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乳腺外科查房解答-乳腺癌晚期化疗

乳腺外科查房解答-乳腺癌晚期化疗

【摘要】:双侧乳房未扪及异常肿物。 老年女性,左侧乳腺癌术后近8年,术后行CAF化疗6次。患者经手术根治后,给予辅助化疗,先后2次出现胸壁局部复发,无内脏转移。经化疗后控制复发,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患者为晚期乳腺癌,双肺多发转移,多程化疗、靶向治疗后。晚期(进展期)或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目前仍为姑息性治疗。

患者巩某,女,65岁,已婚、已育、已绝经。

【主诉】 左侧乳腺癌术后7年11个月余,发现胸壁复发5年余。

【病史概要】 患者7年11个月前确诊为“左侧乳腺癌”,遂于2003年1月9日在笔者医院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2/14),ER(-),PR(-),c-erbB-2()。术后CAF方案化疗6次:CTX 600mg第1日,第8日,法玛新50mg第1日,第8日,5-FU 500mg第2~6天。5年余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侧胸壁手术切口附近皮下肿物,于2005年10月14日行“左侧胸壁肿物切除术+左侧腋下探查术”。术后病理:左侧腋下结缔组织及骨骼肌组织中见癌细胞浸润,符合乳腺癌。术后继续给予TA方案化疗6次:紫杉醇240mg,第1日,法玛新50mg,第2日、第3日。2年前,再次发现左侧胸壁手术切口附近皮肤肿物,故于2008年9月11日行“左侧胸壁皮肤结节活检术”。术后病理:(左胸壁皮肤)组织内、真皮内可见癌组织(乳腺癌复发),ER(-),PR(-),her-2(+++)。故继续按NP方案化疗2次:盖诺40mg,第1日,第8日,顺铂40mg,第2~4日。化疗后左胸壁结节增多,故将化疗方案改为多西他赛100mg,第1日,同时应用赫赛汀440mg,左胸壁结节明显减少。再次化疗5周期:多西他赛120mg,第1日,同时应用赫赛汀330mg。于2009年3月5日在全麻下行“左胸壁乳癌复发扩大切除+背阔肌肌皮瓣填充成形术”,术后继续赫赛汀330mg靶向治疗。1个月前复查肺CT发现:双肺多发转移。既往:否认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查体】 一般状况好,体温36.4℃,脉搏68/min,呼吸18/min,血压120/70mmHg。患者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一般,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头颅未见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巩膜无黄染。颈部柔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胸廓未见畸形,心率68/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脊柱生理弯曲存在,四肢对称,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专科查体】 双侧乳房皮肤无红肿、破溃,未见凹陷。左侧乳头缺失,左侧乳房较小,呈术后改变,可见手术瘢痕,愈合好。未见皮肤结节。双侧乳房未扪及异常肿物。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左侧背部可见手术瘢痕,愈合好。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6.92×109/L,血红蛋白128g/L,血小板212×109/L。

【初步诊断】 ①左侧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②双肺转移;③左侧胸壁扩大切除术后。

【诊断依据】

1.老年女性,病史7年11个月。

2.2003年1月9日“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2/14),ER(-),PR(-),her-2(+++)。

3.术后CAF方案化疗6次。

4.2005年10月14日“左侧胸壁肿物切除术+左侧腋下探查术”,术后病理:左侧腋下结缔组织及骨骼肌组织中见癌细胞浸润,符合乳腺癌。术后继续予TA方案化疗6次。

5.2008年9月11日“左侧胸壁皮肤结节活检术”。术后病理:(左侧胸壁皮肤)组织内、真皮内可见癌组织(乳腺癌复发),ER(-),PR(-),her-2(+++)。按NP方案化疗2次,左侧胸壁结节增多,将化疗方案改为多西他赛100mg,第1日,同时应用赫赛汀440mg,左侧胸壁结节明显减少。再次化疗5周期:多西他赛120mg,第1日,同时应用赫赛汀330mg。

6.2009年3月5日在全麻下行“左侧胸壁乳癌复发扩大切除+背阔肌肌皮瓣填充成形术”,术后继续赫赛汀330mg靶向治疗。

7.1个月前复查肺CT发现:双肺多发转移。

【鉴别诊断】 病理明确诊断,无需鉴别,注意肿瘤分期。(www.chuimin.cn)

【治疗计划】

1.完善血常规、生化常规、ECG等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

2.行胸部X线检查,了解患者双肺转移情况,有无胸腔积液。

3.完善双侧乳房B超、腹部B超、头颅CT,了解患者有无他处复发、转移。

主治医师查房】 老年女性,左侧乳腺癌术后近8年,术后行CAF化疗6次。术后因局部胸壁结节复发先后给予TA方案、NP方案、多西他赛连用赫赛汀方案控制肿瘤进展,效果满意。先后两次行胸壁结节切除。

患者经手术根治后,给予辅助化疗,先后2次出现胸壁局部复发,无内脏转移。经化疗后控制复发,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目前患者发现双肺转移,肿瘤进展,应完善检查明确患者有无其他脏器转移(肝、头颅、骨等)。同时应了解患者一般状态,明确患者卡氏评分,可否耐受进一步治疗。

【主任医师查房】 经完善检查后,患者双肺转移明确,同时并发右侧胸腔积液,未见他处转移。一般情况可,无明显喘憋症状,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为晚期乳腺癌,双肺多发转移,多程化疗、靶向治疗后。蒽环类、紫杉类、多西他赛、赫赛汀已治疗失败,长春瑞滨治疗无效。还可选用吉西他滨化疗,同时连用卡培他滨口服。靶向治疗可选择拉帕替尼、贝伐单抗等。

患者已存在右侧胸腔积液,但目前无喘憋症状,应密切关注胸腔积液变化,若胸腔积液引发患者喘憋,应行胸腔积液引流,胸腔内化疗。

【治疗】 患者经4个周期吉西他滨1.6g,第1日、第8日;两个周期拉帕替尼应用后,因“左侧乳腺癌双肺转移”引起呼吸功能衰竭死亡。术后生存期8年2个月。

【讨论】 晚期乳腺癌的化疗。

晚期(进展期)或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目前仍为姑息性治疗。主要是采用化疗和(或)内分泌、靶向、免疫和中医中药等治疗。有时亦可综合姑息性放疗。

2010年NCCN推荐药物选用原则:①辅助治疗仅用内分泌治疗而未用化疗的患者可以选择CMF(CTX/MTX/5-FU)或CAF(CTX/ADM/5-FU)或AC(ADM/CTX)方案,不过临床上不常见。②辅助治疗未用过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的患者,如CMF辅助治疗失败的患者,首选AT方案(蒽环类联合紫杉类);部分辅助治疗用过蒽环类和(或)紫杉类化疗,但临床未判定耐药和治疗失败的患者也可使用AT方案。③蒽环类辅助治疗失败的患者,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为:XT(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和GT(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方案。④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患者,目前尚无标准方案推荐,可以考虑的药物有卡培他滨、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和铂类,采取单药或联合化疗。

在临床工作中,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多已经过多程化疗,化疗的不良反应已使患者骨髓、肝肾功能不同程度受损,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中还需多方面考虑,以“控制肿瘤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