,从根本上讲,毛笔的创制,并非为了一个死而无变的“中锋”,它的“通神”就在于悟出了一个绝妙的“侧锋”妙谛。

书法史家应当郑重地向学书者讲清一句要紧的话:没有侧锋法,也就没有自汉以后的隶、分、楷的发展——它将永远停留在“篆法”上。

为什么?因为侧锋的创造运用,才将以往的“篆”意打破革新,开始了一崭新的“破圆为方”的书法艺境!

这所谓“方”,有双重义:一是形体之方;二是笔画之方,即将“圆笔”改革成为“方笔”。

圆笔者,笔画线条圆圆浑浑,无棱无角,转处皆圆,只会“弯曲”,不会“顿挫”。

这个区别,是太大了——也就是说,这个改革变化发展,是太巨大或甚至可说是太伟大了。

不过一般人总未体悟到此一要义,所以才在“中锋”“侧锋”问题上闹不清,时以是为非,将好作坏。

原来,在秦篆(小篆)之后,“中锋”的笔法早就不占“正位”了。(www.chuimin.cn)

先说字形的方。

篆字形体紧凑,笔意“内向”,拱抱一个“中心”,而不“外拓”。甲骨文字形体似乎多作微偏于竖径略长于横径,说不上是方是圆。到周代大篆趋于偏圆了,绝无“方”意。笔画变得雄浑厚重,此盖因系铸字,故与骨上尖刀刻字风貌不同。到了秦篆,则字形显著变窄长了,从石刻字而观之,笔画粗细完全匀停一致,并无变化的任何迹象,而入笔收笔处皆为小圆“葫芦头”。看上去,只有整齐匀停之美,但令人感到一种“单调”味,不丰不厚,不奇不古。

所有这些笔法现象,表明了一个事实:都是“中锋”,即写字的人执笔绝对正直不歪,笔杆与纸面成为完全的“垂直”关系——然后笔势不动而行笔画“线”,这时笔尖(锋)是在“画”的正中而移动,而且永远如此,锋在画中,故谓之“中锋”。

这种写字法,可以叫做“原始”的、“正规”的、“拘谨”的“笨”法。

一到汉隶八分书,书写智慧忽然达到一个“突破性”的进展,不但字形由圆而改为方体,同时笔锋也不再“限制”“管束”在画之正当中,而改在画的侧边而运行了。

写书者“发明”了笔尖可以侧用之后,书法大变。入笔、行笔、转笔、折笔、收笔——还生发出一个钩挑笔和左右出锋的“撇”“捺”笔。笔画由“圆乎乎”的变为带有刚劲气味的“方”笔,其起、折、收处出现了“刀斩斧截”的“方”状美,令人不但耳目一新,而笔致恣肆纵放的气势也给人一种极新极好的“舒畅”感!

这是中华书法艺术的一大飞跃。其意义价值,似乎过去总未有文为之说个清白。说不畅,表不透,是语文能力的问题吗?并非此故。根本问题是认识不够。

认识不够又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总被“中锋”的教条惯力给“罩”住了——总以为“中”好“侧”不对,不值得重视、深思、晓悟。

也许还会有人说:“我就是不喜欢‘侧锋’!我用‘中锋’‘正笔’照样写隶、楷——而且写了大半辈子……”云云。

真是这么一回事吗?

用“中锋”写八分隶楷,是世上根本不可能也不曾发生的怪事,那只不过是一种错觉与幻想。自己闹不清,总想守“正”执“中”,以为一提“侧”就是“左道旁门”。所以“侧锋”是个“方法”的问题,也竟涉及了一个不易打破的“思想”问题。

世间之事,往往如是。

想学好书法,过不了这一关,永难超度,到“人书俱老”之时,仍然只会把笔尖“藏”在画之中心,以为“不传之秘”,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