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乳腺活检技术及其在乳房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乳腺活检技术及其在乳房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大部分显性、不含液体的乳房肿块需要活检。安全、准确的FNA技术既在于操作者,又和细胞病理医师有关。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以及其他多处乳腺中心都采用FNA或空芯针活检技术,致力于得到临床或影像检查怀疑恶性的乳房肿块的术前诊断。对可触及乳房肿块,当针刺活检因为技术原因不可行,或先前的针刺活检显示不典型而不能明确诊断,或与影像学发现不一致时都需要切除活检。

大部分显性、不含液体的乳房肿块需要活检。3种方法可以用来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提供组织:细针穿刺活检、空芯针活检和切除活检。每一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和不足,适合于不同的患者,见表1-2。

表1-2 各种乳腺活检方法比较

+:最少,++:中等,+++:最多

(一)细针抽吸(FNA)活检

作为肿瘤诊断技术是由Martin和Ellis创立的,他们早在1930年出版了他们的报告,描述了细针抽吸的应用。

在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FNA活检被广泛应用于乳房肿块的诊断。它有不同的名称,包括细针细胞学检查、细针活检、外吸活检、抽吸活检、抽吸细胞学检查和针检等。FNA是最为普及应用的名词,用来描述操作,并彻底与囊肿穿刺和空芯针活检区分开。

FNA活检对于熟练的操作者和细胞病理医师而言,操作简单、安全、准确,易于被患者接受,并且花费不多,不需要特别的器械,几乎在所有患者中都容易开展。当定量的标本送到有经验的细胞病理医师面前时,FNA的诊断准确性应该很高,但不同机构的准确性差异较大。

FNA活检结果报告通常采用以下3种:良性、提示恶性和无诊断意义。FNA活检不能100%区分浸润性癌和导管内癌。排除单纯导管内癌、浸润性癌的组织学证据一般在腋窝转移之前即可获得。安全、准确的FNA技术既在于操作者,又和细胞病理医师有关。有经验的操作者应当能确保进针至所关注区域,并确信获取到足够的材料进行最佳细胞病理检查。有一份学术简表报道,仅凭认真负责的技术即可产生最佳效果。FNA极少出现并发症,虽然文献报道有气胸、乳房血肿、急性乳腺炎和瘀斑。操作者必须注意乳房肿块与胸壁的位置关系,恰当调整针的方向,避免进入胸腔。操作后应用抗凝药或者阿司匹林、并在活检位置加压的患者,FNA更为安全。

FNA的器械包括1支10ml或20ml注射器、1支21~27号的针头,和2张标准的载玻片。所有设备应助于注射器保持相对负压。操作过程应该认真向患者解释,在获得谅解和同意后,患者采取最舒适的位置,这样肿块能很容易被触摸。肿块区域的皮肤常规消毒。在套上针头前,注射器内抽入少量气体。接着操作者一只手将肿块固定,另一只手将空针刺穿皮肤,进入肿块(图1-3)。随后向外拔注射器的活塞,使针管内产生最大的负压。针头沿不同方向在肿块内反复进出多次,但不要退出皮肤。几次穿刺后,可以观察到有标本进入针芯内。在针头含有标本而不是注射器含有标本。

图1-3 细针抽吸(操作者辅助手固定肿块,操作者手持针筒对肿块进行多次穿刺抽吸)

看到材料进入针芯后,将注射器活塞送回原位,吸力减少,将针头拔出皮肤。接着用活检前吸入针管的空气,将针头的内容物推到事先标签的载玻片上。如果部分标本似乎困在针芯,可将针头从注射器上拔下,回抽活塞到顶端,重新得到额外的组织。接着涂抹标本,用反过来的第二张载玻片盖在第一张上,沿长轴平行推片,再用同样方法,准备一张全血涂片。一支针头包含100 000多个细胞。通常足够用来进行细胞病理检查。如果FNA过程中,有鲜血进入针管,最好停下来,仍用这些器械,再抽吸1次。血细胞会影响诊断的确定。在活检位置加压5min,以减少出血。有些细胞病理医师也用液体清洗针头和注射器,以防有细胞阻塞。针吸操作过程见图1-4。

