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右胁疼痛背部不适,顾兆农治验详析

右胁疼痛背部不适,顾兆农治验详析

【摘要】:周某,男,32岁,工人。右胁疼痛,涉连胃脘,牵引肩背,反复发作已半年。先后2次行“胆囊造影”,均诊断为“胆囊炎”。今于上班途中,旧疾突发,疼痛难忍,遂被同事扶助来诊。右胁仍时感疼痛,但势可忍耐,口中干苦,偶发喛气,食后略觉上腹胀满,右肩背似感困楚不适。按析胁系肝位,胁痛多责及肝。

周某,男,32岁,工人。

右胁疼痛,涉连胃脘,牵引肩背,反复发作已半年。先后2次行“胆囊造影”,均诊断为“胆囊炎”。昨日逢庆喜事,贪食酒肉,席间发生口角,情怀骤然压抑,因胸中愤气不平,彻夜难以入寝。今于上班途中,旧疾突发,疼痛难忍,遂被同事扶助来诊。

初诊 1982年11月9日

切齿锁眉,痛苦病貌,双手捧腹,呻吟不止,右胁疼如刀绞,右肩如物支撑,胃脘塞滞郁闷,频频恶心欲吐,口中干苦,嗳气酸腐,大便2日未行,小溲量少自利,舌苔黄,脉弦数。结合病史脉证,此系肝郁气结,食滞于中。治当疏肝利气,消食导滞。为应病治,行先针后药之法。

急取双侧阳陵泉、太冲,速进针,重刺激。

针后疼痛乍然缓解,病势几去过半。遂令即时煎服下药:

柴胡15克,青皮9克,陈皮12克,乌药9克,广木香9克,郁金12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12克,炮姜1.5克,制大黄12克,莱菔子30克。2剂。

二诊 11月11日

药后大便畅解,胸腹渐感舒适。右胁仍时感疼痛,但势可忍耐,口中干苦,偶发喛气,食后略觉上腹胀满,右肩背似感困楚不适。苔黄如故,脉微弦数。胃肠之滞已去,肝气之郁未除。继宜疏理肝气。

柴胡9克,青皮6克,陈皮9克,乌药6克,广木香6克,郁金9克,延胡索6克,炮姜1.5克,黄连6克。4剂。

上药尽剂,余病皆去,恢复劳作,一切如常。(www.chuimin.cn)

按析

胁系肝位,胁痛多责及肝。本案此次病发之因,乃在饱享口福之际突然情怀压抑,以致食积于中,怒伤于肝,胃失和降,肝木失疏,故临诊所见诸症,皆系肝气郁结,胃腑塞滞所致也。

本患之治,虽当疏其气,导其滞,然病势来速,药迟不济,故旋取针刺之法,以缓痛急。临床经验,凡现代医学之胆、胃痉挛性急性病痛,重刺阳陵泉、太冲,多可取针下痛减之效。但病情重笃者,其效难得持久,正如本案,药治紧当随其后也。

案中之投药,乃取其古方名剂“青阳汤”(柴胡、青皮、陈皮、延胡索、乌药、郁金、木香、炮姜),本方出自清·费伯雄之《医醇賸义》,功专疏木破气,用治肝郁急痛,疗效甚佳,颇得顾老赞颂。然本患单择此方,药意则嫌不周,故临诊遂增川楝子、莱菔子、制大黄3味。川楝子伍延胡索,名谓金铃子散,此散寓于组方之中,可强其止痛之力;莱菔子配大黄,功专消食导滞,一俟胃气和降,肠腑通调,中上焦滞满诸症自当尽消。

临床经验,肝郁不申,固可致胃肠气结;肠胃壅阻,亦可使木郁复加。故而,顺胃气,通肠腑,乃系泄木疏肝辅佑之法,临证当以变通为用。

二诊时,病治已见转机。但胃肠之气虽调,肝木之郁未畅,故遂改施小量青阳汤,继以疏泄,求复肝木条达之性。又念其气郁易从火化,病见亦现热象,故方中少佐黄连一味,轻清其热,防患未然。

最后顺便提及,青阳汤稍事进退,临床用治胆道蛔虫病,亦有显著疗效。现将顾老治该病惯用之方,记述于下,以资参考。

柴胡15克,青皮12克,陈皮12克,川椒9克,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5克,乌梅15克,附子6克,干姜4.5克,黄连9克。

便秘结不行者,可酌加大黄6~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