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医学影像解剖图谱:内脏神经系统

医学影像解剖图谱:内脏神经系统

【摘要】:周围部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故名内脏神经。检索关键词内脏神经系统。副交感节前、节后纤维的联系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1.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内脏运动神经,常共同支配一个器官,形成对内脏器官的双重神经支配。

内脏神经系统(visceral nervous system)

1.内脏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分布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周围部主要分布于内脏、血管、平滑肌和腺体,故名内脏神经。

2.内脏神经和躯体神经一样,按照纤维的性质,可分为感觉和运动纤维两种纤维成分。

3.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通常不受人的意志的控制,是不随意的,故又有人称之为自主神经系统;又因它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的运动,所以也称之为植物神经系统。这两个名词都指的是内脏运动神经,并不包括内脏感觉神经。

4.内脏感觉神经如同躯体感觉神经,其初级感觉神经元也位于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内,周围支则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的内感觉器,把感受到的刺激传递至各级中枢,也可到达大脑皮质。

见图12-3、图12-4。

检索关键

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神经的区别

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

1.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T1~L3节段的灰质侧柱的中间外侧核。

2.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自外侧核的细胞。

3.交感神经的周围部包括交感干、交感神经节,以及由节发出的分支和交感神经丛等,根据交感神经节所在位置不同,又可分为椎旁节和椎前节。

检索关键词

交感神经、椎旁神经节、椎前神经节。

椎旁神经节(paravertebral ganglia)

1.椎旁神经节即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借节间支连成左右两条交感干。

2.两侧交感干沿脊柱两侧走行,上至颅底;下至尾骨,于尾骨的前面两干合并。交感干全长可分为颈、胸、腰、骶、尾5部。每侧有19~24个交感干的交感神经节,其中颈部有3~4个,胸部10~12个,腰部4个,骶部2~3个,尾部两侧合成1个奇节。

3.交感干神经节由多级神经元组成,大小不等,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即起自这些细胞,余部则起自椎前神经节。

检索关键词

椎旁神经节、交感神经节、节间支、交感干。

椎前神经节(prevertebral ganglia)

1.椎前神经节呈不规则的节状团块,位于脊柱前方,腹主动脉脏支的根部,故称椎前节。

2.椎前节包括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及主动脉肾神经节等。

检索关键词

椎前神经节、椎前节、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

交通支(communicating branches)

1.每个交感干神经节与相应的脊神经之间都有交通支相连,分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两种。

2.白交通支主要由有髓鞘的节前纤维组成,呈白色,故称白交通支;节前神经元的胞体仅存在于脊髓T1~T12和L1~L3节段的脊髓侧角,白交通支也只存在于T1~L3各脊神经的前支与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之间。

3.灰交通支连于交感干与31对脊神经前支之间,由交感干神经节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多无髓鞘,色灰暗,故称灰交通支。

检索关键词

交通支、白交通支、灰交通支。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三种去向

1.随白交通支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

2.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节。

3.穿过椎旁节,不换元,而在椎前节换元。

检索关键词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三种去向

1.经灰交通支返回31对脊神经,随之分布至头颈、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2.随动脉到达所支配的器官

3.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发支到脏器。

检索关键词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

1.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脑神经核和脊髓骶部第2~4节段灰质的骶副交感核,由这些核的细胞发出的纤维即节前纤维。

2.周围部的副交感神经节,位于器官的周围或器官的壁内,称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节内的细胞即为后神经元,位于颅部的副交感神经节较大,肉眼可见,有睫状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腭翼神经节和耳神经节等。

3.颅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即在这些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然后发出节后纤维随相应脑神经到达所支配的器官。

4.节内并有交感神经及感觉神经纤维通过(不交换神经元),分别称为交感根及感觉根。

见图12-26。

检索关键词

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节前、节后纤维的联系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1.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内脏运动神经,常共同支配一个器官,形成对内脏器官的双重神经支配。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神经来源、形态结构、分布范围和功能上有明显的区别。

检索关键词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内脏神经丛

1.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在到达所支配的脏器的过程中,常互相交织共同构成内脏神经丛(自主神经丛或植物神经丛)。

2.内脏神经丛主要攀附于头、颈部和胸、腹腔内动脉的周围,或分布于脏器附近和器官之内。

3.除颈内动脉丛、颈外动脉丛、锁骨下动脉丛和椎动脉丛等没有副交感神经参加外,其余的内脏神经丛均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另外,在这些丛内也有内脏感觉纤维。

4.由内脏神经丛发出分支,分布于胸、腹及盆腔的内脏器官。

检索关键词

内脏神经丛。

心丛(cardiac plexus)

1.心丛由两侧交感干的颈上、中、下神经节和1~4或5胸神经节发出的心支以及迷走神经的心支共同组成。

2.心丛又可分为心浅丛和心深丛,浅丛位于主动脉弓下方右肺动脉前方,深丛位于主动脉弓和气管叉之间。

3.心丛内有心神经节(副交感节),来自迷走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在此交换神经元。心丛的分支组成心房丛和左、右冠状动脉丛,随动脉分支分布于心肌

检索关键词

心丛。

肺丛(pulmonary plexus)

1.肺丛位于肺根的前、后方,与心丛相互连续,心内亦有小的神经节为迷走神经节后神经元。

2.肺丛由迷走神经的支气管支和交感干的2~5胸神经节的分支组成,也有心丛的分支加入,其分支随支气管和肺血管的分支入肺。

检索关键词

肺丛。

腹腔丛(celiac plexus)

1.腹腔丛是最大的内脏神经丛,位于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

2.腹腔丛内主要含有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等。此丛由来自两侧的胸交感干的内脏大、小神经的交感节前纤维在丛内神经节交换神经元,来自迷走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则到所分布的器官附近或肠管壁内交换神经元。

3.腹腔丛及丛内神经节发出的分支伴动脉的分支分布,可分为许多副丛,如肝丛、胃丛、脾丛、肾丛以及肠系膜上丛等,各副丛则分别沿同名血管分支到达各脏器。

检索关键词

腹腔丛。

腹主动脉丛(abdominal aortic plexus)