图1-4 针吸操作过程
A.刺入肿物,针筒保持无气状态抽吸;B.拉回针栓,造成负压,抽吸;C.改换方向,最好保持负压;D.吸取完毕,针栓自然放回原来状态;E.出针前,使针头针筒脱离,完全放掉负压;F.空针针栓拉回,充气;G.拔出针头,装于针筒上;H.推出吸出物于载玻片上,涂片

(二)空芯针活检(www.chuimin.cn)

空芯针活检为组织评估提供材料,训练有素的外科病理医师能准确诠释。相应地,FNA提供的材料必须由有经验的细胞病理医师进行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细胞病理医师的支持,空芯针活检是创伤最小的活检选择。空芯针活检也可以区分浸润性癌和导管内癌,但FNA不能。然而,与FNA比较,空芯针活检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较长的时间来做检查。

最近,弹力枪14号空芯针(图1-5)设备代替了手动12号空芯活检针。弹力枪设备在使用简便、患者舒适和标本成功方面更优越。McMahon等发现,弹力枪14号针设备比手动12号空芯活检针诊断敏感性更高,标本质量更高。

图1-5 14号空芯针弹力活检装置

患者采取的体位与上述FNA时相同。肿块区域的皮肤常规消毒。操作者一只手将肿块固定。肿块周围1~2cm的皮肤和乳腺组织用小剂量的1%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浸润麻醉。做一小尖切口以利于活检针进入体内。针呈45°进入,开枪时注意胸壁的位置关系,避免进入胸腔。接着撤出针,取出组织。重复数次操作,从同一切口获得更多标本。一般进行2~ 5次。活检位置至少应压迫止血5min。完全止血后,切口用无菌胶布封闭。

标本放在固定液中,常规送做组织病理学检查。许多机构为空芯针活检建立24h操作协议以提供迅速的诊断。

(三)切除活检

完全手术切除乳房可触及肿块称为“切除活检”。是否一起切除周围正常乳腺组织边缘,决定于临床上怀疑恶性的程度。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以及其他多处乳腺中心都采用FNA或空芯针活检技术,致力于得到临床或影像检查怀疑恶性的乳房肿块的术前诊断。对可触及乳房肿块,当针刺活检因为技术原因不可行,或先前的针刺活检显示不典型而不能明确诊断,或与影像学发现不一致时都需要切除活检。在进行可触及肿块切除活检前,外科医师有义务确保触及到的病变与影像检查观察到的可疑肿块有关。如果存有疑虑,术前应进行导丝定位。

对大多数患者,应用局部麻醉加静脉用镇静药,切除活检即可顺利完成。乳房切除活检常规应用普通麻醉会带来更大的花销,恢复时间更长,患者的风险也稍微增加。普通麻醉适合于有呼吸困难而焦虑的患者。

局部麻醉药用长效和短效混合液。每10ml局麻溶液中加入1ml 18.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以减轻浸润带来的不适。

切口位置的决定应当既考虑美容效果,又照顾肿瘤学及临床恶性怀疑程度。切除活检不应切除皮肤。切记活检位置应在随后的保留皮肤乳房腺体切除范围内。然而,除非术前知道肿块是良性或可疑恶性程度非常低,否则应避免穿过乳腺组织形成通道。沿朗格线切除通常产生最佳美容效果(图1-6 切口一)。小的放射状切除很容易合并成乳房切除标本,对于肿块位于3点位或9点位的患者是首选(图1-7 切口二)。切除后的标本若怀疑为恶性,应标注边缘,以便病理行切缘检查,以备需追加切除。

图1-6 切口一

图1-7 切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