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财政建立前,各区城市基本建设无力支出,仅能支出少量城市维护费,统一由市财政下拨。全区道路硬化率达74%,人行道铺装率达50%,绿化覆盖率达20%以上,人均占有绿地4.1平方米,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市北区在城市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一手抓分区规划,一手抓成片改造,完成了旧城改造和基本建设工程10项,竣工面积2.8万平方米。......
2024-01-08
1993年,台东区经济开发投资公司正式开业,成为扶持区重点项目的融资平台。为使昌乐路批发市场早日竣工,投入使用,公司先后两次注入资金共150万元;为保证北仲家洼棚户区改造工程1400多户居民按期动迁和工程如期开工,公司从市房改基金中心拆借资金1000万元,投入工程项目。为确保中外合资华美大酒店按期竣工开业,以美元抵押形式贷款150万元。
1996年,四方区财政紧紧围绕全区重点项目,积极搞好协调服务。年内积极落实市财政借款100万元,建行借款50万元,共150万元,用于四方区五百扩建工程前期启动资金。又积极与市大项目办联系,落实市大项目资金两年期低息借款300万元,用于五百一期工程投入,为区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创造了条件。次年,为扶持区重点企业技改项目顺利完成,四方区财政局积极争取市财政支持,年内争取资金支持近1000万元,用于五百改造、华凌针织服装厂技改及建花卉市场、文化市场、市场退路进室改造和确保六百商厦问题解决等,为重点项目及早竣工投产增效,提供了资金保证。
2004年,市北区加大重点项目支出。年内,区级财政用于基本建设以及支持大项目建设等支出达9011万元,占区级财政支出的15.6%。其中,投入胶州湾新产业基地建设资金2160万元,投入中央商务区启动资金1456万元,台东商贸区改造投入1000万元,财政资金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生产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下线(2007年)
浦天成钢材物流交易结算中心开业(2010年)
2009年,市北区牢固树立“项目是实实在在经济”的理念,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共计协调土地出让金返还到位11.79亿元,滞纳金减免到位1400多万元,争取市财政支持周转金3.33亿元,集纳多方资金投入辖区重点项目建设。
2010年,市北区按照重点项目资金优先保障的原则,全年共为中央商务区筹措拆迁费1.5亿元,筹措拨付旧城改造工程款1.5亿元。
2011年,市北区财政局加大对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多种方式积极筹措各项开发资金19亿元,支持小港湾、浮山商贸区、中央商务区等区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招商投资环境,强化产业集聚功能,进一步培植财源。
青岛科技街
位于市北区西部,现已成为青岛地区规模最大的IT产品交易中心,主要有高新技术产品交易展示、科技成果交流培训、科技中介服务、技术开发和创业孵化等四大功能,将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
市北区科技工业园
位于市北区浮山后地区,规划面积约1平方公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及对外加工、仓储、物流为主的花园式、外向型、生态型工业园区。
青岛科技街(2014年)
市北区胶州湾新产业区
胶州湾新产业区是市北区在区外投资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该区规划面积约6平方千米,位于城阳区上马街道办事处,被列入青岛市“三点一线”大经济发展框架总体布局之中。建成后将形成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集出口加工、现代物流、行政管理、商务办公、金融贸易、文化娱乐、商业居住等于一体的区域性、现代化产业区。
中央商务区
市北区于2005年获批动工建设的一片集“一心、三轴、一带、两区”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务中心,西起山东路,东至福州路,南起延吉路,北至辽源路,用地面积为2.46平方千米,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区内已建成万达广场、中海地产项目、新兴酒店、新兴体育馆、兴商大厦、良辰美景二期、老年活动中心、卓越大厦、青房财富中心、欧亚大厦项目、中联盈地等。
建设中的中央商务区(2013年)
浮山商圈
浮山商圈位于福州路以东,劲松七路以西,银川西路以北,长沙路以南,西邻青岛中央商务区,东接崂山商务中心,以辽阳路、合肥路为东西主轴线,区域面积9平方千米,自21世纪初规划建设以来,成为集商业贸易、商务办公、餐饮休闲与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商贸新区,永旺、大润发、卜蜂莲花等大型超市为周围近30万居民提供便利。
小港湾改造(www.chuimin.cn)
小港湾位于胶州湾东岸,与大港、火车站、中山路相邻,海岸线长4.8千米。2006年,小港湾改造项目启动。改造范围北起包头路,东至馆陶路,西至观城路,规划区域约128公顷。小港湾改造功能区划分为“一带六区”“一带”是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带,“六区”分别为特色旅游服务区、滨水餐饮娱乐区、港口服务区、水上娱乐区、商住区和历史风貌保护区。
建设中的小港湾(2014年)
海泊河治理
海泊河是青岛城区的重要河道之一,全长6.8千米,承担着两岸区域防洪、排污、排涝等功能,沿河流域污染严重。2008年5月,市北区政府投资2亿元,对全长3千米的海泊河市北段进行综合整治。治理工程从截污入手,对河道进行清淤和防渗处理,引入海水作为景观活水。在两岸进行生态环境改造,广植绿化,改建5处文化广场,新设7座人行景观桥,新建16处精品景观节点。2010年,海泊河市北段综合整治工程荣获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
新都心商圈
新都心商圈位于市北区双山周边,长沙路以南、清江路以北、南昌路以东、黑龙江路以西合围区域。该区域共划分为核心商务区、地铁沿线商贸中心、重庆南路产业转型轴三部分建设区域,作为承接香港中路商圈、台东商圈和李村商圈的核心要地,其规划定位为商贸中心与商务中心。地铁双山站和清江路站之间,是以高档写字楼和精品街区商业为主的区域总部办公集聚区,规划商业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预计可容纳商业企业2000家。目前已有万科中心、和达中心城、和达城上城和鸿府大厦等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在建。
中国橡胶谷
2011年1月,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原四方区人民政府、青岛科技大学、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及共建中国橡胶谷协议。橡胶谷位于市北区北部,总规划面积3000多亩,其中核心区占地500多亩,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是以行业协会、大学、科研结构、知名橡胶企业和相关中介服务为支撑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具备科研教育、创业孵化、文化博览、会展商务、信息平台、中介融通六大功能。入驻企业彼此之间为上下游、供需方关系,相融共生,资源共享,形成了贸易、技术、人才、信息、文化、服务高度聚集的橡胶行业生态圈。
