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儒兼劣绅的民国怪人北伐之前,国共合作下的湖南农民运动已经充分发动。湖南省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根据《湖南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组织条例》第九条及《湖南省审判土豪劣绅暂行条例》第一条及第二条,判处叶德辉死刑,并没收其财产。叶氏之死,曾引起湖南文化名人及全国文化名人的巨大震撼。......
2024-01-09
民国文人遭遇的离奇骗术
光怪陆离的旧上海滩,可以说是无奇不有。形形色色的骗子很多,有的骗术十分离奇,让人防不胜防。就连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界,也屡屡上演昧心的欺骗丑剧,只不过是骗术更高明些罢了。
奇招骗取情书佳作
如今,征婚启事早已在大小报刊上屡见不鲜,可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上海却很鲜见,属于新生事物。于是,就有文化骗子利用征婚启事来大做文章。
抗战期间的上海,自1937年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撤离后,就进入了“孤岛”时期。虽为“孤岛”,但其文化和商业活动仍很繁荣。一天,上海某报曾登载一则征婚启事,内称“名门闺媛某,双十年华,容貌秀丽,系某大学文学系学士,酷爱写作,现征求李清照与赵明诚式的终身伴侣。凡饱学而有文才愿意应征者,需将亲笔撰写的情书一封寄到某某号邮政信箱,该女士将延聘名家,评选情文并茂佳文作者一名,约期面晤”。
女方条件非常之好,可以说是尽善尽美,自然对男士具有无法抵挡的诱惑。果然,启事刊出后不长时间,应征情书便如雪片般寄来,文章中无不情意绵绵,极尽人间最美好的语言。其中佳作很多,有的还出自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手笔。
在应征者焦急的等待中,征婚活动没了下文。时过数月,应征情书竟如石沉大海,没有一个应征者得到回音。这样的活动难免有始无终,大家也能理解,只好悻悻作罢。
然而,时隔近一年后,上海某书局出版了《当代情书大全》,并隆重推出,在各报刊遍登广告,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普遍的阅读欲望,销路极佳,一时洛阳纸贵。该畅销书一再重版,仍然供不应求。事后知情者透露,前述所谓“文学士”的某“名媛”,其实就是某书局老板做下的“局”,请君入瓮,借此诱使文人上当,骗取情书佳作。号称名家精心编著的《情书大全》,完全是从应征文稿中筛选汇编而成。书局不必支付分文稿酬,却以此大发其财。各应征撰文者蒙在鼓里,白白地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应征者即便后来有发现其中猫腻者,也不好发作。因为都是脸皮薄的文人,自己当时写的又是私密性的情书,自然充斥着肉麻之语,没脸站出来说哪篇哪篇是自己写的。
奸猾书商的骗术之高明,令人不得不为之惊叹。
如此“翻译”出书(www.chuimin.cn)
早年曾赴日留学著名旅美散文家、翻译家、语言学家、文学家钱歌川先生回忆,他年轻时和许多文人在上海也遭遇过一次同样“高明”的欺骗。
1929年,钱歌川放弃中学教师工作,从家乡湖南湘潭来大上海,一时找不到工作,生活无着落,心里非常焦急。某日在报上读到一则招聘广告:“某大公司因与外国经商,需要英文翻译若干名,应聘者只需当场翻译数百字,译文合乎要求即可录用,每月报酬百余元。”
在当时的上海来说,这份工作的月薪颇为可观,因此报名者十分踊跃。对苦于找不到工作的钱歌川来说,更是一个绝好的应试机会。
按照广告说的规定考试时间,钱歌川赶到应试地,原来是一所学校,入门时已见应征者坐满几个教室,总计有四五百人之众。主持者从厚厚的一部外文书中随意撕下一页页文章,分别发给每个应试者,当场笔译,译毕即交卷离场,静候通知。钱歌川自恃中英文功底深厚,译得字字珠玑,颇为自信。钱歌川觉得自己一定能名列前茅,很快就会有理想的工作了。
谁知,几个月过去了,钱歌川却一直没等来录用或没录用的通知,去一打听,音讯全无。他感到莫名的惆怅,只能再找工作,还好,命运终于垂青他了,他进入中华书局做了文艺编辑。
后来他在上海街上闲逛时,在一家书肆中偶然看到一册《汉译英语名著小说》,他打开此书仔细地翻阅了一会,忽然发现内有几页译文,竟是自己当年的应征之作,连其中一处笔误也完全照印!他大大地吃了一惊。
是可忍,孰不可忍。原来,书商周老板仅花些许广告费,就骗取了众多才子入彀,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中,把一部数百页的英文小说集体翻译出来了。而大赚一把的书商却连一分钱的稿酬也不用付,真是狡诈之至。
气愤不已的钱歌川原想找上门去要个说法,而版权页上却不见出版者的地址,终因交涉无门,只能对之不了了之。
1936年,钱歌川入英国伦敦大学研究英美语言文学,1939年回国后任武汉、东吴等大学教授。曾与鲁迅、茅盾、田汉、邹韬奋、郭沫若、郁达夫等文化名人交往,参与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国驻日本代表团主任秘书,台湾大学文学院长,台湾成功大学、陆军官校、海军官校教授。1964年,应聘新加坡,在义安学院、新加坡大学、南洋大学执教。70岁退休,侨居美国纽约,专事著述。1990年,钱歌川病逝于纽约。
有关民国秘闻的文章
名儒兼劣绅的民国怪人北伐之前,国共合作下的湖南农民运动已经充分发动。湖南省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根据《湖南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组织条例》第九条及《湖南省审判土豪劣绅暂行条例》第一条及第二条,判处叶德辉死刑,并没收其财产。叶氏之死,曾引起湖南文化名人及全国文化名人的巨大震撼。......
