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内脏运动保健法-坐操指南

内脏运动保健法-坐操指南

【摘要】:(二)坐操坐操是以坐姿进行的内运动操。坐操的运动量小于站操,适合于大多数人,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重病体弱患者,肢体不方便者。摆前中区 ①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同时腰椎随同内合右移;中等力度、中速,摆到中腹右肋下时稍作停顿。提示:本节操分8个部位。

(二)坐操

坐操是以坐姿进行的内运动操。坐操的运动量小于站操,适合于大多数人,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重病体弱患者,肢体不方便者。

内运动健身法中的许多绕穴治疗方法都源自于坐操,或与坐操具有一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同时也与自然排便法关系密切,可用来寻求便意,许多坐操去掉肢体动作即可用来协助排便。

坐操除了具有立操的促进消化道的血液循环,改善肠道供血,增进消化腺的分泌,增强胃肠平滑肌的张力,逐步恢复结肠的正常而有规律的蠕动等功效之外,还可以用于排解塞便和催便。当坚硬的粪块塞住肛门时,可用坐操来配合,必要时揉拨排秘反射点或者直肠突出点,可望将塞肛粪块顺利排出。当有便意而便不出来时,可以从坐操中任选一节或几节用来催便,使排便顺畅。

坐操有18项,不必从头到尾做下去。除了减肥需要多做几节之外,一般健身时,可以从中选择5~8项适合自己的项目来做即可。

准备动作:端坐2姿,双足掌着地,双手掐在髋部或放在膝上,闭目深呼吸10次,将身体各部放松。

1.晃膝运动

【姿势】 端坐1姿,两足相隔10厘米左右,足跟抬起,足尖着地;双手扶膝,身体微向前倾,双肩自然下垂,全身放松,聚内合于下腹。

【操作】

①以髋关节带动两膝向右摆动,可以用双手协助摆动,上体不动,同时由腹肌与腰椎主导,在下区引导内合向相反方向(从右向左),快速平摆至左髋部。摆动时腹壁与胃肠有摩擦感。

②以髋关节带动两膝向左摆动。同时在下区引导内合,从左髋部快速平摆至右髋部(图2-35)。

③~⑧拍重复①~②的动作。

动作要连贯有弹性,左右摆动均匀自然,身体微向前倾以放松腹腔,但不要过于向前。腹肌要自然放松,不要收腹蹶臀。内合要随晃膝同时往相反方向引导,以中等速度,连续8个八拍。

【作用】 对盆腔内器官有保健作用,可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便秘、腹泻、腹痛、脱肛等疾病。

2.巡腹八摆

巡腹八摆是沿胸前到后背8个横向条区巡回摆动,8个条区依次摆动完毕后,正好是巡腹一周,是常用的全腹内脏器官的保健方法。

图2-35 晃膝运动
在下区引导内合向相反方向

【姿势】 端坐2姿,年老体弱者采用扶案端坐2姿;膈肌微向下沉,聚内合于下腹,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胸廓和腰椎配合。

(1)摆前下区

【操作】 ①引导内合在前下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腰椎随同内合右移;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小腹右侧腹壁尽头处时,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②引导内合在前下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同时腰椎随同内合左移;摆到左侧腹壁尽头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与辅助治疗膀胱疾病、小肠疾病,也常用于催便、减肥等。

(2)摆前中区

【操作】 ①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同时腰椎随同内合右移;中等力度、中速,摆到中腹右肋下时稍作停顿。

②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腰椎随同内合同时左移;摆到左肋下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和辅助治疗肠道疾病、腹痛、腹胀、便秘等,也可以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3)摆前上区

【操作】

①膈肌上提,聚内合于左膈下,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前上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上腹右肋处时稍作停顿。

②引导内合在前上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肋时也要稍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和辅助治疗胃肠道疾病,消化功能减退、便秘等,还可用于寻求便意、催便。

(4)摆间上区

【操作】

①膈肌上提,聚内合于左膈下,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脊椎配合,引导内合在间上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上腹右侧肋缘处时稍作停顿。

