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坐操坐操是以坐姿进行的内运动操。坐操的运动量小于站操,适合于大多数人,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重病体弱患者,肢体不方便者。摆前中区 ①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同时腰椎随同内合右移;中等力度、中速,摆到中腹右肋下时稍作停顿。提示:本节操分8个部位。......
2024-01-08
(一)立操
立操是以立姿做内运动操。立操比较方便、简单,适合于年轻力壮和站立工作的人。立操既不要椅子也不用床,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到室外,具有随意性。
立操的最大缺点是躯体所处的中间悬空位置,具有太多的灵活性和缓冲性,从而会部分抵消内合在腹腔内的引导作用,让人们感到比较吃力,有的人甚至引导不起来。为此,如做立操感到吃力时,可从以下几项措施中任选一种来帮助解决。①双手掐髋,将拇指与四指分开,拇指在前,四指在后,掐在髋部,将躯体相对固定。②双手十指相扣紧贴脐上,两肘紧紧夹住胁下,将躯体固定。③双手扶着桌、椅、橱、柜等固定物,或将臀部靠紧墙壁或树干。
准备动作:做操之前先身体各部放松,将身体重量平均分布在双脚上,深呼吸10次。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
1.企鹅散步
【姿势】 直立1姿,双手自然下垂,模仿企鹅走路的姿态,引导内合在下腹左右摆动。将内合聚于右下腹;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腰椎配合,进行反方向摆腹运动。
【操作】 具体动作可分八拍进行。
①右腿承重,膝部微屈向下颤动,左腿屈膝随同,右肩同步向下用力;同时引导内合从右下腹向左下腹摆动;以中等力度、中速进行,使小腹有轻微摩擦感(图2-19)。
②动作同①,方向相反,左膝微屈向下颤动,右膝随同,左肩同步向下用力,同时引导内合从左下腹向右下腹摆动。
③④、⑤⑥、⑦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连贯准确,要有节奏感;内合的左右摆动要到位。速度要适中,每拍用1~2秒,连续做4个八拍。
图2-19 企鹅散步
引导内合从右下腹向左下腹摆动
【作用】 促进下腹及盆腔器官的运动与血液循环。可预防肛肠病、前列腺病、子宫病、卵巢病,还可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2.钟摇盆底
钟摇盆底是引导内合在盆腔底部作钟摆样垂直左右弧形摇动。
【姿势】 直立2姿,全足着地,脚趾分开;双手拇指与四指分开掐在髋部,全身放松,用口呼吸,膈肌微向下压,将内合聚于下腹左侧。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胸廓和腰椎配合。分八拍进行。
【操作】 ①引导内合从左肋下经下腹,沿盆底向右,呈弧形摇至右肋下,稍作停顿;上体与两肩可向相反方向轻微摆动,来配合摇动;中力、中速,内合边摇动边向下用力,使盆底部产生摩擦感。
②引导内合从右肋向下,沿盆底摩擦向左,一直摆回左肋下,如同钟摆一样呈弧形摇动,在肋下要稍作停顿,以引发应答反应。内合行进中要有向下的放射力,以加强对盆底器官的抚摩作用(图2-20)。
③~⑧拍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连贯而圆滑,要有轻松自如感。速度不要快,每拍用时应在2秒钟左右。呼吸要自然顺畅,不要憋气。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预防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寻求便意和催便等。
图2-20 钟摇盆底
引导内合沿盆底向左
3.溜腹运动
【姿势】 直立2姿,双手掐在髋部,眼向前看。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双肩、胸廓和腰椎配合。根据需要,分为“溜右上腹”和“溜左上腹”。
(1)溜右上腹:是引导内合在右上条区前后溜动。
【操作】 ①膈肌上提,聚内合于右乳下膈肌下方,以前后摆动右肩,协助引导内合在右上条区从后向前溜动;右胸要尽量向前突出,右肘尖稍微向后摆,以配合内合溜动,见图2-21(1)。
②引导内合在右上区从前向后溜动;右肩与右胸腔要尽量向后缩,右肘尖稍微前摆,以配合内合溜动,见图2-21(2)。
图2-21 溜右上腹
(1)引导内合在右上条区从后向前溜动(2)引导内合在右上条区从前向后溜动
③④、⑤⑥、⑦⑧拍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有节奏感。连续做4个八拍。
(2)溜左上腹
【操作】 是将内合聚于膈下的左乳下方,以与上面相同的方法前后摆动左肩,协助引导内合在左上区①向前、②向后溜动;⑤~⑧拍重复①~②拍的动作。连续做4个八拍。
