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债务与全球经济复苏:对中国及出口型国家的压力与影响

债务与全球经济复苏:对中国及出口型国家的压力与影响

【摘要】:通过降低福利水平、削减财政开支和对外进行贸易保护主义进行结构调整来减轻债务,不仅对缩减本国需求,而且也对中国等出口型国家形成巨大压力,最终对全球经济复苏形成阻碍。受发达国家经济放缓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经济复苏的需求增长,将推动全球产出缺口逐步减小、资源价格继续走高,进而提高物价水平。2010年9月,“金砖四国”中,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的CPI分别上涨3.6%、4.7%、7%和9.9%。中国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

当所有国家都这样做的时候,“囚徒困境”将导致最坏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加剧,而债务危机消化缓慢。

此外,发展中国家所谓债务重组的方式,也在制造通货膨胀。

通过降低福利水平、削减财政开支和对外进行贸易保护主义进行结构调整来减轻债务,不仅对缩减本国需求,而且也对中国等出口型国家形成巨大压力,最终对全球经济复苏形成阻碍。限制政府开支会导致经济下滑,债务是用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债务的比率衡量的,如果经济下滑,那么负债实际上在增加。

发达国家经济放缓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起初,新兴国家通过扩张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减缓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些政策帮助了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但随着经济复苏缓慢,经济复苏的长期性日益凸显,新兴国家的政策空间日益匮乏,新兴国家也步入经济放缓的行列。

在对解决结构性问题全无把握、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试图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解决问题,成为各国最为简便也最为无奈的选择。唯有一次又一次印钞票,规模越印越大,才能维持经济不坠入谷底。量化宽松政策已骑虎难下。由于物价水平往往与经济增长同向变化。经济复苏的需求增长,将推动全球产出缺口逐步减小、资源价格继续走高,进而提高物价水平。而一旦通胀开始反弹,全世界便面临新一轮危机,经济复苏也随着受阻。

因此,未来几年,全球经济都将处于滞胀若隐若现的状态中。其含义一是全球经济将呈现通胀趋势明显及经济结构性停滞(某些领域发展反而加快)双重特征。由于全球经济模式转型过程中(伴随衰退和复苏),各国货币政策和经济模式尚未完全修复,因此和之前石油危机导致的滞胀不同的是,本轮滞胀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伴随流动性泛滥和经济增速下降,各国在此期间很难提高利率水平,货币政策受制于经济复苏需求难有空间遏制通胀,通胀趋势具有中长期特征,各类资产和大宗商品价格和经济趋势甚至完全背道而驰;二是经济发展停滞可能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主要是传统制造行业明显受到压制,但一些新兴材料行业和新能源行业反而会在经济复苏需求及原材料价格大涨双重推动下获得较为明显的空间,逆势上扬。(www.chuimin.cn)

含义之二是在有些阶段将呈现全球性滞胀的特征。2009年,全球经济负增长,但该年年底,巴西、澳大利亚、印度、越南等国家却陆续出现通货膨胀。2010年9月,“金砖四国”中,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的CPI分别上涨3.6%、4.7%、7%和9.9%。中国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通货膨胀也向欧洲蔓延。10月29日,欧盟统计局称,10月消费者价格上涨1.9%,创下自2008年11月以来最高值;英国10月份CPI为3.2%,事实上,除了2010年2月,英国月度CPI都在警戒线3%以上。

与20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不同的是,食品价格上涨超过CPI涨幅,可能成为全球通货膨胀最显著的标志。近年来,伴随新兴国家崛起,食品需求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却使得农田面积减少,加剧了粮食供求矛盾。因此国际粮食价格呈现上涨趋势,甚至有人发出“粮食危机”的担忧。所幸气候变暖有利于粮食增长,基于替代效应,粮食价格上涨也带来食品价格上涨。

石油价格也将维持80美元以上高位。在20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石油价格上涨主要来自“供给冲击”,即石油产量大幅下降,进而导致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而最近10多年来的石油价格上涨,主要来自“需求冲击”,也即由于中国等新兴国家能源需求大幅增加,石油价格因此大幅上涨。但近年来,新兴国家经济受发达国家经济萧条所拖累,经济增长率下降,能源增长率下降,能源需求增长趋缓,石油价格已趋稳定。与此同时,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加速推进,在增加能源供给。能源供求正在形成新的平衡,但石油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运行。石油价格趋于稳定,避免了高通货膨胀的出现。

三、中国亚滞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过五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4—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5年、2007年下半年-2008年上半年。这些通货膨胀具有一些与西方主要国家不同的特点