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释文序录》载:“郭璞《注》三卷。”晋代郭璞的《尔雅注》是《尔雅》注本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一是陆德明《尔雅音义》以《郭注》为本。二是郭璞以后的《尔雅》注本,基本上没有脱出《郭注》的范围。指出了《尔雅》的功用和意义。《郭注》中引用了大量文献,与《尔雅》原文相互证明,这种注释的方法同《尔雅》的性质与功用是紧密联系的。辗转相训是《尔雅》训诂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郭注》中多有发明。......
2024-01-09
【原文】
穹苍,苍天也。春为苍天,夏为昊(hào)天,秋为旻(mín)天,冬为上天。
【注释】
按:此释四季之名。参见附图。
古时人们对宇宙尚无正确的认识。仰视天空,穹隆而高,色苍苍然。苍苍,深青色。春天万物始生其色,苍苍然,故云苍天。夏天万物盛壮,其气昊大,故云昊天。昊天,天气博大貌。秋天万物成熟,物就枯落,故云旻天。旻通闵,意为伤痛。万物凋落,故有痛伤之感。冬天万物收藏,其时云气上腾与地相绝;又无所事事,在上临下而已,故云上天。
【原文】
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
【注释】
按:此言自然灾害。
谷为各类谷物的统称,百谷之总名,主要指黍、稷、菽、麦、稻、麻等。不熟即不成。遇上旱灾、水灾或是虫灾,谷物无所收成,这种情况叫做“饥”。古书上还曾按照灾荒程度的大小分别等级,如《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饥,又谓之大侵。”又,《墨子·七患》篇:“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均可与《尔雅》互相补充证明。蔬,凡草菜可食者通名为蔬。可食之菜皆不熟称为馑。果,《说文》卷六上木部:“木实也。在木曰果,在地曰蓏。”荒,或写作,意为空虚没有可食之物。仍,《尔雅·释诂》:“因也。”因即续也,重也。仍饥即连年灾荒。荐,再也,与因义同。
【原文】
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岁阳)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日单阏,在辰日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岁阴)
【注释】
按:此为星岁纪年法。上段为岁阳,下段为岁阴。
星岁纪年法是我国战国至西汉末期所使用的一种纪年法。星指岁星,就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木星。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古代天文学家将其运行的轨道分为十二次(亦称十二宫),分别命名为:星纪、玄枵、娵訾、降类、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岁指太岁。古人有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十二支,它的安排方向和顺序正好与由西向东运行的十二次相反,这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不便,于是设想出一个太岁(又称岁阴、太阴),与真的岁星背道而驰,从而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取得了一致。这就是《尔雅》岁阴中提到的那些名称。西汉年间,天文学家又取了十个岁阳的名称与十干相配,这就是《尔雅》岁阳中提到的那些名称。他们的对应关系见附表。另外,《尔雅》岁阴的名称同《淮南子·天文》、《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中所述文字略有不同。《尔雅》岁阳的名称同《史记·历书》中所述文字也略有不同。主要是同音异体字。如《尔雅》“大荒落”,《史记·天官书》作“大荒骆”。
这样,岁阳岁阴分别同天干地支对应,就能如干支纪年一样,相配成六十个甲子,周而复始,以至无穷。
【原文】
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注释】
按:此释年岁异名。
春夏秋冬四季历一终始称为岁。《郭注》:“取岁星行一次。”岁星越历二十八宿,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为一年。夏朝主于占星纪事,故夏曰岁。祀,取四时祭祀一讫也。商朝尚鬼,以祭祀为重,故商曰祀。年,谷熟也,谷一年一熟。周朝以粮为纲,以农为本,故周曰年。载,始也,取物终更始。一年冬为终,春为始。
岁、祀、年、载虽唐虞三代各自异称,但意义相通,故四者又常常通称,不分朝代。
【原文】
疾雷为霆霓。(www.chuimin.cn)
【注释】
按:此释雷霆,句中“霓”为衍文。