1.腹主动脉丛位于腹主动脉前面及两侧,是腹腔丛在腹主动脉表面向下延续部分,接受第1~2腰交感神经节的分支。

2.腹主动脉丛分出肠系膜下丛,沿同名动脉分支分布于结肠左曲至直肠上段的肠管。

3.腹主动脉丛的一部分纤维下行盆腔,参加腹下丛的组成;另一部分纤维沿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组成与动脉同名的神经丛,随动脉分布于下肢血管、汗腺、竖毛肌。

检索关键词

腹主动脉丛。

腹下丛(hypogastric plexus)

1.腹下丛分为上腹下丛和下腹下丛。

2.上腹下丛位于第5腰椎体前面、腹主动脉末端及两髂总动脉之间,是腹主动脉丛向下的延续部分,从两侧接受下位两腰神经节发出的腰内脏神经,在肠系膜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检索关键词

腹下丛、上腹下丛。

盆丛(pelvic plexus)

1.盆丛即下腹下丛,由上腹下丛延续到直肠两侧,并接受骶部交感干的节后纤维和第2~4骶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2.盆丛伴随髂内动脉的分支组成直肠丛、精索丛、输尿管丛、膀胱丛、前列腺丛、子宫阴道丛等,随动脉分支分布于盆腔各脏器。

检索关键词

盆丛、下腹下丛。

牵涉性痛(refered pain)

1.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这种现象称为牵涉性痛。

2.临床上将内脏患病时体表发生感觉过敏以及骨骼肌反射性僵硬和血管运动、汗腺分泌等障碍的部位称为海德带(Head zones)。该带有助于内脏疾病的定位诊断。

3.牵涉性痛有时发生在患病内脏邻近的皮肤区,有时发生在距患病内脏较远的皮肤区。

见图12-45、图12-46。

检索关键词

牵涉性痛。

牵涉性痛内脏器官与脊髓节段的关系

视觉传导通路(visual pathway)

1.视觉传导通路包括三级神经元。

2.眼球视网膜神经部最外层的视锥细胞和视干细胞为光感受器细胞,中层的双极细胞为第1级神经元,最内层的节细胞为第2级神经元,其轴突在视神经盘处集合视神经。

3.视神经经视神经管入颅腔,形成视交叉后,延为视束。

4.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交叉后加入对侧视束;来自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进入同侧视束。视束绕过大脑脚向后,主要终止于外侧膝状体。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外侧膝状体内,由外侧膝状体核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端脑距状沟上下的视区皮质,产生视觉。

检索关键词

视觉传导通路。

听觉传导通路(auditory pathway)

1.第1级神经元为蜗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的螺旋器;中枢突组成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一道,在延髓和脑桥交界处入脑,止于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www.chuimin.cn)

2.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发出的纤维大部分在脑桥内形成斜方体并交叉至对侧,至上橄榄核外侧折向上行,称为外侧丘系。外侧丘系的纤维经中脑被盖的背外侧部大多数止于下丘。

3.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下丘,其纤维经下丘臂止于内侧膝状体。第4级神经元胞体在内侧膝状体,发出纤维组成听辐射经内囊后肢,止于大脑皮质的听区颞横回。

检索关键词

听觉传导通路。

平衡觉传导通路(equilibrium pathway)

1.平衡觉传导通路的第1级神经元是前庭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半规管的壶腹嵴及前庭内的球囊斑和椭圆囊斑;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与蜗神经一道经延髓和脑桥交界处入脑,止于前庭神经核群。

2.由前庭神经核群发出的第2级纤维向大脑皮质的投射径路尚不清,可能是在背侧丘脑的腹后核换神经元,再投射到颞上回前方的大脑皮质。

3.由前庭神经核群发出纤维至中线两侧组成内侧纵束,其中,上升的纤维止于动眼、滑车和展神经核,完成眼肌前庭反射;下降的纤维至副神经脊髓核和上段颈髓前角细胞,完成转眼、转头的协调运动。

检索关键词

平衡觉传导通路。

锥体系(pyramidal system)

1.锥体系的上运动神经元由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他类型的锥体细胞以及位于额、顶叶部分区域的锥体细胞组成。

2.神经元的轴突共同组成锥体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束称皮质脊髓束;止于脑干内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的纤维束称皮质核束。

检索关键词

锥体系、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corticospinal tract)

1.皮质脊髓束由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半部等处皮质的锥体细胞轴突集中而成,下行经内囊后肢的前部、大脑脚底中3/5的外侧部和脑桥基底部至延髓锥体。

2.在锥体下端,75%~90%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继续于对侧脊髓侧索内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此束沿途发出侧支,逐节终止于前角细胞,主要支配四肢肌。

3.在脊髓锥体交叉,皮质脊髓束中小部分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脊髓前索内下行,称皮质脊髓前束,该束仅达上胸节,并经白质前连合逐节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运动。

4.皮质脊髓前束中有一部分纤维始终不交叉而止于同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主要支配躯干肌。

5.一侧皮质脊髓束在锥体交叉前损伤,主要引起对侧肢体瘫痪,躯干肌运动不受明显影响;在锥体交叉后受损,主要引起同侧肢体瘫痪。

见图12-41、图12-42。

检索关键词

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核束(corticonuclear tract)

1.皮质核束主要由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而成,下行经内囊膝至大脑脚底中3/5的内侧部,由此向下陆续分出纤维,大部分终止于双侧脑神经运动核。小部分纤维完全交叉到对侧,终止于面神经核支配面下部肌的神经元细胞群和舌下神经核,二者发出的纤维分别支配对侧面下部的面肌和舌肌。

2.除支配面下部肌的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单侧(对侧)皮质核束支配外,其他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的纤维。

3.一侧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可产生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和对侧舌肌瘫痪,表现为病灶对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低垂并向病灶侧偏斜,流涎,不能做鼓腮、露齿等动作,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对侧,为核上瘫。

4.一侧面神经核的神经元受损,可致病灶侧所有的面肌瘫痪,表现为额横纹消失,眼不能闭,口角下垂,鼻唇沟消失等。

5.一侧舌下神经核的神经元受损,可致病灶侧全部舌肌瘫痪,表现为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侧。

6.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的神经元受损,均为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统称为核下瘫。

检索关键词

皮质核束、核上瘫、核下瘫。

神经系统的化学通路

1.神经系统各种活动的本质是化学物质的传递,突触是神经传导通路的关键部位,绝大多数是化学性的。

2.化学通路传递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有胆碱能通路、胺能通路(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肾上腺能通路、多巴胺能通路和5-羟色胺能通路)、氨基酸能通路和肽能通路。