也可以每八拍一轮换,单数八拍溜动右上区,双数八拍溜动左上区。动作要连贯准确,要有节奏感;内合的前后溜动要到位。速度要适中。
【作用】 预防各种肝、胆疾病,胃病,胰腺、脾脏疾病,提高免疫功能。
4.表摆三区
表摇三区是引导内合在腹腔内做左右弧形摆动,如同钟表的摆轮一样。运动范围限于腹腔,在中区、下区、中区和上区往返循环摆动。表摆时,内合要稍有摆向腹外的扩散感。
【姿势】 直立2姿,双手掐在髋部,将内合聚于脐左,腹肌与膈肌引导,腰椎配合。
【操作】 ①以腹肌、膈肌与腰椎为主导,引导内合从左肋下沿脐向右肋下的后方呈弧形水平绕半圈,双肩与小腹也可微向右转,配合内合转动;中等力度、中速。
②引导内合在中区,自右向左原路返回到左肋下的后方。如此右一摆左一摆,像钟表摆动。动作要圆滑顺畅、连贯自如。
③引导内合从左下腹沿前腹壁向右呈弧形摆动到右后髋部,使内合在下区绕前腹部横向表摆半圈。
④引导内合自右向左,沿原路返回。如此右一摆左一摆(图2-22)。
⑤~⑥拍重复①~②拍的动作。
⑦引导内合沿胸口(心口窝)水平向右,到右侧肋间腋下的后方绕半圈,双肩与小腹微向右转,配合内合转动。
图2-22 表摆三区
引导内合自右向左弧形摆动
⑧引导内合在上区的右肋间,自右向左弧形水平原路返回到左肋间腋下的后方。
动作要圆滑顺畅、连贯自如,不要有节奏。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可抚摩肝、肾、胆囊、胃、胰腺、脾和横结肠等器官。故常用于这些脏器的保健和疾病防治,也可用于寻求便意与催便。
【注意】 有腰椎病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减轻或不做此动作。
5.辘轳绕绳
辘轳绕绳是模仿摇辘轳提水时绳绕辘轳的(向左或向右)绕圈动作,引导内合在正区、右区、正区、左区循环绕转。
【姿势】 直立2姿,双手握空拳,两臂屈肘,举到胸前,两拳相对,略宽于肩,身体微向前倾,膈肌上提,聚内合于后上腹部的正上后方区,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胸廓和腰椎配合。
【操作】 ①两臂由胸前举到前上方,两手由上方经前方转向前下方;同时由腹肌与膈肌配合引导内合在正区,从后上腹随手上提、向前,经剑突下到前下腹部;以中等力度、中速,在正区绕半圈,见图2-23(1)。
②两拳从前下方再向后,经腹前向上,摇回到胸前;同时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在正区,以同样的力度和速度,从前下腹沿盆底向后,经后背向上,回到起点,如同摇辘轳一周,见图2-23(2)。
③两手的绕法与前相同;以与①同样方法引导内合在右区绕转半圈。
④以与②同样方法,引导内合在右区绕回起点。
⑤重复①的动作。
⑥重复②的动作。
⑦同①的方法,引导内合在左区绕半圈。
⑧同②的方法,引导内合在左区绕回原处。
这是一项形似摇辘轳,实则引导内合全面抚摩、运动腹腔器官。主要是由胸椎、腰椎配合腹肌与膈肌协助引导内合绕转。动作要圆滑流畅,力度要均匀,要有搓肠感。初练者可用双手绕圆圈的肢体动作来配合和控制,可使内合绕转更加均匀和圆滑。
图2-23 辘轳绕绳
(1)引导内合随手上提、向前,向下,在正区绕了半圈 (2)引导内合沿盆底向后、向上,回到起点
【作用】 可抚摩肝、胆囊、胃、胰腺、脾脏、肾、膀胱、卵巢、子宫、前列腺和横结肠、小肠。用于相关内脏器官的保健与疾病防治,还可用于寻求便意。
【注意】 要正常呼吸,第一拍吸气,第二拍呼气,以此类推,不要憋气,以防心脑意外。动作要协调圆滑,圈要转大些,不要过快,每拍用时约1秒。连续做8个八拍。
6.双手推磨
双手推磨是以双手在胸前水平转圈,协助引导内合在腹内水平旋转;手的动作是虚的,是为了使内合的旋转均匀和圆滑;而内合在腹内的旋转才是内运动的根本。根据不同需要,旋转不同部位,分为磨推中区、磨推上区、磨推下区和旋风旋腹。
(1)磨推中区:引导内合在中区顺时针水平旋转,每2拍转一圈。
【姿势】 直立2姿,双手向前屈肘平伸,掌心向下,与肩同宽;聚内合于肚脐处。双手与内合引导动作分别如下:
【操作】 ①双手从胸前向右、向内(后)、再向左,转到心口窝前,双手顺时针水平旋转半圈;同时由腹肌引导内合在中区,从肚脐向右,经肋下向后到后腰与肚脐相对处转半圈。
②双手从心口窝处向左、向前、向右回到了原处;同时引导内合在中区同步向左、向前和向右,顺时针水平旋转一圈;双手如同洗牌状,内合如同推磨状,圈要尽量转大些。
③~⑧拍重复①~②拍的动作。动作要缓慢而圆滑;速度要稍快,每拍用时1秒左右,连续做4个八拍(图2-24)。
【作用】 预防和辅助治疗肠道疾病、肾脏疾病;也可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2)磨推上区:是引导内合在上区顺时针水平旋转,每2拍转一圈。
图2-24 磨推中区
引导内合在中区同步旋转一圈
【姿势】 立姿同上,膈肌上提,聚内合于胸口处(剑突下凹,俗称“心口窝”)。双手与内合动作分别如下:
【操作】 ①双手从胸前向右、向内、再向左,转到胸口处,以中等力度、中速顺时针水平旋转半圈;同时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胸廓和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上区,从胸口处向右,经肋下向后到后背部转了半圈。
②双手从胸口处向左、向前、向右回到了原处;同时引导内合在上区同步向左,经左肋下向前和向右,顺时针水平旋转一圈;双手如同洗牌状,内合如同推磨状。
③~⑧拍重复①~②拍的动作。动作要缓慢而圆滑;速度要稍快,每拍用时1秒,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预防和辅助治疗肝胆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肾脏疾病,可增强脾脏功能。
(3)磨推下区:是引导内合在下区顺时针水平旋转,每2拍转一圈。
【姿势】 立姿同上,膈肌下压,聚内合于下腹。双手与内合动作分别如下:
【操作】 ①双手从胸前向右、向内、再向左,转到心口窝前,以中速顺时针水平旋转半圈;同时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在下区,从小腹向右,经髋部向后到后腰骶部转了半圈。
②双手从心口窝前向左、向前、向右回到了原处;同时引导内合在下区同步向左、经左髋向前和向右,顺时针水平旋转一圈;双手如同洗牌状,内合如同推磨状。
③~⑧拍重复①~②拍的动作。动作要向下渗透、缓慢而圆滑;速度要稍快,每拍用时1秒左右,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和辅助治疗前列腺疾病;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疾病以及泌尿系结石、痔疮等疾病;也常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4)旋风旋腹:是引导内合在中区、上区、中区、下区轮番旋转,形如旋风在腹内旋转。
【姿势】 立姿同上,聚内合于肚脐处;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腰椎配合。双手与内合动作分别如下:
【操作】 ①双手从胸前向右、向内、向左、向前、再向右,如同洗牌状顺时针水平旋转一圈;同时由腹肌与膈肌主导、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中区,从肚脐前向右、经右侧肋下向后、到后腰部向左、经左肋向前、再向右回到脐前,以中力、中速在中区水平旋转一圈。
②重复①的动作,再转一大圈。
③双手动作同①,以中速顺时针水平旋转一圈。同时引导内合在上区,从胸口前向右、向后、向左、向前、再向右水平旋转一圈。方法与①相同,只是位置提到上区。
④重复③的动作,再转一大圈;双手如同洗牌状,内合如同推磨状。
⑤重复①的动作。
⑥重复①的动作。
⑦双手动作同①,顺时针水平旋转一圈。同时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下区,从小腹前向右、经髋部向后、经后腰骶向左、向前、再向右回到原处,沿盆底顺时针水平旋转一圈。
⑧重复⑦的动作,再转一大圈;连续做8个八拍。
动作要领:双手如同洗牌状,内合如同推磨状。双手的动作是为了配合内合的旋转,动作必须同步。使内合转动的动作顺畅而圆滑;开始速度要稍慢,中间加快,结束前变慢。
【作用】 也是对腹腔的全方位抚摩方法之一,主要用于腹内脏器的保健、疾病预防和辅助治疗,还常用于寻求便意和减肥。
7.上下串腹
上下串腹是在正间区引导内合在正间区上下往返串动。
【姿势】 直立2姿,双足着地,重力放在两足掌上。双手掐在髋部,上体微向前倾以使腹部放松;胸廓张开,目视前方,聚内合于下腹。
【操作】 ①吸气,胸廓上提,双肩上举;同时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从下腹沿正间区上串到胸口以上。中等力度即可,不要用大力。
②呼气,胸廓放松;同时引导内合原路返回下腹,让腹部的气力下灌,形同打桩:使胃肠有明显的下降回落感。动作要随呼吸进行,每拍用时1~2秒(图2-25)。
③④拍重复①②拍的动作。
⑤吸气,肩胛上提,同时引导内合经正后区到后背上方。
⑥呼气,肩胛放松,同时引导内合原路返回下腹,使胃肠有明显的下降回落感。动作随呼吸进行,每拍2~3秒。
⑦⑧拍重复⑤⑥拍的动作。
图2-25 上下串腹
引导内合在正间区上下串动
呼吸要自然,不可憋气。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奏,用力要适度,速度要适中,连做4个八拍。
【作用】 预防和辅助治疗胃肠疾病、膀胱疾病,肾病,前列腺疾病;子宫、卵巢疾病。
8.中腹三振
中腹三振是引导内合在中腹部分别向左右冲振。
【姿势】 直立2姿,双手掐在髋部,全身放松,聚内合于脐部;以腹肌为主导,膈肌与腰椎配合。(www.chuimin.cn)