②引导内合在间上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肋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对肝、胆、胃,胰腺、脾都有保健作用。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肝胆疾病,胰腺疾病,胃病,增强免疫功能等。

(5)摆后上区

【操作】 ①膈肌上提,聚内合于左膈下,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脊椎配合,引导内合在后上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后上腹右肋处时稍作停顿。

②引导内合在后上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肋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除了具有上面功效和作用外,还可治疗各种肾病,寻求便意和催便效果也不错。

(6)摆后中区

【操作】 ①由腹肌主导,膈肌与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后中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后中腹右肋下时稍作停顿。

②引导内合在后中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肋下时也稍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和辅助治疗各种肠疾病,寻求便意和催便等。

(7)摆后下区

【操作】 ①膈肌向下沉,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后下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小腹右髋部时稍作停顿。

②引导内合在前下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髋部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摆动后下区可促进女性激素分泌,调节月经周期。预防和辅助治疗卵巢和输卵管疾病,还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8)摆间下区

【操作】 ①膈肌微向下沉,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间下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小腹右侧髋部时稍作停顿。

②引导内合在间下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髋部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男性前列腺疾病;女性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疾病;防治各种肠道疾病;用于减肥、寻求便意和催便。

提示:本节操分8个部位。用于健身时可根据实际需要任选一个部位,如果用于减肥,8个部位都要做。

3.腹绕车轮

腹绕车轮是引导内合在正区前后纵向旋转,犹如腹内有个车轮在前进或后退时的轮转状态。

【姿势】 端坐2姿,双手放在膝上或掐在髋部,聚内合于下腹。

【操作】 ①身体微向前倾,以膈肌、腰肌、腹肌和胸肌配合为动力,引导内合从下腹向前,经脐向上,绕过剑突,再向后到后腹壁绕半圈,见图2-36(1)。

②身体微向后仰,引导内合沿后腹壁一直下到尾椎部,经盆底向前回到下腹部,两拍绕一圈,如同绕动腹内的一只车轮在正区内旋转一样,见图2-36(2)。

③~⑧拍重复①~②的动作。每过1个八拍,动作改为相反方向转动;动作要连贯、圆滑、有节奏。要用口呼吸。连续做8个八拍。

图2-36 腹绕车轮
(1)引导内合从下腹向前、经脐向上,绕过剑突,再向后到后腹壁转半圈 (2)引导内合沿后腹壁到尾椎部,经盆底向前回到下腹部,两拍转一圈

【作用】 内脏保健作用,可预防和辅助治疗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疾病。

4.扭髋搓肠

扭髋搓肠是以双腿带动髋部进行左右搓动,同时将内合向相反方向引导,以增强对盆底和会阴部的抚摩。

【姿势】 端坐1姿,臀部稍往前坐,足跟抬起,足五趾分开着地,双手放在膝上或握住椅面,聚内合于左下腹。

【操作】 ①以两髋中点为轴,以大腿、腹肌和腰、肩为主导;腹肌收紧,左膝尽量往前伸,右膝尽量后收,使髋尽量向右后扭动,同时将内合摆向右后方的髋骨外侧。

②收拢腹肌,右膝尽量往前伸,左侧髋部尽量向后收,将内合从右髋外摆向后外侧。引导时,要同时使内合向下方的会阴部搓擦,以增强抚摩效果。如此左右交替,下腹要有明显的搓下腹、搓会阴感(图2-37)。

③~⑧拍重复①~②的动作。要用口呼吸。不要憋气,如果憋气,就没有搓肠感,也就没有效果了。动作要均匀连贯,要有节奏感;速度不要太慢,以每拍1秒钟左右为好。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可促进男女性激素分泌和性器官功能;预防和辅助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肛肠疾病。也用于寻求便意等。