胆碱能通路(cholinergic pathway)

1.胆碱能通路以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

2.乙酰胆碱在神经元胞体内合成,经轴浆运输至末梢,储存于突触囊泡,释放后作用于靶细胞。通路的分布十分广泛。

3.胆碱能通路的分布主要有:运动传导路的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控制随意运动;脑干网状结构非特异性上行激动系统;脊髓后角到背侧丘脑再到大脑皮质的特异性感觉投射;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副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司内脏活动。

图12-1 1.嗅神经;2.视神经;3.动眼神经;4.滑车神经;5.展神经;6.三叉神经;7.面神经;8.前庭蜗(位听)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

图12-2 1.后根;2.躯体传入纤维(本体感觉); 3.躯体传入纤维(触觉);4.躯体传入纤维(痛觉);5.内脏传入纤维;6.内脏传出纤维;7.躯体传出纤维;8.肌梭;9.皮;10.骨骼肌;11.运动终板;12.动脉;13.胃; 14.腹腔神经节;15.前根;16.交感干神经节;17.前支; 18.白交通支;19.灰交通支;20.前根;21.后支;22.后根;23.脊神经节

图12-3 1.中脑;2.脑桥;3.延髓;4.第一颈神经; 5.灰交通支;6.白交通支;7.第1胸神经;8.汗腺;9.周围血管;10.立毛肌;11.骨骼肌;12.颅内血管;13.眼球;14.泪腺;15.腮腺;16.下颌下腺;17.舌下腺; 18.头部表面血管;19.喉;20.气管;21.支气管;22.心; 23.胃;24.肝;25.胆囊;26.胆总管;27.胰;28.肾上腺; 29.肾;30.腹部血管;31.肠;32.膀胱;33.男性外生殖器

图12-4 1.动眼神经;2.岩大神经;3.翼管神经; 4.睫状神经节;5.睫状短神经;6.泪腺神经;7.泪腺; 8.颧神经;9.翼腭神经节;10.鼻后上外侧支;11.腭大神经;12.腮腺;13.下颌下神经节;14.下颌下腺;15.舌神经;16.颈内动脉丛;17.鼓索;18.耳神经节;19.颈上神经节;20.颈内动脉神经;21.鼓室丛;22.膝神经节;23.舌咽神经;24.下(尾侧)泌涎核;25.面神经;26.上(颅侧)泌涎核;27.三叉神经;28.动眼神经副核;29.三叉神经节

图12-5 1.眼神经;2.上颌神经;3.下颌神经;4.颈横神经;5.枕大神经;6.枕小神经;7.耳大神经;8.3-5颈神经后支

图12-6 1.垂体;2.嗅三角;3.灰结节;4.乳头体; 5.大脑脚;6.滑车神经;7.面神经;8.前庭蜗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橄榄;13.小脑; 14.嗅球;15.嗅束;16.视神经;17.前穿质;18.视束; 19.动眼神经;20.三叉神经;21.脑桥;22.展神经;23.舌下神经;24.锥体;25.锥体交叉

图12-7 1.动眼神经;2.动眼神经副核;3.动眼神经核;4.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运动根;6.三叉神经运动核;7.展神经核;8.面神经核;9.面神经;10.上泌涎核;11.下泌涎核;12.舌咽神经;13.迷走神经;14.舌下神经核;15.疑核;16.迷走神经背核;17.副神经; 18.滑车神经核;19.三叉神经中脑核;20.三叉神经脑桥核;21.三叉神经感觉根;22.三叉神经中脑束;23.前庭神经核;24.蜗神经核;25.面神经;26.前庭蜗神经; 27.舌咽神经;28.迷走神经;29.孤束核;30.三叉神经脊束核;31.副神经核

图12-8 1.动眼神经;2.滑车神经;3.面神经核; 4.三叉神经;5.前庭蜗神经;6.面神经;7.舌咽神经; 8.展神经;9.迷走神经;10.舌下神经;11.副神经; 12.疑核;13.动眼神经副核;14.动眼神经核;15.滑车神经核;16.三叉神经中脑核;17.三叉神经运动核;18.三叉神经脑桥核;19.展神经核;20.前庭神经核;21.蜗神经核;22.上泌涎核;23.下泌涎核;24.迷走神经背核;25.舌下神经核;26.孤束核;27.三叉神经脊束核; 28.副神经核

图12-9 面神经在面部的分布。1.枕支;2.耳支;3.耳后神经;4.二腹肌支;5.茎突舌骨肌支;6.颞支;7.颧支;8.腮腺丛;9.颊支;10.腮腺;11.下颌缘支;12.颈支

图12-10 1.颞支;2.耳颞神经;3.枕大神经;4.枕小神经;5.面神经;6.副神经;7.腮腺深部;8.耳大神经;9.颈支;10.斜方肌;11.颈横神经;12.胸锁乳头肌; 13.颈阔肌;14.下颌缘支;15.颊支;16.颏神经;17.颊肌;18.颧支;19.眶下神经;20.眶上神经

图12-11 1.眶上动脉神经;2.颧支;3.颞支;4.帽状腱膜;5.顶支;6.额支;7.耳颞神经;8.颞浅动脉;9.面横动脉;10.面神经;11.腮腺;12.枕动脉;13.枕大神经;14.枕额肌枕腹;15.咬肌;16.颈支;17.二腹肌后腹;18.枕小神经;19.耳大神经;20.颈内动脉;21.颈横神经;22.副神经;23.锁骨上神经;24.浅支;25.斜方肌;26.中斜角肌;27.颈横动脉;28.肩胛舌骨肌下腹;29.臂丛;30.锁骨下动脉;31.前斜角肌;32.肩胛上动脉;33.胸锁乳突肌;34.胸骨舌骨肌;35.肩胛舌骨肌上腹;36.颈外动脉; 37.甲状舌骨肌;38.甲状腺上动脉;39.喉上动脉;40.舌动脉;41.茎突舌骨肌;42.舌骨舌肌;43.下颌舌骨肌; 44.二腹肌前腹;45.下颌缘支;46.面动脉;47.降下唇肌;48.颊支;49.颧大肌;50.口轮匝肌; 51.上唇动脉; 52.颧小肌;53.提上唇肌;54.提上唇鼻翼肌;55.内眦动脉;56.眼轮匝肌;57.滑车上动脉神经;58.枕额肌额腹