【操作】 ①引导内合从脐部向右肋下横向水平快速摆振一下,然后迅速还原(图2-26)。
②~③拍重复①的动作。④还原。⑤引导内合从脐部向左肋部横向水平冲击式顶振一下,然后迅速还原。⑥⑦拍重复⑤的动作。⑧还原。
每振3下停1拍。每4拍后左右调换1次,连续做4个八拍。动作要连贯流畅,使整个腹部都有震颤冲击感。
【作用】 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胃肠道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肝、肾疾病;也可用于寻求便意、催便等。
9.随风转腹
随风转腹是设想从正面有风吹来,腹腔里有架风车要随风旋转;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胸廓和腰椎配合,来引导内合在间区进行旋转的方法。
图2-26 中腹三振
向右肋下横向水平快速摆振
【姿势】 直立2姿,双手掐在髋部,聚内合于下腹。
【操作】 ①引导内合在间区,从下腹向右、经髋向上转、遇膈肌向左到胸口处,以中力、中速在中区顺时针转半圈。
②引导内合从胸口向左,经左肋向下,沿盆底回到下腹;两拍正好转一圈。旋转时可由胸廓和两臂配合旋转,使圈转得圆滑流畅(图2-27)。
③⑧拍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连贯有力,旋转的幅度要大。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可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肝、胆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也常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图2-27 随风转腹
引导内合在间区顺时针旋转
10.搓腰摩肾
搓腰摩肾是以摆动肩胛和腰椎,协助引导内合搓摩肾脏。以腹肌、膈肌主导,双肩与腰椎协助,沿后腰部引导内合从左髋部,向右偏上摆到右肋下缘,再以同样角度向左上方摆到左肋,向右摆到膈下,向左摆到膈上;引导内合在后区呈“之”字形向上;让内合紧贴后腰背部,缓慢而稍用力搓摩摆动,先从下搓摩向上,再从上搓摩向下,各用4拍。
【姿势】 直立2姿,两臂自然屈肘,或双手掐在髋部,聚内合于脐左后方。
【操作】 ①引导内合在后区,从左髋部沿腰背向右稍偏上摆到右肋下缘。
②以同样方法引导内合从右肋缘沿腰背向左稍偏上方摆到左肋部。
③同样方法引导内合从左肋部沿腰背向右稍偏上方摆到右膈下。
④同样方法引导内合从右膈下沿腰背向左稍偏上方摆到左膈上,见图2-28(1)。
⑤同样方法引导内合沿腰背从左膈上向右稍偏下方摆到右膈下。
⑥同样方法引导内合沿腰背从右膈下向左稍偏下方摆到左肋部,见图2-28(2)。
图2-28 搓腰摩肾
(1)前4拍引导内合呈“之”字形向上 (2)后4拍引导内合呈“之”字形向下
⑦同样方法引导内合沿腰背从左肋部向右稍偏下方摆到右肋下。
⑧同样方法引导内合沿腰背从右肋下向左稍偏下方摆到左髋部。
动作要连贯顺畅、缓慢有力,向后渗透;不要有节奏感,呼吸要自然顺畅;连续4个八拍。
【作用】 预防和辅助治疗肾脏疾病。
11.横腹八摆
横腹八摆是沿腹腔从前到后,对八个横向条区逐一进行巡回摆动(中间条区除外)的内运动保健方法。
【姿势】 直立2姿,年老体弱者采用扶案直立2姿;聚内合于下腹,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胸廓和腰椎配合。
(1)摆前下区:是引导内合在前下区(位于小腹前部,左髋下到右髋下的横向条区)往返摆动。
【操作】 ①引导内合在前下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小腹右侧髋部时稍作停顿(图2-29)。
②引导内合在前下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髋部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2个八拍。
【作用】 前下区为膀胱区,可预防与治疗各种膀胱疾病、下尿路的各种相关疾病、肠道疾病及催便等。
(2)摆前中区:是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肚脐上下、两肋下缘之间的横向条区)往返摆动。
【操作】 ①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尽头处时稍作停顿。
图2-29 摆前下区
引导内合在前下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
