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中医养颜疗法:让你颜如玉

中医养颜疗法:让你颜如玉

【摘要】:中医对养颜方法的研究和使用源远流长。这些药物知识的积累,为后世中医养颜药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秦汉以后,自魏代到明代,中医养颜日趋发展,美容手段不断增加,在美容剂型方面有了新突破。这就极大地妨碍了中医养颜的发展。金元时期中医养颜仍有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明清时期,中医养颜进一步得以补充、完善。

中医对养颜方法的研究和使用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中医药学就为中华民族的爱美天性提供了保障。在几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和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养颜经验,发明了许多具有美容作用的方法,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特有风格的中医美容疗法。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了关于中医养颜方药的记载,如“般(瘢),以水锟二、男子恶四、丹一,并如,置突(上)二、三月,盛(成)即□□□囊而敷之”“尤(疣),取敝蒲席若藉之弱(蒻);绳之,即燔其末,以久(灸)尤(疣)末,热,即拔尤(疣)去之”。此即较早的灭瘢除疣的美容方法。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则更详细地记载了20多种具有令面色悦泽,抗老延年润肤,去面皯黑,辟体臭口臭,疗面疱酒渣,乌发生发、长须生眉,令人肥健,坚固牙齿、洁齿生牙,去青黑痣、黑子、息肉、疣赘等作用的中药,如白芷、旋覆花、佩兰、柏子仁等外用、内服药,另记载10多种具有美容作用的食物。与此同时的《山海经》收载的173种药物中,也有不少是具有美人色、祛疣赘、疗痤疮等作用的药物。这些药物知识的积累,为后世中医养颜药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的现存最早中医理论巨著《黄帝内经》不仅为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从经络学说、气血学说等方面,奠定了中医美容的理论基础,对后世中医美容的实践和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著名医学家华佗“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他把道家的导引和中医药结合,创五禽戏和内服健身药,长期使用可使人长寿。《华佗神医秘传》载美容外用复方10首,治面上黑斑、粉刺、瘢痕,剂型有粉、膏等。

秦汉以后,自魏代到明代,中医养颜日趋发展,美容手段不断增加,在美容剂型方面有了新突破。据《集异记》记载,三国时,吴国宫中的邓夫人,被如意玉击伤面颊,血流不止,血止后面颊留有瘢痕,一位太医用白獭髓调白玉屑和琥珀末涂敷后取得满意效果。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用白米英粉、胡粉、落葵子汁经过蒸晒,制成紫色的紫粉以敷面。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已将有关美容内容归纳成专题论述,并收载了许多有效的美容验方共33首,外用剂型有粉、膏、面膜、液之不同。对所用美容中药的功效也有论述,还叙述了内服药物的具体服法。南朝南齐人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书中也载有治疗面部痤疮、粉刺的方剂。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不仅对影响美容的各类证候做了系统的归纳,并对影响美容的每个证候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这些论述成为后世指导美容处方用药的依据。

唐代以前,虽然经过历代许多人的努力,中医学对于美容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认识,但由于受当时社会的影响,多数美容方法被视为家宝,秘而不传。正如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言:“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然今之医门,极为秘惜,不许子弟泄露一法,至于父子之间,亦不传示。”这就极大地妨碍了中医养颜的发展。

唐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美容又盛于前朝,当时在社会上化妆十分盛行,化妆品常被作为馈赠之物。美容化妆的社会需要进一步引起医学方面的重视。唐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特辟有“面药”专章,共收载唐以前美容方剂81首;《千金翼方》卷五也载有美容诸方80余首。两书详细地记载了这些美容方剂的组成、配制、功效及用法,除继承了面药、面脂、手膏、澡豆、美发、除臭诸方和各种美容方法外,还搜集了针刺美容法、冷冻美容法、磨削美容法,融美容保健和美容治疗于一体,对中医美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另一著名医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有关美容的论述则更为系统、丰富,书中卷三十二“面部面脂药头膏发鬓衣香澡豆第三十四门”可谓是中医美容疗法之专卷,计有28类,200多首美容方剂。除此卷外,该书其他各卷中亦有不少散在美容内容。书中除收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所列美容方药外,还辑录了《范汪方》《小品方》《许仁则方》《张文仲方》《深师方》《韦氏方》等目前已失传的古籍中不少美容秘方。在养颜药物研究方面,随着用药经验的不断积累,美容药物也积累了更多知识。唐政府主持编写的《新修本草》及以后陈藏器在此基础上编撰的《本草拾遗》,其后孟诜的《食疗本草》等药物专著,均有许多关于美容药物的记载。据不完全统计,此时具有确切美容作用记载的药物达百余种。其次,除外用药外,还发现了许多内服美容药。(www.chuimin.cn)

到了宋代,随着造纸业的发达及活版印刷术的发明,更促进了中医养颜的著述和传播。如当时出版的大型中医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都记载了大量的中医美容方药内容。《太平圣惠方》的第四十卷中,计美容方剂200余首,其余卷中尚涉及头发及牙齿的美容等。《圣济总录》为征集民间验方及医家献方,结合“内府”所藏秘方整理汇编而成,该书设有专门论述美容内容的“面体门”“髭发门”及设有补虚驻颜、补虚髭发等的“补益门”,其共载美容方约100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诸虚门”及其他各门中,均散在收集了许多具有增白驻颜、乌发固齿、延年润肤作用的美容方。除上述以外,有关中医美容的内容还大量散见于其他医学著作,而美容药物在这一时期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如北宋初期由宋政府修订的《开宝本草》、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寇宗奭著的《本草衍义》等药物专著中,都增补了许多新的美容药物。

金元时期中医养颜仍有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如元代许国桢编纂的《御药院方》是我国现存最早而且比较完整的宫廷处方集,书中所记载的“玉容散”“皇后洗面药”“御前洗面药”“冬瓜洗面药”等,都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此外,有关美容的记载还大量散见于其他医学著作中。如罗元益的《卫生宝鉴》、沙图穆苏撰写的《瑞竹堂经验方》及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张从正的《儒门事亲·诸杂方药》等,都散在有中医美容的方药和方法。

明清时期,中医养颜进一步得以补充、完善。此期许多名著都从中医美容理论、方法方剂等不同侧面丰富了中医养颜内容,如《普济方》中的“令人面净肌细方”“莹肌如玉散”,《奇效良方》中的“容颜不老方”,《鲁府禁方》中的“杨太真红玉膏”“孙仙少女膏”“玉池散”,《医学入门》中的“治雀斑方”,《景岳全书》中的治雀斑“连子胡同方”,《医部全录》的“灰米膏”等,都是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加减补充而创制的。在美容药物记载方面则更为丰富,仅《本草纲目》一书就收载美容药物达270余种,其功效涉及增白驻颜,生须眉,疗脱发,去面粉刺,灭瘢痕疣目,香衣除口体臭,洁齿生牙,却老抗皱,润肌肤,悦颜色等各个方面,对推广中医美容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另外,龚廷贤的《寿世保元》、龚居中的《红炉点雪》、高濂的《遵生八笺》、周履靖的《胰门广牍》等,在宣传延年益寿的按摩、气功同时,对明目聪耳、润颜、乌发等美容方面亦多有论及,发扬了非药物美容疗法。

综上所述,中医养颜疗法源远流长,其内容之丰富,堪称一绝,它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但由于时代限制,以前传统美容疗法只为少数达官贵人享用。今天,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需要有效的治疗,对影响人体外在美的因素也需要医学提供更多的保障,因此很有必要不断地开展研究,挖掘、整理中医养颜疗法,使中医养颜疗法发扬光大,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容需求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