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分析1.知识目标了解加工单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掌握加工单元的元件组成及功能,包括传感器、气动机械手、冲压气缸等;掌握该单元的PLC控制原理和程序控制流程。......
2023-06-15
亨利·福特和他的助手们在1913年秋把汽车的最后总装变为连续流的方式,使福特T型车的总装工作量减少了90%。接着他把生产T型车零件的所有机床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并且试着使原材料到成品车发货的整个过程流动起来,由此也同样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流水线和标准化是其提高效率的核心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野耐一和他的技术人员,包括新乡重夫得出结论,真正的挑战是少量生产时创造的连续流,这时一件产品只要生产几十个或几百个,而不是上百万个,也正是这些小小溪流,而不是几条滔滔江河,汇集成了人类需求的汪洋大海。
亨利·福特和大野耐一在汽车行业里,基于连续流的方式各推出一种生产模式,一种是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另一种是小批量生产的单元线。这两种的生产模式的理念同样适用于电子行业。笔者概述一下在电子行业里,什么样的生产线称之为流水线,而什么样的称之为单元线。流水线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以大批量连续流的方式安排工序,再以自动拉带作为载体传送半成品,员工在拉带边作业,工序安排一般会细分工序或几个员工做同一工序内容。而单元线以小批量连续流的方式安排工序,所有工序内容在一个小单元块里完成,每个员工一般需要做很多工序内容,生产模型以直线形生产线和“U”形生产线最流行。
目前精益生产的书籍里无一例外地推崇单元线的生产模式,仿佛流水线已经没有市场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在现实的工厂当中真的如此吗?在这里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种生产模式的选择原则,并深入分析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使用条件,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我们从一些文献资料里找到了有关生产模式选择原则的分析,如图2-1所示。
图2-1
这个图形定性地分析了生产模式的选择原则,主要是从产量和工序变量来考量。当产量比较高而工序变量相对少时,即处在区间-1,那么选择流水线将会比单元线更有优势。相反的,当产量低,工序变量多的情况下,即处在区间-3,单元线就会有很大的优势。当然,如果处在区间-2时,我们就不能简单判断哪种生产模式更有优势。这要通过比较产品品质、生产效率、生产管理、员工反馈等方面进行评估,然后再来选择哪种方式更适合。当然,公司产品发展趋势和战略也将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笔者曾工作服务过三家著名的公司,我们暂且称之为S公司,H公司,M公司。其中S和H公司生产的是硬盘产品,其工序非常复杂,主要的操作是人机共同作业,每个产品产量虽然不算很高,每天每条线产量6 000~8 000,但工序变量单一,只有1~2个变量,很明显,是处在区间-1,选择流水线将是比较好的选择。因此,在这两家公司工作时,没人会讨论生产模式问题,一有新产品进来,直接就在流水线上生产了。当然,如果读者公司的产品通过以上图形的比较,处在区间-3,那么选择单元线会比流水线会适合些。
但在M公司,情况就相当复杂了,M公司生产的是手机产品,其产品众多而且更新换代非常快。操作类型上也是人机共同作业,但其中又分以机器为主的生产模块和以人员为主的生产模块。而且对于不同的产品产量和工序变量差别很大,如果和图2-1对照的话,众多产品中处在区间-1,区间-2,区间-3都有。这个在选择生产模式时就有一定的难度,毕竟图2-1的分析只能算是一个粗略的概述,并没有给出一个定量的分析指标。那M公司是怎么选择生产模式呢?首先我们先介绍M公司产品生产工序流程如下:
主板SMD生产→主板模块测试(主板模块)→机芯模块装配→产品机芯测试(机芯)→整机测试→整机模块装配→整机包装成品(整机)→出货到物流公司。
大家注意到,产品生产流程中有三个测试点(主板模块、机芯、整机),它们也是我们进行工序变量分析的分段点。工厂工序安排中也是以这三个测试点作为节点,进行生产线的安排和规划。
主板模块的生产主要是在SMD设备上进行,然后进行测试,这个主要是设备为主的生产。对于设备为主的生产来说,单一的讨论生产模式意义不大。