图2-37 扭髋搓肠
将内合从左髋外引向右髋外侧

5.石磨旋腹

石磨旋腹是引导内合在腹腔内水平旋转的内运动健身法,按内合的旋转部位和方式,分为石磨腹中旋、石磨上腹旋、石磨沉底旋和旋风旋腹四种;按旋转方法分为散旋与平旋。

(1)石磨中腹散旋

【姿势】 端坐2姿,足趾分开,双手放在膝上。由腹肌、膈肌和腰椎协助,引导内合,沿中区的外围顺时针转一大圈、一小圈,呈回字形水平旋转的方法。

【操作】 ①聚内合于脐前,引导内合由前腹壁向右肋下、再后转、经右后腹壁转向左肋下,再向前、向右,回到脐部;让内合在中区内以中等力度、中速顺时针转一大圈。

②引导内合在正中间方区,以同样的力度、速度顺时针转一小圈;两拍正好转完一大圈一小圈。如同转动腹内中区的一盘石磨(图2-38)。

③~④、⑤~⑥、⑦~⑧都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不宜过快,旋转要协调圆滑。要用口自然呼吸,不要憋气。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和辅助治疗肠道疾病、腹痛、腹胀、便秘等,更可以用于寻求便意、减肥和催便。

(2)石磨上腹散旋:坐姿同上,按上法引导内合,呈回字形水平旋转。

【操作】 ①膈肌上提,聚内合于胸口前,引导内合由前胸向右肋、向后,再经右后背转向左肋、向右前方,再回到心口窝处;让内合在上区内以中等力度、中速顺时针转一大圈。

图2-38 石磨中腹散旋

②引导内合在正上间方区,以同样的力度、速度顺时针转一小圈;两拍正好转完一大圈一小圈。

③~④、⑤~⑥、⑦~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不宜过快,旋转要协调圆滑。用口自然呼吸,不要憋气,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作为内脏保健的常用方法,可提高肝、肾功能和人体免疫力,预防并辅助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

(3)石磨沉底散旋:坐姿同上,按上法引导内合在下区,呈回字形水平旋转。

【操作】 ①膈肌微向下沉,聚内合于小腹前壁,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由前腹壁向右髋、向后,再经右后腹壁转向左髋,再向前向右,回到小腹前壁;让内合在下区内以中力、中速顺时针转一大圈。

②引导内合在正下间方区,以同样的力度、速度顺时针转一小圈;两拍正好转完一大圈一小圈。

③~④、⑤~⑥、⑦~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不宜过快,旋转要协调圆滑。要用口自然呼吸,不要憋气。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男性前列腺疾病;女性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疾病;肠道各种疾病;也常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4)旋风旋腹

【姿势】 坐姿同上,双手掐在髋部。由腹肌和腰椎协助引导内合,分别沿中区、上区、中区、下区的顺序,进行上下轮流交替的顺时针水平大范围旋转,呈旋风状旋转的方法。

【操作】 ①聚内合于脐前,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腰椎配合,引导内合由脐前沿腹壁向右肋下、向后,再经右后腹壁转向左肋下、向前、向右回到肚脐前;让内合在中区内以中等力度、中速顺时针水平旋转一大圈(也可双手在胸前配合内合轻微转动,让旋转均匀、圆滑些)。

②重复①的动作,再旋一大圈。

③引导内合在上区,以与①同样的力度、速度顺时针旋上区一大圈。

④重复③的动作,再旋一大圈。

⑤重复①的动作,顺时针旋中区一大圈。

⑥重复①的动作,再旋一大圈。

⑦引导内合在下区,以与①同样的力度、速度顺时针旋下区一大圈。

⑧重复⑦的动作,再旋一大圈。

动作不宜过快,换区时要连贯顺畅,旋转要协调圆滑,不要憋气。连续做8个八拍。

【作用】 旋风旋腹运动范围可抚摩触及腹腔的全部器官,是预防保健和健身强体的必选项目之一。可以防治肝、肾、胰、胆的各种疾病。

【提示】 本节操分为3个部位、4种方法。用于健身时可根据实际需要从中任选一种方法。如用于减肥,须在饭前,4种方法都做。

6.风车转腹

【姿势】 端坐2姿,双手掌微屈,掌心向上,捧在两侧下腹部,好像捧着腹内的一架风车。聚内合于下腹左侧的左下间方区。

【操作】 ①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间区下方向右平移,再沿右腹壁上提至右膈下;让内合以中等力度、中速顺时针在间区旋转半圈,吸气。

