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国学经典导读·尔雅:邵晋涵独创《尔雅正义》

国学经典导读·尔雅:邵晋涵独创《尔雅正义》

【摘要】:2.绎彰词义《尔雅正义序》云:“仿唐人正义,绎其义蕴,彰其隐赜(zé),窃以释经之体事,必择善而从,义非一端可尽。”总之,《邵疏》在《尔雅》研究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与《郝疏》相颉颃,研究《尔雅》,《邵疏》不能不读。

清代雅学大兴,《尔雅》研究著作层出不穷,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邵疏》和《郝疏》。这两部书都是为《郭注》作的新疏。

邵晋涵对《郭注》是非常推崇的,他在《尔雅正义》自序中说:“唯郭景纯明于古文,研核小学,择撢群艺,博综旧闻,为《尔雅》作注,援据经传以明故训之隐滞,旁采谣谚以通古今之异言,制度则准诸礼经,薮泽则测其他望,诠度物类多得之目验,故能详其形声,辨其名实,词约而义博,事核而旨远,盖旧时诸家之注未能或先之也。”但他对《邢疏》却很不满意,他认为《邢疏》只是掇拾他人之说,且多阙略,后列于《十三经》,聊取备数而已。这就是他为《郭注》作新疏的原因。

《邵疏》的特点,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自序之中,据序文而言,其书凡例有七。

1.校勘文字

《尔雅正义序》云:“《尔雅》为五经之altalt,而世所传本文字异同不免讹舛,《郭注》亦多脱落,俗说流行,古义寖晦。爰据唐石经暨宋椠本及诸中所征引者审定经文增校《郭注》。”

2.绎彰词义

《尔雅正义序》云:“仿唐人正义,绎其义蕴,彰其隐赜(zé),窃以释经之体事,必择善而从,义非一端可尽。”

3.博通旨趣

《尔雅正义序》云:“汉人治《尔雅》,若舍人、刘歆、樊光、李巡、孙炎之注,遗文佚句,散见群籍,梁有沈旋《集注》,陈有顾野王《音义》,唐有裴瑜《注》,征引所及,仅存数语,或与郭训符合,或与郭义乖违,同者宜得其会通,异者可博其旨趣。今以郭氏为主,无妨兼采诸家,分疏于下,用误辨章,譬川流而汇其支渎,非木落而离其本根也。”

4.补充《郭注》(www.chuimin.cn)

《尔雅正义序》云:“郭《注》体崇矜慎,义有幽隐,或云未详,今考《齐》、《鲁》、《韩诗》,马融、郑康成之《易》注、《书》注,以及诸经旧说,会粹群书,尚存梗概,取证雅训,辞义瞭然,仍存而不论,确有据者补所未备。附尺壤于崇丘,勉千虑之一得,所以存古义也。”

5.引经证注

《尔雅正义序》云:“郭氏多引诗文为证,陋儒不察,遂谓《尔雅》专用释《诗》。今据《易》、《书》、《周官》、《仪礼》、《春秋三传》、《大、小戴记》,与夫周秦诸子,汉人撰著之书,遐稽约取,用与《郭注》相证明,俾知训词近正原于制字之初,成于明备之世,久而不坠,远有端绪,六艺之文,全无隔阂,所以广古训也。”

6.稽考声韵

《尔雅正义序》云:“声音递转,文字日孳,声近之字,义存乎声。自隶体变更,韵书割裂,古音渐失,因致古义渐湮。今取声近之字,旁推交通,申明其说,因是以阐扬古训,辨识古文,远可依类以推,近可举隅而反,所以存古音也。”

7.辨别名物

《尔雅正义序》云:“草木虫鱼鸟兽之名,古今异称,后人辑为专书,语多皮传。今就灼知副实者,详其形状之殊,辨其沿袭之误,其未得实验者,择从旧说,以近古为征,不敢为亿必之说。”

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昭原来也想作《尔雅疏》,花了数年功夫,搜采各家之说,择善而从,但未能成书。后“余姚邵太史晋涵《尔雅正义》刻成,邮寄示予,叹其书之精博,不特与邢氏优劣制判若天渊,即较之唐人《诗礼正义》,亦有过之无不及。予旧时所留心识记者,邵书大半已有,此昔人所谓杼轴予怀他人先我者也”【48】。黄侃也认为:“清世说《尔雅》者如林,而规模法度,大抵不能出邵氏之外。”【49】这些评价都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一般讲《尔雅》的注本,提《郭注》、《郝疏》的多,提《邵疏》的少,时人的评价也是《郝疏》胜于《邵疏》。我们把《邵疏》和《郝疏》互相比较一下,那么前者确实是劣于后者,但仅仅认识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还应了解以下三个事实:第一,《邵疏》先成,《郝疏》后出,开创者难,继之者易。第二,只要将邵、郝两书略作比较,便可发现《郝疏》大段大段地抄袭《邵疏》,且不标明出处。第三,《邵疏》的大部分成果为《郝疏》所吸收,但也有取之未尽者。总之,《邵疏》在《尔雅》研究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与《郝疏》相颉颃,研究《尔雅》,《邵疏》不能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