机芯模块和整机模块的生产,主要是人员为主的生产,辅助以机器。这两段生产流程,不同的生产模式对生产效率、生产管理影响很大,因此将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比如公司当前有一个新产品A,准备在半年后进入量产阶段。产品经理问IE工程师,这个产品准备选怎样的生产模式,进而确定投资预算的情况。表2-1描述了产品的详细信息。
2-1 >A产品的详细信息
从产品信息上和M公司以测试位作为节点来看,生产工序分为三段,第一段是SMD生产主板模块,以机器为主。第二段是机芯模块生产,主要是将各种功能块装到主板模块上,这需要大量的人和机器进行共同作业。第三段是整机模块生产,这是根据客户的要求组装和导入软件信息,然后包装成成品。这段生产同样需要大量人和机器进行共同作业。
从A产品的产量信息和工序变量信息,参照图2-1进行分析,机芯模块每天产量需求28.6k,工序变量为4个,处在区间-1,适合在流水线上生产。整机模块每天产量需求同样28.6k,但变量为80个以上,处在区间-3,适合在单元线生产。但同时考虑到主板模块工序变量数量和机芯模块变量数量一致,而且是一一对应,为了便于生产计划的安排和减少中间的库存,把第一段和第二段连接起来组成流水线,我们称之为机芯生产线,这个生产线将会以SMD的产能为基准安排机芯模块的工序,因为SMD设备是非常昂贵的,机芯模块的生产只能匹配SMD的产能。至于生产整机模块的单元线我们称之为高速包装线,这个生产线可以根据效率优先原则设计生产工序,对于这个产品,生产模式选择并不会有太大困难。
生产模式确定之后,我们就着手设计生产线,M公司的流水线是一条自动的拉带在中间流动,在拉带的两边设置工位,工位两边放置原材料,工人则在这些工位操作,半成品和成品都在拉带上流动,就像连绵不断的河水流向大海。流水线的产能一般是每天30k左右,操作工的数量一般在15人上下,这是根据产品工序的复杂程度和SMD的产能决定的,员工以坐着操作为主。图2-2是M公司的流水线布局图。
图2-2
图2-2流水线只是生产了半成品机芯模块,要完成生产整个产品的工序步骤,还需要在单元线高速包装线上来生产整机模块。由于整机模块的工序变量较多,因此为了减少转线的频率,单元线的产能每天一般在10k左右,操作工一般14~18人之间,操作工数量不但受到不同产品工序差异的影响,还要受到不同客户包装物料数量不一样的限制。图2-3是生产整机模块的布局图。
图2-3
这就是M公司设计的流水线和单元线组合方式,我们称之为机芯模块生产+高速包装线生产模式,单元线高速包装线采用直线形模式,这种组合方式在M公司存在多年,主要是为简单的、操作工序少的、产量大的产品而设计的,在一定时期内还是比较符合M公司的业务需求的。
再比如另一个新产品B,产品的信息见表2-2。
表2-2 新产品B的信息
客户订单量同样为28.6k/天,但由于M公司每条SMD线的模组标准化,B产品原件数量多,因此SMD的产能变小,只能达到12k/天,而机芯模块工序变量的数量比主板模块工序变量数量多1倍。因此我们认为B产品机芯模块的生产是处在区间-2,到底该选择流水线还是单元线更合适呢?由于B产品工序比较复杂,而且,当时综合考虑了如下因素,B产品选择了单元线。
1.公司产品的发展趋势:产品发展趋势是工序复杂化和变量增多;
2.工厂空间的限制:单元线更灵活,空间利用率会更高;
3.公司员工技能情况:大部分生产员工已经掌握了多技能工作;(www.chuimin.cn)
4.公司现有生产线情况:公司目前大部分是单元线。
M公司对于像B产品这种工序相对复杂的产品采用了主板模块生产+精益装配线生产的模式,即把主板模块的生产独立出来,生产线称之为主板模块生产线。把机芯模块和整机模块生产组合起来,生产线称之为精益装配线,而且所有精益装配线的产线布局和硬件都是一样的,因此不同产品转换只需根据IE制定的工序重新排列和换一下测试夹具即可。图2-4是M公司精益装配线U形生产线的布局图:
图2-4
精益装配线这种单元线,每天的产能设计在1.5k~2.5k之间,操作工为3~8名,不管是产量还是操作工差异都有很大的跨度,因此可以综合考虑产品的工序、产量需求等因素来安排工序。这种生产线在M公司主要是用来生产相对复杂的产品。
从上面的介绍,综合M公司这两种生产线的运行情况,不难发现流水生产线和单元生产线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流水生产线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产能比较大,可以很方便地使用自动化设备来替代手工操作;
2.流水线分工相对细致,容易控制产品质量;
3.流水线采用集中式操作,利于生产管理;
4.流水线一个工序有多人操作,可以容易地互补个体之间的速度差异;5.流水线不需要频繁换线,生产会比较平稳;
6.测试设备集中放置,设备利用率可能会更高;
7.流水线节奏稳定。
当然,流水线也有其劣势:
1.操作人员多,如果换线受影响的工时多;
2.整个生产线受SMD的产能控制,装配位产能如果和SMD产能不匹配将会损失部分产能;
3.相对于主板模块库存,机芯模块库存费用更高。
单元线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能快速反映客户的需求;
2.对计划安排柔性好;