②引导内合从右膈下沿膈肌向左,经左膈肌下沿左腹壁向下,到下腹左侧的左下间方区,呼气,两拍正好在间区顺时针旋转一圈。动作要协调,两臂、胸廓和腹肌要密切配合,要让内合在腹腔内均匀旋转(图2-39)。

③~⑧拍与①~②拍方法相同。连续做8个八拍。

【作用】 预防和辅助治疗肝、胆、胃、胰、脾、生殖器官、膀胱和前列腺疾病;也常用于减肥、寻求便意和催便。

图2-39 风车转腹
两拍正好在间区顺时针旋转一圈

7.坐绕辘轳

【姿势】 端坐2姿,双手掐在髋部,身体微向前倾,胸廓向上提;膈肌上提,聚内合于后下腹部。

【操作】 ①用膈肌与腹肌和腰椎主导,双肩转动配合,共同协助引导内合,在正区从正下后方区上提,经膈肌向前到心口窝处,以中等力度、中速,在正区绕半圈。

②两肩与腹肌腰椎共同协助引导内合,从心口窝处垂直向下,至前下腹,再以同样的力度和速度,从前下腹沿盆底向后,回到起点,如同摇辘轳一周。

③将腰椎向右平移,与①同样方法引导内合在右区沿后腹壁向上旋转半圈。方法完全相同,只是把正区换成右区。

④以与②同样方法,引导内合在右区沿前腹壁向下转回起点。

⑤重复①的动作。

⑥重复②的动作。

⑦将腰椎向左侧平移,同①的方法,引导内合在左区沿后腹壁向上转半圈。方法完全相同,只是把正区换成左区。

⑧同②的方法,引导内合在左区沿前腹壁向下转回原处。

胸腔、腰椎配合腹肌协助引导内合旋转。动作要圆滑流畅,力度要均匀,动作不要过快,每拍用时为1~2秒钟。连续做8个八拍。

【作用】 是预防保健和健身强体的必选项目之一。可预防和辅助治疗肝、肾、胰、胆的各种疾病;胃肠道疾病;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疾病;还常用于减肥瘦身。

【注意】 要自然呼吸,不要憋气。患心、脑血管疾病者,要防止运动意外。

8.巡腹八溜

巡腹八溜是对八个纵向条区逐一进行摆动,可参考立操中的“溜腹运动”(图2-20)方法进行。

【姿势】 端坐2姿,双手扶膝或掐在髋部,上体微向前倾,全身放松;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胸肌与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分别在正下区、右下区、右中区、右上区、正上区、左上区、左中区、左下区,共八个前后走向的条区,进行前后方向的溜动。聚内合于后下腹。

(1)溜正下区:是引导内合在正下区前后方向往返溜动。

【操作】 ①用膈肌与腹肌主导,腰椎协助,引导内合在正下区从后向前溜动;小腹要尽量向前突出,两肩稍微向后摆,以配合内合溜动;以中等力度、中速,动作要有节奏感。

②引导内合在正下区从前向后溜动;腰椎配合,小腹要尽量向后收,双肩稍微向前挺,以配合内合溜动,动作要有节奏感。

③~④、⑤~⑥、⑦~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连贯准确,要有节奏感;内合的前后溜动要到位。除了溜动部位之外,身体其他部位都要放松;动作要轻松自如,不可用蛮力;速度要适中,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辅助治疗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也可用于减肥、寻求便意和催便。(www.chuimin.cn)

(2)溜右下区:是引导内合在右下区前后方向往返溜动。

【操作】 ①腰椎向右侧平移,用膈肌与腹肌主导,腰椎协助,引导内合在右下区从后向前溜动;右小腹要尽量向前突出,右肩稍微向后摆,以配合内合溜动;以中等力度、中速,动作要有节奏感。