橡胶谷园区规划
新都心新貌(2013年)
中航科技产业园
中航科技产业园成立于2004年,是由市北区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共同建立,是青岛市重点建设的科技园区,位于市北区周口路与洛阳路交界处,占地面积约90亩,现有建筑面积5.12万平方米。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精密仪器等产业项目,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园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青岛市优秀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未来发展定位是,打造青岛市最大的文化科技创新产业园,共同促进市北区文化科技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中联U 谷2.5 产业园
中联U谷2.5产业园地处青岛市太平山风景区内园区,占地50余亩,总建筑面积50000余平方米,是青岛市、市北区两级政府重点推进工程之一,由政府政策引导、强力推动,企业市场化运作,共同打造2.5产业聚集区。园区在原青岛显像管厂、元通电子厂厂区基础上,经创意规划和拆、改、扩建改造而成。整个园区以文化创意产业和2.5产业集聚为主要特色。面向服务外包、软件与网络、电子科技、影视制作、工业设计、节庆会展、管理咨询、广告传媒等主题产业招商,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和2.5产业的示范园区。
仲家洼改造
仲家洼是青岛最早的村落之一,分为南仲、北仲、东仲、西仲4片区,是全市聚居人口较多的棚户区之一。1993年,原台东区拆借1000万元,投入仲家洼1400余户居民拆迁。
次年正式启动仲家洼棚户区改造,南仲家洼拆迁后,建成云溪小区。2000年实施“城中村”改造,东仲家洼、北仲家洼、西仲家洼,改为东仲小区、北仲小区、西仲小区。
湖岛村改造
湖岛村位于市北区西北端,是青岛最早的老村庄之一,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这里又称之为“水淹村”。湖岛村改造项目是青岛市2009年十二大改造项目之一,项目位于湖岛村地块,占地面积11.7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44.39万平方米,拆迁居民1077户。自2009年9月底开工建设,2011年6月竣工回迁。
有关青岛市市北区财政志的文章
区级财政建立前,各区城市基本建设无力支出,仅能支出少量城市维护费,统一由市财政下拨。全区道路硬化率达74%,人行道铺装率达50%,绿化覆盖率达20%以上,人均占有绿地4.1平方米,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市北区在城市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一手抓分区规划,一手抓成片改造,完成了旧城改造和基本建设工程10项,竣工面积2.8万平方米。......
2024-01-08
市北区作为市财政的预算单位,市财政局根据市北区编报的财政拨款计划,按期下拨经费,区内各项经费报销标准、制度均按市财政规定办理。1988年11月,经市北区编委批准,成立市北区会计师事务所,为全民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收自支,隶属区财政局管理。同月,原市北区财政局国债服务部更名为市北区财政局第一国债服务部。同月,经区编委批准,市北区财政局增设农税农财科、企业财务科。......
2024-01-08
“文化大革命”期间,控购管理被迫中断。市、区相继建立了控购管理机构,实行“计划管理,限额控制,凭证购买,定点供应,专项审批”的管理办法。同年在全市开展了控购大检查。同年控购检查同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结合进行,共查出违控单位13个,违控金额10480元,并按违反控购政策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年内专项控制商品审批25.38万元,占计划25万元的101.54%,通过对社控和专控指标的严格管理,把控购开支水平控制在指标范围之内。......
2024-01-08
财政预算,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的基本计划,由财政收入预算和财政预算支出组成。年内,完成2015年区级财政预算、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的公开工作。除涉密信息外,在规定时限内全面公开了经区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报告,对所有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总额和分项数额进行了说明。......
2024-01-08
按照会议精神,结合市北区财政经济实际情况,区财政局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建议在全区开展广泛的增收节支活动,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狠抓收入征管,深入开展协税护税;严格控制支出,加强各项资金收支管理;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增收节支抓出成效。同年,四方区财政局立足自身挖潜,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开展西部胶州湾海域农业特产税征管。......
2024-01-08
市北区、四方区、台东区财政局建立前,由市财政下拨专项支出,拨付各区民政社会福利费。区财政局建立后,优抚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实行财政包干,按市财政下达指标分配,保障范围和力度均不大。1990~1995年,在市区财政的扶持下,市北区、四方区、台东区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利润大幅提高,增强了财政社会福利保障支出能力。全年共发放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3.4万元,用于孤老户供养和社救工作。......
2024-01-08
年内,充分发挥协税护税网络作用,挖掘增收潜力,加大组织收入力度。2003年四方区财政进一步加大协税护税工作力度,堵塞税收的“跑、冒、滴、漏”。2005年,四方区财税部门紧密配合,全面推进社会综合治税,打造税源信息传递平台、协税护税网络平台、工作联动平台和工作保障平台,集中涉税信息,强化税收征管,促进财政增收。......
2024-01-08
1996年,我国开始进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试点。区财政局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力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促进政府采购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应监督代理机构,充分保证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024-0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