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护理伦理学:美德论研究,培养完美护理人员

护理伦理学:美德论研究,培养完美护理人员

【摘要】:而后者的理论依据就是美德论。美德论是关于道德品质的学说,重点研究做人应该具备的品格、品德。学习护理美德论可明确什么是道德上完美的护理人员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护理人员。已成为当代医护人员的誓言。

原型案例 2-5

病人程某,男,65岁,知识分子,入院后确诊为肺癌。病人告知医护人员自己无子女,仅与63岁老伴相依为命,请求医护人员千万不要把其患肺癌的事情告知老伴,免得她冠心病发作或精神崩溃,自己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手术前可以履行签字手续。对此,医护人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应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同时也为了避免出现不好的结果,所以不应把诊断结果告诉病人老伴;有的医护人员则认为,撒谎不是一个诚实的、有德行的人应该做的,所以主张告知病人老伴实情。而后者的理论依据就是美德论。

美德论(virtue ethics)又称德性论或品德论,是研究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品德的理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许多传统美德,而这些美德可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人群中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因此,认识什么是美德,进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是培养优秀品质护理人员的前提。

一、美德论的含义

美德通常是指人的优良道德品质。美德论是关于道德品质的学说,重点研究做人应该具备的品格、品德。换句话说,美德论告诉人们什么是道德上的完人以及如何成为道德上的完人。护理学的美德论是关于护理人员道德品质的学说,研究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品德、品格。学习护理美德论可明确什么是道德上完美的护理人员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护理人员。

美德论所重视的不只是行为,而且重视情感、人格以及道德习惯,认为行为者除了应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之外,还应该拥有必要的气质倾向、动机和情感;该理论强调应以理想的人格典范作为道德的核心,而不仅是只要求行为合乎义务;也重视人自身具有的良好能力的发挥,并强调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实践智慧的养成。正如黑格尔所言: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就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

二、护理美德论的内容

护理人员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继承和培养了许多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从业人员应该遵循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仁慈

仁慈,即仁爱慈善。仁慈是人的基本美德,更是护理人员应努力修养和履行的首要的职业道德品性。仁慈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对服务对象富有爱心,对人及其生命有高度的仁爱精神,这是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把护理人员的仁慈品行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的高度去考察,护理人员的仁慈品德的内核是医学人道主义。

(二)诚挚

诚挚,是指护理人员应热爱并忠诚于护理事业,忠诚于服务对象,说真话,办实事。要求护理人员能够不怕困难,淡泊名利,积极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还应具有宽厚、诚挚的人格品德,努力与病人及其家属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与配合,积极维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和权利,敢于同损害病人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三)严谨(www.chuimin.cn)

严谨,是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具备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周详缜密的思维方法、审慎负责的工作作风。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其面临的健康问题及健康需求千差万别,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以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审慎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能够根据每位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客观而有针对性地分析并解决其健康问题。

(四)公正

公正,是指护理人员应一视同仁地对待服务对象,合情合理地处理公私关系和分配卫生资源,尤其是稀缺的卫生资源,这是护理人员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要求护理人员能够不因年龄、性别、种族、国籍、职务高低、贫富、美丑等差异而有所区别对待,对每位患者都能做到热心接诊、细心诊断、专心救治。此外,护理人员要做到大公无私,决不允许护理人员以权谋私,应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在面对稀少的卫生资源进行分配时,护理人员能够公平、公正地提供所需的卫生保健服务,避免只为少数人服务。

(五)进取

进取,是指护理人员为追求护理学科的进步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通过各种渠道刻苦钻研护理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并持续提升其全方位技能,虚心向同行请教,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学知识和技术是护理人员实现良好道德愿望的基础,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基石。因而勤奋、拼搏、刻苦、努力钻研医护知识和技能是护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

(六)奉献

奉献,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嫌麻烦,不畏困难,对提高社会公众的健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护生命的纯朴情怀,为保护病人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而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怀和品质。护理学是一门圣洁而崇高的职业,忠于护理事业,就要有奉献和献身精神。“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已成为当代医护人员的誓言。只有奉献,才能够有所收获;只有奉献,才能够有资格索取;只有具备拼搏和献身的精神,才能够不畏艰苦、勇往直前,最终取得成功。

(七)协作

协作,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能与其他学科、专业甚至院外人员密切配合,互相尊重与支持,齐心协力,为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而共同努力的活动。医护环境中的医疗、护理虽然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但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只有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携手合作,才能共同提高医护水平。护理人员之间也应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本着“病人利益至上”的原则,与院内、外相关人员协调一致、主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使整个医疗、护理活动和谐有序地展开,而最终达到最佳的医护效果。

(八)廉洁

廉洁,是指护理人员应办事公道,作风严谨正派,不沽名钓誉。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促进健康是护理人员应尽的道德义务,护理人员受民众的委托履行这些神圣职责,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廉洁自身,不贪图私利,切不可以权谋私。

综上所述,护理实践对护理人员的美德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具备高尚道德品质是护理工作、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而高尚的护理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整个社会物质、文化、精神环境的熏陶,还需要获得护理行业内部持续不断的护理道德教育和护理实践环境的陶冶,更加需要护理人员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自觉培养及塑造,护理美德的养成更是一个主、客观条件努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护理人员的道德品质不仅要以护理实践为基础,更应以自觉的意志选择为凭借,只有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态度,才能在医疗护理行为中有比较稳定的、一贯的表现,也才能在众多护理行为上自觉地作出最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