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病证外邪侵犯少阳,或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使少阳枢机不利,出现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为主症的证候,称为少阳病证。诊断要点凡具见主症①、②、③;或见主症①、③;或见主症①、②;或见主症①及次症①、②中一项,并均见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少阳病证。或秽浊之气由外而入,或宿食停水由内而犯,由外而入呈少阳病证者,可选用七宝丹治疗。可用于少阳病证以寒热、恶心呕吐为主症者。......
2024-01-08
太阳少阳并病证
太阳少阳并病证,是指太阳之邪未罢,又波及少阳,临证以发热微恶风寒,肢节烦痛,微呕,心烦,心下支结为主症的病证。
临床表现
主症:①发热微恶风寒;②肢节烦痛;③微呕,不欲饮食,心烦;④心下支结。
次症:①头项腰脊酸楚;②口苦。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微弦。
辨证分析
太阳居表,少阳居半表半里,故太阳少阳并病证,既有表证,又有半表半里证。太阳经气被束,必见发热恶寒,所以微恶风寒者,受邪较轻,故言“微”,不言头身疼痛,而云肢节烦痛及头项腰脊酸楚者,亦示邪气不重也。少阳主枢,枢机不利,或干于上则心烦、口苦;或干于胃则微呕、心下支结。舌苔薄白为邪偏于表,脉浮微弦为太少并病的典型脉象。总之,本病证为《伤寒论》并病之一。由于受邪较轻,所以临床表现亦不严重。
诊断要点
凡具见主症①、②、③、④,或主症①、③及次症②,或主症②、③及次症①、②,并具典型舌脉者,即可诊为太阳少阳并病证。
疑似证鉴别
太阳阳明合病证与太阳少阳并病证 两证均有太阳经证候的特点,如发热恶寒,头身肢节烦痛,苔白,脉浮等。但彼证受邪较重,本证受邪较轻,这是两证鉴别点之一。其二为:彼证合病阳明,邪迫阳明,上逆于胃,下迫于肠,故常呕利兼作。本证并于少阳,少阳不和,故见微呕,不欲饮食,心下支结等。另外,彼证两经同时受病,故曰“合病”,本证两经受病,多有先太阳后少阳之序,故曰“并病”。依此也可帮助鉴别。
论治法则
调和营卫,和解少阳。
方剂选要
柴胡桂枝汤。本方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剂量各半的合方。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以逐太阳经在表之邪;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利气机,以散半表半里之邪。各取原方剂量之半,意在轻取。剂量过重,有损正气,故减量用之。
成药简介
1.桂枝合剂与小柴胡丸 桂枝合剂与小柴胡丸均为新型制剂,与桂枝汤和小柴胡汤药味相同。用桂枝合剂开水冲匀,温服小柴胡丸,可双解太少两经之邪。
2.桂枝合剂与少阳感冒冲剂 少阳感冒冲剂由小柴胡汤加青蒿而制成。加强了原小柴胡汤的清热作用。与桂枝合剂同时应用,对于太阳少阳并病证有迅速退热之效。
饮食疗法
1.五物汤 柴胡6克,荆芥10克,紫苏叶10克,生姜10克,红糖30克。
将柴胡、荆芥、紫苏叶、生姜一并放入大盅内,另将红糖放入另一盅内,加水适量,烧沸,使红糖溶解。把盛装中药的大盅置文火上加水煮沸,加红糖溶液即成。
2.香附苏叶粥 香附4.5克,紫苏叶4.5克,粳米60克。
将香附捣烂与紫苏叶共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入粳米,煮至米花粥稠,每日晚上睡前温热服食。
3.姜葱萝卜饮 生姜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20克。
将生姜、葱白切碎,白萝卜切成薄片,加水适量,煮汤饮汁,服后盖被取微汗。
4.荆芥粥 荆芥5~10克,薄荷3~5克,淡豆豉5~10克,粳米50~100克。
