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性脑病1.基础疾病是COPD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导致的Ⅱ型呼吸衰竭。血气分析提示呼吸性碱中毒时应注意纠正过度通气等情况,如代谢性碱中毒为主,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注意纠正低钾、低氯。心力衰竭肝硬化的病人患代谢性碱中毒时,可用乙酰唑胺250~375mg,一般1~2次即可,须同时注意维持钾平衡。......
2024-01-08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hepaticcoma)是由于严重肝病所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肝性脑病的发病基础是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腔静脉之间的侧支分流。来自肠道的许多毒性代谢产物,未被肝脏解毒清除,或经侧支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引起大脑功能紊乱。
【诊断要点】
1.具有严重肝病或广泛门-体静脉侧支循环的病理基础,如肝炎后肝硬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重症肝炎、原发性肝癌等。
2.具有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如: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大量腹腔放液或大量利尿;电解质紊乱;应用镇静及麻醉药;摄取过量的蛋白质等。
3.临床上出现扑翼样震颤和精神错乱、昏睡或昏迷等意识障碍。
4.实验室检查可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及血氨增高。尽管肝性脑病中血氨常升高,但有些病例血氨水平正常,而参与肝细胞代谢的其他产物如芳香族氨升高。
5.脑电图检查可有典型的慢波(每分钟4~7次θ波)或高波幅δ波等脑电图改变。
6.简易智力测验(数字连接试验、书写等)与诱发电位检测有助于诊断早期和亚临床型肝性脑病。
7.肝性脑病分级。常根据病人意识程度分级:
Ⅰ级——隐约的认识能力异常,有正常的觉醒水平;
Ⅱ级——出现扑翼样震颤,语言迟缓,嗜睡;
Ⅲ级——昏睡,但可唤醒;
Ⅳ级——昏迷,不可唤醒。
【治疗】
1.消除诱因 及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防治感染,避免快速、大量应用排钾利尿药和大量放腹水,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慎用或禁用麻醉、镇痛、镇静、催眠等药物。
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1)饮食:开始数日内禁食蛋白质,给予高热量、足量维生素,以糖类为主要食物,神志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至40~60g/d,且以植物蛋白为佳,因植物蛋白含支链氨基酸较多,且能增加粪氮排泄,有利通便。
(2)灌肠或导泻:清除肠内积食、积血或其他含氮物质,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弱酸性溶液(例如盐水1~2L加米醋100ml)灌肠,或口服25%硫酸镁30~40ml导泻。(www.chuimin.cn)
(3)乳果糖:口服后在结肠中被细菌分解为乳酸和醋酸,使肠内呈酸性而减少氨的形成和吸收。一般用量为每次30~50ml,每日3次,从小剂量开始,以保持每日2~3次软便为宜。不良反应有饱胀、腹绞痛、恶心、呕吐等。若不良反应较大可适当将药量减少。
(4)肾功能不全者:可选用氨苄西林或甲硝唑0.2g,每日3~4次。
(5)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丽珠肠乐)、复合乳酸菌胶囊(聚克)、乐托尔等微生物活菌类药物可抑制致病菌生长。
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1)降氨药物:①谷氨酸钾和谷氨酸钠,该药偏碱性,碱中毒时要慎用。可根据电解质情况选择钠盐和钾盐,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该药静脉滴注过快可引起呕吐、流涎及面部潮红,肾功能不全时慎用谷氨酸钾。该药对较轻的慢性肝性脑病可能有效。但对急性肝性脑病无效;②精氨酸,该药呈酸性,适于碱中毒时用。常用剂量10~20g,加入葡萄糖液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肾衰竭时不宜使用,以免引起高氯性酸中毒及血钾升高。
(2)支链氨基酸:可纠正氨基酸代谢的不平衡,对恢复患者的正氮平衡是有效而安全的。一般每日500ml,缓慢静脉滴注。肾功能严重衰竭者慎用。
4.对症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调:每日入液总量以不超过2500ml为宜。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入液量应加以控制(一般约为24h尿量加1000ml),以免血液稀释、血钠过低而加重昏迷。及时纠正缺钾和碱中毒,缺钾者补充氯化钾,碱中毒者可用精氨酸溶液静脉滴注。
(2)保护脑细胞功能:用冰帽降温。