疾,速也。雷,震也,空中激电所发出的响声。《郭注》:“雷之急激者谓霹雳。”《淮南子·兵略》篇:“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就是描绘霹雳闪电的情状。
【原文】
明星谓之启明。
【注释】
按:此释金星。
启明星即金星,也称太白、长庚。《史记·天官书·索隐》引《韩诗》云:“大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后来因为避汉景帝刘启的讳,又称启明星为开明星。
【原文】
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瘗(yì)薶,祭山曰庪(guǐ)悬,祭川曰浮沉,祭星曰布,祭风曰磔(zhé)。
【注释】
按:此释各类祭祀之法。
祭天之法,聚柴烧火,用牲畜置于火上烤,或用玉币放在火上烧。这种祭法也称炮祭。古人认为天高不可达,所以用燔柴之法,希望烟气能上达于天神。瘗,埋葬。薶,即埋字。祭地之法,将牲畜和玉器埋藏在土中。庪同庋,意为埋藏。祭山之法,或把祭物埋藏在山下,或将祭物置放于山上的几桌上,遥望像悬挂在那儿。祭川之法,将祭物投祭于水中,或浮或沉。布意为布散陈列。祭星之法,为壇祭之。孙炎注:“既祭,布散于地似星辰布列也。”磔,开也,张也,所谓开其胸腹而张之,令其干枯而不收。祭风之法,将牲畜破其头脚及皮,放置于大道中间。古时多以狗祭风。
【原文】
春猎为蒐,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
【注释】
按:此释四时之猎名。参见附图。
猎意为追逐禽兽捉取之。蒐或作搜,意为选择索取禽兽。苗,意为为苗稼除害。或认为是猎取不怀孕的禽兽,如同治理秧苗要去除不秀实者一样。狝,《尔雅·释诂》云:“杀也。”即追猎捕杀之义。狩为犬猎,冬天万物收藏,田野开阔,便于犬狗驰逐围猎。
【原文】
注旄首曰旌,有铃曰旂。
【注释】
按:此释旌旂。参见附图。
旄,幢也,即用羽毛或犛牛尾挂在旗杆上作为装饰的旗帜。旌与旄意义相同,旗帜下面也有悬垂的饰物。旂,《说文》卷七上部:“旗有众铃,以令众也。”《郭注》:“悬铃于竿头,画交龙于旒。”旂多用来指挥军队,旂上悬铃,表示发号施令。
有关国学经典导读·尔雅的文章
《经典释文序录》载:“郭璞《注》三卷。”晋代郭璞的《尔雅注》是《尔雅》注本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一是陆德明《尔雅音义》以《郭注》为本。二是郭璞以后的《尔雅》注本,基本上没有脱出《郭注》的范围。指出了《尔雅》的功用和意义。《郭注》中引用了大量文献,与《尔雅》原文相互证明,这种注释的方法同《尔雅》的性质与功用是紧密联系的。辗转相训是《尔雅》训诂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郭注》中多有发明。......
2024-01-09
注、音义本是指《尔雅》经文同郭璞注、陆德明音义合刻的本子。1.清湖南书局刊《尔雅》三卷晋郭璞注,唐陆德明音义。此版校勘以彭元瑞《石经考文提要》为本,兼采《邵疏》及阮元《尔雅注疏校勘记》、《郝疏》、卢文弨《尔雅音义考证》及钱大昕、段玉裁诸家之说,并用众版相与参校,钩稽考核,务求其是,对明代监本、毛本之舛误,一并校勘是正。对于陆德明的《尔雅音义》,自注疏本附入音义,往往窜乱删易,以便俗学。......
2024-01-09
目录为治学的第一要事,也是治学门径。1.清谢启昆《小学考》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有《经义考》一书,是一部研究经学的书目,但其中形声训诂方面的书籍都没有著录。其中训诂八卷均为雅学书目,其中《尔雅》书目计四十八种。此书后附有《重印雅学考跋》和《续雅学考拟目》,均为今人周祖谟所作。除前四论及末论外,其余七论可以看作是雅学提要目录。其中收录了自汉代以来研究《尔雅》的主要书目,一一考证原委,评论得失。......
2024-01-09
在所有的《尔雅》注本中,收采最为宏富,注释最为详尽的要算《郝疏》了。1.形《尔雅》虽为义书,但义由形生。《郝疏》还善于分析文字的偏旁。2.音清儒多用“以声求义”的方法,《尔雅义疏》亦属此列。一在推本字,兼明通假,此郝君之为也;一在搜求旧训以证《广雅》,此王君之为也。如《尔雅》释词与被释词中有许多假音假借的例子。......
2024-01-09
《尔雅·释亲》又云:“妇称夫之母曰姑。”《释名·释亲属》云:“子,孳也,相生藩孳也。”《释名·释亲属》云:“妾,接也,以贱见接遇之也。庶,摭也,拾摭之也,谓拾摭微贱待遇之也。”《释名·释亲属》云:“嫂,叟也。叟,老者称也。”《释名·释亲属》云:“妇之父曰婚,言婿亲迎用昏,又恒以昏夜成礼也。”甥,男子称姐妹之子为甥,《尔雅·释亲》又云:“男子谓姐妹之子为出。”......
2024-01-09
宫,《说文》卷七下宫:“室也。”《说文》卷七下宀部:“家,居也。”《释名·释宫室》:“序,次序也。”四方而高称为台,《郭注》:“积土四方。”屏,《说文》卷八上尸部:“蔽也。”达,《说文》卷二下辵部:“行不相遇也。”步,《说文》卷二上步部:“行也。”趋,《说文》卷二上走部:“走也。”隄,《说文》卷十四下部:“唐也。”梁,《说文》卷六上木部:“水桥也。”《尔雅·释宫》又云:“徛,步桥也。”......
2024-0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