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青岛市市北区财政支出及结构变化

青岛市市北区财政支出及结构变化

【摘要】:青岛解放后,自区人民政府建政起,即行使财政支出职能,根据市财政规定的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向市财政上报支出计划,由市财政统一划拨支出各项。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地方财政支出状况略有回升。同期财政支出科目分类,新增抚恤与社会福利救济费、工商行政管理费与其他支出。期间,行政事业费支出增长减缓,成本效能指数大幅提高。同期,财政支出结构分类由10类增加为17类。

青岛解放后,自区人民政府建政起,即行使财政支出职能,根据市财政规定的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向市财政上报支出计划,由市财政统一划拨支出各项。1950年,地方财政支出科目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文教卫生支出等。20世纪60年代初,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财政支出大幅压缩。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地方财政支出状况略有回升。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方财政投入基本建设费,主要用于力保码头建设和老港区改造,投入区属企业基本建设支出较低,包括各区市政、园林、环卫建设费支出,是地方财政投入的大项,虽逐年有所增加,但投入严重不足,地方财政支持文教科卫事业支出有所下降,行政管理费开支标准和各项财经制度与管理办法陷入混乱无序,支出比例较低,且脱离财政法规制约。“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社会纳入发展轨道,财政支出状况逐年好转。

1983年,公检法支出从行政管理支出中析出,单列支出项目。1985年区财政局建立后,实行财政决算与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年度财政支出情况与下年度财政支出预算,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这一时期,随着国家相继出台增资福利政策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行政事业单位总支出中,个人部分支出逐年增加。同期财政支出科目分类,新增抚恤与社会福利救济费、工商行政管理费与其他支出。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区级财政建立之初,国家提高小学教师工资,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增加奖金和各种津贴,政策性增支因素刚性强,数量大。区财政坚持“先吃饭后办事”的原则,把压缩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压缩行政公用经费上,财政部门与区编委、区人事部门共同把关,严格控制人员编制、人员经费和消费基金增长,对办公经费实行定员、定额、代金券管理,对人员经费实行定编、定岗、人事、编委、财政共同管理,把有限的财力,集中用于事关经济发展和社区稳定的重要决策与重要领域。实施高起点,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才发展战略,离不开持续增加的财政投入,区财政增量财力中的相当部分投向于此。这一时期,文教卫生事业费增速最快,占财政支出比重最大。基本建设支出从无到有,财政投入逐渐增大。科技三项费支出投入增长之快前所未有,基数逐年放大。因实施普法教育规划和“严打”,公检法经费连年增支,增幅较高年份达50%以上。财政支出列项增至10类,即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农业开发支出、文教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城市维护费、地方财政专项支出和其他支出。

20世纪90年代,区划调整和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交互进行,各项政策性增支因素增幅较大,相继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财政补偿机制,全面启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由村集体供给的方式改为政府预算保障。财政资金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重点向“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社会保障、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这一时期,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区财政支出的普惠性和公共性明显增强,民生支出大幅增长。随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大幅度跃升,各区社会保障性支出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用于教育、文化的财政支出年均增幅均高于同期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幅。

进入21世纪,区财政紧紧抓住财政体制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应对“非典疫情突发的严峻挑战,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实施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增强政府的资金调控能力,进一步拓宽财政支出资金渠道,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持续加大支持民营经济、科技进步及落实招商引资政策的资金投入,按照公共财政的支出方向和范围,逐步向公共财政支出方向靠拢,减少不符合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资金支持,加大对教育、科技、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投入。期间,行政事业费支出增长减缓,成本效能指数大幅提高。为加强政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按高于一般行政机关一倍的支出,高标准保证政法经费支出需要。(www.chuimin.cn)

2005年至市区第二次区划调整前,区财政本着公共财政的基本理念,确立优化结构、量财办事、提高效率、促进发展的财政投向,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严控超预算支出、超范围支出,加大改善民生投入和平安建设投入,加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城区建设等领域投入,重点保障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政府实事和重点项目。海泊河改造、科技街建设、特色街建设、中央商务区建设、小港湾改造、浮山商圈建设、汽车贸易大道建设与新都心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实施,为促发展、增财源、惠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期间,支持迎办奥帆赛、残奥帆赛,突出城区环境、人居环境改善,美化亮化绿化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不利影响,落实各项财政扶持奖励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同期,财政支出结构分类由10类增加为17类。

四方机车车辆厂研制出第一台火车头(1952年10月)

2012年,“分税制”新一轮重大改革和市区部分区划调整相继展开,为新市北区壮大财源基础、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提供了新的机遇。至2014年,新市北区围绕加快建设高品质宜居幸福城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财力足额保障民生领域和政府实事等重点项目资金需求,着力推动公共财政均等化。保障棚户区改造投入,建设保障性住房,着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提升城区宜居环境;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建设;保障科技领先发展,积极扶持企业创新和技术改造,培育、涵养区域财源;围绕文化强区发展战略,支持加快推进文化市北建设;进一步支持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城区居民健康保障水平;支持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各项就业援助,扶持公共就业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为中央、省、市新的增支政策出台和民生政策进一步扩面提标提供财政保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实现融合发展。2015年,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剧增、各项减税政策全面实施、老工业企业启动搬迁以及房地产市场及其关联行业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未完成年度预算任务。尽管如此,市北区财政部门坚持惠民生、抓管理、推改革、强绩效、防风险,持续推动经济平稳发展,有力保障了民生及各项重点支出。

四方区街道大力兴办运输业(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