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韩再芬: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的辉煌经历

韩再芬: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的辉煌经历

【摘要】:第六节韩再芬一、韩再芬的从业经历1968年,韩再芬出生在安徽省潜山县的一个普通的家庭。但韩再芬却对当演员表现了极大的兴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韩再芬韩再芬认为:演员就是要演戏。正是凭借在《郑小姣》中的杰出表演,韩再芬一鸣惊人,从此迎来了艺术事业的辉煌期。这两部电视剧虽然依旧获了奖,但由于失去了自我,韩再芬的表演显然没有像在《郑小姣》中那么令观众赞赏。

第六节 韩再芬

一、韩再芬的从业经历

1968年,韩再芬出生在安徽省潜山县的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财政局的干部,母亲是黄梅戏演员。姐妹四人中她最小,但是家庭对她并不是一味地溺爱,相反要求非常严格。她妈妈把自己的体会告诉女儿: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艺术的道路更是坎坷。既然选定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而且一定要走好。韩再芬艺术生涯的开始,就很有戏剧性。1978年,她10岁,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招生,一个报考的女孩要她去陪考,结果报考的人没考上,陪考的她却被选中了。她母亲一方面为她高兴,一方面也为她担心,女儿毕竟太小,她还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但韩再芬却对当演员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她成了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培训班一名最小的学员。

韩再芬青年照

韩再芬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一面要学文化,一面要练功、练唱、练表演,艰辛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从小倔强的她,虽然也在背后流过泪,可在人前去从不示弱。由于她的为人开朗热情,虚心好学,老师和同事们都很喜欢她,乐意对她进行帮助。小韩就是从这些关怀中去汲取营养,不断地丰富提高自己。学艺生涯虽然艰苦,但却磨练了意志,学到了扎实的基本功。一年后,在安庆地区青年演员基本功的比赛中,她就崭露头角,人们评论她是声惊四座,技压群芳。两年后她12岁时就在团里挑大梁,担任《窦娥冤》的主角。16岁就脱颖而出,一举成名。她虽然未能进入文化氛围浓厚、名师高手云集的省黄梅戏文化圈,只处在安庆那一块稍嫌狭窄的空间之中,但安庆是黄梅戏滋生并得以发展的本土,在那里,黄梅戏仍然保持着从诞生之初即已形成的自然风味,无论是唱腔还是表演手段,都以俗文化的面貌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这些品格也孕育了韩再芬质朴自然充满灵性的艺术气质。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

韩再芬

韩再芬认为:演员就是要演戏。只有不断演出,才能不断提高。不为群众演戏,再好的演员又有什么用呢?为此,不论大小场合,不论路途远近,只要有演出任务,她都出场。光是舞台演出,她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演到了海南和澳门,还到了美国和日本。她还参加了国家组织的心连心艺术团为老区人民演出。她还经常下工厂、到农村,连村一级组织的演出她也乐意参加。好几个大企业授予她“荣誉职工”称号。长期的艺术实践的摔打,使她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几十年来,她表演的以黄梅戏为主的戏曲、电影电视达数十部,在黄梅戏的艺坛上,无论老手或新秀,都没有她创造的角色多。她塑造的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都演得得心应手,光彩照人,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电视剧《郑小姣》之后,《天仙配》、《女驸马》、《桃花扇》和《孟丽君》连续获得《大众电视》戏曲片金鹰奖,其中《桃花扇》还夺得了飞天奖和美国的金猴奖。1997年她主演的电影《徽商情缘》获得了国家的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她辛勤劳动的肯定。

韩再芬《天仙配》剧照

韩再芬《孟丽君》剧照

韩再芬悟性好,进步快。这些年来,她对黄梅戏表演招式的把握和唱腔的运用,达到了轻驾就熟、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她并不满足于固有的程式,而是力求创新。韩再芬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安庆市文化局副局长;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安徽大学黄梅剧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安庆师范学院黄梅剧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安徽省电视电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徽商协会副会长;同济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安徽大学兼职教授;“诚信中国”形象大使;安庆经济开发区形象大使;安徽省“天柱山”形象大使;安徽旅游形象大使;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中国艺术大家。

二、韩再芬的艺术成就和贡献

韩再芬16岁那年,参加了戏曲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主角的角逐。当时,很多竞争对手无论是从艺经历还是知名度都远远超过这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然而,一段《打猪草》和《女驸马》,她天真烂漫的质朴风味和她突出的表演能力,使她得到导演的好评。靠着自然本色,她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正是凭借在《郑小姣》中的杰出表演,韩再芬一鸣惊人,从此迎来了艺术事业的辉煌期。

韩再芬《女驸马》

出演《女驸马》和《天仙配》是韩再芬表演历程的第二阶段。《女驸马》和《天仙配》是黄梅戏的看家剧目,前辈大师严凤英已经把它们演绎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并且先后搬上了银幕,所塑造的形象也已经深入人心。尽管韩再芬演出的是电视连续剧,但在表演上她也面临着苛刻的要求,至少不能与大师们的水平相差太远。她尽自己的努力去学习先辈既成的表演模式,用一定的“手段”和“技巧”去刻画人物。然而,效果却恰恰相反,刻意的模仿淹没了她的自然灵性,而有意的技巧化损伤了她本有的质朴韵味。这两部电视剧虽然依旧获了奖,但由于失去了自我,韩再芬的表演显然没有像在《郑小姣》中那么令观众赞赏。(www.chuimin.cn)