3.只是堆主板模块库存,CPP(Cost Per Point,单位库存费用)较低;4.出现品质问题需返工数量少;
5.单元线员工少,员工之间容易协作;
6.对生产线工序改造灵活性好。
当然,单元线的劣势也是比较明显的:
1.单元线产能低,一般不会单独安排员工操作测试设备,因此设备利用率低;
2.以客户的订单来安排生产,所以转线频繁,会损失很多工时;
3.员工技能需要多面手,对培训要求高,产能提升慢。
总之,以上介绍的方法是简单通用的方法,在现实中可能还会受到很多因素限制。比如产品生产周期,如果产品更新换代很快,有可能即使是处在区间-1,也可能用单元线生产。当然可能有一些不是连续流的生产,不适用流水线或单元线生产的行业,就不在此阐述。总而言之,生产模式的选定,在参照这些通用原则外,还得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公司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当然,这两种生产模式,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互相转换,后面有一个实例专门介绍这两种生产模式转换的情况,这里就不阐述了。
有关重剑无锋.1,工作在电子行业的工业工程师的文章
任务分析1.知识目标了解加工单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掌握加工单元的元件组成及功能,包括传感器、气动机械手、冲压气缸等;掌握该单元的PLC控制原理和程序控制流程。......
2023-06-15
任务分析1.知识目标了解输送单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掌握输送单元的元件组成及功能,包括:各类传感器、气动机械手、伺服驱动器、伺服电动机等;掌握该单元的PLC控制伺服驱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程序流程的编制。......
2023-06-15
我们的任务是:对设备进行安装,包括装置侧的机械装配和气路连接以及PLC侧的电路的连接并进行调试;其次,编写PLC控制程序并进行单机调试,最终达到工作要求。......
2023-06-15
全线运行模式下各工作单元部件的工作顺序以及对输送单元机械手装置运行速度的要求,与单机运行模式一致。当输送单元机械手装置回到原点位置,且各工作单元均处于初始状态,则复位完成,绿色警示灯长亮,表示允许启动系统。加工单元加工台的工件被检出后,执行加工过程。装入动作完成后,向系统发出装配完成信号。当分拣气缸活塞杆推出工件并返回后,应向系统发出分拣完成信号。......
2023-06-15
4)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指保证柔性生产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有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将不同的机床进行编组整合进柔性生产线中,可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工艺流程,缩短生产时间,增大生产效益。柔性生产线集检验、装卡和维护工作于一体,运行非常灵活。在这个大系统中,柔性生产线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2023-06-15
技能目标1.能够分辨白酒生产所需主要原料以及不同白酒所需辅助材料。蛋白质含量适中,适合酿酒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含脂肪及蛋白质较少,发酵中升酸幅度小,因而淀粉出酒率高于其他原料。......
2023-06-21
M公司有一套严谨的流程来控制整个新产品导入过程,但也由于太过于严谨,因此在很多人看来,耗时耗力,反应缓慢。工厂是新产品导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导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新产品导入过程中往往也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这个就需要在NPI过程中,尽量模拟量产过程来分析问题,不轻易放过任何潜在的风险。......
2024-01-08
生产线的数据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静态数据; 一类是动态数据。仿真初始数据获取后, 便可以进行系统仿真。首先, 归纳了目前针对离散事件的仿真方法和技术, 针对实时生产线仿真的要求, 加入第四种重要数据, 即初始化的数据, 建立离散仿真模型。建立与企业生产制造系统同步的实时生产数据库, 实现仿真系统实时进行数据初始化。图6-9某工厂仿真界面设计......
2023-06-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