②引导内合在右下区从前向后溜动;右小腹要尽量向后收,右肩稍微向前收拢,以配合内合溜动,动作要有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连贯准确,要有节奏感;内合的前后溜动要到位。身体其他部位都要放松;动作要轻松自如,不可用蛮力;速度要适中,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用于预防回肠、盲肠的疾病;也常用于减肥。

(3)溜右中区:是引导内合在右中条区前后方向往返溜动。

【操作】 ①腰椎向右侧平移,用膈肌与腹肌主导,腰椎协助,引导内合在右中区从后向前溜动;右腹要尽量向前突出,右肩稍微向后摆,以配合内合溜动;以中等力度、中速,动作要有节奏感。

②引导内合在右中条区从前向后溜动;右腹要尽量向后收,右肩稍微向前收拢,以配合内合溜动,动作要有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连贯准确,要有节奏感;内合的前后溜动要到位。身体其他部位都要放松,动作要轻松自如,不可用蛮力;速度要适中,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用于防治消化道疾病;也常用于减肥。

(4)溜右上区:是引导内合在右上条区前后方向往返溜动。

【操作】 ①腰椎向右侧平移,用膈肌与腹肌主导,腰椎与胸肌协助,引导内合在右上区从后向前溜动;右胸要尽量向前突出,右肩稍微向后摆,以配合内合溜动;以中等力度、中速,动作要有节奏感。

②引导内合在右上区从前向后溜动;右胸要尽量向后收,右肩稍微向前耸,以配合内合溜动,动作要有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连贯准确,要有节奏感;内合的前后溜动要到位。除了溜动部位之外,身体其他部位都要放松;动作要轻松自如,不可用蛮力;速度要适中,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肝病、肾病、胆系疾病及肠道疾病。

(5)溜正上区:是引导内合在正上条区前后方向往返溜动。

【操作】 ①用膈肌与腹肌主导,由腰椎与胸肌协助,引导内合在正上区从后向前溜动;胸廓要尽量向前突出,两肩稍微向后摆,以配合内合溜动;以中等力度、中速,动作要有节奏感。

②引导内合在正上条区从前向后溜动;胸廓要尽量向后收,两肩稍微向前耸,以配合内合溜动,动作要有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连贯准确,要有节奏感;内合的前后溜动要到位。除了溜动部位之外,身体其他部位都要放松;速度要适中,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胃肠道疾病,肾病和糖尿病;也可用于寻求便意与催便。

(6)溜左上区:是引导内合在左上条区前后方向往返溜动。

【操作】 ①腰椎向右侧平移,由膈肌与腹肌主导,腰椎与胸肌协助,引导内合在左上区从后向前溜动;左胸要尽量向前突出,左肩稍微向后摆,以配合内合溜动;以中等力度、中速,动作要有节奏感。

②引导内合在左上区从前向后溜动;左胸要尽量向后收,左肩稍微向前纵,以配合内合溜动,动作要有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连贯准确,要有节奏感;内合的前后溜动要到位。除了溜动部位之外,身体其他部位都要放松;不可用蛮力;速度要适中,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脾脏、肾脏疾病,能提升机体的免疫功能。

(7)溜左中区:是引导内合在左中条区前后方向往返溜动。

【操作】 ①腰椎向左侧平移,以膈肌与腹肌主导,腰椎协助,引导内合在左中条区从后向前溜动;左腹要尽量向前突出,左肩稍微向后摆,以配合内合溜动;以中等力度、中速,动作要有节奏感。

②引导内合在左中条区从前向后溜动;左腹要尽量向后收,左肩稍微向前纵,以配合内合溜动,动作要有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连贯准确,要有节奏感;内合的前后溜动要到位。除了溜动部位之外,身体其他部位都要放松,不可用蛮力,速度要适中,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肠道疾病;也常用于减肥。