图12-12 1.帽状腱膜;2.耳颞神经;3.颞浅动脉; 4.脑膜中动脉;5.枕额肌枕腹;6.枕大神经;7.枕动脉;8.上颌动脉;9.耳后动脉;10.茎突舌肌;11.颈内动脉;12.颈外动脉;13.肩胛提肌;14.副神经;15.后斜角肌;16.斜方肌;17.颈横动脉;18.中斜角肌;19.臂丛; 20.锁骨下动脉;21.浅支;22.前斜角肌;23.膈神经; 24.肩胛上动脉;25.甲状颈干;26.甲状腺下动脉;27.颈升动脉;28.甲状腺;29.迷走神经;30.颈襻;31.甲状腺上动脉;32.喉上动脉;33.喉上神经;34.舌动脉;35.面动脉;36.舌下神经;37.下颌下神经节;38.下颌舌骨肌;39.二腹肌前腹;40.下颌舌骨肌神经;41.下唇动脉;42.下牙槽动脉;43.颊肌;44.上唇动脉;45.舌神经;46.颊动脉神经;47.翼外肌;48.上牙槽后动脉;49.枕额肌额腹;50.颞深动脉

图12-13 1.颞浅动脉;2.颞深神经;3.耳颞神经; 4.咬肌神经;5.下牙槽神经;6.下颌舌骨肌神经;7.舌神经;8.颏神经;9.颊肌;10.颊神经;11.眶下神经;12.上颌动脉;13.滑车下神经;14.滑车上神经;15.眶上神经

图12-14 1.眼神经;2.上颌神经;3.三叉神经;4.三叉神经节;5.下颌神经;6.面神经;7.鼓索;8.耳颞神经;9.脑膜中动脉;10.上颌动脉;11.下牙槽动脉;12.下牙槽神经; 13.下颌舌骨肌神经;14.舌下神经;15.舌神经;16.下颌下神经节;17.下颌下腺管;18.颊神经;19.颏神经;20.上牙槽后支;21.翼腭神经节;22.上牙槽中支;23.上牙槽前支;24.眶下神经;25.睫状神经节;26.鼻睫神经;27.泪腺神经;28.额神经;29.滑车上神经;30.眶上神经

图12-15 1.嗅球;2.嗅神经;3.筛前神经;4.鼻后上外侧支;5.翼腭神经节;6.鼻后下支;7.鼻腭神经;8.腭大神经;9.舌神经;10.下颌舌骨肌神经;11.腭小神经; 12.腭帆张肌;13.翼内肌神经;14.下牙槽神经;15.耳神经节;16.脑膜中动脉;17.耳颞神经;18.鼓索;19.岩小神经;20.面神经;21.岩大神经;22.三叉神经节;23.上颌神经

图12-16 1.节细胞;2.无长突细胞;3.水平细胞; 4.双极细胞;5.视杆细胞;6.视锥细胞;7.颞侧视网膜; 8.睫状神经节;9.视神经;10.视交叉;11.视束;12.动眼神经副核;13.顶盖前区;14.视辐射;15.外侧膝状体; 16.鼻侧视网膜

图12-17 1.动眼神经上支;2.额神经;3.泪腺神经;4.眼动脉;5.眼神经;6.动眼神经;7.展神经;8.滑车神经;9.三叉神经;10.动眼神经下支;11.翼腭神经节;12.交感根;13.动眼(副交感)根;14.上牙槽后支; 15.睫状神经节;16.眶下神经;17.上牙槽前支;18.上牙槽中支;19.睫状短神经;20.下斜肌;21.上直肌;22.滑车上神经;23.眶上神经;24.提上脸肌;25.睫状长神经; 26.鼻睫神经

图12-18 1.滑车上神经;2.滑车下神经;3.筛前神经;4.筛窦;5.内直肌;6.上斜肌;7.筛后神经;8.鼻睫神经;9.提上睑肌;10.眼动脉;11.视神经;12.海绵间窦;13.垂体;14.颈内动脉;15.基底丛;16.海绵窦;17.展神经;18.三叉神经;19.硬脑膜;20.滑车神经;21.动眼神经;22.眼神经;23.上直肌;24.睫状神经节;25.眼上静脉;26.额神经;27.泪腺神经;28.睫状短神经;29.眶上神经;30.泪腺;31.上直肌;32.提上睑肌;33.睫状长神经

图12-19 1.滑车上神经;2.滑车下神经;3.鼻睫神经;4.滑车神经;5.视神经;6.动眼神经;7.眶上神经; 8.额神经;9.泪腺神经;10.颧神经;11.眼神经;12.上颌神经;13.翼腭神经节;14.下颌神经;15.三叉神经节; 16.脑膜支

图12-20 1.额神经;2.睫状短神经;3.动眼神经上支;4.睫状神经节;5.视神经;6.鼻睫神经;7.动眼神经;8.展神经;9.三叉神经节;10.下颌神经;11.上颌神经;12.眼神经;13.翼腭神经节;14.外直肌;15.动眼神经下斜肌支;16.下斜肌;17.外直肌;18.眶上神经

图12-21 1.腮腺;2.枕小神经;3.耳大神经;4.颈外静脉;5.颈深筋膜椎前层;6.斜方肌;7.锁骨上神经; 8.胸锁乳头肌;9.颈深筋膜气管前层;10.颈深筋膜浅层; 11.下颌下腺;12.颈阔肌

图12-22 1.舌咽神经;2.舌下神经;3.副神经;4.迷走神经;5.第2颈神经前支;6.枕小神经;7.肩胛提肌; 8.舌下神经上根;9.后斜角肌;10.中斜角肌;11.前斜角肌;12.颈升动脉;13.浅支;14.颈横动脉;15.肩胛上动脉;16.锁骨下动脉;17.膈神经;18.胸廓内动脉;19.甲状颈干;20.椎动脉;21.甲状腺下动脉;22.迷走神经;23.胸骨甲状肌;24.颈襻;25.胸骨舌骨肌;26.肩胛舌肌骨上腹;27.喉上神经外支;28.甲状腺上动脉;29.甲状舌骨肌;30.喉上神经内支;31.舌动脉;32.舌骨舌肌;33.茎突舌骨肌;34.茎突舌肌;35.舌神经;36.下颌神经

