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释文序录》载:“郭璞《注》三卷。”晋代郭璞的《尔雅注》是《尔雅》注本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一是陆德明《尔雅音义》以《郭注》为本。二是郭璞以后的《尔雅》注本,基本上没有脱出《郭注》的范围。指出了《尔雅》的功用和意义。《郭注》中引用了大量文献,与《尔雅》原文相互证明,这种注释的方法同《尔雅》的性质与功用是紧密联系的。辗转相训是《尔雅》训诂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郭注》中多有发明。......
2024-01-09
清代雅学大兴,《尔雅》研究著作层出不穷,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邵疏》和《郝疏》。这两部书都是为《郭注》作的新疏。
邵晋涵对《郭注》是非常推崇的,他在《尔雅正义》自序中说:“唯郭景纯明于古文,研核小学,择撢群艺,博综旧闻,为《尔雅》作注,援据经传以明故训之隐滞,旁采谣谚以通古今之异言,制度则准诸礼经,薮泽则测其他望,诠度物类多得之目验,故能详其形声,辨其名实,词约而义博,事核而旨远,盖旧时诸家之注未能或先之也。”但他对《邢疏》却很不满意,他认为《邢疏》只是掇拾他人之说,且多阙略,后列于《十三经》,聊取备数而已。这就是他为《郭注》作新疏的原因。
《邵疏》的特点,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自序之中,据序文而言,其书凡例有七。
1.校勘文字
《尔雅正义序》云:“《尔雅》为五经之,而世所传本文字异同不免讹舛,《郭注》亦多脱落,俗说流行,古义寖晦。爰据唐石经暨宋椠本及诸中所征引者审定经文增校《郭注》。”
2.绎彰词义
《尔雅正义序》云:“仿唐人正义,绎其义蕴,彰其隐赜(zé),窃以释经之体事,必择善而从,义非一端可尽。”
3.博通旨趣
《尔雅正义序》云:“汉人治《尔雅》,若舍人、刘歆、樊光、李巡、孙炎之注,遗文佚句,散见群籍,梁有沈旋《集注》,陈有顾野王《音义》,唐有裴瑜《注》,征引所及,仅存数语,或与郭训符合,或与郭义乖违,同者宜得其会通,异者可博其旨趣。今以郭氏为主,无妨兼采诸家,分疏于下,用误辨章,譬川流而汇其支渎,非木落而离其本根也。”
4.补充《郭注》(www.chuimin.cn)
《尔雅正义序》云:“郭《注》体崇矜慎,义有幽隐,或云未详,今考《齐》、《鲁》、《韩诗》,马融、郑康成之《易》注、《书》注,以及诸经旧说,会粹群书,尚存梗概,取证雅训,辞义瞭然,仍存而不论,确有据者补所未备。附尺壤于崇丘,勉千虑之一得,所以存古义也。”
5.引经证注
《尔雅正义序》云:“郭氏多引诗文为证,陋儒不察,遂谓《尔雅》专用释《诗》。今据《易》、《书》、《周官》、《仪礼》、《春秋三传》、《大、小戴记》,与夫周秦诸子,汉人撰著之书,遐稽约取,用与《郭注》相证明,俾知训词近正原于制字之初,成于明备之世,久而不坠,远有端绪,六艺之文,全无隔阂,所以广古训也。”
6.稽考声韵
《尔雅正义序》云:“声音递转,文字日孳,声近之字,义存乎声。自隶体变更,韵书割裂,古音渐失,因致古义渐湮。今取声近之字,旁推交通,申明其说,因是以阐扬古训,辨识古文,远可依类以推,近可举隅而反,所以存古音也。”
7.辨别名物
《尔雅正义序》云:“草木虫鱼鸟兽之名,古今异称,后人辑为专书,语多皮传。今就灼知副实者,详其形状之殊,辨其沿袭之误,其未得实验者,择从旧说,以近古为征,不敢为亿必之说。”