②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尽头处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图2-30)。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胃肠要有明显的震荡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和辅助治疗肠道各种疾病、腹痛、腹胀、便秘等,多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3)摆前上区:引导内合在前上区(胸口以下、两肋之间的横向条区)往返摆动。
【操作】 ①膈肌上提,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在前上区(位于膈肌以下、肚脐上2寸以上,自左肋到右肋的横向条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上腹右侧肋部时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②引导内合在前上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肋部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图2-31)。
图2-30 摆前中区
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
图2-31 摆前上区
引导内合在前上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和辅助治疗胃肠道疾病;消化功能减退、便秘等,还可用于寻求便意、催便。
提示:以上三项(摆前下区、摆前中区、摆前上区)结合起来称为“摆前三区”,常用于寻求便意、催便等。
(4)摆间上区:引导内合在间上区往返摆动。
【操作】 ①膈肌向上提,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在间上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上腹右肋处时稍作停顿,胃肠会有明显摆动感。
②引导内合在间上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肋部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可增强内脏生理功能和机体免疫力。用于保健及预防、辅助治疗胃、肝胆疾病,胰腺疾病,糖尿病等。
(5)摆后上区:是引导内合在后上区往返摆动。
【操作】 ①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在后上区(在膈肌下部,即与前上区对应的部位,左肋到右肋的横向条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后上腹右肋处时稍作停顿,用力不大,要有明显的摩擦感。
②引导内合在后上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回,摆到左侧肋部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除了具有上面功效之外,主要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各种肾病,还可寻求便意和催便。
(6)摆后中区:是引导内合在后中区(在后腰部、与肚脐相对应的左右横向条区)往返摆动。
【操作】 ①引导内合在后中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后中腹右肋下时稍作停顿。
②引导内合在后中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回,摆到左后肋下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和辅助治疗肠道疾病,还可寻求便意和催便等。
(7)摆后下区:是引导内合在后下区(在后下骶部的左右横向条区)往返摆动。
【操作】 ①引导内合在后下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小腹右侧髋部处时稍作停顿。
②引导内合在后下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回,摆到左侧髋后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可以促进女性激素的分泌,调节月经周期。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各种卵巢和输卵管疾病;各种与排便有关的疾病;以及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8)摆间下区:是引导内合在间下区往返摆动。
