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烂喉痧与感冒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烂喉痧与感冒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摘要】:鉴别诊断(一)烂喉痧与感冒烂喉痧同感冒一样,都是冬春季常见的时病,始见发热、咽痛、脉浮为其共同的临床表现。(三)春温与感冒春温属温病之一,也是时邪所致的疾病。在病因方面,春温是受春季温热之毒而致,感冒则是感受风寒之邪而发,即是温邪所感,也较轻微。另外,春温由表入里,入脏较快,而感冒由表入里伤及脏腑者较少。且感冒病失治亦可导致鼻渊,而鼻渊病人又易患感冒,所以两者应作鉴别。

鉴别诊断

(一)烂喉痧与感冒

烂喉痧同感冒一样,都是冬春季常见的时病,始见发热、咽痛、脉浮为其共同的临床表现。且烂喉痧的初期,其发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身体不适等,与感冒病的混合系列症状相似。因此,在烂喉痧的特点出现以前,很容易按感冒论治。所以两者需要进行鉴别。烂喉痧,病邪主要侵犯咽部并由此深入肌体,发病后,咽部明显红肿疼痛,且在1昼夜内,耳后颈部、上胸、皮肤皱褶处,相继出现针尖大小的点状红疹;舌质鲜红无苔,俗称“杨梅舌”。这3个临床特点,特别是后2个特点,感冒病是不会见到的。至于烂喉痧出疹后的病情变化,其热毒犯血症状要较感冒病严重得多。所以,烂喉痧与感冒在初期虽有相似之处,但前者的特点出现比较早,特异性也强,与感冒鉴别并不困难。

(二)百日咳与感冒

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点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常伴有特殊样吸气吼声。在初期,可有发热、咳嗽、全身不适、食差等,与感冒病肺卫系列相似,如将此病误认为感冒而放松治疗,待经过1周后,该病进入痉咳期,出现特有的阵发性短促咳嗽,声声相连,连续10余声或几十声,随之深吸气发出鸡鸣样高调吼声而暂时间歇。至于百日咳病程可延及3个月之久,治不及时或治不对证,会有许多并发症等,都是感冒病所没有的。

(三)春温与感冒

春温属温病之一,也是时邪所致的疾病。在病的初期,与感冒相类同的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春季又是感冒多发季节,因此,易将两病混同而治。但疗效常不理想。这是因为二者在病因、传变、转归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在病因方面,春温是受春季温热之毒而致,感冒则是感受风寒之邪而发,即是温邪所感,也较轻微。在症状上,春温起病急,热势盛,必有口渴,且少有恶寒或短暂的恶寒,而感冒不像春温那样来势猛,也不像春温那样热势明显,少见口渴。在转归上,春温伤阴,严重者动风,而感冒多伤阳,甚则会有亡阳之变。另外,春温由表入里,入脏较快,而感冒由表入里伤及脏腑者较少。(www.chuimin.cn)

(四)霍乱与感冒

霍乱,挥霍缭乱之义,为中医病名。它与西医学急性传染病的霍乱含义不尽相同。多系西医学急性胃肠炎而言。该病的初期阶段,如发热、恶寒、呕吐、腹痛、腹泻等,与感冒病的胃肠系列相似,故当加以鉴别。就临床表现相比,霍乱的呕吐与腹泻次数较感冒频繁,且起病猝然,病势凶险,变化迅速。若吐泻不能很快制止,津液消耗殆尽,会很快死亡。而感冒胃肠系列的吐泻势缓易治,更不会达到津脱的地步。

(五)鼻渊与感冒

鼻渊为肺气失肃,浊气上攻所致。虽有实证虚证之分,但六淫外袭为本病的重要成因。它的主要症状鼻塞流涕、头痛与感冒病相同。且感冒病失治亦可导致鼻渊,而鼻渊病人又易患感冒,所以两者应作鉴别。鼻渊多流浊涕有腥臭气味,而感冒多流清涕,也无秽浊气味;鼻渊一般无恶寒发热之表证,而感冒必见寒热表证;鼻渊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不易治愈,感冒一般病程短暂,多不超过1周,治疗得当,症状会很快消退。

(六)湿温与感冒

湿温病为夏秋之交(大暑白露)感受湿热病邪而致的一种外感时病。其初起症状,如发热、恶寒、身困痛、苔白等,与感冒病的太阳经系列疑似。但湿温病的成因是湿热合邪,湿性黏滞,难分难解,所以患病之后,病势缠绵,不易速愈。其临床表现为:头重,身困如裹,胸闷,脉濡数,这是感冒病所不及的。又由于本病发于特定的长夏梅雨季节,空气秽浊,环境潮湿,所以确诊并不困难。也可以说,在梅雨季节,内湿较重的人,其外感时病多为湿温。当然,如果在夏秋之交,久晴无雨,地无湿气,那就不能囿于湿温而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