图12-23 1.甲状舌骨膜;2.颈总动脉;3.环甲肌; 4.甲状腺;5.锁骨下动脉;6.右喉返神经;7.左喉返神经; 8.左喉返神经;9.迷走神经;10.膈神经;11.喉上神经外支;12.喉上神经内支

图12-24 1.甲状腺锥状叶;2.喉上神经;3.迷走神经;4.颈丛;5.膈神经;6.甲状腺下动脉;7.颈升动脉;8.颈横动脉;9.臂丛;10.颈中神经节;11.副膈神经;12.颈胸神经节;13.锁骨下襻;14.喉返神经;15.甲状腺下静脉; 16.主动脉弓;17.膈神经;18.左头臂静脉;19.喉下神经; 20.锁骨下动静脉;21.胸导管;22.甲状腺中静脉;23.迷走神经;24.甲状腺;25.环甲肌;26.颈内静脉;27.胸骨甲状肌;28.颈总动脉;29.甲状腺上动静脉;30.甲状舌骨肌

图12-25 1.舌咽神经;2.副神经;3.迷走神经;4.舌下神经;5.颈动脉窦支;6.上根;7.颈襻

图12-26 1.三叉神经;2.上颌神经;3.泪腺;4.颧神经;5.翼腭神经节;6.鼻腺;7.耳神经节;8.鼓索;9.舌神经;10.舌下腺;11.下颌下腺;12.下颌下神经节;13.腮腺;14.舌咽神经;15.面神经;16.下泌涎核;17.上泌涎核;18.岩小神经;19.岩大神经

图12-27 1.迷走神经背核;2.孤束核;3.网状结构(心血管中枢);4.迷走神经;5.颈上神经节;6.颈中神经节;7.颈胸神经节;8.颈上心神经;9.颈中心神经;10.颈下心神经;11.胸心神经;12.颈上心支;13.颈下心支; 14.交感纤维;15.内脏传入纤维(传导痛觉);16.颈动脉窦支;17.副交感纤维;18.内脏传入纤维;19.网状脊髓束; 20.迷走神经;21.舌咽神经;22.下神经节

图12-28 1.迷走神经背核;2.孤束核;3.网状结构; 4.脊髓(颈段);5.脊髓(胸段);6.颈胸(星状)神经节;7.副交感纤维;8.胸神经节;9.交感纤维;10.肺丛;11.膈神经;12.肋间神经;13.内脏传入纤维;14.副交感纤维; 15.迷走神经;16.下神经节;17.颈动脉小球;18.舌咽神经;19.下神经节;20.延髓;21.网状结构(呼吸调节中枢);22.脑桥

图12-29 1.甲状腺下动脉;2.甲状颈干;3.臂丛; 4.锁骨下动脉;5.肋间最上动脉;6.交感干;7.肋间外肌; 8.交通支;9.肋间后动脉;10.奇静脉;11.肋间神经; 12.内脏大神经;13.内脏小神经;14.前斜角肌;15.椎动脉;16.胸廓内动脉;17.左颈总动脉;18.主动脉弓;19.支气管支;20.肋间内肌;21.食管支;22.胸主动脉;23.胸导管;24.膈;25.腹主动脉

图12-30 1.臂丛;2.交感干;3.右迷走神经;4.交通支;5.右主支气管;6.肋间后动脉;7.肋间神经;8.奇静脉;9.胸导管;10.内脏大神经;11.膈;12.食管;13.右肺静脉;14.心包;15.支气管肺门淋巴结;16.右肺动脉; 17.膈神经;18.心包膈动脉;19.上腔静脉;20.锁骨下静脉;21.锁骨下动脉;22.颈内静脉

图12-31 1.颈总动脉;2.迷走神经;3.喉返神经; 4.左肺动脉;5.膈神经;6.心包膈动脉;7.左肺静脉; 8.心包;9.食管;10.纵隔后淋巴结;11.膈;12.内脏大神经;13.胸主动脉;14.半奇静脉;15.食管支;16.交感干神经节;17.左主支气管;18.支气管支;19.肋间后动脉; 20.交感干;21.胸导管;22.锁骨下动脉;23.食管;24.肋间神经

图12-32 1.竖脊肌;2.交通支;3.奇静脉;4.肋间后静脉;5.肋间神经;6.肋间外肌;7.肋间神经;8.肋间内肌;9.肋间外膜;10.肋间外肌;11.肋骨;12.交感干神经节;13.肋间内肌;14.肋间内膜

图12-33 1.肋间神经;2.肋下神经;3.髂腹下神经;4.髂腹股沟神经;5.乳头;6.脐

图12-34 1.迷走神经下神经节;2.副神经;3.胸锁乳突肌;4.副神经;5.颈动脉窦支;6.迷走神经;7.斜方肌;8.颈心支;9.喉返神经;10.食管;11.心丛;12.右主支气管;13.食管丛;14.胸主动脉;15.迷走神经前干; 16.迷走神经后干;17.腹腔丛;18.胃;19.胃前支;20.肝左叶;21.心;22.肺动脉干;23.头臂干;24.环甲肌;25.喉上神经外支;26.喉上神经内支;27.喉上神经;28.茎突咽肌;29.舌咽神经

图12-35 1.肋下神经;2.第1腰神经;3.第2腰神经;4.髂腹下神经;5.第3腰神经;6.第4腰神经;7.髂腹股沟神经;8.第5腰神经;9.股外侧皮神经;10.股神经; 11.闭孔神经;12.生殖股神经;13.前皮支;14.腹外斜肌腱膜;15.腰骶干;16.股支;17.生殖支;18.生殖股神经; 19.股外侧皮神经;20.交通支;21.生殖股神经;22.髂腹股沟神经;23.髂腹下神经;24.肋下神经;25.交感干

图12-36 1.肋下神经;2.髂腹下神经;3.髂腹股沟神经;4.生殖股神经;5.股外侧皮神经;6.股神经;7.坐骨神经;8.阴部神经;9.骶丛;10.腰骶干;11.闭孔神经;12.腰丛