【操作】 ①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在间下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小腹右侧尽头处时稍作停顿,以求节奏感。
②引导内合在间下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回,摆到左侧尽头处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作用】 可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男性前列腺疾病,女性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疾病,以及各种肠道疾病,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12.提膈向喉
又称“内脏器官大换血”,是立操中较强的运动之一。通过使腹腔负压与正压交替,将脏器的陈旧血液挤到静脉血管里,将大动脉中的新血液引进来。此项运动适用于年轻体壮者,年老多病者须慎用。
【姿势】 直立2姿,双手掐在髋部;身体微向前倾,腰部自然放松。聚内合于下腹,小腹用力收拢持合。整个动作要与深呼吸密切配合。
【操作】 ①深呼气,同时引导内合垂直向上,使膈肌向喉部方向缓缓提升;达到顶点后,持续1~2秒钟,并需将余气呼尽,使腹腔产生负压。
②深吸气,引导内合随吸气缓慢垂直向下,直到会阴下,腹腔恢复正压;自然放松还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连续做2个八拍(图2-32)。
要领:双肩上提,展开胸腔,以膈肌主导,引导内合上提。使腹腔呈现负压状态,脏器也随之微向上提升;持续一下以引发脏器的应答反应。
图2-32 提膈向喉
引导胸腔与膈肌随内合逐渐上升,使腹腔产生负压
【作用】 常用于寻求便意,催便。通过改善脏器的微循环,预防和辅助治疗腹部相关疾病。
【注意】 用力不要过度,动作与呼吸密切配合,不要引起头晕。冠心病、高血压及肿瘤病人慎用或禁用此动作。
13.抻肩扩肋
抻肩扩肋是将肩峰用力上顶,内合向腋下抻拉,胸廓向外侧突出的运动。
【姿势】 直立2姿,屈肘,双手半握拳于两腋前,手心向下横放腋前,全身放松,聚内合于下腹。
【操作】 ①右肘向右上方举起,胸廓向右侧外上方尽量突出,同时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将膈肌右侧用力向上顶到右腋下,同时又要引导内合向右抻,让整个腹腔有明显向上向外的牵拉感。
②~④拍重复①的动作。
⑤左肘向左上方举起,胸廓向左侧外上方尽量突出,同时引导内合从小腹用力向上牵拉膈肌向左腋下,同时又要引导内合向右抻,让整个腹腔有明显向上向外的牵拉感(图2-33)。
⑥~⑧拍重复⑤的动作。动作要连贯、有力,不要太快,也不要有节奏感,连续做2个八拍。
孕妇和重病体弱者不宜。
图2-33 抻肩扩肋
胸廓向左侧外上方尽量突出
【作用】 这是一项较强的牵拉内脏器官的内运动动作,对肝、胆、脾、胰、肾、两侧卵巢、整个胃肠道和膀胱等内脏器官都有较强的牵抻抚摩作用。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胃肠道疾病,肾病,肝胆疾病,胸膜及肺部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膈肌痉挛。由于对直肠-肛门曲有明显牵拉作用,故常用于排便、寻求便意和催便。
14.心肺抚摩
心肺抚摩是引导内合在膈肌上面、心脏的周围,小范围水平旋转;对心肺进行轻松自如的旋转抚摩。
【姿势】 直立2姿,双手掐腰,全身放松,膈肌与胸廓向上提,以聚内合于膈上。
【操作】 ①引导内合在膈肌上部、心脏周围,从胸骨柄向右、向后、向左、向前,转一小圈。
②~⑧拍重复①的动作,要围绕心脏的下半部转小圈,不要转大圈,转动要圆滑而轻松;连续做2个八拍,然后以相反的方向,再做2个八拍(图2-34)。
【作用】 可促进冠状动脉循环,增强肺循环,利于冠状动脉和肺脏的血液更新,预防冠心病、哮喘、咳嗽、多痰,预防各种心、肺及气管疾病。
图2-34 心肺抚摩
围绕心脏的下半部转小圈
15.立操结束动作
立操结束动作又称“抻腹收肛”。结束时,两足并拢,垂手站立,全身放松,随内合上提收肛。
【操作】 ①呼气,小腹用力收拢,将内合聚于下腹,顺势后移,引向肛门处。
②吸气,收肛,同时引导内合从肛门上提到脐后方,并持续1秒左右。
③~⑧拍重复①~②的动作,连续做2个八拍。收肛要稍有力,内合从下腹提到脐后。尽量要用口呼吸,不要憋气;用力要适中,不可有头晕感。
有关内脏运动保健法的文章
(二)坐操坐操是以坐姿进行的内运动操。坐操的运动量小于站操,适合于大多数人,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重病体弱患者,肢体不方便者。摆前中区 ①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同时腰椎随同内合右移;中等力度、中速,摆到中腹右肋下时稍作停顿。提示:本节操分8个部位。......
