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公益论:护理伦理学中的最佳选择

公益论:护理伦理学中的最佳选择

【摘要】:还有人认为,应该针对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有限的抢救,既满足了家属不愿放弃抢救的愿望,也能节约大量的卫生资源,这样方为符合公益思想的最佳选择。护理实践活动中落实公益论,应坚持以群体利益为出发点,又要兼顾社会公益、科学公益、后代公益和对卫生政策的公益责任。

原型案例 2-6

病人郑某,男,65岁,工人,付费方式为公费医疗。病人在结肠癌根治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左心衰竭症状,随后又发生应激性溃疡而致上消化道出血,经抢救后病情仍反复,处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状态。医生根据病情已下病危通知,并劝其家属放弃治疗。但其家属在已欠医院医疗费8万元的情况下仍要求不惜一切代价积极救治,医院为避免医患冲突而屈从,在最终花费公费医疗费用20余万元后,病人还是终因病情过重而告不治。很多人认为医院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屈从家属、盲目实施抢救行为,不惜一切代价救治原本无救治希望的病人,浪费了大量公共资源,缺乏社会责任感,完全不符合公益论的伦理要求。有人指出,病人家属缺乏医学知识,在医生告知病人已救治无望的情况下,但仍抱着一线生还的希望而强烈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从情感上可以理解,但其不惜公费医疗,浪费大量稀有卫生资源,也是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公益思想的表现。还有人认为,应该针对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有限的抢救,既满足了家属不愿放弃抢救的愿望,也能节约大量的卫生资源,这样方为符合公益思想的最佳选择。

公益的思想自古已有,而作为生命伦理学基本理论的公益论则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的约翰逊(A.R.Johnson)教授和乔治城大学人类生殖和生物伦理研究所所长赫尼格斯(Henegers)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公益伦主要对如何公平、公正、合理地解决医疗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公益论的含义

公益即公共利益、大多数人的利益,公益论既是关于公共利益的理论,也是根据行为是否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直接目的而确定道德规范的伦理思想。公益论强调以社会整体利益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强调用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去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的冲突,以求得社会大多数人获益,从而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的长远发展。

护理伦理学的公益论则强调护理人员应将对病人的责任同对他人、社会和后代的责任统一起来,公平合理地解决护理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使医疗护理活动不仅有利于病人个体利益,还必须兼顾有利于群体利益乃至后代,最终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和护理学科的发展。

二、公益论的内容

公益论主要包括群体公益、社会公益、科学公益、后代公益以及对卫生政策的公益等多方面。护理实践活动中落实公益论,应坚持以群体利益为出发点,又要兼顾社会公益、科学公益、后代公益和对卫生政策的公益责任。

(一)群体公益

群体公益是公益论首先着眼并强调的概念,强调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提倡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提高全人类的健康水平。

(二)社会公益

社会公益也称社会利益,是指与社会或社会成员共同有关的利益,包括关系和影响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公共财产、公共设施等,社会公益既是社会所有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物质基础,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爱惜和维护,作为社会成员的护理人员由于职业属性则更应该在社会公益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如公益性的社区服务、紧急援助、健康服务相关知识的宣传、环境保护促进、公共福利援助等。但出于社会公益的需要,护理人员在进行上述公益活动时除了考虑到受益者的利益,还应该兼顾到更长远的人类整体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利益。

(三)科学公益

学科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学科可为社会提供服务和长远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护理实践活动不仅需要考虑如何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还需要重点考虑如何使实践活动满足社会的需求并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护理实践活动不仅要立足于现实需要,更要立足于科学发展的需要,使学科发展有利于公众的长远公益。

(四)后代公益

在运用公益论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医护实践活动在考虑对当代人健康负责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保障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利益。这就要求护理实践中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理念进行科学的医护实践行为设计,通过各种行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子孙后代保护和维持优良的环境和生活条件。

(五)对卫生政策的公益责任

现代医疗卫生保健作为社会性事业,在制定卫生政策、卫生发展战略方面应该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考虑自身肩负的公益责任,尤其是在权衡医疗资源分配时必须考虑使其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要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使大多数人受益。

护理实践过程中除了上述公益的关注外,还应特别意识到护理人员自身行为对卫生相关政策的公益责任,这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的卫生政策,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合理分配现有医疗资源,体现其公益价值;另一方面还必须以自身的医护行为不折不扣地践行国家既定的卫生策略、卫生政策,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益。

三、公益论的意义(www.chuimin.cn)

护理实践活动同时兼顾病人、医院、社会三方面的利益是其活动的理想行动目标,通常来讲病人的利益、医院的利益、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常常也会出现三者不一致的情况,甚至出现多种、多重利益的冲突甚至矛盾,这就需要用公益论作为其实践行为的选择指南。如病人对医疗资源不断扩大的需求与社会医疗资源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满足病人的某种治疗的需要与该治疗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后果之间的矛盾;盲目延长无价值的生命与增加家庭、集体和社会负担的矛盾;护理科研中维护病人的利益与发展护理学科的矛盾等。公益论的提出为较好解决诸多利益冲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也为这些矛盾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公益论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不但丰富了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推动了护理学科的发展,还加强了护理人员的社会责任,使护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

【复习思考题】

1.优秀护生应具备哪些美德?

2.试比较道义论与功利论的优缺点。

『案例分析』

医院应为王某装上呼吸器吗?

王某,26岁,未婚,1周前与男友发生矛盾而心情不佳,1小时前在横穿马路时由于情绪恍惚而不慎被汽车撞倒,送至医院后经检查与评估,确诊其妊娠16周、脑死亡,医护人员随即帮其安装上人工呼吸器,以维持其生命迹象并试图延续胎儿的生命。

媒体在报道此事件后,许多人对此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是强烈支持医院的做法,认为生命是无价的,母爱是无限的,作为母亲的王某也一定想保住她的孩子,坚决支持医护人员的救死扶伤行为并替王某及腹中胎儿加油;而另一种观点则反对医院的做法,认为单纯为延续胎儿的生命而让已脑死亡的王某延长生命极不道德,不但浪费了有限的社会资源且腹中胎儿也不一定会发育正常,新生命的生命质量亦堪虑,而其出生后因为复杂的背景而更可能徒增社会的负担,故而对医护人员的行为表示严重抗议。

讨论题:

1.站在道义论的立场,你认为医院应为王某装上呼吸器吗?为什么?

2.站在功利论的立场,你认为医院应为王某装上呼吸器吗?为什么?

3.站在现代生命论的立场,你认为医院应为王某装上呼吸器吗?为什么?

4.你认为谁最有权利决定王某及其胎儿的生命是否延续?

(刘秀娜 罗 羽 罗 珣)

参考文献

[1] 王若彬.护理伦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尹裕君.护理伦理概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3] 曹志平.护理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