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区作为市财政的预算单位,市财政局根据市北区编报的财政拨款计划,按期下拨经费,区内各项经费报销标准、制度均按市财政规定办理。1988年11月,经市北区编委批准,成立市北区会计师事务所,为全民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收自支,隶属区财政局管理。同月,原市北区财政局国债服务部更名为市北区财政局第一国债服务部。同月,经区编委批准,市北区财政局增设农税农财科、企业财务科。......
2024-01-08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根据市内各区的区情实际和财政状况,台东区人民政府设立财政科,实施财政管理。市北区、四沧区不设立区财政机构。区人民政府改为区公所后,不再设立财政机构,改由区公所助理员或管理员负责辖区财政实务。1951年青岛市市区区划调整,四方与沧口分设为市区两个区。次年改设市区区公所为区人民政府,仍不设立财政机构,沿袭区办公室内设“会计室”的理财模式。“二五”初期,随着国家壮大地方经济,下放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战略部署的实施,区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规模得以扩大,台东区设立区财政局。20世纪60年代初,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压缩重工业发展规模,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台东区财政管理范围和规模相应收缩,区财政局撤销,又恢复“会计室”财政的传统管理模式。直至1984年9月前,各区未设立财政机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街办企业和乡镇企业日益壮大,区级财政量能逐步放大,建立区级财政机构提上紧迫日程。1984年后,随着我国全面实行“利改税”,财政收入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财政局相继建立。1987年青岛市实行计划单列后,各区财政局由科级单位升格为处级单位。1988年建立区级财政以后,各区区街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横向经济联合进一步扩大,各区财政管理规模和领域不断拓展,人员编制有所增加,机构设置逐步细化。随着区财政局的职能逐步提升,各区相继成立了归属区财政局的国债服务部、会计师事务所、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办公室和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办公室。为支持区街经济发展,各区组建了挂靠财政局的区经济开发投资公司。为适应区街财政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还在试点的基础上广泛建立起街道财政所。区级财政管理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
1993年,各区实施机构改革,原财政局、审计局组建为区财政审计局。次年,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发布的《关于调整青岛市行政区划的通知》精神,原市北区整体和原台东区整体,以及原四方区、原崂山区合并,成立了新行政区划的市北区(1994~2012年)。原台东区财政局随之并入,组建成立了新行政区划的市北区财政局(1994~2012年)。随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日益凸显,经市编委批准,市北区、四方区财政审计局加挂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牌子,对全区国有资产实行管理。1995年,各区财政审计局撤销,职能分别划归各区财政局、审计局。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区归属财政局的会计事务所先后改制、脱钩。1999年,取消一年一度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市北区和四方区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亦随之撤销,同时设立“监督检查办公室”,将财政监督检查纳入常态化管理。(www.chuimin.cn)
进入21世纪,市北区、四方区相继成立区会计核算中心,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推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十一五”时期,区级财源建设提上重要工作议程,市北区、四方区相继设立综合治税办公室和财源建设办公室,并撤销了局属的区经济开发投资中心。
2012年末,青岛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以原市北区、四方区的行政区域组建新的市北区。原市北区、四方区财政局随之撤销,组建成立新的市北区财政局至今。
有关青岛市市北区财政志的文章
市北区作为市财政的预算单位,市财政局根据市北区编报的财政拨款计划,按期下拨经费,区内各项经费报销标准、制度均按市财政规定办理。1988年11月,经市北区编委批准,成立市北区会计师事务所,为全民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收自支,隶属区财政局管理。同月,原市北区财政局国债服务部更名为市北区财政局第一国债服务部。同月,经区编委批准,市北区财政局增设农税农财科、企业财务科。......
2024-01-08
在第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市北区有10个项目参展,其中2项获金牌,5项获银牌,1项获铜牌。2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年内,四方区荣获国家科技局颁发的“全国科技建设示范区”称号。年内,有18家科技企业被市政府批准为青岛市民营科技企业。同年,市北区出台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2024-01-08
同时,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房地产调控力度不减等不利因素,新市北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为保持区财政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新的市北区以原市北区、原四方区年初财政支出预算,按新财政体制口径调整并进行两区合并计算后,作为新的市北区财政支出预算。年内,新市北区以保障民生为重点,不断优化支出结构。......
2024-01-08
区级财政预算编制,一是收入预算的编制,二是支出预算的编制,三是安排财政收支预算时坚持留有余地。是年起,城市维护费等市专项拨款的预算安排,由专款列入区级预算,按新的办法包干使用,加之年内国家拟出台的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故试行“分税制”第一年的预算编制难度较大。年度财政预算编制,按照市财政工作会议的要求,暂比照上年度实际完成水平并保持适度增长比例来确定。......
2024-01-08
1988年,是建立区级财政的第一年,按照新的财政体制,各区年初的财政支出预算,以市与区确定的分成比例和增长分成比例来安排,加之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大及历年拖欠支出的积淀,各区年度财政支出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四方区财政支出为917.5万元,比上年增加440.4万元,提高92.31%。是年,台东区财政支出938万元,比上年增长21.8%。市北区财政支出为1497.4万元,比上年增长28%。四方区财政支出完成1230.2万元,占年度支出预算的99%。......
2024-01-08
按照“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市北区、四方区、台东区分别以由市代管和区财政机构自行管理的方式,在市财政规定的支出范围内和下达的支出指标内,安排辖区财政支出。四方区完成财政支出5628848元,其中行政费支出743819元,公检司经费支出139458元,优抚和社会福利费支出443647元,文教卫生经费支出2485161元,城市维护费支出1649502元,肉价补贴支出127269元。市北区完成全年财政总支出5964620元,占年度预算指标的123.54%,增加支出1136620元。全年财政支出618.2万元。......
2024-01-08
“文化大革命”期间,控购管理被迫中断。市、区相继建立了控购管理机构,实行“计划管理,限额控制,凭证购买,定点供应,专项审批”的管理办法。同年在全市开展了控购大检查。同年控购检查同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结合进行,共查出违控单位13个,违控金额10480元,并按违反控购政策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年内专项控制商品审批25.38万元,占计划25万元的101.54%,通过对社控和专控指标的严格管理,把控购开支水平控制在指标范围之内。......
2024-0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