先将荆芥、薄荷、淡豆豉煎沸后5分钟(不宜久煎),取汁,去渣。另将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同煮为稀粥。每日分2次温热服食。(www.chuimin.cn)
5.柴胡粥 柴胡6~9克,葱白2茎,粳米50~100克。
取柴胡、葱白煎取药汁,去渣。先用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服食。
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
取穴:大椎、肝俞、肺俞。
手法:均用轻泻法。
2.指压疗法
取穴:太阳、上星、百会。
手法:病人仰卧,术者坐于病人头部上方。用拇指交替指压上述穴位,压至病人头部微微汗出为度。
3.刮痧疗法
部位:第7颈椎上下左右4处、脊椎两旁、前胸胁肋间、左右肋下肝脾区。
方法:先用干净毛巾蘸肥皂水,洗净刮痧部位。将玻璃、纽扣或硬币消毒,在选定部位刮之。要顺一个方向刮,不可来回刮。力量均匀,不要用力过猛,刮至皮肤潮红为止。
4.擦剂疗法
生姜、柴胡适量。
将上药捣烂或捣碎。用手拿药渣一团,擦两手足心、两肘弯、前胸、后背,得汗即解。
验案选萃
案一 杨某,农民,男。素有风湿性关节疼痛和腰肌劳损史。平日较少发作。来诊时诉腰痛,右足不能履地,动则痛剧。检视两足外形无损,无红肿,右足踝关节有压痛感,转动则大声呼痛。腰部酸痛喜按摩,头晕,口苦,胸胁满闷,不欲食,微恶风寒,四肢痛烦,舌淡,苔白润,脉浮弦。病由昨夜坐卧湿地2小时后,不能起立行走而起,外感寒湿诱发宿疾。因具本证,故先用本方治其外。服2剂后,恶寒罢,头晕,胸闷,腰痛悉除,四肢痛楚及右脚痛已不明显,舌苔薄白,脉微弦,续服2剂,各症消失。
(张志民:柴胡桂枝汤临床应用点滴《浙江中医杂志》1980,11.12:553)
案二 林某,男,28岁,工人,门诊号14854。1963年11月4日初诊。
患者于前天涉水回家,即感头痛,发热恶寒,腰痛如折,胃胀,口苦不欲食,腹痛时作时减,大小便如常,脉浮弦,舌苔白。此外感风寒,邪将入里。用柴胡桂枝汤轻剂。
柴胡6克,桂枝4.5克,黄芩6克,半夏4.5克,党参9克,赤芍6克,大枣4枚,生姜1.5克,甘草3克,1剂。
11月5日复诊:服药后出汗颇多,寒热已愈,胃胀腹痛俱减。证已减半,复进原方1剂而愈。
(李幕陶:柴胡桂枝汤临证应用的初步体会《福建中医药》1964,5:34)
辨治按语
案一虽为风湿性疼痛和腰肌劳损的急性发作症,但具有“微恶风寒,四肢痛烦”及“口苦,胸胁满闷,不欲食”等太阳少阳两经症状。医者不囿于痼疾风湿,而着眼于引起宿疾发作的太少两感之邪,故选柴胡桂枝汤获愈。案二为典型的太阳少阳并病证,具有腹痛拒按,显为少阳枢机不利所致。医者抓住“头痛,发热恶寒,腰痛如折”的太阳表证,和“胃胀……不欲食”的少阳证,不被腹痛拒按所左右,经用柴胡桂枝汤和解表里,果然2剂而愈。
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太阳少阳并病证而偏于表的方剂。由于它具有和解表里,调和内外,疏肝和胃,畅达肝脾的功效,所以临床上应用范围很广。除常用于感冒及未明原因的低热外,还用于肝胆疾病、周围神经性疾病等。近些年还用本方治疗癫、癔症抽搐有效。需要指出的是,在治疗感冒时,要根据太阳、少阳两经症状的多寡而选定剂量,这样就使该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使平淡之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关感冒论治学的文章
少阳病证外邪侵犯少阳,或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使少阳枢机不利,出现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为主症的证候,称为少阳病证。诊断要点凡具见主症①、②、③;或见主症①、③;或见主症①、②;或见主症①及次症①、②中一项,并均见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少阳病证。或秽浊之气由外而入,或宿食停水由内而犯,由外而入呈少阳病证者,可选用七宝丹治疗。可用于少阳病证以寒热、恶心呕吐为主症者。......