图12-37 1.输尿管;2.睾丸动静脉;3.髂外动静脉;4.脐动脉;5.腹壁下动脉;6.闭孔神经;7.闭孔动脉;8.膀胱上动脉;9.输精管;10膀胱;11.耻骨联合; 12.阴茎头;13.阴囊中隔;14.肛门外括约肌;15.前列腺;16.直肠;17.输精管壶腹;18.直肠下动脉;19.阴部内动脉;20.臀下动脉;21.膀胱下动脉;22.第一骶神经前支;23.臀上动脉;24.骶外侧动脉;25.骶正中动脉;26.髂腰动脉;27.髂内动脉

图12-38 1.髂内动脉;2.卵巢动静脉;3.髂外动静脉;4.脐动脉;5.闭孔神经;6.闭孔动脉;7.膀胱上动脉;8.子宫圆韧带;9.卵巢;10.输卵管;11.子宫动脉; 12.子宫;13.女尿道;14.阴道;15.小阴唇;16.肛门外括约肌;17.直肠子宫陷凹;18.直肠;19.输尿管;20.阴道动脉;21.子宫动脉;22.直肠下动脉;23.阴部内动脉; 24.臀下动脉;25.臀上动脉;26.骶外侧动脉;27.骶正中动脉;28.髂腰动脉

图12-39 1.阴囊;2.球海绵体肌;3.坐骨海绵体肌;4.会阴浅筋膜;5.尿生殖膈下筋膜;6.会阴浅横肌; 7.臀大肌;8.肛门外括约肌;9.肛提肌;10.尾骨;11.肛神经;12.肛动脉;13.骶结节韧带;14.阴部神经;15.阴部内动脉;16.会阴神经;17.会阴动脉;18.阴茎背神经;19.阴茎深动脉;20.尿生殖膈上筋膜;21.会阴深横肌;22.阴囊后文;23.阴囊后神经

图12-40 1.坐骨海绵体肌;2.球海绵体肌;3.小阴唇;4.阴道口;5.阴唇后支;6.阴唇后神经;7.尿生殖膈下筋膜;8.坐骨结节;9.会阴浅横肌;10.会阴浅筋膜; 11.肛门外括约肌;12.肛提肌;13.臀大肌;14.肛神经; 15.肛动脉;16.阴部内动脉;17.阴部神经;18.会阴动脉;19.前庭大腺;20.会阴深横肌;21.阴蒂背神经;22.阴蒂深动脉;23.尿生殖膈上筋膜;24.前庭球;25.尿道外口;26.阴蒂

图12-41 1.背侧丘脑;2.内囊;3.豆状核;4.中脑; 5.三叉神经脑桥核;6.三叉神经脊束核;7.三叉神经脊束;8.脊髓;9.延髓;10.延髓;11.脑桥;12.内侧丘系; 13.三叉丘系;14.腹后内侧核;15.中央后回

图12-42 1.大脑脚;2.小脑中脚;3.小脑皮质;4.小脑上脚;5.齿状核;6.小脑下脚;7.脊髓小脑前束;8.脊髓小脑后束;9.脊神经节;10.脊髓;11.脊髓;12.延髓;13.脑桥

图12-43 1.脊神经;2.灰交通支;3.立毛肌;4.皮; 5.血管;6.汗腺;7.节后纤维(交感神经);8.白交通支; 9.交感干神经节;10.节前纤维(交感神经);11.腹腔神经节;12.节后纤维(交感神经);13.内脏传入纤维;14.结肠; 15.脊髓(胸段);16.后根;17.脊神经节

图12-44 1.膈;2.内脏大神经;3.内脏小神经;4.肾上腺;5.腹腔丛;6.肾动脉;7.主动脉肾神经节;8.腹主动脉丛;9.输尿管;10.腰神经节;11.交通支;12.骶神经节;13.骶丛;14.盆内脏神经;15.盆丛;16.膀胱丛;17.膀胱;18.直肠丛;19.直肠;20.腰大肌;21.上腹下丛;22.肠系膜下动脉;23.肠系膜下丛;24.肾丛;25.肾;26.腹主动脉;27.肠系膜上丛;28肠系膜上动脉;29.迷走神经后干;30.胃;31.迷走神经前干

图12-45 1.皮区;2.皮肤传入纤维;3.胶状质; 4.脊髓丘脑侧束;5.颈(4);6.内脏传入纤维

图12-46 1.皮肤传入纤维;2.脊髓丘脑侧束;3.胸段(1-5);4.胶状质;5.内脏传入纤维;6.皮区

图12-47 1.腹下神经节;2.内脏传入纤维;3.内脏传入纤维;4.内脏传出纤维(交感神经);5.膀胱括约肌;6.尿道括约肌;7.阴部神经;8.内脏传出纤维(副交感神经);9.骶2-4;10.胸11-腰2

图12-48 1.前角;2.运动纤维;3.感觉纤维

图12-49 1.三角肌;2.喙肱肌;3.肱二头肌短头;4.肱二头肌长头;5.正中神经;6.肱二头肌;7.肱动脉;8.肱肌;9.前臂外側皮神经;10.肱二头肌腱膜; 11.肱二头肌腱;12.肱桡肌;13.尺侧下副动脉;14.肱三头肌内侧头;15.尺侧上副动脉;16.肱三头肌长头; 17.前臂内侧皮神经;18.尺神经;19.臂内侧皮神经; 20.胸大肌

图12-50 1.肱二头肌短头;2.三角肌;3.胸大肌; 4.喙肱肌;5.肱二头肌长头;6.肌皮神经;7.肱动脉; 8.正中神经;9.肱二头肌;10.肱肌;11.肱动脉;12.尺侧下副动脉;13.臂内侧肌间隔;14.尺侧上副动脉;15.肱三头肌内侧头;16.前臂内侧皮神经;17.肱三头肌长头; 18.尺神经;19.臂内侧皮神经;20.胸小肌;21.旋肱前、后动脉;22.肌皮神经

图12-51 1.锁骨上神经;2.臂外侧上皮神经; 3.臂外侧下皮神经;4.头静脉;5.前臂外侧皮神经; 6.肘正中静脉;7.副头静脉;8.前臂正中静脉;9.桡神经浅支;10.指掌侧固有神经;11.正中神经掌支;12.尺神经掌支;13.贵要静脉;14.前臂内侧皮神经;15.臂内侧皮神经