从《桂小姐选郎》开始,韩再芬的表演产生了质的飞跃,步入了回归自然的高一级的阶段。直观地从荧屏和舞台上看,她的模仿与刻意使用技巧的痕迹都不见了,大哭大悲时她唱着哭腔;大荣大贵时她缓移步履,呈现一派雍容神态。当庄时庄,该谐时谐,一切都浑然天成,而这种直观的自然化的表演又不同于《郑小姣》中那种仅凭着悟性和真挚的纯自然化的表演。而且,韩再芬从总体艺术素养上也步入了高一级的阶段,她努力补充着知识的不足,学唐诗、读小说,这一切,使她的回归自然蕴含着自觉的理性成分。她开始追求以表演真实的人物为底蕴的自然,没有在盲目模仿、注重形式的道路上走太远,而是及时地把握住了自我的艺术追求方向。韩再芬战胜了自己,也赢得了不断的成功,从而能像旋风一般迅速崛起。

韩再芬《桂小姐选郎》剧照

西施》是韩再芬舞台剧表演走向自觉的成功作品之一,她因为在这部剧中的表演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荣获上海市文化艺术节“白玉兰”奖。拿到剧本后,她首先细细揣摩人物的内心体验。在舞台表演中,她把握了西施“捧心”和“蹙眉”两个外在动作,为西施着上了“病态美”的底色,以切合观众既定的接受心态和审美要求。在此基础上,她根据剧本的规定情境,着力刻画出西施丰富的内心世界,立体化地展示出西施多侧面的性格。比如,在开场的浣纱采莲场景中,她展示的是西施的纯洁;而在“斥范”一场中,她则演出了西施情感的大起大落,纯洁转化为悲痛欲绝。从高高兴兴迎接范蠡的归来,到被告知献与吴王的惊愕,给范蠡重重的一记耳光,由爱而恨,由喜而悲,由充满希望到失望到绝望,复杂的情感被韩再芬演得极有层次又极为真实,这一切表演,韩再芬没有丝毫雕琢,只是顺着人物情感的波澜外化出来的惊、喜、悲、愕各种自然的表现,它们构成了韩再芬自然的表演意象。

韩再芬的自然表演特色还表现在她的唱腔上。她的嗓音甜美,非常适合演唱黄梅戏,尤其是对黄梅戏女性的娇羞、泼辣的特点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同时,浸润着黄梅戏本土的风味,韩再芬的唱腔更具地方色彩,更多地散发着田间泥土的芳香,听来更为亲切。

《西施》韩再芬剧照

与她的表演一样,韩再芬也是凭着自己的嗓音条件和艺术悟性,不刻意修饰,而是以情带声,自然流畅,没有卖弄,更不做作。

韩再芬又一次更大的飞跃是通过1998年在《徽州女人》中出色的表演来实现的。《徽州女人》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它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盼望高高兴兴地出嫁了,可是丈夫却不满于这桩婚姻而剪掉辫子离家出走了,女人守着丈夫留下的辫子一等就是35年,后来丈夫回来了,却带回了在外面娶的妻子。这是一部具有象征主义意味的作品,全剧由“嫁”、“盼”、“吟”、“归”四场组成。韩再芬紧紧地把握住女人内心世界的痛苦和外在表现的平静这两个层面,把一个饱受封建社会毒害和压抑的女性表现得极富立体感。在“嫁”和“盼”两场,她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是统一的。出嫁时,她充满对婚后生活的向往。得知丈夫离家出走后,她虽然悲伤,但仍然保留着一份希望。可是,到了“吟”、“归”两场,她的内心痛苦和外在的平静越来越呈现出反差:白天,她做着一切该做的事,夜晚,却辗转反侧,孤枕难眠。她等候了丈夫一辈子,可丈夫回来时,却带回了另一位妻子。对于这一切,她似乎是平静地接受了。丈夫问她:“你是谁?”她平静地回答:“我是你伢子的姑姑!”这是一句极富震撼力的台词,但韩再芬通过极其平静地表达,让观众体味出其中无尽的辛酸。虽然评论界对《徽州女人》一剧有些争议,但对韩再芬出色的表演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她也因此获得了中国戏剧演员的最高荣誉“梅花奖”(第十七届)和第九届文华表演奖等多项大奖。

《徽州女人》

韩再芬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她同时也十分注重艺德的修养,曾经获得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颁发的全国百名艺术家“德艺双馨”的称号。

韩再芬演出的主要剧目有: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黄梅戏电视剧《女驸马》、《天仙配》、《杨贵妃》、《香魂》、《血狐帕》、《小辞店》、《生死擂》、《挑花女》、《李师师与宋徽宗》、《潘张玉良》、《西施》,舞台剧《女驸马》、《莫愁女》、《郑小姣》、《徽州女人》、《公司》等。另外,她还先后主演二十余部电影和电视剧,其中《郑小姣》、《女驸马》、《天仙配》、《桃花扇》和《孟丽君》获金鹰奖;《桃花扇》获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徽商情缘》获1997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戏曲片奖;黄梅戏电视剧《挑花女》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飞天奖”和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黄梅戏电视剧《潘张玉良》,获“飞天”一等奖;电影《生死擂》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2003年,主创并主演了新编现代黄梅剧《公司》,再次在全国引起轰动。2004年6月,韩再芬以大胆探索的精神,成功主演了大型史诗话剧《白门柳》。

《生死擂》

韩再芬《女驸马》剧照

基于她突出的艺术成就,2004年2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及戏曲研究所启动了“中国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系列研究工程”,将韩再芬列为首位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