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鲁迅的秘闻:民国演讲不为人知

鲁迅的秘闻:民国演讲不为人知

【摘要】:鲁迅鲜为人知的一篇演讲辞鲁迅先生是众所周知的演讲大家。《鲁迅全集》中只收录了16篇演讲辞,尚不足先生日记中所记的1/3。1931年,鲁迅先生曾在上海同文书院作过题为《流氓与文学》的演讲,但人们对其内容一直缺乏了解。全篇演讲辞共分七个自然段。不失为我国演讲史上的一篇佳作。

鲁迅鲜为人知的一篇演讲辞

鲁迅先生是众所周知的演讲大家。可遗憾的是,先生的许多“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的演讲辞大都没有记载和保留下来。《鲁迅全集》中只收录了16篇演讲辞,尚不足先生日记中所记的1/3。1931年,鲁迅先生曾在上海同文书院作过题为《流氓与文学》的演讲,但人们对其内容一直缺乏了解。1991年12月25日,日本《飙风》第26期披露了在彼邦发现的这次演讲的记录。笔者惊喜地阅读了好几遍,反复咀嚼,意犹未尽。现将内心的点滴感受倾于笔端,对先生的这篇演讲辞作一浅析,愿更多的朋友喜欢它。

一、设问发端 先声夺人

设问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修辞手法,其结构是有问有答。其问,可吸引人们的兴趣;其答,可解决人们头脑中的悬念。在演讲中巧用设问,可吸引听众的注意从而使听众与演讲者的思维共振,便于演讲者阐发自己的观点。鲁迅在这篇演讲中第一句就是一句设问:“流氓是什么呢?”一下子就抓住了听众的思维神经,使他们产生欲知这位大文豪流氓观的渴望。由于听众都是同文书院第28期日本学生,先生便用日语词作了解释:“流氓等于无赖子加壮士、加三百代言。”(“无赖子”、“壮士”、“三百代言”都是日语词,是无赖、流氓、痞子的意思。)接下来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流氓是由儒侠之徒堕落演变成的,尽管这些人有时占据堂皇高位,但其流氓本性是难改的,如刘邦刘备朱元璋之流。

鲁迅先生演讲开头便先声夺人,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不愧为大家风采。

二、过渡自然 结构缜密

在第四自然段开始,鲁迅先生便这样说道:“以上全说的是流氓。可是和文学又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说,流氓一得势,文学就要破产。”这一段话,既归纳了以上所讲的内容,又引出了这次演讲的主题:流氓与文学的关系。即“流氓一得势,文学就要破产”。鲁迅先生在这里非常自然地完成了内容上的过渡。以下先生便以愤慨的腔调指责了国民党反动派压制新文学、查封革命刊物、逮捕、枪毙甚至活埋作者的令人发指的倒行逆施。(www.chuimin.cn)

全篇演讲辞共分七个自然段。前三个自然段阐述了流氓的历史溯源及其产生的哲学、文化背景。第四自然段是全篇的纽带,承上启下,且点出了中心思想。后三个自然段着重说明了国民党反动派得势后对新文学的剿杀,并引用历史上的政治流氓来与之对比,指出其“有过之而无不及”。篇幅也比前三自然段长些,可谓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全篇演讲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逻辑性强,无懈可击。不失为我国演讲史上的一篇佳作。

三、寓理于例 发人深思

在演讲的结尾,鲁迅先生讲了一个实际的事例来控诉反动派残害新文化的滔天罪行,为“流氓一得势,文学就要破产”的主题做了绝好的“注脚”。他说:“兄弟从前作了一本《呐喊》,书皮儿用的红颜色,以表示白话、俗话的意思。后来,有一个学生带着这本书到南方来,半路上被官家给检查出来了,硬说他有赤色的嫌疑,就给毙了。”事实胜于雄辩,先生在这里举这样一个实例,来揭露反动派的流氓本质,比洋洋万言的长篇大论要更为有力。

四、言辞简约 朴实无华

鲁迅先生的这篇演讲辞,充其量1000字左右。如此重大的题目,作如此简短的演讲,且完整地表达了演讲者的意图与思想,确非大演讲家不能为之。全篇中,惜墨如金的例子俯拾即是,我仅举一例说明之。先生在讲述《奔流》、《拓荒者》、《萌芽月刊》三种刊物被禁止出版、有些作者遭杀害时,其对反动派的憎恨之情是可想而知的,纵千言万语也难抒尽先生胸中的愤懑。可鲁迅先生只评论了一句,“唁,你瞧,这比秦始皇还厉害若干倍哪”。请问,还有什么话能比这一句更有力量?真是言简意赅。

这篇演讲,学术性强,可鲁迅先生并没有过多地采用佶聱难懂的学术语言,而是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如鲁迅先生在讲述刘备与朱元璋因流氓成性滥杀无辜时,并没有搬出史书上的文言文来卖弄学问,而是深入浅出地用明白如话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听众毫不费力地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此篇演讲中也有几处引用古语的地方,但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如“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之”等。引用这样的古语,反倒使此篇演讲更精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