图12-52 1.臂内侧皮神经;2.贵要静脉;3.手背静脉网;4.桡神经浅支;5.前臂后皮神经;6.臂外侧下皮神经;7.臂后皮神经;8.臂外侧上皮神经

图12-53 1.肱三头肌;2.鹰嘴;3.肘肌;4.指伸肌; 5.尺侧腕屈肌;6.尺侧腕伸肌;7.小指伸肌;8.腕背网; 9.尺神经手背支;10.小指伸肌腱;11.示指伸肌腱;12.拇长伸肌腱;13.拇短伸肌腱;14.伸肌支持带;15.桡神经浅支;16.拇短伸肌;17.拇长伸肌;18.桡侧腕短伸肌;19.桡侧腕长伸肌;20.肱桡肌

图12-54 1.肱三头肌;2.骨间返动脉;3.骨间后动脉;4.尺侧腕屈肌;5.尺侧腕伸肌;6.小指伸肌腱;7.伸肌支持带;8.尺神经手背支;9.桡侧腕短伸肌腱;10.桡侧腕长伸肌腱;11.桡动脉;12.桡神经浅支;13.指伸肌腱;14.拇长伸肌;15.拇短伸肌;16.拇长展肌;17.骨间后神经;18.桡侧腕短伸肌;19.旋后肌;20.尺侧腕伸肌; 21.指伸肌;22.肘肌;23.桡侧腕长伸肌;24.肱桡肌;25.桡侧副动脉;26.前臂后皮神经

图12-55 1.肱二头肌;2.肱肌;3.前臂外侧皮神经;4.肱二头肌腱;5.桡动脉;6.旋前圆肌;7.肱桡肌;8.掌长肌;9.桡侧腕屈肌;10.桡动静脉;11.拇长展肌腱;12.正中神经;13.指浅屈肌;14.掌腱膜;15.掌短肌;16.正中神经掌支;17.尺动静脉;18.尺侧腕屈肌; 19.肱二头肌腱膜;20.肱动静脉;21.正中神经;22.尺神经

图12-56 1.肱肌;2.肱动静脉;3.桡神经;4.桡神经深支;5.桡神经浅支;6.桡侧返动脉;7.肱桡肌;8.桡侧腕长伸肌;9.旋前圆肌;10.桡动脉;11.拇长屈肌;12.旋前方肌;13.掌浅弓;14.指浅屈肌腱;15.尺动脉;16.正中神经;17.指深屈肌;18.尺神经;19.骨间总动脉;20.尺侧返动脉;21.旋前圆肌;22.前臂内侧皮神经;23.尺侧下副动脉;24.尺神经;25.尺侧上副动脉;26.正中神经;27.肌皮

图12-57 1.肱肌;2.肌皮神经;3.肱二头肌腱;4.肱桡肌;5.桡神经;6.桡神经浅支;7.桡神经深支;8.桡侧腕长伸肌;9.桡侧返动脉;10.旋后肌;11.正中神经;12.桡动脉;13.拇长屈肌;14.肱桡肌;15.拇长展肌腱;16.拇短伸肌腱;17.桡侧腕屈肌腱;18.掌浅弓;19.指浅屈肌腱; 20.旋前方肌;21.尺动脉;22.骨间前神经;23.指伸屈肌;24.骨间前动脉;25.尺神经;26.骨间后动脉;27.骨间总动脉;28.尺侧返动脉;29.肱动脉;30.尺侧下副动脉; 31.尺神经;32.尺侧上副动脉;33.正中神经

图12-58 1.肱肌;2.肌皮神经;3.旋后肌;4.斜索; 5.骨间前神经;6.旋前方肌;7.前臂骨间膜;8.骨间前动脉;9.尺动脉;10.旋前圆肌尺头;11.桡神经深支;12.前臂内侧皮神经;13.正中神经;14.尺神经;15.肱动脉

图12-59 1.掌长肌腱;2.正中神经掌支;3.拇短展肌;4.掌浅支;5.拇短屈肌;6.掌腱膜;7.掌浅横韧带;8.示指桡侧动脉;9.指掌侧固有神经;10.纤维鞘环状部;11.纤维鞘交叉部;12.指掌侧固有动脉;13.指掌侧固有神经;14.指掌侧总动脉;15.横束;16.小指短屈肌; 17.掌短肌;18.尺动脉;19.尺神经

图12-60 1.桡侧腕屈肌腱;2.掌长肌腱;3.桡动脉;4.正中神经;5.掌浅支;6.屈肌支持带;7.拇短展肌;8.拇短屈肌;9.指掌侧总神经;10.拇长屈肌腱;11.示指桡侧动脉;12.指深屈肌腱;13.指掌侧固有动脉;14.指掌侧固有神经;15.指浅屈肌腱;16.蚓状肌;17.指掌侧总动脉;18.掌浅弓;19.小指短屈肌;20.小指展肌;21.尺神经深支;22.尺神经浅支;23.尺神经;24.尺动脉;25.尺侧腕屈肌

图12-61 1.桡动脉;2.桡侧腕屈肌;3.正中神经; 4.拇对掌肌;5.掌深弓;6.拇短屈肌;7.拇短展肌;8.拇收肌;9.骨间背侧肌;10.拇长屈肌腱;11.指浅屈肌腱; 12.指深屈肌腱;13.腱纽;14.手指腱纤维鞘;15.蚓状肌; 16.骨间掌侧肌;17.掌心动脉;18.小指短屈肌;19.小指展肌;20.小指对掌肌;21.尺神经深支;22.掌深支;23.尺神经浅支;24.尺动脉;25.尺神经;26.尺侧腕屈肌

图12-62 1.伸肌支持带;2.尺神经手背支;3.指伸肌腱;4.小指伸肌腱;5.指背神经;6.腱间结合;7.掌背动脉;8.指掌侧固有神经;9.指背动脉;10.骨间背侧肌;11.指背神经;12.拇长伸肌腱;13.桡侧腕短伸肌腱; 14.桡侧腕长伸肌腱;15.桡动脉;16.拇短伸肌腱;17.桡神经浅支

图12-63 1.腰大肌;2.旋髂浅动脉;3.旋髂浅静脉;4.股外侧皮神经;5.股神经;6.股静脉;7.阔筋膜张肌;8.股动脉;9.股外側静脉;10.前皮支;11.股直肌; 12.髂胫束;13.股外侧肌;14.髌骨;15.髌下支;16.股内侧肌;17.缝匠肌;18.大收肌;19.股薄肌;20.大隐静脉; 21.股内侧静脉;22.长收肌;23.阴部外静脉;24.阴部外动脉;25.耻骨肌;26.腹股沟管皮下环;27.腹壁浅静脉; 28.腹壁浅动脉;29.腹股沟韧带;30.髂外动静脉