(8)溜左下区:是引导内合在左下条区前后方向往返溜动。

【操作】 ①腰椎向左侧平移,用膈肌与腹肌主导,腰椎协助,引导内合在左下区从后向前溜动;左小腹要尽量向前突出,左肩微微向后摆,以配合内合溜动;以中等力度、中速,动作要有节奏感。

②引导内合在左下区从前向后溜动;左小腹要尽量向后收,左肩微微向前纵,以配合内合溜动,动作要有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连贯准确,要有节奏感;内合的前后溜动要到位。除了溜动部位之外,身体其他部位都要放松,不可用蛮力,速度要适中,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结肠炎、便秘,以及寻求便意和催便;也常用于减肥。

提示:本节操分别运动8个部位。用于健身时,可按自己实际需要任选某一二个部位。如用于减肥,8个部位均要做。

9.抹脾脏

抹脾脏是指在膈肌左下角处,引导内合抚摩脾区。是以腹肌、膈肌为主导,胸廓与腰椎配合,沿左肋向上抹,到达脾区(膈肌下方)之后向右拐到剑突下为止。

【姿势】 端坐2姿,双手掐在髋部,上体微向前倾,聚内合于脐左侧。

【操作】 ①左肩带动左侧胸廓向上提,同时引导内合在间区以中力、中速,沿左肋向上抹,抹到膈肌时,再向右拐,到胸口处结束;同时吸气(图2-40)。

图2-40 抹脾脏
引导内合在间区沿左肋向上抹到膈肌时,再向右拐

②还原,将内合重新移至肚脐左侧,准备下次抹肝;同时呼气。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连续做4个八拍。

动作要领是:抹脾时,力度要适中,拐弯要连贯顺畅。要与左侧胸廓的升、降配合;呼吸要自然、均匀,不可憋气。

【作用】 增强脾、胰、胃血液循环,促进脾脏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10.表摆下区

引导内合在下区沿弧形运动方法。

【姿势】 端坐2姿,双手掐在髋部,上体坐直,膈肌向下沉,聚内合于小腹左侧。

【操作】 ①由膈肌与腹肌主导,腰椎协助,引导内合从左下腹沿前腹壁向右呈弧形摆动到右下后腹部,使内合在下区绕前腹部转半圈;中等力度、中速,内合摆动时要有向外扩散感。

②引导内合自右向左,沿原路返回。如此右一摆左一摆,好像钟表摆动。动作要圆滑顺畅、连贯自如。用于寻求便意时,要有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肠道疾病和肛肠病;寻求便意等。

11.左右抹肾

左右抹肾是在后区的左右两侧,引导内合抹抚肾区。抹肾要从下向上抹,遇膈肌向前拐一下。

【姿势】 端坐2姿,双手掐在髋部,上体微向前倾(产妇要上体向前伏坐,防止子宫后倾);聚内合于左下腹。

【操作】 ①以腹肌、膈肌为主导,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左后条区,以中力、中速,沿后腰向上抹,抹到膈肌时,再向前拐一下;同时吸气。

②还原,同时呼气。

③以腹肌、膈肌为主导,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右后条区,以中力、中速,沿后腰向上抹,抹到膈肌时,再向前拐一下;同时吸气(图2-41)。