2024-01-08
人们久坐、久蹲、用力加压排便,还会引发诸多与躯体直立有关的疾病,笔者称其为“进化疾病”。循环及微循环均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坐、蹲、负重等情况下,其内生殖器会出现供血不足,引发功能障碍,而发生多种进化疾病。尽管人们采用了许多药物及其他疗法,但进化疾病的治愈率仍较低。......
2024-01-08
(四)动作组合1.动作组合的概念和好处内运动操分为立操、坐操、卧操三种,每种操都有14~18节,其中有几节又分4~8个不同的部位和方法。内运动操动作组合后,简便易行,便于操作,还能不断更新,可望收到预期功效。溜、摆、旋、轮、脾组合:准备动作,参照坐操“准备动作”,缓慢深呼吸6次。摆间上区,参照坐操“2.巡腹八摆”中“摆间上区”的动作,连续做4个八拍。......
2024-01-08
(二)健康重在腹腔1.腹腔支撑着人类的生命在人类的生命中,除了思维和感官之外,许多生命活动几乎都在腹腔内进行,昼夜不息,分秒不停。然而,从狭义上看,腹腔的健康关系到人的健康,人们对腹腔器官所受到的伤害不应熟视无睹,应当特别注重呵护腹腔脏器。人类健康的实质是内脏健康,勿忘厚待自己的腹腔;腹腔健康,人才会健康。......
2024-01-08
(三)如何掌握自然排便方法自然排便方法是内运动健身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掌握并应用自然排便法是迈向内运动保健的第一步。自然排便法通过催便,促进二次排便,缩短排便的等候时间;还全面防止了加压排便对身体的各种损伤。自然排便法就是通过内运动,调动肠道引发强有力的自身动力;充分发挥肠道蠕动功能,实现顺畅排便。......
2024-01-08
(二)内运动健身法的特点内运动直接呵护腹腔健康,化解诸多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以及久坐、久蹲、用力加压排便给人类带来的诸多致命伤害。内运动通过对内脏器官的直接运动,能有效化解直立行走给人类造成的诸多“进化疾病”。内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内脏器官供血,疏通器官的微循环,促进有毒有害物质的排除。内运动与其他健身运动联用可有效提高运动对内脏器官的保健效果。......
2024-01-08
本病须以药物治疗为主,内运动健身法为辅;不经医生允许,不可停止药物治疗。糖尿病迄今为止尚无根治方法,临床治疗的原则是积极控制体内的代谢紊乱、努力减缓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针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是防止病情的恶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内运动仅作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不可取代药物。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并告诫......
2024-01-08
(一)内合1.内合的概念与作用原理“内合”是腹肌向腹内收拢时,在腹腔内所形成的聚集点。内合容易接受引导:内合也可随躯体的动作变化而移动位置,当小腹微缩,聚拢内合时,摇动身躯、摆动双膝、提拉双肩都可以使内合随之轻微移动。一般情况下,大内合的作用面积大,较常用;聚内合时要轻松自如,不可僵硬呆滞。其主要原因是所主导的肌肉不同,内合是由腹肌主导,而胸内合则是由胸肌主导。......
2024-0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