2024-01-09
旧上海文人遭遇的离奇骗术光怪陆离的旧上海滩,可以说是无奇不有。然而,时隔近一年后,上海某书局出版了《当代情书大全》,并隆重推出,在各报刊遍登广告,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普遍的阅读欲望,销路极佳,一时洛阳纸贵。如此“翻译”出书早年曾赴日留学著名旅美散文家、翻译家、语言学家、文学家钱歌川先生回忆,他年轻时和许多文人在上海也遭遇过一次同样“高明”的欺骗。......
2024-05-18
胡适的一首白话诗逗笑蒋介石蒋介石平素不苟言笑,缺乏幽默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评价蒋介石“古板,极其乏味”。然而,抗战初期胡适的一首白话诗,硬是把蒋介石逗笑了。胡适的这首白话诗,后来刊于国民党的机关报《中央日报》上。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举行纪念胡适座谈会,胡健中先生到会发言,又再次回忆了胡适的这首白话诗的来龙去脉,引得与会者笑声一片。......
2024-01-09
美女冠军缘何成了军阀十八姨太民国史上,曾发生过一件“焚琴煮鹤”式大杀风景的事情,那就是多次在大型乃至全国比赛中荣获多项游泳冠军的杨秀琼,在19岁时成了四川军阀范绍增的第18房姨太太,令人扼腕叹惜。这次运动会,第一次把女子五项游泳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各地女选手纷纷参赛。在这次比赛中,杨秀琼不负众望再创辉煌,获女子50米自由式、100米自由式、100米仰泳、200米接力赛团体冠军。这个冠军来之不易,杨秀琼赢得了国际声望。......
2024-01-09
靠“山寨”起家的“画坛皇帝”用“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句话来形容张大千,再贴切不过了。张大千作为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国画大师,被推崇为中国画“五百年来第一人”、“画坛皇帝”。他的“山寨版”石涛画,不知使多少著名的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上当。他不拘于石涛,而进一步上溯唐、宋、元、明,纵横百家,恣意临摹,取唐人的气势,宋人的法度,元、明的意境,终于成为饮誉海内外的“画坛皇帝”。......
2024-01-09
鲜为人知的民国《岁寒三友图》古代曾有一幅价值连城的《岁寒三友图》,其作者为南宋末年集文人、士夫、画家身份于一身的赵孟坚。鲜为人知的是,民国年间也诞生了《岁寒三友图》,由当时书画艺术界的四大名家联袂而成。当时正值国民党政府通过了查办何香凝、陈树人等人的提案,谒陵后,他们四人合作了数幅《岁寒三友图》,以寄托他们的高洁情操。在这次义卖中,这批《岁寒三友图》为很多人争相购买。......
2024-01-09
梁启超的故居位于今民族路四十四号,梁家后人称其为“老楼”,而他的书斋“饮冰室”是四十六号,习惯称为“新楼”,两幢意大利式楼房一院相连、比肩而立,堪称双璧。从此梁启超出版各种文集,均冠以“饮冰室”之名。关于“饮冰室”的命名,梁启超在《饮冰室自由书》的序言中作了说明:庄生曰:“我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
2023-07-28
张大千为何“黄金千两不画虎”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中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中国画史上少见的最具全方位的画家: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但他却从不画虎,并曾专门手书“大千愿受贫与苦,黄金千两不画虎”以明志。张善孖长张大千17岁。张大千闻之大怒,同时也因自己醉酒而画虎懊悔不已。......
2024-0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