④还原,同时呼气。

图2-41 抹右肾
沿后腰向上抹,抹到膈肌时,再向前拐一下

⑤~⑧重复①~④的动作。速度稍慢一点,以每抹一次用时2秒左右;连续做4个八拍。

动作要领:抹肾时,力度要适中。要单方向向上抹,不要向下抹,也不可来回抹;呼吸要自然、均匀,不可憋气,向前拐时,以同侧肩胛配合,会使动作顺畅而圆滑。

【作用】 疏通肾脏气血,增强肾循环,促进肾脏泌尿功能;利于血液中有害物质排除。常用于防治肾脏疾病,以及长期使用药物治疗的慢性患者的护肾保健。

【注意】 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腔肿瘤患者,以及孕妇不宜进行抹肾。

12.屈肘戳天

是引导内合向外上方抻牵膈肌的左角与右角的运动。分为左屈肘戳天与右屈肘戳天,4拍一轮换。

【姿势】 端坐2姿,头颈胸腹臀在同一条直线上,双手半握拳。

(1)左屈肘戳天:左手放在左耳后的颈部,肘尖朝上,手心向下;右肩向下压,左肩尽量向上提,右肘弯屈,前臂抵压在右大腿上协助支撑身体;将内合聚于下腹。

【操作】 ①以左侧膈肌、肩胛与胸廓主导,由腹肌、胸肌和腰椎协同,向左上方用力,同时引导内合上提到左腋下,力顶左肘尖,左肩胛向上用力,左肘向上戳一下。左肋也同时向左外上方抻展一下,使腰和腹部向左上方牵拉抻展,持续1~2秒钟然后放松。

②按照上面①的方法再向中上戳一下,然后放松(图2-42)。

图2-42 屈肘戳天
合力顶左肩胛,使左肘向上戳天一下

③重复②的动作。

④还原。

(2)右屈肘戳天:右拳放在右耳后的颈部,肘尖朝上;左肩向下压、右肩尽量向上提,由左肘弯屈,将前臂压在左大腿上协助支撑上体;将内合聚于下腹。

①以右侧膈肌、肩胛与胸廓主导,由腹肌、胸肌和腰椎协同,向右上方用力,同时引导内合上提到右腋下,力顶右肘尖,右肘向上戳一下。右肋也同时向右外上方抻展一下,使腰和腹部向右上方牵拉抻展,持续1~2秒钟,然后放松。

②按照上面①的动作再向上戳一下,然后放松。

③重复②的动作。

④还原。

动作要领:抻牵内脏器官。而不要刻意追求表面动作,只要达到抻展效果即可。所以向上举抻的动作要到位,向上举那侧的胸肋部要尽量地向上提、向外展;让内脏器官得到充分抻展。呼吸要自然,不要憋气。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屈肘戳天是较大动作的内运动之一,对腹腔内脏器官有较强力的牵拉作用,特别是对直-肛曲、乙状结肠和直肠有明显牵抻作用,从而改变粪便与肠管的摩擦力,促使粪便下行,可以替代传统排便时的用力加压,是自然排便法的主要方法之一。

13.旋转胸腔

旋转胸腔是引导内合在胸腔内的胸上区和胸下区,一上一下交替水平旋转。

【姿势】 端坐2姿,双手平放在大腿上,膈肌上提,将内合聚提于膈肌之上。

【操作】 ①以偏轻力度,中速稍缓,用膈肌、胸肌主导,腰椎协助,引导内合在胸上区(上胸腔)顺时针水平旋转一圈。

②引导内合在胸下区(下胸腔)顺时针水平旋转一圈。动作要轻柔缓和,圆滑流畅(图2-43)。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

【作用】 用于心肺保健。

14.心肺抚摩

心肺抚摩是引导内合在膈肌上面、心肺的中心,小范围水平旋转;对心肺进行旋转抚摩。

【姿势】 端坐2姿,双手扶膝,或掐在髋部以下;身体微向前倾,全身放松,膈肌与胸廓向上提;以聚内合于膈上。

【操作】 ①引导内合在膈肌以上、胸腔的中心部位,从胸口上方向右、向后、向左、向前转一小圈。

②~⑧重复①的动作,要围绕胸腔中央转小圈,不要转大圈,转动要圆滑而轻松;连续做4个八拍,然后以相反的方向再做4个八拍(图2-44)。

图2-43 旋转胸腔
在胸下区顺时针旋转一圈

图2-44 心肺抚摩
围绕胸腔中央转小圈

【作用】 可促进冠状动脉循环,增强肺循环,预防冠心病及肺和气管疾病。

15.扫盆底

扫盆底是指用扫法抚摩盆腔底部器官。操作时以腹肌与膈肌共同主导,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盆腔底部,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均匀、缓慢、有力地横向水平扫动。