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昭原来也想作《尔雅疏》,花了数年功夫,搜采各家之说,择善而从,但未能成书。后“余姚邵太史晋涵《尔雅正义》刻成,邮寄示予,叹其书之精博,不特与邢氏优劣制判若天渊,即较之唐人《诗礼正义》,亦有过之无不及。予旧时所留心识记者,邵书大半已有,此昔人所谓杼轴予怀他人先我者也”【48】。黄侃也认为:“清世说《尔雅》者如林,而规模法度,大抵不能出邵氏之外。”【49】这些评价都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一般讲《尔雅》的注本,提《郭注》、《郝疏》的多,提《邵疏》的少,时人的评价也是《郝疏》胜于《邵疏》。我们把《邵疏》和《郝疏》互相比较一下,那么前者确实是劣于后者,但仅仅认识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还应了解以下三个事实:第一,《邵疏》先成,《郝疏》后出,开创者难,继之者易。第二,只要将邵、郝两书略作比较,便可发现《郝疏》大段大段地抄袭《邵疏》,且不标明出处。第三,《邵疏》的大部分成果为《郝疏》所吸收,但也有取之未尽者。总之,《邵疏》在《尔雅》研究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与《郝疏》相颉颃,研究《尔雅》,《邵疏》不能不读。
有关国学经典导读·尔雅的文章
《经典释文序录》载:“郭璞《注》三卷。”晋代郭璞的《尔雅注》是《尔雅》注本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一是陆德明《尔雅音义》以《郭注》为本。二是郭璞以后的《尔雅》注本,基本上没有脱出《郭注》的范围。指出了《尔雅》的功用和意义。《郭注》中引用了大量文献,与《尔雅》原文相互证明,这种注释的方法同《尔雅》的性质与功用是紧密联系的。辗转相训是《尔雅》训诂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郭注》中多有发明。......
2024-01-09
注、音义本是指《尔雅》经文同郭璞注、陆德明音义合刻的本子。1.清湖南书局刊《尔雅》三卷晋郭璞注,唐陆德明音义。此版校勘以彭元瑞《石经考文提要》为本,兼采《邵疏》及阮元《尔雅注疏校勘记》、《郝疏》、卢文弨《尔雅音义考证》及钱大昕、段玉裁诸家之说,并用众版相与参校,钩稽考核,务求其是,对明代监本、毛本之舛误,一并校勘是正。对于陆德明的《尔雅音义》,自注疏本附入音义,往往窜乱删易,以便俗学。......
2024-01-09
目录为治学的第一要事,也是治学门径。1.清谢启昆《小学考》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有《经义考》一书,是一部研究经学的书目,但其中形声训诂方面的书籍都没有著录。其中训诂八卷均为雅学书目,其中《尔雅》书目计四十八种。此书后附有《重印雅学考跋》和《续雅学考拟目》,均为今人周祖谟所作。除前四论及末论外,其余七论可以看作是雅学提要目录。其中收录了自汉代以来研究《尔雅》的主要书目,一一考证原委,评论得失。......
2024-01-09
在所有的《尔雅》注本中,收采最为宏富,注释最为详尽的要算《郝疏》了。1.形《尔雅》虽为义书,但义由形生。《郝疏》还善于分析文字的偏旁。2.音清儒多用“以声求义”的方法,《尔雅义疏》亦属此列。一在推本字,兼明通假,此郝君之为也;一在搜求旧训以证《广雅》,此王君之为也。如《尔雅》释词与被释词中有许多假音假借的例子。......
2024-01-09
《尔雅》尽管非出一人一时之作,但它的析卷分篇和序次排列却包含了作者的一些主观意图,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其次,我们来看篇章的序次。可见《释宫》、《释器》序次亦有所据。又,《释天》依类分为十二部分,序次为四时、祥、灾、岁阳、岁阴、月阳、月名、风雨、星名、祭名、讲武、旌旗。......
2024-01-09
均可与《尔雅》互相补充证明。仍,《尔雅·释诂》:“因也。”另外,《尔雅》岁阴的名称同《淮南子·天文》、《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中所述文字略有不同。如《尔雅》“大荒落”,《史记·天官书》作“大荒骆”。《史记·天官书·索隐》引《韩诗》云:“大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
2024-0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