(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给氧。
(4)防治脑水肿:应用甘露醇、高渗糖等。
(5)防治出血与休克:有出血倾向者,可静脉滴注维生素K1或输新鲜血。消化道大量失血者,要及时补充鲜血,纠正休克、低氧和肾前性尿毒症。
(6)血液净化治疗: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并发氮质血症时可考虑应用。
【预防】
避免或去除诱因仍不失为慢性肝性脑病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肝病患者常因肝功能损害,对麻醉、镇痛、安眠、镇静等类药物的耐受力减退,而昏迷前期患者常因失眠、烦躁等现象需要镇静或安眠。但是如不加选择地应用安眠药,可使病人迅速昏睡,甚至发生不可逆转的深昏迷,所以要慎用有关药物。应用时必须有较强的指征,必要时减少剂量,或给予常用药量的1/4~1/2,或虽给原有剂量,但减少给药次数,以策安全。此类药物常能掩盖肝性脑病的神经精神症状。注意:①禁用吗啡或其衍生物,哌替啶原则上不宜采用;②作用迅速、持续时间较短的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大部分经肝排泄,应避免使用;③水合氯醛及氯丙嗪亦在肝内代谢,也应慎用;④安定类药如甲丙氨酯(安宁)、地西泮等,作用较温和,可以试用;⑤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等有时可作安定药代用,较为安全。
急性感染常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应及时有效地处理。如病人已有肝性脑病的早期表现,应避免腹腔穿刺放液,也应停用排钾利尿药,严密注意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肾脏功能的变化。
有关内科急症救治指南的文章
肺性脑病1.基础疾病是COPD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导致的Ⅱ型呼吸衰竭。血气分析提示呼吸性碱中毒时应注意纠正过度通气等情况,如代谢性碱中毒为主,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注意纠正低钾、低氯。心力衰竭肝硬化的病人患代谢性碱中毒时,可用乙酰唑胺250~375mg,一般1~2次即可,须同时注意维持钾平衡。......
2024-01-08
细菌性肝脓肿是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菌导致的肝脏感染形成化脓性病灶,在患者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人体肝脏的网状内皮系统对细菌失去抑制作用而发病。多发性小脓肿一般不宜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处理,脓肿已向胸腔破溃者,应同时引流胸腔;胆道感染引起的肝脓肿,应同时引流胆道;血源性肝脓肿应积极治疗原发的感染灶。......
2023-12-04
丹毒的好发部位为下肢和面部,起病急,蔓延快。中医根据丹毒发病情况不同有多种不同名称。如发于头面称抱头火丹,发于胸腹称内发丹毒,发于下肢称流火,新生儿丹毒称赤游丹等。发于头面者多挟风热,发于胸腹者多挟肝火,发于下肢者多挟湿热,新生儿丹毒多由胎热火毒所致。治疗丹毒急性期。用于丹毒反复发作。......
2023-12-04
女性一级亲属中发生率为20%。一般来说,精神症状常常由明显而强烈的情感因素引起,躯体症状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首次发病的精神因素常决定以后的发病形式、症状特点、病程和转归。(二)发病机制对于癔症的发病机制,学者们从心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不同观点上加以解释。......
2023-11-07
但是不适宜慢性肠炎、胃寒病、糖尿病患者食用。做法:将梨挖去核,将川贝粉、冰糖一并纳入梨中,封好,煮熟或蒸熟,1次服食。⑸茯苓贝梨原料:茯苓15克,川贝母10克,梨4个,蜂蜜500克,冰糖适量。将茯苓、川贝母放入铝锅中,加入适量水,用中火煮熟,再加入梨、蜂蜜、冰糖继续煮至梨熟,出锅即成。常吃可美容颜、抗衰老,使皮肤滑润细嫩,并富有弹性。......
2023-11-29
血虚证感冒病之血虚证,系素体血虚,或产后血亏未复,或大失血后营阴不足,复感风邪,导致卫不和的一种体虚感冒证候。疑似证鉴别肺阴虚证与血虚证感冒之肺阴虚证与血虚证,同属体虚兼感,虚实错杂,表里同病之证,但病因病机不同,各有其证候特点。感冒血虚证服用时,用薄荷、竹叶煎汤送服更佳。......
2024-01-08
结核杆菌的原发病灶,大多在肺。亦可来自骨与关节及肠道。肾结核病灶的细菌随尿流下行,向输尿管、膀胱、尿道扩散,并可蔓延至前列腺、精囊,继而向输精管、附睾发展。可见,肾结核在泌尿、生殖系统结核中占重要地位。用于治疗肾结核。......
2023-12-04
阳虚当防老年耳聋老年性耳聋是老年人常见的耳部疾病,临床以听力减弱,妨碍交谈,甚至听觉丧失。病因为老年人脏腑功能日益减退,阴阳气血日趋衰弱,耳的营养供应不足,耳窍功能减退,以至失用成为耳聋。老年性耳聋多由50岁以后开始,随着年龄增加,耳聋逐渐加重,这是一个人体生理逐渐衰老所引起的疾病。一旦发现听力减退,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尽早治疗,防止耳聋的加重。对于老年性耳聋伴高血压尤为适宜。......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