(1)自左向右扫

【姿势】 端坐2姿,双手掐在髋部(产妇要伏坐,防止子宫后倾),聚内合于左下腹。

【操作】 ①引导内合在间下区,从左下腹向下压住左侧盆腔底部,以中等力度自左向右均匀缓慢地横向扫动,同时呼气。

②还原,将内合重新移至左下腹,准备下次扫动;同时吸气。

③~④重复①~②的动作。

(2)自右向左扫:方法与上相同,动作要领也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图2-45)。

动作要领:扫动时,力度要向下,要透到盆底以外,要向着同一个方向扫,不要来回扫;也不要有节奏感,呼吸要自然,不可憋气。

图2-45 扫盆底
自右向左扫

【作用】 增进盆腔的血液供应、促进盆腔各器官的功能。可预防与辅助治疗盆腔各种疾病。也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16.上抹肝脏

【姿势】 端坐2姿,双手掐在髋下,全身放松,聚内合于脐的右侧。

【操作】 ①以腹肌、膈肌为主导,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间区,以中力、中速,沿右肋向上抹,抹到膈肌时,再向左拐,到胸口处结束;同时吸气(图2-46)。

②还原,将内合重新移至脐右侧,准备下次抹肝;同时呼气。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速度偏慢,以每拍用时1~2秒;连续做4个八拍。

动作要领:抹肝时力度要适中,拐弯要连贯顺畅。抹时要用右侧肩胛升、降配合。呼吸要自然、均匀,不可憋气。

【作用】 常用于肝脏与胆囊保健;预防与辅助治疗肝脏和胆囊疾病。

【注意】 肝硬化及肝脏肿瘤患者不宜。

17.坐姿振腹

坐姿振腹是引导内合在中腹部,分别向左右冲振,与立操“中腹三振”方法相似,见图2-26。分为右腹三振和左腹三振。

图2-46 上抹肝
沿右肋向上抹,到达肝区之后向左拐一下

【姿势】 端坐2姿,双手平放于膝上,以腹肌为主导,膈肌与腰椎配合,聚内合于脐后。

(1)右腹三振

【操作】 ①引导内合从脐部向右肋部横向水平冲击式摆振一下,然后迅速还原。②~③重复①的动作。④还原。

(2)左腹三振:动作同右腹三振,内合从脐部向左摆振。

提示:每振3下停一拍,连续做4个八拍。动作要连贯流畅,腹部可有震颤冲击感。

【作用】 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胃肠道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还用于寻求便意、催便、减肥等。

18.中腹三抻

中腹三抻是引导内合在脐两侧,实施单方向抻牵腹内器官的运动。

【姿势】 端坐2姿,双手平放在膝上,或掐在髋部,聚内合于脐后。

【操作】 ①以腹肌与膈肌为主导,胸肌与双肩配合,引导内合向右,顶住右肋,继续以中力向右侧水平方向牵抻。抻牵到极限之后,稍持续一下(1~2秒),然后放松。

“持续”是指坚持用力抻着,与停顿有别。停顿不须用力。

②拍重复①的动作。

③~④并在一起,重复①的动作,并将抻拉时间延长一倍。

⑤以腹肌与膈肌为主导,胸肌与双肩配合,引导内合顶住左肋,并继续以中力向左抻拉左肋;抻拉到极限之后,稍持续一下(1~2秒),然后放松。

⑥重复⑤的动作。

⑦~⑧并在一起,将抻拉时间延长一倍。动作要连贯,抻牵要到位,连续做4个八拍。

提示:动作要缓慢、到位,又有持续力。持续抻拉可使肠管舒展,刺激神经传导,提高内运动功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抻牵方向,也可左右交替抻腹,每4拍交替一次。

【作用】 通过横向抻拉,可以牵动腹腔器官,改善供血和微循环,引发神经传导。常用于寻求便意,催便,排解便秘,胃肠和肝、肾等腹腔脏器保健。

结束动作:同“立操结束动作”一样,全身放松,抻腹收肛2个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