2024-01-08
诊断要点凡具见主症①、②、③、④;或见主症①、③,或①、④、或②、③,或②、④及次症,并见苔白脉浮者,即可确诊为太阳阳明合病证。疑似证鉴别1.太阳少阳并病证与太阳阳明合病证两证均为太阳经与他经相兼为病,同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症状,故提出加以鉴别。另外,彼证由于邪传于里,热迫大肠,传导失职,所以独见大便臭秽,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这是太阳阳明合病证所不会见到的。乃太阳阳明合病,用葛根汤加半夏治疗。......
2024-01-08
肾阳虚证感冒之肾阳虚证,是指素体阳气虚弱,命门火衰,复受风寒所致的感冒证候。诊断要点凡具备主症①、②、③及典型舌脉;或主症①、②与次症并见典型舌脉;或主症①、③与次症并见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感冒之肾阳虚证。两证除表证类同外,肾阳虚证也是相同的。适用于肾阳虚而致的腰膝酸痛以及腰部劳损等。......
2024-01-08
诊断要点凡具备主症①或②,并见③、④中任何一项及典型舌脉者,即可确诊为感冒病的肺气虚证。但风寒表虚证多无慢性虚损病史,其发病以卫强营弱为病机,多无肺气虚证的咳嗽无力,呼吸短促等;而肺气虚证必具慢性虚损病史,且有气短咳喘无力等虚象。脾气虚证的食少、腹胀、便溏,与肺气虚证的自汗、咳嗽、气短等,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是由于脾主运化与肺主清肃的功能有别所决定的。本粥对一切气虚证均有效。......
2024-01-08
诊断要点凡具备主症①、②及典型舌脉;或主症①、②及次症中任何一项和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风寒表湿证。风寒表湿证为风寒湿邪袭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淫雨季多见;水上井下作业者亦易患本证。风寒表实证不夹湿邪,故不具备表湿症状。而风寒表湿证,必见头重如裹,肢体酸痛,或一身尽痛难以转侧等表湿症状。本方发汗祛湿,疏风散寒,用于感冒之风寒表湿证甚为合拍。本方适应范围较广,风寒表湿证即在其列。......
2024-01-08
配穴方法是在取穴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临床治疗各种病证的需要,选择具有协同作用的两个以上的穴位配伍,即可组成针灸处方。表里配穴法,是针灸临床常用的一种配穴方法,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上下配穴法,临床上运用最广。上下配穴法,历来为针灸医学家所重视。......
2023-12-04
头皮屑最易发生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头皮上。脂溢性皮炎是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3%。因此,若出现反常的头皮屑并带有皮肤病变,或发现生头皮屑的部位头发异常脱落时,最好去医院接受专业诊断。同时,还要确认是整个头皮全面出现的弥漫性脱发,还是局部出现的局部性脱发。虽然女性脱发很少像男性一样变成完全光头,但也可能会同时带有脂溢性皮炎、青春痘、生理紊乱等症状,而且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症时也会引起脱发。......
2023-08-17
脾阳虚证感冒病之脾阳虚证,是指素体脾阳不足,健运失常,复感风寒所致的感冒病证。诊断要点只要具备主症①、②中一项,并见③、④中任一项及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感冒病的脾阳虚证。但两证相比,气虚轻而阳虚重,所以脾阳虚证,畏寒较甚,并有腹冷痛,甚则面浮肢肿等。仲景制小建中汤,其治疗阴阳不和之虚劳发热乃为功效之一。上述症状,乃脾胃阳虚、水湿不化而致。平时可作为脾阳虚患者的补益剂服用。......
2024-0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