图12-64 1.腹股沟韧带;2.旋髂浅动脉;3.缝匠肌;4.股动脉;5.股神经;6.股直肌;7.升支;8.旋股外侧动脉;9.阔筋膜张肌;10.股深动脉;11.穿动脉;12.降支;13.股中间肌;14.髂胫束;15.股外侧肌;16.股直肌; 17.股内侧肌;18.髌骨;19.髌下支;20.缝匠肌;21.膝降动脉;22.收肌管;23.隐神经;24.股薄肌;25.大收肌; 26.短收肌;27.闭孔神经后支;28.旋股内侧动脉;29.闭孔外肌;30.闭孔神经前支;31.长收肌;32.阴部外动脉; 33.腹股沟管浅环;34.耻骨肌;35.股静脉;36.腹壁浅动脉;37.髂外静脉;38.髂外动脉

图12-65 1.旋髂浅静脉;2.股外侧皮神经;3.股外侧静脉;4.股神经前皮支;5.腓浅神经;6.足背中间皮神经;7.足背外侧皮神经;8.腓深神经;9.足背静脉网; 10.足背内侧皮神经;11.大隐静脉;12.隐神经;13.髌下支;14.闭孔神经;15.股内侧静脉;16.大隐静脉;17.阴部外静脉;18.髂腹下神经;19.腹壁浅静脉

图12-66 1.臀中皮神经;2.臀下皮神经;3.股后皮神经;4.大隐静脉;5.腓肠内侧皮神经;6.小隐静脉; 7.腓肠神经;8.腓神经交通支;9.腓肠外侧神经;10.股外侧皮神经;11.臀上皮神经

图12-67 1.腓总神经;2.腓骨头;3.胫骨前肌; 4.比目鱼肌;5.趾长伸肌;6.腓骨长肌;7.腓骨短肌; 8.长伸肌;9.腓浅神经;10.伸肌上支持带;11.足背中间皮神经;12.外侧踝网;13.伸肌下支持带;14.腓骨长肌腱;15.足背外侧皮神经;16.腓骨短肌腱;17.趾短伸肌;18.趾背动脉;19.跖背动脉;20.腓深神经;21.第三腓骨肌;22.短伸肌;23.趾长伸肌腱;24.足背动脉; 25.足背内侧皮神经;26.髌网

图12-68 1.腓总神经;2.腓骨头;3.腓浅神经;4.胫前返动脉;5.腓深神经;6.小腿骨间膜;7.胫前动脉; 8.比目鱼肌;9.腓骨长肌;10.趾长伸肌;11.腓骨短肌; 12.外侧踝网;13.趾短伸肌;14.第三腓骨肌;15.趾长伸肌腱;16.趾短伸肌腱;17.趾背神经;18.趾背动脉;19.跖背动脉;20.腓深神经;21.短伸肌;22.足背动脉;23.腓浅神经;24.长伸肌;25.胫骨前肌;26.髌网

图12-69 1.胫神经;2.腓总神经;3.半腱肌;4.半膜肌;5.股薄肌;6.腘动脉;7.腘静脉;8.腓肠外侧皮神经;9.小隐静脉;10.腓肠内侧皮神经;11.腓肠肌;12.腓神经交通支;13.比目鱼肌;14.腓肠神经;15.趾长屈肌腱;16.胫骨后肌腱;17.胫后动脉;18.胫神经;19.跟腱

图12-70 1.半膜肌;2.半腱肌;3.腓总神经;4.膝上内侧动脉;5.腘静脉;6.腘动脉;7.腓肠动脉;8.腓肠肌内侧头;9.膝下内侧动脉;10.腘肌;11.比目鱼肌腱弓; 12.胫前动脉;13.胫后动脉;14.胫骨后肌;15.腓动脉; 16.趾长屈肌;17.长屈肌;18.腓骨长肌;19.胫神经; 20.胫骨后肌腱;21.腓骨短肌

图12-71 1.腓动脉穿支;2.外侧踝网;3.外踝前动脉;4.跗外侧动脉;5.短伸肌;6.趾短伸肌;7.跖背动脉;8.趾背动脉;9.趾背神经;10.趾长伸肌腱;11.腓深神经;12.弓状动脉;13.足底深支;14.长伸肌腱;15.跗内侧动脉;16.足背动脉;17.胫骨前肌腱;18.内侧踝前动脉;19.内侧踝网;20.伸肌下支持带;21.伸肌上支持带

图12-72 1.腓动脉穿支;2.外踝网;3.外踝前动脉;4.趾短伸肌;5.跗外侧动脉;6.跖背动脉;7.骨间背侧肌;8.趾短伸肌腱;9.趾长伸肌腱;10.趾背神经;11.趾背动脉;12.短伸肌腱;13.长伸肌腱;14.弓状动脉;15.足底深支;16.腓深神经;17.跗内侧动脉;18.足背动脉;19.内踝前动脉;20.胫骨前肌腱;21.伸肌下支持带;22.伸肌上支持带

图12-73 1.跟骨结节;2.展肌;3.足底内侧神经; 4.足底内侧动脉;5.长屈肌腱;6.短屈肌;7.趾足底总神经;8.趾足底固有神经;9.趾底固有动脉;10.趾底固有动脉;11.趾足底固有神经;12.蚓状肌;13.小趾短屈肌;14.趾足底总神经;15.足底外侧神经;16.足底外侧动脉;17.趾短屈肌;18.足底腱膜;19.小趾展肌

图12-74 1.跟骨结节;2.胫后动脉;3.胫骨后肌腱;4.趾长屈肌腱;5.足底内侧动脉;6.足底内侧神经;7.展肌;8.长屈肌腱;9.短屈肌;10.趾足底总神经;11.趾足底固有神经;12.趾底固有动脉;13.趾短屈肌腱;14.趾足底总神经;15.蚓状肌;16.趾长屈肌腱; 17.小趾短屈肌;18.小趾展肌;19.足底方肌;20.足底外侧神经;21.足底外侧动脉;22.趾短屈肌;23.足底腱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